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北宋时迁发家史 » 第20章 聚义楼新添铜火锅,戴宗下山平坎坷

第20章 聚义楼新添铜火锅,戴宗下山平坎坷

    孙二娘原先就开过酒楼,她以前就见识过这酒膏,一般是使用大锅长时间小火熬煮上好水酒最后剩下的就是这酒膏。酒膏可以瞬间提高酒水的纯度和口感,但是喝了用酒膏泡制的水酒一旦饮用量过多就会头疼头晕,也就是我们后世所说的酒精中毒,所以一般酒家都不会使用这个方法,只是不知道方掌柜是从哪里寻得这酒膏的,要知道这熬煮酒膏的过程对火候要求比较高,一般人是弄不得的。

    既然知道了同福楼的这点伎俩,我们也就不再纠结这些零碎,与其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上边还不如想法提高酒楼的服务和菜品。至于那方掌柜吗,既然他出招了,那自然有专人来伺候他,信件已经送到梁山了,就知不知道派谁过来处理此事。

    第二天中午时分,梁山这边来人了,进门一看原来是老熟人戴宗,一阵寒暄过后才得知,原来他和这济州府衙的提点刑狱司公事是同族,他这次来就是处理同福楼事物的,张青将那伙盗墓贼的供状交给了戴宗,剩下的事情就不用我们操心了。

    这几天我不断回忆后世的各种美食,既然现在操持着酒楼的生意,得想办法弄点业绩出来。我竟然发现了一种这个时代没有的餐饮形式,那就是火锅。

    宋朝的各种菜品也算是不少,但比起崇尚美食的后世华夏大国,现在的菜品还是太少了,估计主要原因是朝代更替的战乱和交通不便无法进行美食融合,形成了局限性的地方特色饮食习惯。

    说干就干,我先去铁匠铺定了一套铜制的木炭火锅,我将全套的火锅尺寸画在纸上交给铁匠,那铁匠从没有接触过这东西,在我细心指导下宋朝的第一个火锅提前问世了,不过光制造这个火锅就花费了我五两银子,铜料太贵了。

    我兴冲冲的抱着造好的火锅,找来了各种食材原料,遗憾的是暂时没法弄到牛肉。宋朝官府对耕牛的管控非常严格,作为农耕重要的耕牛实行登记管理,一旦有耕牛死亡或者丢失要及时向官府进行报备,要不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责罚。所以后世我们看到电视上大口吃牛肉的场景在普通的酒楼是看不到的,只有达官贵人或有背景的酒楼才敢碰这个东西,当然那些皇家之人不在此列。

    现在还没有辣椒,只能弄些清汤火锅来吃,用熬好的大油作为锅底,再配上花椒姜片去腥,等到水在火锅中沸腾起来了我就将张青、孙二娘和戴宗叫了过来,让他们品尝一下这火锅的味道。

    戴宗看着桌子上摆着的一个铜制物品,里面的沸水不断翻腾着,他疑惑着问道:“时迁兄弟,这是怎么个吃法?”

    我也不着急,用筷子夹起一片提前切好的生羊肉片,熟练的放在锅内沸水中泡了几秒钟,从锅中提起后又沾着我用花生芝麻加上各种材料调制的蘸料,入口后鲜美熟悉的涮羊肉顿时打开了我的味蕾。

    孙二娘学着我的样子也吃了一片羊肉:“好吃!太好吃了,原来羊肉还可以这么吃。”

    说完后又连续夹了好几块放到沸水中,也不顾热不热就直接往嘴里送,张青和戴宗也有样学样的吃了起来,看来这火锅成功了。

    后边我们又用火锅试了几样食材,最后根据此时宋朝人的口味订上了几样菜品,唯独可惜的是没有辣椒,要不然弄个鸳鸯火锅出来绝对能让酒楼生意暴增,说又说回来了,辣椒是火锅的灵魂。

    我又到铁匠铺定了二十套铜火锅,这次要的量大,价格给压到了四两银子一个,就这还得等上半个月才能做好,主要是铜料也在官府的管控之中,铁匠铺得想办法筹集铜原料。

    我又到胡商聚集的西市转悠了一圈,问了很多人都没见过辣椒,无奈之下我买了一堆的其他材料返回了聚义楼,其中买的最多的就是芝麻。

    正好现在天气开始转凉,聚义楼的火锅一上就引来了很多食客,一时间客流量又像刚开业时的火爆,忙的孙二娘都有些招呼不过来了,但看到每天白花花的银子进账,我们大家有感觉不是那么累了。

    到了月底负责押运银钱的朱武前来核对账目,看到银库内一箱箱的白银和散落在角落里一串串的铜钱他被眼前的景象惊着了,朱武小声的问张青是不是时迁把济州府的银库给盗了。

    等这些银子运回梁山后,晁天王也被吓了一大跳,他没想到原来开酒楼这么挣钱,早知道这样还上山当什么土匪呀。为了表彰我们三人的功绩,经过山上的众好汉一致商议,要提高给我们的抽成,弄得好几个人都想下山去开酒楼饭庄,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小尉迟孙新和顾大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