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三国之张飞影子 » 第六十章:惊世之作

第六十章:惊世之作

    “那在下就让诸位评价一下自己的拙作了。”张飞起身,没有看许攸讽刺自己的人,向众人行读书人常用的礼节。

    张飞转头看向靠近主座的荀攸,说道:“不知荀先生可否替我念其诗句,并做鉴赏。”

    “哈哈,看来你是不敢自己念啊,让荀先生念减少自己的尴尬啊!”许攸嘲讽道,丝毫没有顾忌主座之人。

    作死小能手。

    何苗皱了皱眉头,这家话是看何家不顺眼吗?故意捣乱诗会。

    “乐意至极。”荀攸教养着实有点高,没有在乎许攸讽刺的话,起身走向张飞。

    在座的文人也没有继续关注许攸,想看看这第一位念的诗有什么水平。

    就像曹操所说,能被何苗请到的人多少有些东西。

    荀攸走到张飞身边,甄姜自作主张拿过四张纸张递给荀攸,让荀攸多看了一眼张飞身边的甄姜。

    也多看了一眼张飞,四张,那不是一张一首吗?

    荀攸点了点头,想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再,但是看到第一张诗的第一句就停下来脚步,此时的荀攸正在场上正中间。

    “荀先生可是看不下去了,不如我替荀先生将这不堪入目的诗念一下吧!”许攸见荀攸停下了脚步,以为这诗很差,说道。

    可惜许攸和张飞一样,都是在比较靠下的座位,看不到荀攸的表情,不然绝对不会继续嘲讽。

    “不必了,这诗第一次显于世人出于攸之口,攸深感自豪。”荀攸冷冷的回道。

    荀攸也不是泥捏的,后世曹老板第一批的一线谋士可不是软心肠的人。

    “不知是何诗句,公达快点念出来吧。”袁绍早就不耐烦了,这许攸和自己是发小,虽然脾气讨厌,但也不是不能交往。

    至于荀攸袁绍之前也有结交,但是不是很深。

    曹操没有说话,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错的,只有等诗出来之后才能定谁胜谁负。

    何苗也是很有兴趣,他不是傻子,能够看出荀攸表情的变化,感觉局势逆转了。而且若是有一首好诗出现在这诗会上,这就是最成功的诗会。

    这一下子,何苗对许攸的感觉也变好了。

    “好!”

    荀攸清了清嗓子,念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好诗!”

    何苗猛地站起身,何苗虽然是屠户出身,但诗词也是读过几篇的。而且他有预感,这篇诗如果传到陛下耳中,会让自己和哥哥的仕途更加顺利。

    袁绍张了张自己控制不住的嘴,这形容女子的诗词莫过于此吧。

    曹操很是震惊,本来以为就是一篇普通诗词,没想到能够做到这种程度。曹老板转头看向张飞,那眼神是真的变了。

    全场瞬间沸腾了。

    张飞身旁的甄姜害羞的看向张飞,看的张飞一头雾水。

    表情最丰富的的还是许攸,从最开始的嘲讽,不屑,到听到诗后表情的变换,可谓之精彩。

    许攸也感觉自己捅了篓子了,能写出这诗的人称一句大才怎么了?

    “此诗风花月兼得,是首应景的经典诗句。尤其是第一句形容女子的诗句,今朝应该没有人能够相比。”荀攸兴奋的点评道。

    作为一个二十多岁正值朝气的年轻人,看到经典出世,很难压制自己的情绪,不过换了蔡邕、卢植这种大儒,恐怕也顶不住吧。

    李白专门为杨贵妃写的能差吗?

    荀攸兴奋后手一抖,想起来手中还握着另外三张纸,又冒出绿光,他感觉自己将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荀攸扫视了全场,唯独对张飞恋恋不舍,对众人说道:

    “诸位安静一下。”

    全场安静了,等待着荀攸的下文。

    “咳!”

    “不知荀先生还有何要……”何苗问道,但看到荀攸将第一张纸放在最底层,何苗瞳孔一缩,立马闭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在场的文人贵族听到这句首诗,又开始沸腾了,一种凋零的美感弥漫全场。

    “次子大才啊!”何苗惊叹的说道,顺便眼神还瞟了一眼许攸。

    “一首诗可为机缘巧合,但两首是绝对不是巧合,若腹中无笔墨,是写不出来的。”曹操也出来为张飞站台,曹老板心动了。

    “了不得了!”

    “能入何将军之眼,日后前途无量啊!”

    “咳咳,还请听下一首!”荀攸适时的打断了讨论,说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众人麻木了,适应了,这首带点家常的诗句温暖了人心。

    “我张邈佩服,不知兄台贵姓?”张飞旁边案席的一个身穿棉服发年轻人说道。

    “在下涿郡张飞张翼德,敢问如何称呼。”张飞回答道。

    “我等以平辈相交就可,称我字孟卓便可。”张邈笑说道。

    “孟卓,不如听听我下首诗,这首是我最喜欢的。”张飞点头,目光又转向荀攸。

    张邈也顺着张飞的目光看向荀攸,内心也忍不住悸动,还有,这是要横扫全场啊,虽然已经打败了所有人。

    荀攸照常拿出下面的一张纸,看到上面写的内容,头皮发麻,虽然内容很简单,但是写的确是现在北方的实情。

    “这首诗有点特别,诸位听后保持冷静。”

    荀攸深吸一口气,也不去看在座文人贵客,直接念道: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全场无音,寂静的可怕。

    这篇文章虽然不是李白的水平最高的作品,但对御守边关的武将有着致命的吸引,它将边关残酷的情形书写的淋漓尽致。

    此时,赵云看向了北方,在那偏远的五原郡,那四百骑兵是否还在战斗。

    张飞想到了自己一路走来,看到了死在自己脚下的敌人,也有永远躺下的战友。

    渔阳郡一战,死伤无数,也是成名之战,但却是用成千上万的尸骨堆砌的。

    这一路上拉拢、杀敌、破军,一场场豪赌,一场场搏命,就是为了那虚无缥缈的位置,为了博得一个乱世崛起的基础。

    “大丈夫当杀敌报国,此诗所写,不能再现‘不见有人还’的景象。”曹操站立而起,大声喝道,然后转头看向张飞,说道:“不知阁下姓名?”

    曹操看向张飞,钦佩之意不言而喻,在曹操心中,能写出这种诗的人,肯定是去过边塞杀敌的将士。

    总所周知,曹操爱人才,更爱武将人才。

    “不敢当,在下涿郡张飞张翼德。”张飞起身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