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砖瓦匠 » 第三十四章 传统于改变

第三十四章 传统于改变

    在刘长青的传统思想下,根本就没想过这些,如今被丁酉志的一番话直接说的呆住了,思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呆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在做着巨大的思想斗争。

    丁酉志看着面前陷入沉思的刘长青不禁在心里感叹一声:“现在这个时代还是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想要轻易的改变这些人,根本不可能,只能一步一步的的去改变他们,这些孩子的还是一张白纸绝对不能让他们去勾画,必须自己亲力亲为才行,就像今天的这一节课,先给他们的心里种上一颗种子,日后就会生根发芽。”

    看着还在沉思的刘长青,丁酉志不好打扰,得让他自己想明白才行,但是丁酉志又不能不管刘长青,扭头走掉。

    只能等在外面那里,等刘长青自己转过弯来。

    好在孩子们都还算听话,还没成长为桀骜不训之人,都在教室里面认真的思考者刚才丁酉志说的话。

    虽然现在他们还不能全部理解那些话,但是却在孩子们洁白无暇的世界里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后就会在在他们的世界观里生根发芽,如果以后不再接受程朱理学的影响,那一定就能够成长为参天大树。

    待到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他们会爱国,会护民,会为民请命,但是忠君他们不一定能做到。

    丁酉志以后要做的除了再加强一下思想方面的教育外,还要加强开阔一下他们的眼界。

    将来这批孩子就会是丁酉志的第一批班底,哪怕这些孩子中有不成才的也可以让他们留校任教,继续教育后来的孩子们。

    这样以后的师资力量也有了而且这些人教育出来的孩子也绝对不会是迂腐之人,自己也就有了后续储备力量。

    过了好一会,刘长青才清醒过来,不过丁酉志看见他依旧迷茫的样子就知道他还是没有改变自己原有的世界观,但是他既然表现出来一副迷茫的样子说明他虽然没有转过弯来,但是却一定对他原有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让他原有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动摇。

    因此刘长青清醒过来后虽然没有接受丁酉志的新理论但是丁酉志看他动摇的样子,就能确定用不了多久就能让他成为自己理论的坚信者。

    因此丁酉志见到醒来的刘长青还在迷茫,于是决定继续给他加把火。

    “不知道刘先生刚才陷入沉思可是有所顿悟。”丁酉志说道。

    刘长青:“不知道丁少爷关于农民起义,白莲教造反,后金出兵的消息都是从何而来呢?”

    丁酉志:“先生有所不知,当我知道咱们这地方有白莲教活动的时候,我就专门派人到处去打听消息,说句不好听的话,我并不认为商贾之道底下,因此我对商贾之道有所涉猎,而我从商贾之道上所获得的利益,除了用来见学校请先生之外,还有一小部分用来训练了一些护院家丁,至于剩下的则全部用来打探消息了。”

    丁酉志当然不能告诉刘长青自己来自后世,而自己又由于对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的侵略者各种侵华行为深恶痛疾,因此也对这段时间的历史以及明朝的历史都专门读过,并且查过相关的资料。

    但是这些丁酉志并不能跟刘长青讲这些,而正好自己最近也在打探消息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心力与财力,甚至还找专门的人才训练了很多信鸽,因此丁酉志顺水推舟的把消息来源推到自己打听到的上面。

    丁酉志跟刘长青解释完后顺势说道:“当我知道这些消息的时候震惊的一晚没睡觉,都说不知者不怪,无知者无畏,但是我感觉如果上升到国家的层面来讲,就不止字面意思了。

    让我不知道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依然以为我生活在一个安定繁荣的国家即使有点小小的动乱也不过是疥癣之疾,贪官污吏也只是国家这颗大树上的一些小小蛀虫,总有一天国家会出手拿掉他们。

    直到我了解的越多才越觉得吃惊,如果照这么下去,国家就会越来越动乱,老百姓会越来越苦,揭竿而起的会越来越多,这个国家也会危如累卵。

    我整夜都没睡在思考如何给这个已经病入骨髓的国家注入一股新的活力,虽然我远离庙堂,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左传·庄公十年》中的《曹刿论战》中也曾有过‘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言论,

    而且我也认为自己有一定的见识,于是就在那思考如果救国。

    可惜的是思考了一夜我也未能找到方法,第二天的我想既然找不到方法那就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先想法让乡亲能吃上饱饭,在训练一些人能够保护乡亲们不受欺负,最后在让相亲的孩子们尽量能够读上书。”

    丁酉志当然不能把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告诉刘长青,乱世需用重典,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是想让这个朝代能够改变一下制度,能够在乱世中生存下去,而想让这个时代改变就需要力量,如果让刘长青知道自己训练的根本不是护院家丁,那后果谁也不敢保证。

    而丁酉志一直认为后世伟人的那句“枪杆子里出政权”是绝对正确的,而且也极其适合这个时代。

    所以丁酉志一直在慢慢的扩充着自己的力量,争取做到“润物细无声”好让自己可以做到在朝廷发现之前自己能够有足够的话语权。

    刘长青听完丁酉志的话后躬身给丁酉志行了一礼说到:“感谢丁少爷所做的这一切,也感谢丁少爷让乡亲们有口饭吃不至于受难逃亡,更感谢的是丁少爷广开学堂,有自己的银子替孩子们教束脩,让他们读书写字,将来好有一份好的出身。

    同时也感谢丁少爷给我们这些屡考不中的人一份安定的工作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我的书信已经发出去了,相信不就就会有一些曾经的同窗和好友会赶来。

    请丁少爷放心他们的学识,人品都是没有问题的。

    想想我们那些人学识并不比南方学子差就是因为,主考官多为南方之人所以我们想考中的几率就变得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