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退亲后,未婚夫被我攻略了 » 第383章 旧人相见

第383章 旧人相见

    (上一章修过,补了不少字)

    建康城的名门子弟自小相识,在过去,王谢两家之间的小辈关系尤为和睦。

    王芷怡是王家为数不多的嫡女之一,自小被教育会承载家族联姻的希望。而这“希望”,自她懂事起,便自觉是最为门当户对的那家,因而在面对谢家那位最合龄的郎君时,她倾注出去的感情,自然会比对旁人多得多。

    知他才情卓越,她便奋力学诗词歌赋,以期未来与他相配,最终有了建康城人人皆知的“淑女君子”之谈。

    知他性子高傲挑剔,说话常不给人好脸色,她便保持与他的相处距离,以防过于主动,惹了他不快。她在他身侧始终保持默默关注,保持善解人意、温和得体。

    林林总总,倾注出去的十多年的丝缕感情,却在太和三年二月,被一个穆安帝赐婚谢扶两家的旨意狠狠当头棒喝。

    对谢六郎求而不得,王芷怡从来就是不甘心。

    这点不甘心,在再后听闻谢六郎与扶女郎退亲后愈演愈烈,又在谢王两家结亲后被短暂搁置,最终,在谢夫人亲自上王家退亲时,淬炼成了一股她根本无法忽略的执念。

    随着岁月流转,她嫁与顾二郎,与才情、相貌、个性皆平淡无奇的丈夫日夜相处,这掩藏在骨血里的执念是何等钻心刺骨。

    每每疼痛,她便忍不住想:扶萱那般空有其表的草包女郎,到底何处好?能使谢六郎抛却世家之间的那不成文的联姻规定,抛弃那强强联合的巨大利益,甘愿俯首听命!谢六郎怎能惑于其表?该知容颜早晚迟暮啊!

    王艾与王芷怡如此“交好”,岂能不知,双目盯在上前来的一对男女身上的堂姐的心结?

    她今日前来参这个宴,还当真想看看,这个心高气傲的堂姐,见到那对未婚夫妇,会有怎样的斑斓脸色。但她表面自然不会将真实目的说出口,只还如往前那样,在王芷怡跟前继续暗中贬低那个女郎。

    站在王芷怡身侧,王艾先是讽了一番某女郎用低三下四手段勾搭郎君,再叹息一声,“谢六郎当真许久不曾出现在众人跟前了,还是那般容姿如玉,高雅倨傲啊。”

    此话乃实话不假,往前谢湛任职大理寺,那是怎样的机构?案件发生无常,况且,非是重案也不会闹到大理寺处,因皇家与扶家几族暗中整顿吏治,这两年大梁政治不太平。而大理寺这个机构呢,少卿之职又空缺一位,按谢湛那挑剔的要求,宁缺毋滥,新招来的人是精而少,如此一来,大理寺从上至下无一不忙碌。

    此乃谢六郎一种身份而已。

    他还任钟鼎世家家主。

    因不联姻又打击了余家,明面上无人置喙,暗地里,却有无数世家对谢湛的此种狂妄之态不满,联合起来打击谢氏一系的官吏的事情不少。谢湛处理家业琐事并不是任家主的重点,处理谢氏系官场上的关系才是重点,毕竟,这是谢家在朝中立足的根基之一。

    再后,他从大理寺调到尚书台,那就更算得上是“能者多劳”了。

    一品权臣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他的共事之人都是些谁人?那是在官场浸淫几十年的他父辈之人啊!就连他的准岳父扶以言、准妻兄扶炫,两位五曹尚书,都不过是他的下属之一二,且还不算直接下属,毕竟中间还隔着尚书令、尚书仆射此种尚书台二把手。

    年少有为并不算难事,年少之为能服众,这才是难中之难。如何“为”,便是他这位新官上任以来的重点。毕竟不过是二十四的年岁,谁的运筹帷幄皆不是一蹴而就的,他要极速成长,要将服众之能迅速练成,注定要他付出更艰辛的努力。

    谢湛有心抽出空来过些私人生活,准确说,乃是与某女郎私会,却也不得。

    那女郎夜里潜来听风苑陪他,他都无法脱身与她温存,他常是后半夜才得空,那时女郎早就在某个小榻上就将着睡实过去,他不忍心白日还早起出城去学院任教的女郎如此反复辛苦,便也拒了几回她的陪伴之意。

    他有心想爱她,与她共赴最原始的表达彼此喜爱的云雨巫山也好,与她只是相对而坐品茶听风也行,却总被凡尘琐事绊住。

    谢六郎的忙碌可见一斑。

    如今谢六郎再度出现在年轻郎君和女郎们的宴席之上,不可谓不稀罕。本就是这建康城郎君们之间的焦点人物,加之这份“物以稀为贵”,谢六郎这一参与,自然而然,举手投足都夺人眼目,一言一行皆惹人注目。

    王芷怡眼中暗自瞩目的焦点本就在谢六郎身上,被王艾赞叹他,她自然生出“许久不见,斯人风采依旧”的甜蜜感。

    见他撩袍而坐,虽惯常矜傲,却多了潇洒随意之姿,两者很好的融合在他身上,使他整个人雅极又清极,当称得上风华绝代,姿态无双。

    王芷怡心中一热,看她心中放了多年的郎君如此风采,想及自小旧识的情谊,端着优雅姿态,大方得体上前,笑着与谢湛寒暄:“谢六郎,许久不见。”又朝向扶萱:“扶女郎。”

    主办此秋宴的周阅邀请他时便讲明了参与人员,知他带扶萱前来,特意贴心提醒顾二郎及顾二夫人也被受邀。谢湛知晓扶萱不会喜欢与这位与他传过流言的女郎相见,也曾问过她意见,哪知扶萱欣然应下,对王芷怡似乎并不在意,谢湛乐于见到如此。

    但当前遇到王芷怡上前主动招呼,他也不免有些诧异。诧异之外,又有些薄怒。

    因大理寺之职谢湛擅长揣测人心,自然明白,王芷怡自小自觉与他关系不同,那“淑女君子”的谈资就不免有这位当事人的默认与纵容。实则,谢湛时常很烦旁人带着“我与他非同寻常”这样自以为是的情绪对待他,真正与他亲密之人,往前全建康城也不过两位好友。他与王霁之交好,王芷怡出席他们的宴席,他不拒绝,不过是不愿扫王霁之颜面,并不觉得王芷怡此人有何不同。

    而当下,既是已为人妇,未有郎君带领下,王芷怡再度与他攀谈,后续吟诗作对就免不得又要碰上,他忍不住拒绝就是落她面子,不拒绝,这“般配”之类的流言蜚语被有心人利用,不知又要因此生出多少闲话。

    他不担心扶萱误解,但他烦处理这种强加在他身上的,本就不亲近,但旁人看起来亲近的关系。

    谢湛看向王芷怡,眸色微暗,面上冷淡,只颔首一声“顾二夫人”。

    ------题外话------

    想写完再发时间又不够了,先发出来吧。继续写,可能会再更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