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死神之蓝染物语 » 第二十六章 八千里路云和月

第二十六章 八千里路云和月

    我如往常一样,在同一个时间段来到这里。阅览室很安静,只有偶尔几声呼吸声,还有一些笔尖摩擦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

    虽然这里不在重要,但在闲暇之余,我还是偶尔来到这儿,享受片刻安静。

    时间静得像一潭水,似乎所有的生灵都已经睡着,一切显得那么安谧。

    人总是孤独的,在这种寂静中,才能更好的理解自己,更好的感受自己内心的孤寂。

    我将目光移向窗外,看着窗外那熟悉的景色,看着那熟悉的建筑物,看着那熟悉的一切,看着那熟悉的一草一木,我的眼角流露出丝丝悲伤,似乎想起了什么……

    “蓝染君,好久不见了~”

    温柔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宁静,打断了我的回忆,虽然我早已知道她来了,但心底仍有一份未知的喜悦。

    她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如从前一般,那双眼眸,依旧如初见时那般纯洁透彻,如一汪清泉。

    我微微一怔,露出一抹微笑,“是啊,许久未见了。”

    我能看到她身上笼罩着的那股淡淡的忧伤,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慢慢侵蚀着她。

    我想这应该是她这次来找我的原因。

    她坐在我的对面,一如从前,静静的翻阅起手中的书籍,看着那一页页文字,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又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她的表情显得异常认真。

    我们都没有去打破这份宁静,只是静静的等待着,似乎在等待着一个契机。

    一丝愁绪,几抹悲凉,日落黄昏晓

    日落前的余晖,落入窗内,洒在窗边两人身上,一切仿佛回到了最初的时候。

    窗外,几缕残阳的余光,还在孜孜不倦的燃烧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她似乎察觉到了时间的流逝,终于放下了手中的书,缓缓抬起头来,看向窗外,看着那渐渐暗下去的天际……

    许久,她转向了我,目光中似乎带着一丝期盼,对我展颜一笑,“蓝染君,似乎还未和我一起同游过不是吗?”

    她的话语,听上去那么平静,那么轻描淡写,却又蕴含着一丝莫名的悲凉。

    “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来在这儿了,蓝染君,作为我的好友,明天陪我一起去出游如何?我知道,你不会拒绝。”

    她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就像她的名字,温柔似水,又带着一丝淡淡的哀伤。

    我沉默片刻,缓缓道,“既然是伊势学姐的邀请,我自然不会拒绝。”

    我的话语,让她的笑容加深了几分,那双眼眸,变得越发清澈,“那么,我们就说好了哦。”

    “嗯……”

    “那么蓝染君,再会。”

    她离开的脚步显得有些急促,似乎有什么东西正紧紧抓住她的心,让她不敢再停留。

    看着离去的背影,我的眉宇间闪过一丝黯然,似乎有什么东西正悄然远去,再也追寻不回。

    ……………………

    清风似水,白云点点,碧空如洗,寒潭映日,春雨上青苔。与任何事无关,眼前的景色,即使你一无所有,它依旧会为你而停留,不问西东。

    任由风吹拂,吹散了长发,吹走心中杂念,只剩纯净之色,不染尘埃,心中忧烦,随着风远去。

    不知过了多久,耳边传来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脚步声越来越近,直至近在咫尺。

    脚步声停下,身影显露出来,一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眼前。

    “你来了。”她淡淡地笑道,“这里很美不是吗?我很喜欢。”

    她一袭碧色衣裙,衣袂飘飞,秀发随意挽起,一双美眸含笑,清澈无暇,仿佛一汪清泉般高洁,又像是清晨露珠,不沾尘埃。

    她静静的站在那里,淡淡的笑容,温柔的轻语,仿佛是从天边飘来。

    “是啊,这里很美。”他轻轻地说着,抬眼便是画,低头便是诗。

    两人相视,心意早已相知,无需多言,也许不必多说。

    玉手探出,将脸庞旁边垂下的发丝撩到耳后。她微微一笑,轻移莲步,朝着远处走去。

    她走得很慢,一路上,水光粼粼,波纹阵阵,好一幅画卷。

    湖边的柳枝轻摇,水面泛起涟漪,一圈一圈荡漾开来。

    风拂过,吹乱发丝,带来几缕青丝,她伸手捋了捋,朱唇轻吐,“琳琅已是为仙境,正遣缤纷迷眼帘。”

    风吹起衣玦,裙裾翩跹,她缓缓地行走在花丛中,宛如误落凡间的仙子。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闻言,她回头望向他,目中尽是深情,展颜一笑,“那就让这花儿醉吧,醉了,就不会再醒来了。”

    “我想起一句话,天涯咫尺,却相距万水千山。”

    他知道,她身上那一直笼罩在心中的忧愁终于化开了,但也仅仅只是此时此刻。

    “若是寻一方宁静之地,不管是天涯还是海角,又有何妨?”

    举目远眺,远方似乎寄托着她的希冀,那么遥远,又似乎近在咫尺………

    黄昏时的小河是那样的安逸,血色的夕阳把河水染得通红,在晚风的抚摸下,河水荡起了无数的涟漪,犹如条条红绸似的轻轻地流动着,几片落叶在水中悠悠地飘向远方。

    与她辞别后,他独自漫步,不知不觉,来到了眼前的村落。

    房屋破烂不堪,门口的石柱,被烟火熏黑,一根根黑漆漆的木柱,被风吹得摇摆不定,好似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性,一副衰朽的景象。

    寥寥几个村民聚在一起,围在一白衣僧人面前,虔诚的祈祷着,口中喃喃自语,一副虔诚模样。

    那僧人年纪已经不轻了,满脸皱纹,双鬓斑白,但那双灰白的眼眸中,隐含晦光。

    看着众村民,他的嘴角勾勒起一抹苦涩的笑容,“这些年,你们一定过的非常艰辛吧,但愿你们能够渡过。”

    他能感知到这老僧人身上的灵压,这股灵压虽然微弱,但却极其厚重,甚至隐隐约约有一丝神圣气息弥漫开来。

    “小友,倒是惊才绝艳之辈。”老僧灰白的眼眸注视着他,淡淡的笑着。

    这个年老的寺僧模样的人似乎在等他。

    老僧并未受到镜花水月的干扰,能够感知到他的存在,让他颇为诧异。

    他终究是大意了,又或者这些时日的顺风顺水,让他疏忽了,小视了天下人。

    “你看不到?”

    “我肉眼虽瞎,心眼却未曾糊涂。你应明白,不是幡动是心动。”

    “世间哪得万全法,唯有心诚才是最简单实用的,你我不会结下这份因果。”白衣老僧看出他心中所思。

    他放弃了,因为他没有把握,又或者他相信了他的话。

    “这世间,却是藏龙卧虎啊。“老僧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赞赏,“小友此来何事?”

    “只是会友,误过此地。”他只是简单的答道。

    “缘之一道,果然妙不可言。”老僧感慨一番,叹道。

    “众生皆苦,我不能尽渡世人,只求心安。”白衣老僧自顾自道,话语很简短,但却很朴实。

    “你执念太深,自己都渡不了,又怎渡得了他人?”

    人的执念太深,便会成为困扰自己一生的枷锁。善恶,正邪,本来不分界线,一旦有了执念,就会变得偏激,有了差别。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但你不同。”

    老僧闻言,神色一如之前般平淡,就连那双灰白的眸子中,亦没有什么波澜,“心不在此处,又何来执念?”

    他知道,他不曾为谁,也不曾看见,更不曾有过。

    “水月无痕,无心去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终究会放下。”

    这是他给他的最后的话,他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