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大小姐只想做疯批美人 » 第19章贺礼

第19章贺礼

    朝阳冉冉升起,冲破淡淡的晨光。

    晏家早已红绸满布,张灯结彩。

    地上铺着红毯,檐廊上挂满红绸,府中忙碌穿梭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仿佛生有一种与苏丞相攀上交情的荣光。

    晏家后宅里,晏映竹身着以金线绣白鹤喜服端坐在梳妆镜前,嬷嬷正在为她梳妆,发髻高高挽起,别上步摇珠钗,额头贴上花钿,对着镜子仔细端详。

    这幅雍容华贵的装扮,要喜气有喜气,要贵气有贵气。

    秦瑞芝那只土雀,几辈子都享受不上这样的荣光。

    晏映竹心里这样想。

    这个念头刚刚升起,就被狠狠掐灭。

    这么大喜的日子,怎么能拿那只土雀作比,真是晦气。

    晏映竹长长呼出一口浊气。

    就在这时,晏夫人推门进来,她的手里揣着一个精致的木匣子,一见到女儿就荡开了笑意。

    嬷嬷见状,连忙给燕夫人行了礼,然后从晏映竹身边让开,给燕夫人腾出位置。

    燕夫人走到晏映竹身边,从镜子里端详自己的女儿,连同她的身影一同映照在镜子里。

    “哎呦,瞧瞧我的女儿,真是美若天仙,就是京都里高门贵宅都养不出这么精致美貌的女儿。”

    晏映竹娇羞的一笑,微微垂下脑袋,“母亲竟拿我取笑。”

    燕夫人双手放在晏映竹的肩膀上,笑盈盈道:“映竹以后就是苏丞相府的少夫人,就是母亲见了你,也要尊你三分,怎么敢拿你取笑。映竹,你可是母亲的骄傲,要不了多久,你父亲就能重新入朝为官,成为苏丞相的左膀右臂指日可待。晏家能东山再起,重振辉煌,全托你的福。”

    晏映竹反手握住母亲的手,眼神里藏不住的神采飞扬,“母亲说的哪里的话,映竹应该要多谢母亲为我筹谋才是。母亲,请放心,你所受的屈辱,映竹一定会替你讨回来。”

    宴夫人淡然一笑,“那都是小事,只要我的女儿顺顺利利出嫁,平平安安富贵一生,我就心满意足了。至于那些臭虫,根本就不必放在心上。你放心吧,我都已经安排好了。”

    燕夫人口中所说的安排,当然指的是秦瑞芝。

    秦瑞芝这辈子就只能烂在蒲州这个烂泥潭里,永远都不要妄想回到京都,成为她女儿富贵路上的绊脚石。

    只不过,今天是她女儿出嫁大喜的日子,她不想提起这个臭虫的名字来扫她女儿的兴,故而没提。

    燕夫人走到梳妆桌前,将怀里的锦盒打开,里面放着一个嫁妆册子。

    她轻轻拿起,递到晏映竹跟前,“映竹,这是母亲为你准备的嫁妆。金银首饰十大箱,名贵药材五大箱,京都边郊的田庄二十六座,陪嫁丫鬟仆人三十人,还有白银三十万两。嫁妆单子、房屋地契,佣人的卖身契,都在里面,你好好保管。”

    “母亲……谢谢母亲。”

    晏映竹的眼睛亮晶晶的,激动的嘴都合不拢。

    她知道府里富庶,也知道她的父母会为她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如此丰厚,这几乎就是晏家的全部家底了。

    尤其是那三十万两白银,足足装了一百个大箱子。

    为了这价值将近五十万两的嫁妆,晏家组了一个护卫队,林护卫为护卫队长,以孔武有力的青壮年为主,宴府里原先年事偏高的老人全都弃之不用。

    除此之外,苏丞相还派了一只百人迎亲队,来迎晏映竹到京都完婚。这百人都是丞相府的府卫,都是个中高手。

    只不过,苏攀并没有来结亲,他会在都城口迎接晏映竹。

    交接好迎亲送嫁的事情,接下来就是搬运嫁妆。因为晏家陪嫁实在太多,装载嫁妆的马车占了整整一条街道,堵的严严实实。

    孙修敏的马车到了街口就再也进不去了,只能步行往晏家走去,一路走着,一路看,看着满满一条街的嫁妆,诧异的心惊肉跳。

    想当年,她与高谨英成婚,高家还未衰败,仍然是高高在上握着兵权的国公府,也未曾奢侈挥霍到如此程度。

    这晏家到底藏了多少家底?

    她看着手里的贺礼单沉默片刻,叹口气,脚下的步子迈的更紧密了。

    到了宴府,见到宴夫人,忙摆开笑意,口中连道着恭喜,然后把贺礼奉上,一个青木盒子,里面放置一对赤金缠丝手镯,一对拳头大透光玉佛,还有礼金一千两。

    足足一千两,这是高府五年的生计。

    礼金之上躺着一张礼单,单薄的三行字,看着实在是寒酸。

    宴夫人拿起礼单,随意瞥了一眼,又放回盒子里。

    她的姐姐姐夫向来清廉,说好听叫清廉,说不好听叫寒酸,堂堂一州县令,只要随随便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都是财源滚滚来。

    可他们偏偏把日子过的寒酸无比,连带着两个女儿都跟着一起遭罪,固执了很多年,好在他们总算是开窍了。

    “多谢姐姐,让姐姐破费了。哪怕姐姐今天空着手来,妹妹也会感谢你的。映竹嫁到京都,以后免不了要麻烦你这个姨母多关照。映竹以后在京都,就全指着妹妹多帮衬了。”

    ……………………

    ……………………

    晏家送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在小小的蒲州十分壮观,引了半个城的人围观。

    沿街酒楼的二层雅间,一扇窗户被悄然推开,窗边站着一个人,默默看着楼下喧闹的场景。

    在他身后的茶桌上,柴培正在悠闲的喝茶,好像窗外热闹繁华的盛景根本不存在一样。

    裴兴恒摇摇头,咂嘴道:“这么大手笔的嫁妆,宴有礼是把泗州水患贪污的赈灾款全都拿出来,都孝敬给苏丞相了吧?这满满一长街的嫁妆箱子,少说得有几十万两。”

    对比起来,他们裴家借给……不,应该是贡献给苏家的区区一万两白银,真是不够看的,也难怪他爹在京都筹办广利通商号的事情进行的如此不顺利,处处受掣肘。

    裴承钰拿着苏大人的引荐信去了京都,四处打点,折腾一个月,才堪堪拿到户部的批文。随后又在明业坊买了栋宅子,刚拿到房契,开始装修,就在宅子里翻出来个死人,接着就闹到都城县尉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