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从文抄公到文圣 » 第二十一章 阅千遍意不同,登草堂提折中

第二十一章 阅千遍意不同,登草堂提折中

    当下,典少游一番话从口中鱼贯吐出,情绪越发激动,整个人变得兴奋异常,就连眼中都有诡异吓人的光彩。

    典幸冉很是惊讶,他对典少游是很了解的,面前这人办事稳重,很值得信赖,多年来兢兢业业,从未像今日这般失态。

    随即郑重将那沓翻来翻去变得有些褶皱的书卷慢慢品读起来,发现文字虽然有些简洁粗鄙,但每句话又似乎精雕细琢过。

    “这里面,好像讲的是落魄大户的儿女情长啊!”

    约莫半个时辰后,典幸冉皱眉说道。

    要是如此,就不单单是行文规不规范的问题,还包括故事情节是不是受欢迎了。

    须知,文坛大作,哪些不是考究学问,或者抒发家国情怀?

    之前张愚的《三国演义》讨喜,便是设定了三国场面,还暗合现今顺国乾国坤国三大国的时事局面,这才引发更多共鸣和讨论。

    可如《红楼梦》这般,太过于小众,甚至说它上不了台面,也并不为过。

    这种儿女情长的小故事,往常只在民间口口相传,于腌臜市井中图贱民一乐而已,怎能搬到纸上,公之于众?

    然而,典少游却当场摇头反驳道:“总修所说不妥,也不准确!”

    “起初我读第一遍,《红楼梦》讲的是世家之儿女情长。”

    “接着我读第二遍,《红楼梦》讲的是深宅中的诸般不得已与失意。”

    “之后我读第三遍,《红楼梦》正在向我揭示一个世界的荒谬、腐朽、落寞、不公,万般种种。”

    “我总觉得,若我读第四遍、第五遍乃至更多遍,是否感悟又有不同?”

    “而这,才只是头三十章回二十万字的内容,后面的情节还未曾出现。”

    “如今已发人深省,此书魔力便在于此。”

    “或许,这便是张愚信心满满的根本原因。”

    典少游说至此,咽了咽口水补充道:“况且,抛开这些冠冕堂皇正义凛然的说辞,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红楼梦》问世后的场景。”

    “无数深陷闺中的女子、被世道残忍折磨过的落魄人家、往日辉煌的世族,他们会不会感同身受?”

    “是不是,会有更多人抢着看书,以至万人空巷?”

    “而我书斋,肯定会吸引世俗目光,这可都是我典家五堂的大功劳啊!”

    典幸冉在书斋浮沉多年,所经人事众多,自然不会被典少游几句空话说服。

    不过,当下也慎重不少,想着先好好将手头这沓书卷啃下来,再做决定。

    ……

    元伯草堂中,张愚每日花半天读书,半天外出散步,晚上则是修行诸子百家。

    自从在锦绣祥凤绣品中尝到甜头,得到逐日天凤圣体和一道正人君子命数后,张愚越发对观想感兴趣。

    隔三差五修行后,在精气神最佳时,便会尝试再度进入绣品中观想祥凤奔日。

    只是,仿佛身体和双目开始产生免疫力,亦或是因为圣体与命数的加持,张愚也渐渐适应了,竟然变得不难受,乃至于觉得舒服。

    只不过,会在第三十息,看到天凤被雷电洗礼后,画面自动退出。

    而重复经历过三次,总共消耗90书值后,张愚也暂停入画观想。

    原因无他,书值有减无增,又没有提升渠道,现今只剩下1064,怕消耗不起。

    再者这几次观想,没有得到实际好处,索性暂且放下。

    这日,正在小院中修剪盆栽,听到外面传来拍门声。

    张愚前去开门,看到典少游前来,当下会心一笑,暗道有戏。

    自从上次三娘小酒馆相约后,过去已然十余天,虽然中间音信全无,但张愚却老神在在。

    《红楼梦》何等旷世佳作,典少游在书斋供职多年,一双火眼金睛岂能看不出来,但凡不是眼瞎,都会彻底入迷。

    故此,只要耐心等着,结果自然大差不差!

    “典主修大驾光临,在下有失远迎。实在惭愧,草堂只有粗茶,怕是不合口。”

    “先生客气,本就是在下冒昧打扰,还望先生莫怪。”

    两人在石桌落座,喝着茶壶中倒出的冷茶。

    “先生这草堂,住了有些光景了吧?虽说普普通通,却也满是书香味,只是有些清苦,先生受委屈了。”

    “哪里哪里,有瓦遮顶何处不是家?纵使雕梁画栋,住得不舒服也没意思。”

    “先生意境高深,在下自愧不如。”

    张愚看着典少游,心中暗道,这家伙原来这般拐弯抹角,看来还是先前与他接触的少,今日要是典杏仁来就好了,那小丫头风风火火的,直肠子不吐不快,不会这般藏着掖着。

    院中一时沉默,张愚眼观鼻鼻观心并不着急,典少游好似在酝酿,脑海中掂量说辞。

    “先生,今日前来拜访,其实是想说一说这《红楼梦》。”

    “但说无妨,我听着呢。”

    “《红楼梦》,不能发!”

    “哈?”

    张愚顿时愣住,他原先满怀信心,前段时间日夜书写的三十章回,可是精心准备,每一句每一字都斟酌过。

    即使与曹雪芹和高鹗先生略有出入,但可以保证,绝对差不了多少。

    儒道蕴养浩然正气,其中十品养气境下笔如有神,九品开窍境,智慧窍打通一目十行,眼下到了八品,张愚也算小有成就。

    以往读过的书籍文字典故,不管上辈子在蓝星上,抑或这辈子打小识字开始,都如浪潮般涌来,记忆十分深刻。

    故此,一经提笔,《红楼梦》说是文思如泉涌也不为过。

    可是,当下,怎会被拒了呢?

    难不成,典少游和典杏仁都没有认真品读?

    “除非……先生愿意做出一些妥协!”

    典少游隔了好一会,才补充后半句。

    张愚翻了翻白眼,差点就想动手打人,这货说话大喘气,简直气死人不偿命!

    “什么妥协?典主修有话直说,反正左右无人,也不怕别人听到。”

    “先生也该知道,先前《三国演义》被联名反对导致下架,现如今过去也才两月有余。虽说风头平息不少,但很多人尚且记忆犹新。这个时候,若是先生突然再战文坛,推出《红楼梦》这本白话文,怕会再度引发波澜。基于此,我虽然说服我家总修,但仍然心中有顾虑,便想了个折中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