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从文抄公到文圣 » 第五十四章 晚雪,闲谈

第五十四章 晚雪,闲谈

    啪的一声,虞得理直接将桌上一个瓷器酒壶怒摔在地,揪着烟波楼掌柜衣领咆哮道:“你说什么?橙色灯笼没了?”

    “你们烟波楼干什么吃的?竟然一盏灯笼说没就没了?”

    “没了不会去补货吗?还愣在这里作甚?”

    虞得理瞧见满街都是橙色光芒,此刻正是自己人生得意之时,突然听说灯笼没了,哪里会有好脸色。

    烟波楼掌柜闻言一脸猪肝色,立马解释道:“回虞公子,小人冤枉啊!”

    “不瞒您说,楼内七色灯笼存货颇多,就算是元宵节闹灯会,将整条云烟街点满也是足够的。”

    “只是没想到,今夜来往贵客,看了诗词后,绝大多数都选了橙色灯笼。”

    “小人这烟波楼,足足一万盏都用完了。”

    “您看下面这云烟街,现在满盈橙色,其余四色早被压下去了。”

    “小人方才请示过平郡王,说是胜负已分,没必要继续点灯了。”

    “故此,想问问您的意思,要不直接宣布结果,您看可否?”

    虞得理听说出结果分输赢了,当下阴转晴,满意说道:“既如此,那就无需点灯了,快些召集所有人,就在一楼中庭宣布吧!”

    “是是是,小人这就去办!”

    领了命令,烟波楼掌柜飞快离去。

    虞得理整了整衣衫,准备前去迎接自己的高光时刻,却发现袖口扯动了几下。

    回过头,看到张愚一双眼睛干巴巴看着自己,好似有话要说。

    “怎么了?”

    “那个、话说、在下先行恭喜虞大公子了,今夜大获全胜!”

    “好说好说,今夜你有大功,本公子记得。”

    “不必记得!最好忘了吧!就是,在下想提醒一下,关于君子之约,虞公子应该有印象吧,在下任务完成,你我恩怨也该两清了吧?”

    虞得理此时正在兴头上,最是容易说话,当即摆摆手不以为意说道:“放心,本公子不是那言而无信之人,你今夜表现的很好,以后就不为难你了!”

    说完,虞得理就要迈步离开,却发现张愚又一次扯住他的衣袖。

    “又怎么了?本公子不是说了不为难你了吗?你还不满意?”

    然而,张愚并没有说话,而是小心翼翼探出一只手掌,掌心向上伸到他的面前。

    虞得理深感莫名其妙,好奇问道:“你这又是何意?”

    “在下记得,虞公子先前说了,若是在下写的诗词不错,能得众人认可,可是一首十两黄金的!虞公子家财万贯,挥金如土,想必不会计较这点金子吧?”

    张愚这厮,好了伤疤忘了疼,见隐患去除,反而动了心思,趁势伸手索要酬劳,可说是见钱眼开贪财如命。

    “呵呵,没想到,你这小子这么爱财。”

    “你们文人都是这样的吗?一开始惹祸上身,怕的像个鹌鹑。”

    “现在回过头来,却是狗胆包天。”

    “你就不怕,本公子翻脸不认账?”

    面对虞得理的冷嘲热讽,张愚只是嘿嘿傻笑。

    这次张口又不是无的放矢,眼下虞得理正是得意之时,一幢烟波楼酒水说包就包,可见金银对他来说,不过就是一堆粪土。

    再者说了,自己今夜先是地狱,后入天堂,经历冰火两重天,要是不好好犒劳奖赏自己,着实有些说不过去。

    毕竟,赚钱嘛,不寒碜,写书做文抄公,不就是为了几个臭钱吗?

    ……

    烟波楼外,张愚沿着这十里云烟街漫步前行。

    身后,是烟波楼中传来的阵阵欢呼声,不绝于耳。

    头顶,橙色光芒连成一片,点亮黑夜,犹如火烧云一般,美轮美奂。

    怀中,一张十两黄金面额的银票,顿时让往后日子多了一些底气和盼头。

    张愚此刻微微有些感慨,今夜的收尾,比自己预想的结果还要好上无数倍。

    走着走着,已然离开十里云烟街所在,街上行人也渐渐少了一些。

    空荡处吹起一阵凉风,张愚感觉到一丝寒意,裹了裹衣袍,正好看到眼前有一片白色晶莹花瓣掉落。

    伸手接下,掌心微凉,微微有些惊讶,竟然是雪花。

    下雪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来得有些晚,也有些出人意料。

    “一场晚雪,但愿兆丰年吧!”

    身旁一道声音响起,突兀吓了张愚一跳。

    转头看去,竟是韩板良,身后跟着个仆人,提着一盏泛着微弱光芒的灯笼。

    “拜见韩大公子!”

    “不敢不敢!应是我拜见先生!是元伯对吧?”

    “在下大名张愚,在终点书斋用笔名‘小字元伯’,不敢自居先生名号,韩大公子折煞我了!”

    “哪里哪里!”

    两人一番客客气气的开场白,很快一时无话。

    韩板良抬手示意并肩前行,张愚觉得怪异,却也只能点头赞成。

    “想问问元伯先生,曹操此人如何?”

    韩板良像是没话找话,突然提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张愚微微有些惊讶,也不知对方读过《三国演义》,还是听别人提过,这才找了话端。

    “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

    张愚想了想认真说道,这番话可是唐太宗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并非自己脱口胡说。

    “评价甚高!看来先生写曹操,用心良苦,揣摩甚多!”

    韩板良感叹了一句,张愚只是陪笑,心中却五味杂陈,脸上不自觉有些火辣辣,像是因为天空飘雪泛起的红晕。

    “不过,我倒是觉得,曹操此人,不能一言概之。”

    “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机变无方,略不世出。”

    “此人真英雄,不可言尽!”

    韩板良感慨补充道,听来对《三国演义》前面章节很是熟悉,自有心中一杆秤。

    张愚见对方说完看向自己,好似在等待回应,想了想便回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曹操,每个人的感想不同吧!”

    “妙!千人千意,是这么个理,先生作为创作者,果然比我们看得都透彻!”

    两人再度沉默,向前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