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从文抄公到文圣 » 第七十一章 得陇望蜀,朱楼邀诗词挂壁

第七十一章 得陇望蜀,朱楼邀诗词挂壁

    张愚听到此处,翻了翻白眼。

    虽然还是不大懂背后的牵扯,但多少听明白一些,言而总之总而言之,自己就是个托,被人利用的托,这件事中,书斋的角色也相差不大!

    “罢了!白高兴一场!”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不必计较太多,反正也不曾到我手上过。”

    “说不定,与富贵擦身而过,冥冥中还是一桩幸事呢!”

    见张愚心境调整如此之快,张口就是人生至理,典少游也微微有些惊讶。

    不过想到他能出口成章,方才旷世诗词甚至一气呵成,想想也就正常多了。

    “我说了有两点,刚讲完第一点,还有第二点呢!”

    典少游笑了笑,见张愚一脸不悦,还是硬着头皮说道:“这第二点呢,乃是与第一点相生相伴。”

    “揽月楼展书,并不是破天荒之举。”

    “以往,也有鸿儒大家受邀,将毕生大作在楼中展览,堪称人生巅峰时刻。”

    “按照不成文的规矩,揽月楼邀书,受邀者自然有所回应,这便是礼尚往来。”

    “也就是说,先生也要给揽月楼一份大礼!”

    张愚一脸黑线,喃喃说道:“大礼?”

    开什么玩笑,自己先是空欢喜一场,被人做托分文未得,转过头还要搭上一份?

    这反转也太过分了吧?!

    “我有什么家底,你们一眼看到了。”

    “除了元伯草堂一间小院两间平房,便是欠你们书斋一大笔预支款,哪里有什么闲钱?”

    “就算手头硬挤出来一些,只怕也上不得台面,不是徒增笑话吗?”

    典少游笑笑摇头说道:“非也非也!你误会了,这大礼可不是昂贵俗物!”

    “能配得上揽月楼身份地位的,怎么可能是金银财物之流?”

    “展书此等高雅之事,先生自然该以雅还雅!”

    ……

    不多时,张愚与典少游手中提着几包蜜饯回到草堂,有韩板良陪同小杨柳,也不至于冷场无话。

    “失礼了,身为主人家,却半路离去,着实让人笑话。”

    “要不是典主修提醒,在下都没意识到,今日慢待诸位,竟连点心都没备几件。”

    “此地偏僻,外面天气又冷,买不到什么像样精品,倒是有几样民间蜜饯糕点,平日尝着不错,想与几位分享分享。”

    张愚将纸包摊开,只见其中冒着热气,乃是刚出炉不久的点心。

    几人就着热茶品尝起来,虽说不算多么惊艳,但着实别有风味。

    尤其是韩板良,打小锦衣玉食,吃穿用度俱是绝顶,初品这些民间小吃,一时竟有些食指大动,连连叫好。

    “元伯先生,关于揽月楼向书斋和尊驾邀展大作一事,不知您是否已有定论?”

    小杨柳有公务在身,自然要将话题引回来。

    张愚点了点头回道:“明白,此等雅事,乃是在下三生有幸,自当喜闻乐见,只是深怕德不配位,万一污了揽月楼名声,反倒成了天大笑话!”

    小杨柳当即反驳,对《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推崇有加,尤其是经过赠诗一事,心中更是感激,哪里会觉得张愚配不上此等喜事!

    “既如此,我愿全权委托书斋与贵楼磋商,静候佳音便可!”

    “如此甚好,奴家回去也好有个交代,今日可谓喜上添喜!”

    小杨柳一脸喜色,堂内如百花怒放,令在座几人看得如痴如醉。

    “那个,奴家还有一不情之请,生怕开口,让先生觉得得寸进尺。”

    “毕竟刚刚央求先生赠诗,又缠着先生展书,转眼得陇望蜀,着实说不过去。”

    “不过,此事倒不是与我个人相关,反倒与先生紧密相连,奴家只好厚颜提一提。”

    张愚闻言,已经大致知晓接下来的话题,还好典少游拉着他出去通过气了,不然只怕当场又要左右为难。

    “先生但说无妨,在下洗耳恭听!”

    张愚平静说道,静等小杨柳验证他的猜测。

    “是这,揽月楼邀展,一般来说,也是不小的盛事。”

    “但凡挂展大作,尽皆大家,对方也会趁此机会附庸风雅一番,亦算锦上添花。”

    “通常,揽月楼展览,一是作品本身,二是创作大家本人才华。”

    “故此,往往都由本人,另做诗词短文等,在揽月楼同时展映,交相辉映。”

    小杨柳说到此处,顿了一顿,美眸中满怀期待看着张愚认真说道:“奴家今日见证先生诗才,一时惊为天人,心中震撼敬佩,不可言表。”

    “当下自作主张,想替揽月楼向先生再求一诗词,与两部佳作同时挂壁。”

    “按照往常来说,作者本人想写什么,篇幅不限,文体不限,内容不限,纵使本人心路历程亦可。”

    “但这次,奴家想求先生,写一写我们揽月楼,为朱楼赠诗词,不知可否?”

    张愚闻言,一半了然一半吃惊。

    小杨柳所说之事,他确实已有心理准备,只不过对方又给他挖了个坑。

    正如小杨柳所说,的确是得陇望蜀,谱曲求词也就罢了,现在朱楼挂展,也要诗词相附,简直贪得无厌!

    张愚微微有些反感,他人或许觉得这是天大荣耀,自己却是毫不在意。

    毕竟,出工出力出心血,一枚大钱不过手,何必自讨苦吃。

    然而,堂内几双大眼睛齐齐盯着他,如之前强迫他交出《琵琶行》一般。

    就连典少游都觉得,此事方才出外已经提过了,张愚应该果断应承下来才对。

    犹豫了十几息,堂内一片沉默,张愚只能偷偷叹了口气,沉声回道:“不瞒先生,在下真的才疏学浅,腹中学识,早就掏得空空荡荡。”

    “莫要被先前那首诗词蒙蔽了,我是真的江郎才尽。”

    “至于朱楼挂文挂诗,在下自然与有荣焉。”

    “可要说到赠诗词映衬揽月楼,只怕我真的没有这份心气才华。”

    听着张愚的推辞,小杨柳好似有些不以为意。

    仿佛看穿张愚一般,只认为不逼一逼他,就不会称心如意。

    故此,小杨柳这次没有灰心,而是迎难而上说道:“先生之诗才,奴家已然见识过,若说江郎才尽,才疏学浅,只怕天下读书人听了都要汗颜。”

    “还请先生莫急否认推辞,且听一听关于揽月楼的大致概况。”

    “兴许,先生当场便有火花迸射,一篇诗词转眼可得。”

    随后,小杨柳也不管张愚同不同意,细细讲述揽月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