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大隋武魂 » 第九百零三回 高手过招快准狠 旗鼓相当有二拼

第九百零三回 高手过招快准狠 旗鼓相当有二拼

    上回说到,“判官笔”苦来儿一招“神笔问路”,向“七匹狼”咄次刺去——

    且说“七匹狼”咄次,见“判官笔”苦来儿右手“铁笔”向他刺来,当然也不敢怠慢。而且,“判官笔”苦来儿出手的速度,也快如闪电。仅此一见,“七匹狼”咄次就不觉感到背心一麻,为之一振。为此,“七匹狼”咄次也不敢怠慢,并即刻一个“大鹏展翅”,整个人腾空而起数丈,躲过“判官笔”苦来儿这致命一击。

    不难看出,“判官笔”苦来儿初次出手,就是绝杀手段。而且,“判官笔”苦来儿出手的速度之快,就连向“七匹狼”咄次这样的绝顶高手都背心发麻为之一振。可想而知,这位年纪轻轻的“判官笔”苦来儿,可见这武功是非同寻常了。

    当然,向这位来自海外“流求国”武学派的“七匹狼”咄次,从“判官笔”苦来儿一出手的那一瞬间开始,他就已经猜测到“判官笔”苦来儿的武功,究竟有多高了。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向“七匹狼”咄次这样的绝顶高手,他当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用最短的时间,分析和辨别出来,同时还要从中得出答案。可想而知,这位久经沙场的“七匹狼”咄次,对于打斗的临场发挥经验,以及应变能力有多高。

    天下武功,的确是唯快不破。这一点,也的确是千真万确的事情。而且,“判官笔”苦来儿出手的速度简直就是快如闪电,并且结合出手的准确性与狠劲,已经完全达到快、准、狠的境界。

    无需质疑,“判官笔”苦来儿的武功,还真的不在“冷面杀手”迟木单一之下。要不然,“判官笔”苦来儿才刚刚出手,“七匹狼”咄次就知道对方不是浪得虚名之辈。

    “七匹狼”咄次飞身落地后,就即刻给“判官笔”苦来儿一个答案。此人不但武功高强,而且还深不可测。加上“判官笔”苦来儿年纪轻轻,简直就是后生可畏。言下之意,他“七匹狼”咄次就得小心谨慎了。否则,他这一生的威名,就得毁于一旦了。

    且说一招没刺中的“判官笔”苦来儿,见“七匹狼”咄次腾空飞起的同时,也暗知此人一定是个难啃的硬骨头。因为,从“七匹狼”咄次初露的轻功来看,对方的轻功绝对在他“判官笔”苦来儿之上。为此,“判官笔”苦来儿也是第一时间,就给自己做出了一个答案。

    不过,这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也就知道了。更何况,这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如果自己拿出以死相拼的心态和决心,或许这结果就会意想不到。而且,对于像“七匹狼”咄次这样的罕见高手来说,自己就不能瞻前顾后,自甘堕落。否则,这败下阵来的人,就一定是他“判官笔”苦来儿了。

    瞬间的思考,在“七匹狼”咄次和“判官笔”苦来儿二人的想法中,即刻闪过并及时消失。因为,他们双方都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考虑。而且,对方也不会给出考虑的时间。

    这不,“判官笔”苦来儿,见“七匹狼”咄次落地之后,并在自己闪电思考下,紧接着又一招“天地借笔”,同时左右双手铁笔,分上、中、下三路,直刺“七匹狼”咄次。

    “七匹狼”咄次,见“判官笔”苦来儿来势汹汹,同时还分上、中、下三路直取自己。而且那速度之快,简直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七匹狼”咄次哪敢停留,即刻将手中弯刀挥起,并左右抵挡从上、中、下三路而来的铁笔。顿时,只听见一阵叮叮当当的兵器相碰声,声音伴着火心四溅,犹如晴空霹雳。

    不言而喻的是,高手过招,的确是以快取胜。如果一方落后,那无疑就会瞬间栽倒在地。不过,在这二人旗鼓相当的情况下,谁也不甘落后。落后,就意味着会被挨揍。落后,或许还意味着,永远也看不见明天的太阳——

    “判官笔”苦来儿,或许就像他的性格一样“孤寂”。因为,只有“孤寂”的人,才会以煎熬的方式,来促进自己的武功进步。当然,也只有“孤寂”的人,出手才会有那么凶狠。毕竟,心里面装着的东西,都是不属于自己的。

    “判官笔”苦来儿的“点穴”手法,可说是世上无人能及。而且,“判官笔”苦来儿的“点穴”手法,都不会离开三十六个“死穴”。这不,只见“判官笔”苦来儿分上、中、下三路,左右铁笔直取“七匹狼”咄次三十六个“死穴”,使这位久经沙场的“七匹狼”咄次,顿时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七匹狼”咄次在束手无策下,只能靠轻功来躲避。的确!这位一生以“孤寂”为伴的“判官笔”苦来儿,他的“点穴”手法,是“七匹狼”咄次一生所遇见的第一高人。要不然,“七匹狼”咄次也不会借助以轻功为优势,来躲避“判官笔”苦来儿的铁笔。

    “判官笔”苦来儿,把一对铁笔舞得风雨不透。这不,只见“判官笔”苦来儿手中的铁笔,上路直刺“七匹狼”咄次的百会、神庭、太阳、耳门、睛明、人中、哑门、风池、人迎。中路直刺膻中、鸠尾、巨阙、气海、神阙、关元、中极、章门等,下路肩井、太渊、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直刺得“七匹狼”咄次手忙脚乱连滚带爬。

    或许这对此时的“七匹狼”咄次来说,他现在才知道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了。不过,“七匹狼”咄次也不是浪得虚名之辈。一生都在“求败”的他,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因为,武功来自于百家,也都有不同之处,只是手法和招式不同罢了。那么,这归根到底来说,还得看武功基础和耐力。

    “七匹狼”咄次一生“求败”过无数武林高手,也在这从中取得了许多的宝贵经验。当然,像“判官笔”苦来儿这样的人,也的确是为数不多,或者是仅此而已。不过,这对他“七匹狼”咄次来说,也不关紧要。“七匹狼”咄次清楚,只要时间一长,他就会从对方的招式中取得经验,从而加以还击对方。为此,“七匹狼”咄次在这种情况下,他绝对不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相信自己,在长时间的耐力消耗下,他一定会取胜对方。

    “七匹狼”咄次占了下风,这对年纪轻轻的“判官笔”苦来儿来说,这当然是他所想看到的事情。不过,“判官笔”苦来儿也暗自猜测到,“七匹狼”咄次是想借助耐力,在长时间的体力消耗下来取胜自己。

    高手过招,讲究的就是快、准、狠。一转眼,“七匹狼”咄次与“判官笔”苦来儿二人,在快刀相迎之下,很快就打过了五十回合。

    如此看来,“七匹狼”咄次这次的对手“判官笔”苦来儿,比起“冷面杀手”迟木单一的武功要高得多了。那么,在这种旗鼓相当,半斤对八两的情况下,究竟谁胜谁负呢?只有等这二人打斗结束之后,才知道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