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我们的神族 » 十七章 往事16

十七章 往事16

    杨杰雯因为祭祖仪式上表现出众,成为姑姑的私人助理,在村里很快传开了。确如杨杰雯所料,想竞争这个岗位的女孩很多,不断有家长带着女儿上门表达比“杨杰雯更优秀”的“事实”,姑姑一律按杨杰雯自创的理由拒绝:“你们谁走得比杨杰雯远动作做得比杨杰雯漂亮,我也可以录取她。”“劈叉走”非一时一日之功,速成是不可能的,于是纷纷打了退堂鼓。

    杨杰雯每天跟着姑姑同住同吃同睡,姑姑把业务对象统称为“供应商”,对每一个“供应商”,姑姑引见杨杰雯的时候都用同样一段说词:“这是我的助理,以后你们多找她,见她跟见我一样;你们跟她先谈,谈的内容都算数,最后我来签字确认。”

    姑姑跟“供应商”开视频会议的时候,杨杰雯在边上看,边看边记下疑问和体会,会后姑姑答疑。会议一个接一个,答疑时间并不多,跟梁一方利用吃饭时间指导于素贞差不多,主要靠学生自己领悟。正因为这一点,姑姑对杨杰雯相当满意,说她“一点就通,脑子快,比我当年强。”这话从姑姑嘴里说出来很不容易。

    大概两个星期左右,姑姑开电话会议的频率降下来了,杨杰雯主谈,姑姑坐边上,如有必要姑姑会点拨几句,或者只说,“谈的不错,继续发挥。”

    每天杨杰雯学习的进展我都跟陈教练汇报,当时之所以定了一个月的期限,考虑到我脚伤需要三个月恢复,一个月内找到接班人,剩余两个月可以找机会把婚事办了。三个月之后我们可能要到国外进行系统的训练,陈教练会很忙,只怕抽不出时间办婚礼。陈教练嘴上不说,我知道他时刻关注接班人的学习进度,两个月内杨杰雯能够真正接手,他的婚事就大大的有希望。

    姑姑争分夺秒带徒弟,她以这样的方式告诉我们她对婚事的态度,陈教练比我更明白,那段时间他的心情特别好,整天笑呵呵的。与此同时,陈老师筹建网球学校的事在各界的支持下进展顺利,有些工作必须我和姑姑回去才能落实,在老家呆了这么长时间,该是离去的时候了。对于那些跟我光屁股长大的兄弟,受学习成绩限制,走“跳龙门”的路是不行的,当他们提出跟我走,我于情于理无法拒绝。于情:我们之间的兄弟情建立在两小无猜基础上,跟利益无关,他们对我好,处处维护我简直成了条件反射,我觉得欠他们的;于理:网球学校正需要人,是个好机会。但是姑姑多半会否决此提案,她认为老家这么多人,带这个不带那个,一碗水端不平会引起矛盾,得罪人。左右为难时我想到了杨杰雯,我以云叔叔和“老板”的双重身份给她来一个恩威并施,我说,“如果你帮我办成了,我给你一块免死金牌,万一哪天你把姑姑得罪了,她要开除你,我保证把你留下来。”杨杰雯说,“成交,云叔叔看我的,办不成我马上卷铺盖走人。”

    杨杰雯为了解决“得罪人”问题,提出“择优录取”方案。我最想带出去的几个兄弟,各有特长,有狮子舞得好;有拳打得好;有特别能吹牛;特别能喝酒等等。杨杰雯建议姑姑设置几个虚拟岗位,能吹牛能喝酒的进公关部;狮子舞得好拳打得好的进保安部;为了显示公平,找一家招聘机构进场,由招聘机构的人进行面试。与其说杨杰雯的方案做得好,不如说姑姑也想借机考察她的能力,很爽快地同意了。

    怕受到牵连我们都不敢去“大型招聘现场”,只有杨杰雯坐阵。面试之前我们调查了祭祖当天全村人聚餐喝酒的情况,几个兄弟酒量名列前茅;祭祖当天出动了三只狮子六个人,有四个兄弟在其中,舞狮与打拳其实是相关联的,四个兄弟三个拳打得好;最重要的是设立自我介绍环节,考验语言表达能力。虽然对兄弟们提前泄露了考题,我心里仍然没底,尤其担心平时夸夸其谈可以,面试的时候面对十个评委紧张起来,发挥不正常。

    后来我们看了招聘现场的录相,每个评委手里一张表格,兄弟们自我介绍环节表现算中规中矩,不过,绝大多数应聘者平生第一次走进“大型招聘现场”,太紧张,都哆哆嗦嗦语无伦次,相比之下兄弟们的表现倒相当突出。几个兄弟单项虽然没拿最高分,但四门“功课”算总分排前六名,招聘名额正好六个。当场宣布了公关部和保安部人选,招聘现场的表现人所共睹,祭祖时的酒量和舞狮表演大家也亲眼所见。家长们多半骂自己小孩不争气,少数人提出质疑,但招聘是第三方主持,怀疑可以有,拿不出证据,就只能认。我本来抱着姑姑认我就认的态度,通过招聘我才真正理解了姑姑为什么认可杨杰雯。

    离开那天,我们不想打扰乡亲,六位第一次出远门的兄弟对家人也保密,杨杰雯的父母和姑奶奶姑爷爷四个人为我们送行。到了村口,守关卡的兄弟看见我们,想回村“通风报信”被“保安部”的人控制。粉丝开来的小巴士凌晨两点准时到村口接我们,送我们去机场。这次人比较多,私人飞机装不下,买的机票是凌晨五点多的,在机场等了一个多小时才上机。

    从老家带回七个人,他们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落地繁花大都市,觉得很新鲜,不断地张望。医学院的巴士到机场接我们,快到家的时候,我第一个发现了路边的“老于作坊”,指给姑姑看,姑姑叫停车,早上六点多钟,“老于作坊”已经开门了。记得姑姑第一个进门,我腿脚不便,最后进去的。有一个黑瘦小伙站在门边迎客,大概比我矮二三个厘米,我问他,“你是那个神奇快递小哥吗?我是杨云济。”

    他回答:“我是梁一方,欢迎光临。”

    梁一方说话的时候露出大白牙,我主动向梁一方伸出手,他伸手与我相握,就这样我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见到了梁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