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星灾 » 第十章 克隆战士

第十章 克隆战士

    今天就是开始制造第二批科考队员的时间,有二十名科考队员即将通过培养仓到达这个游戏,培养周期为三天,这个时间让指挥官魔觉得非常不科学,但是想到这是一款游戏就没有太过深究。

    他还记得昨天的时候,他和许星海教授在二楼实验室,看着一只只带着皮毛被清洗过的巨型动物被扔进巨型机器,在机器的运作下,化作一股血水流入培养池,他们不是第一次见这种情形了,但是还是被血腥的画面冲击的想要呕吐,系统直接给他开启了环保模式,画面中的内容才正常了许多,颜色不再深红,细节也变得暗淡而不再吸引眼球。

    指挥官魔需要见证着第二批科考队员的培养,虽然在他的认知中培养就是一个仪式,但他身为指挥官必须要参加。只是系统非要弄个血腥的情节,这种在战争中都极少见到的画面,让他看到了生命的脆弱。

    培养池的主要任务是将组织和细胞溶解重组为可以构成克隆体的细胞规格,先是几种复杂的解体反应,依次倒入试剂达到不同的效果,在达到分子要求之后加入特殊的细胞核作为遗传物质,特殊细胞核可以利用培养池的特殊引力快速吸附脱氧核糖等物质,以达到快速复制的效果,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它们又分散在培养池相应的区域,自行吸附各种所需分子形成一定比例的各种人体细胞。

    经过一夜的反应,培养液已经达到了相应的细胞浓度,可以导入培养仓中,利用新的技术快速构建克隆体。

    全身穿着防尘服的两名科考队员将培养仓中倒满了培养液,然后倒入一小瓶的金黄色液体以及一块小指甲盖大小的透明芯片,并将培养液稍微搅拌,培养液也慢慢的形成了胶体状态,看上去像橙黄色的果冻,科考队员轻轻关上培养仓的盖子,似乎见怪不怪,不紧不慢地启动了培养仓的绿色按钮。

    培养仓是采用无限充电的方式作为能源供给,需要使用大量算力从而消耗大量的能源,本来对于他们来说算是个难题,不过有核聚变电池,他们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有能源危机。

    果冻状的培养液内金色的微小物质可以移动,连带着相应的细胞物质移动,移动的非常缓慢,却数量极多,相互间还没有影响,走的是最短路径,似乎他们的路径都是提前规划好的。

    如果有人看了培养仓很长时间,那他会觉得培养仓里像是在搭积木,缓慢先形成的是一副成年人的骨架,比较一下应该和陆战队员以及科考队员他们的骨架大小近乎一致,只是形成的速度并不快,到指挥官魔核许星海离开的时候还看不清厚度。

    第六天,指挥官魔得到了两套换洗衣物,让他原本只有一套换洗的局面得到了改善,他游戏里躯体也需要洗澡和吃饭,因为机械装甲较为智能,温度控制的比较好,所以一般两天洗一次澡就可以了。

    蓝角族人也穿上了新设计的衣服,干活的积极性都提高了很多。现在的他们,除了在挖地下室的蓝角族人外,一部分人在房间里面学习联盟语言文字,一部分配合着科考队员翻译蓝角族的书籍,转述他们的文化传统,这部分内容许星海也有参加过几次,推进一直都没有停止。

    今天依旧让陆战队员来进行培养仓的组装,每二十个为一组送到内门外,由科考队员从内门拉进去。陆战队员们一共组装了一百个培养仓,通过培养仓上的表示,他们知道这次要组装的是陆战队员的培养仓,让他们非常高兴,因为按照规定,等到第二批陆战队员来了他们就自然升职,根据每个人兵种不同分在一起,第一批队员担任小队长。

    李鱼原本就是1号,理所当然的会成为队长,而且根据他以往的经验,第二批队员不少于四百人,也就是说他的手下至少会有20名侦察兵,和他一样是后续加入游戏的玩家,不过在经验上还比他差一些。

    工作依旧忙碌,指挥官魔今天需要见证一百名陆战队员开始培养,因为制作完整培养液的材料有限,所以并没有一次性将四百名规划好的陆战队员制造出来。

    在和许星海教授冲过消毒水之后,他们进入实验室,指挥官魔好奇的看了看昨天放置的培养仓,看见里面已经长出了带着些组织的白骨,

    他口中小声念叨着:“还真想那么多回事。”心里想着三天种出来一个人应该是上帝或是女娲做的事情,而不应该是现有联盟科技能够造就的。

    许星海听着他的话,没有回话,而是再头盔中产生了些许笑意。

    指挥官魔想着的时候突然看到了穿着装甲的许星海,想着是不是能够从他这里获得一些信息,当然不是现在询问,他相信许星海教授现在是不会回答他的,就像在游戏里许星海教授不会和他用现实中的身份打招呼,这背后或许还是有些他不知道的原因。

    不过,他也不能确定许星海是否会回答他这些问题,这几天他在空余的时候询问了许星海许多问题,他回答了一部分,一部分以保密权限不足为由不予回答,还有一部分甚至只回复了表情,这是连保密属性都不能透露。

    在指挥官魔和许星海教授一起离开之后,科考队员开始为新的培养仓增加标签,也记录昨日培养仓里面科考队员的生长状态,在系统分析之后再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操作,或是改变某些药剂的用量、控制某些环节的速度等。

    第八天依旧是平淡的一天,增加了一百个培养仓。

    上线后的指挥官魔来到实验室,看着还有一大片空地的实验室,指挥官魔无所谓的想着:“这个阶段有四百个人就够了,武器方面他们本来就具有优势,他还准备在进攻之前增加一些强力武器,而且信息方面他们也有着不小的优势,有蓝角族人的全力配合,下一个目标石头城的兵力他们也了解的一些,大概有一千多人,对于他们来说不算太多。”

    指挥官魔依旧是看了一眼昨天看过的科考队员的透明培养仓,长在黄色果冻上,所以看起来非常立体,昨天还只有白骨的躯体上现在爬满了血肉,被没有完全覆盖的皮肤包裹着,能够看得出来,里面的血管已经成型,像是一条条蚯蚓,面部和身体也长出来了一部分,只是一些细节生长的还不是很到位。

    不过他转念想了想今天才过去一天半,他下意识地吸了一口凉气,他觉得这个技术在过程上竟然如此真实,让人找不到瑕疵,无法做出有效怀疑。

    他又走动着扫了扫其他的培养仓,发现他们发育的大同小异,都有一种每个细胞都生机勃勃的感觉,似乎明天就会在胸腔中出现一颗跳动的心脏,然后里面的科考队员爬出来向他问好。他没敢继续查看,跟着许星海教授离开。

    经过设置的备忘录提醒,指挥官魔想起了明天是丰收村第二次去石头城的日子,除了早已增加了的侦察兵外,指挥官魔让李鱼等人去活捉一群巨型生物,明天用来驱赶石头城可能存在的侦察队伍。

    晚上安排完任务的指挥官魔继续着训练模式,他觉得他使用文化战争的效果还是有些不明显,所以这几天也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尝试。

    降临这个星球的第九天,第二批科考队员在今天制造完成,指挥官魔随着许星海来到了实验室,却无法进入被围了起来的工作区。

    他们来早了一些,正赶上两名第一批的男性科考队员为其中一名从培养仓内出来的第二批科考队员进行清理,他们都是男性,此刻全身赤裸,还没有整理头发和胡须,像是睡着了一样,而且他们都长着一幅面孔,不仅和第一批科考队员一样,也和指挥官魔一样,只有许星海教授和他们不同。

    指挥官魔不会去打扰工作人员,带着许星海来到了陆战队员培养的区域,这些陆战队员已经覆盖上了皮肤,里面也有一种血肉丰满的感觉,更像是活人了,只是他们却长着同一幅面孔,相同的身材。

    指挥官魔感到很奇怪,游戏方给出的说法是,他们是一群克隆人,所以有着同样的身体,但是他却非常疑惑,在联盟也没有找到有用的信息,他也自己思考过,但没有什么头绪,于是他看向了许星海,看他能不能说点什么。

    许星海没有说话,只是转了个冰冷的头盔,沉默以对。

    指挥官魔都能够脑补出许教授脸上挂着的微笑了,不过他也没辙,不再去想这件事,回到等待区等待。

    在十几分钟的清理后,两位科考队员又为他们修剪了发型和胡子,其中一名科考队员拿出显示器按了按,二十名科考队员还没有睁开眼睛却自己开始穿上衣服、头盔和个性装饰,他们像陆战队员那样将相同的脸通过花纹变成二十张不重样的脸,他们只是有一些小的花纹作为区分的标记。

    在完成整理后,二十名科考队员慢慢地睁开了眼睛,站起来适应了一会儿身体,像是刚学习走路的婴儿一样慢慢站起,只不过他们适应的速度有些太快了,不到五分钟就站直了身体,形成了一个方阵,两名第一批的科考队员站在前面,其他的二十名第二批的科考队员自成一个方阵站在后面,随后遮挡视线的帘子被拉开,他们看向了以及提前受到提示站直了身体的指挥官魔和许星海。

    “许星海教授,指挥官阁下,二X号科考队员,向你们报道。”短暂安静后,在两名第一批队员的带动下,所有科考队员异口同声的说道,长相虽然大致相似,但是他们的五官和头发都有着一定的差别,而且胸前的铭牌也写出了他们的身份。

    大多数科考队员都一脸崇敬的看着许星海教授,这让指挥官魔感到有些奇怪,就算是按照游戏设定,许星海教授的人物角色是令人敬仰的科学家,这些科考队员也表现的太生动了吧,他觉得自己似乎忽略了什么,但他还是没有怀疑三天就长成的克隆人不是游戏设定。

    许星海教授一本正经地演说了几句,说的话非常具有游戏NPC的味道,如果不是指挥官魔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怎么看怎么觉得许星海教授不像真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指挥官魔之前一直没有想过多次合作的许星海会是玩家,如果不是许星海教授“反常”的行为,他很难发现这个事实。

    然后,许星海直接就分配了二十名第二批科考队员的任务,指挥官魔暗自腹泻,也不考虑他们今天才诞生应该让他们休息休息,但是转念一想,现在各方面都需要科考队员,可以说是百废待兴,休息一天确实太拖进度。

    在指挥官魔的宣布下方阵开始解散,一部分科考队员跟随许星海去做一些其他工作,十几名科考队员留在了这里,他们即将制作剩余的两百个培养仓,就不用麻烦权限不够的陆战队员了。

    第二批科考队员开始在第一批科考队员的安排下尝试新的实验序列,同时制作一些新的物品,各种工业物品、生活用品也在他们参考资料库的过程中被制作了出来,并且慢慢开始发展相应的批量化技术。

    优先制造科考队员的重要原因除了资源有限之外,还是因为科考队员相对于陆战队员更容易制作,陆战队员在离开培养仓之后还需要一天的时间做身体上的训练调试,克隆体本身都有着完善的肌肉群,而陆战队员比科考队员多出的部分就是通过芯片植入了各种动作的反射,再经过科考队员一天的测试训练让克隆躯体适应。

    在联盟,克隆本来是一项禁忌实验,只存在于极少数科学家的实验室中,直到有一天一名叫做卡莱的科学家以自己的细胞为载体,并以辅助芯片的方法制造出了无思维能力的克隆躯壳,克隆躯壳直接长大为成年体,也就是现在科考队员的模样,后来经过无数次的验证也确实能够保证实验体没有思维能力。

    没有思维的克隆体并不是没有了用处,相反,他打开了联盟克隆技术的大门,在辅助芯片中克隆体可以实现大部分简单的动作指令,这是个令所有科学家振奋的消息,它真正的让无思维克隆体“活”了起来,产生了无限的可能。并且卡莱自愿捐献出肖像权和克隆体材料以及辅助样本,尽管克隆技术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但是随着卡莱推动了克隆人实验相关的规范,克隆技术走向了众多在后来不断研发新成果的实验室,人们认识到了克隆的价值。

    许星海依旧记得卡莱说过的那句话,我们无法限制进步的技术,需要限制的是没有规范的技术,尽管他因为杀害过具有思维的克隆人而自首进了监狱,但是他的精神却让后来无数的科学家所敬佩,许星海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样的存在。

    人们在卡莱克隆体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造,让克隆体有了各种特性,然后有人发现了克隆体能够通过芯片产生关联式的条件植入,让克隆体能够自然地被操控身体执行各种较为复杂的操作,比如吃饭、洗澡、穿衣服等,再到后来发展的弹药装填、滑铲、翻跟头等特殊动作,克隆体在许多情况下能够能够适应普通人能够胜任的绝大部分工作,不过由于价格和效率都不及再次发展的智能机器人而在一段时间内失去了其价值。

    只是条件植入的方法却被广泛应用,产生了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克隆体,再然后就是虚拟技术的突破,人类可以结合克隆技术制造新的躯壳,发展相对成熟的优秀克隆综合体技术,与在高算力辅助下的分子制造一同使用就能够大规模的制造速生克隆士兵,优点是能力强,培养周期极短,缺点是寿命短,一般只有几年的时间。但是作为没有思维的克隆体并没有这方面的隐患,这也是《星际战争》、《星际佣兵》等游戏能够实现的基础。

    除了这些,保密等级的限制,让克隆技术不在普通人的认知中存在,主要是克隆技术在有设备的情况下操作简单,但技术要求又较高,普通人很容易触犯关键的技术守则,违反道德和法律,因此被联盟保守派推行立法进行了知识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