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舒氏家族 » 012:古代三十四位圣人

012:古代三十四位圣人

    上课铃声响起。

    没过一会儿,历史老师走进教室里,拿着一个古风茶杯,夹着一本历史教科书和一卷画像站在讲台上。

    他将手中之物统统放在面前的讲桌上,先是扫视了一圈教室内,确认没有学生缺席后,这才宣布上课。

    他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体型偏瘦。穿着白衬衫、黑西裤、打领带,留着平头,一副精明干练的模样。

    历史老师清咳了两声之后,便用低沉浑厚的声音开始讲课:“这节课我们讲讲华夏古代第一位圣人‘孔子’。”

    “同学们有异议吗?”历史老师询问。

    没有学生回答他的问话,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只是历史老师一贯如此的礼节性的询问而已。

    当然,如果真有冒冒失失的同学提出什么疑义,那就是对历史老师的不尊重,也等于是对历史老师权威的挑战。

    很显然,历史老师并不想要接受任何质疑。

    所以,他也没指望谁能回应自己。

    于是,历史老师继续讲述:“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华夏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和发展者,被世人称为至圣先师。”

    讲到此处,他喝了一口茶水,润润嗓子,接着评语抒词:“天下事皆可以孔而不为;圣贤功德必然能够流传百世、载入青史。”

    “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被世人奉为孔圣人,地位尊崇,受万千百姓景仰和爱戴……”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

    说话间,历史老师从讲桌子上拿出一副孔夫子画像,他用吸铁石将画像固定在黑板上。

    然后,他指着画像继续说:“同学们看到这幅画像,应该都知道他是谁吧?”

    班级安静极了,鸦雀无声,所有人纷纷抬起头来朝画像望去。

    只见黑板上的画像里画着一位须发皆黑,身材高大的儒雅男人。那个儒雅男人虽已垂暮之年,却依旧风采斐然。

    他的额头很高、并且有很明显的突起,脸两旁垂下长胡须,下巴也垂着长长的胡须,看去就像一颗松树;眼睛顶着浓眉,睫毛很短就像修过,鼻子又宽又大,嘴唇厚而且紧抿着。

    他头戴一顶黑绸帽,身上披着一件灰色宽大长袍,拱手而立,沉静肃穆,若有所思,神情十分生动。

    画像中的老者,看去就像一棵屹立在山巅的大松树,让人仰慕。

    “孔子!”有女生轻呼。

    “果然是孔子啊……”

    “我家里也有一副孔子的画像。”

    “我小时候还拜过孔子呢。”

    “……”

    教室内传来窃窃私语。

    历史老师笑了笑,他抬起双手做了一个禁声的姿势,示意同学们安静。

    接着,他朗声介绍道:“我国古代文字博大精深,其中包含许多奥秘。比如《诗》、《礼记》、《易经》、《论语》等等,都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它们应该被后人不断地继承、弘扬,可惜到了现今它们读者却寥寥无几。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瑰宝,流传千古,仍然值得尊重。”

    说完以后,历史老师转身,目光扫视一周,然后对全班同学说:“这节课的重点在于孔子之道,希望你们能好好听课、努力学习。”

    “下面我要考考大家,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哪些方面?”历史老师环顾教室一周:“请问,谁先来回答一下?”

    等了一会儿,见教室里没有学生主动举手后,历史老师便直接开始点名:“舒煜辰,老师想先听听你的见解。”

    听到历史老师喊他的名字后,舒煜辰立马起身站直,毫不迟疑且简而意骇的说:“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将自己所有学说都融为一炉,并且以此为基础去教化世人。”

    “嗯,虽然语句简短,但却说的很好,坐下吧。”历史老师赞赏地点点头。

    随即,历史老师开始将舒煜辰那句简而意骇的语句,用更多的词语详细讲解起来:“孔夫子的优秀,在于他能够把各种学说合理结合起来,并且以此为根据,阐述各自的价值与意义。

    “比如《孟子·天行健》中提到‘君子’,孔子把自己的观点跟孔孟学说相互印证、融汇贯通,成就了孔圣人。”

    “《论语》中提及‘君子当治天下,以德服人’,孔子将其运用到治理朝政中。”

    他的声音浑厚有力,仿佛洪钟般敲击着每个学生的耳膜,振聋发挥着激情和热血。

    随着历史老师的叙述,整个教室都变得鸦雀无声。

    “孔夫子的智慧非常广大,他的思想包罗万象,能够帮助人们更快速度地接受新鲜事物,也能给予新事物更多启迪,促使人类前进。”

    “《礼记》中提及‘三皇五帝’和‘春秋战国’的概念,这是儒释道经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记》还提到‘仁爱、敬畏、礼仪’等,这是华夏儒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孔圣人孜孜以求的宗旨。”

    ………………

    历史老师滔滔不绝地说着,而教室里的学生则安静听着,他们表情凝重,目露崇敬。

    话音刚落,坐在施雅文前排的男生就举起手。

    男生皮肤黝黑,个子不算特别高大,但是他身材结实匀称。

    张国瑞站起身,对历史老师说:“老师,孔子的伟大之处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广授门徒,开创私学教育;第二,孔子创造了《春秋》和《礼记》等著作;第三,孔子的学识渊博,堪称旷世巨儒。”

    听完他的回答,历史满意地颔首,随即对众同学说:“同学们,你们可以自由发言,踊跃回答。”

    班上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各种议论声络绎不绝。

    尤其以女生居多,她们叽叽喳喳的议论着,似乎想把自己心里的感受表达清楚。

    这时候,坐在前排靠窗位置的一名女生举手,她叫林梦琪,性格活泼外向,喜欢绘画和弹琴,也算是学校里的一名才女。

    历史老师点点头:“林梦琪同学,你说说吧。”

    “好的。”林梦琪微笑着站起身,朝黑板鞠躬致敬,然后对历史老师说:“老师,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提倡‘仁义’,主张为政以德。我们通常说,孔圣人胸怀天下、德泽万民。”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爱戴百姓,爱护万物,是一位德行高尚、品行端正的君子。孔子不仅爱民、爱国,还爱财、爱车,甚至爱美色……”她清脆悦耳的嗓音响彻教室。

    “咳咳!”历史老师连忙打断她的话,尴尬地咳嗽了两声,说道:“孔圣人确实非常善良,但是也有些方面,跟普通的君子有区别。你可以这么理解,他是一个比较务实的君子……”

    “哦。”林梦琪恍然点头:“原来老师您也是这么认为的。”

    历史老师笑着摇摇头:“我并不是这么想的,但是孔圣人的品质,我觉得还是值得赞扬的。”

    这番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说罢,他的目光在教室里扫视了一圈,对着讲台下的学生们说:“孔子,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

    “老师,您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林梦琪马上附和。

    历史老师笑了笑,随即收敛笑意,拿起讲台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又严肃道:“华夏古代有三十四位圣人,现在我来考考你们,这些圣人的名字。”

    教室内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纷纷交头接耳、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大圣是谁?”历史老师望着众同学询问。

    “孙悟空。”李耀率先抢答。

    “是老子。”坐在最前排的陈娟纠正道。

    “没错,是老子。”历史老师先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而后转身望向李耀,“你是西游记看多了吗?你有没有认真听讲?”

    “哈哈——”

    教室里同学们哄堂大笑。

    李耀尴尬地挠挠头,低声嘟囔了一句:“我没看过西游记啊!”

    他的声音虽小,却被历史老师捕捉到了,且皱着眉头反问他:“你没看西游记,你怎么知道大圣是孙悟空?”

    “王者荣耀呀!我最喜欢的英雄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李耀信誓旦旦地说,且有模有样的学了一句孙悟空的出场白:“俺老孙来也!”

    “噗嗤……”

    教室再次爆笑,大家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历史老师不禁莞尔,随即继续询问:“唐僧呢?”

    “唐僧啊…我不怎么玩…”李耀皱起眉头,仔细思索了片刻,说道:“你这猴头,为师要念那紧箍咒了。”

    紧接着,他故作玄虚地做了一个“紧箍咒”的手势。

    李耀的表演逗乐了一帮同学,笑声更加肆虐,仿佛整个房屋都震颤起来。

    这个问题,历史老师并未追究,因为大家已经笑成了一团。

    待学生们的笑声消散后,历史老师继续提问:“酒圣是谁?”这次他指明李耀来回答。

    “这个我知道。”李耀也不失他所望,迫不及待地的说,“是李白。”

    “为什么?”历史老师饶有趣味地看着他。

    “因为我见过一款白酒上面的贴牌就写着酒圣李白。”李耀振振有词地说,“我还陪我家老头子喝过几口呢!”

    历史老师脸上露出惊奇的表情:“你还会喝白酒?”

    李耀拍着桌子道:“老师,你这就out了。我爷爷是搞酿酒的,家里有窖,我从小就跟着他练酒量,这有什么好稀罕的?”

    历史老师无奈地摆摆手,示意李耀坐下,随即问其余人:“还有谁有不同的答案吗?”

    “杜康。”与李耀同桌的张国瑞立马开口道,”杜康是“酿酒始祖”,酒的发明者,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酒圣,酒祖,造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

    “嗯,不错。”历史老师赞赏的点点头。

    张国瑞露出腼腆的笑容。

    李耀则闷闷不乐地低下头去,暗暗骂了一声:“张国瑞你大爷,你早干嘛去了?刚才你怎么不说杜康?”

    历史老师继续提问:“医圣是谁?”

    “扁鹊。”李耀毫不犹豫地答。

    “张仲景。”张国瑞脱口而出。

    “华佗。”张浩也是信心满满。

    “李耀,为什么是扁鹊?”历史老师疑惑道。

    “因为三国杀的游戏里,扁鹊就是医圣啊。”李耀理所当然道。

    历史老师哭笑不得,继续问:“那药圣呢?”

    “呃……”李耀眨巴眼睛:“这个……应该是孙思邈吧?”

    “李时珍,字东璧。”张国瑞纠正,且从容自信的叙述道:“李时珍自1565年起………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因此,他被称为药圣。”

    历史老师笑眯眯的夸赞道:“张国瑞同学的答案非常精辟,让老师刮目相看。”

    张国瑞谦逊地低下了头,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

    李耀郁闷极了,心想这个张国瑞真会装逼,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今天突然蹦出来就抢风头。

    接着历史老师又问了同学们许多圣贤的名字。

    “文圣?”

    “欧阳修。”

    “武圣?”

    “关羽。”

    “诗圣?”

    “杜甫。”

    “词圣?”

    “苏轼。”

    “兵圣?”

    “孙武。”

    “谋圣?”

    “鬼谷子。”

    “木圣?”

    “鲁班。”

    …………

    随着历史老师一次次询问,一个个学生陆续答对。这令历史老师频频颔首,脸上流露出由衷的满意和欣慰之色。

    这其中李耀也不幸答对了几次,不过他之所以能蒙对,跟王者荣耀有很大的关系,这倒是令历史老师颇为意外。

    历史老师提问结束,教室内的气氛愈发火热起来,不少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争论着历史老师所问的问题。

    有些学生甚至把自己知道的各种典籍搬出来进行分析,引发一阵阵激烈的辩论。

    历史老师似乎习惯了大家争吵,只是耐心地等待着,偶尔插一两句,却是恰到好处。

    既保证学生们畅快淋漓地说话,又让每个学生都不会感觉到太过喧哗,总体上维持着班级的秩序。

    “接下来是最后一个关于圣人的问题,”历史老师环顾一周,缓慢地说,“哪位同学告诉我,鬼圣是谁?”

    此言一出,整个教室瞬间鸦雀无声。

    教室里,学生们互相交换着诡异的眼神,彼此传递着一个‘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的讯息。

    毕竟现代教学课本里,可不允许妖神鬼怪出没其中,更何况历史老师还说出了这么荒谬的称号。

    “没有人可以回答吗?”历史老师漫不经心地问。

    “老师,古代圣贤当中真的有鬼圣这个称号吗?”有个胆子稍稍大一点的同学试探性地问。

    历史老师淡淡一笑,用平静的语调,轻描淡写般说:“如果不存在的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圣贤的事迹传承下来?”

    “老师,你的意思是古代真的有鬼?”这次是李耀忍不住问。

    “我有这么说过吗?你怎么会有这种奇怪想法?”历史老师深深地注视着李耀,“有,或者没有,我不清楚。”

    李耀面色尴尬的嬉笑:“老师你真幽默。”

    然而他心里却是欲哭无泪,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张国瑞一眼,暗忖你丫不是挺牛掰的么,怎么连个鬼圣都不知道?

    历史老师摇头苦笑:“这不是幽默,这是严肃。不信你看着窗外,外面的花儿开得多灿烂?”

    “……”李耀心想:“老师,你这算是转移话题吗?”但他还是听话的往外看去。

    窗户外的走道上一株株鲜艳的桃树上挂满了粉红色的花朵,花瓣层叠堆积在一起,宛若花海,蔚为壮观。

    旋即历史老师耐心的讲解:“我的意思是,你们没听过的圣贤称号,并不代表不存在于世间,而是你们的学识不够广阔,或者说是孤陋寡闻,所以才不曾听说过而已。”

    “我只是举例罢了,如果你们对古代的神秘力量充满敬畏,便应该多读点儿古典文献,了解古代的情况,这也能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嘛!”

    “既然没有同学知道的话,那么这个问题,我们就留到下次的历史课。”历史老师刻意的强调。

    “聊斋先生,蒲松龄。”舒煜辰平静地应答。

    此话一出,教室里顿时炸锅。

    刹那间,同学们的目光先是纷纷投向了他们的班长,而后又全都集中在历史老师身上,神色中充满好奇和期待。

    只见,历史老师赞许的点头,旋即简而意骇地说:“蒲松龄创作出了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因为他对鬼怪的描写入木三分,所以被称为“鬼圣”。

    “哇,班长你懂得真多。”

    “厉害啊,班长,居然连鬼圣都知道。”

    “班长,你的学识真广阔啊!”李耀由衷地赞叹。

    “……”

    班级的气氛陡然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惊叹于班长的博闻强记,对他的崇拜和钦佩,溢于言表。

    “同学们要多向舒煜辰学习,多读历史书籍,多认识知识。”历史老师的语重心长的鼓动,“知识就像宝库一样,藏在每一寸空间里,永远都不嫌多。”

    李耀心想:“历史老师可真会说漂亮话啊!”

    众人连忙齐刷刷地点头,仿佛一群乖巧的绵羊。

    李耀却撇撇嘴:“老师,这句话我已经听腻味了。”

    “你这家伙,还是这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历史老师板着脸说,“我看你根本没把我的话放在心上。”

    李耀耸耸肩:“没办法,我脑袋比较笨。”

    “哈哈哈哈……”

    众人再度哄堂大笑。

    历史老师无奈道:“总而言之,大家都要努力,知识就像是海洋里的宝石,需要你们去挖掘和利用它。”

    “老师,我们一定会努力的。”

    “我们绝对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

    学生们慷慨激昂地说。

    历史老师微微点头,又将目光落在李耀身上,语重心长道:“你也要多加努力,我看好你哦。”

    李耀愣住,有些不明白历史老师话里的含义。

    他挠头道:“老师,我怎么觉得,您好像在讽刺我啊?”

    历史老师瞪眼道:“胡说八道,你看我像是会讽刺人的吗?你这个臭小子,就喜欢胡乱猜忌,简直是无稽之谈!”

    李耀悻悻道:“老师您别介意啊,我开玩笑呢。”

    “今天的课程到此为止。”历史老师大声宣布,“希望同学们都能牢牢记住刚才的内容,明天继续努力,下课!”

    历史老师转身收起了钉在黑板上的孔子画像,而后又拿起摆放在讲台上的水杯和历史书籍,快步的离开了教室。

    这堂课虽然只有四十分钟左右,但是学生们却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尤其是李耀,在历史方面,有了更加新鲜和直观的认识。

    历史老师讲课的确很有水准,而且他并没有故意压抑大家的谈兴,给予了足够的发挥空间,让人听得酣畅淋漓。

    下课铃响了,学生们依旧恋恋不舍,一边往外走去,一边低声交流着今天学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