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当兵回来去打工 » 第十三章老贺介绍的活

第十三章老贺介绍的活

    东泰头的老贺有一个老战友,此人姓苗,叫苗林,是个正师级,目前在镇江路干休所当所长。

    苗林参观了老贺新装修的房子,就问这家的油工活是谁干的,老贺就推荐了何晓宸。

    苗林在镇江路干休所有一处带阁楼的房子。不过他并不急于搬进去住,他有自己的房子,因此装修时,他并不急于尽快完工。

    这整个的一套都是他采取钓鱼式的方法,自己找的工人师傅。比如说水电工,瓦工,油工,他都是自己打听,从去年开始就开始装修了,一直装装停停,就是为了寻找遇到合适的师傅,手艺好的,负责的,就叫过来干。

    所以他的油工才等到了现在。

    老贺工作忙,自然不可能带着何晓宸去镇江路的干休所。

    这两天何晓宸还没有空,接到电话的何晓宸,马上就苗林取得了联系,约好了在星期天上午过去看活。

    这真是意外之喜,但似乎又不意外。

    何晓宸一直坚持两点:把人做好,把活干好,其他的事交给上帝去安排。

    这也是父亲曾经对他的谆谆教导和生存法则。

    作为一个刚刚涉足宁海的新人来说,他对宁海的路还是不是很熟,那时候也没有百度地图。也不能导航,完全是看着地图,然后在网上进行查询。

    费了好大的劲,何晓宸还寻到镇江干休所。

    老贺是他到宁海来的第一个好人,苗林是可能的第二个。

    他们二人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在部队里当过兵。

    何晓宸也在部队里当了三年兵。

    军人是一家,军人一家亲。跟曾经的军人见面,有一种亲切感,能聊到一块去?他不知道。

    老贺介绍的活肯定是可靠的,因为介绍人的份量不一样,所以可靠性更大,看来镇江路干休所这家的活是板上钉钉的了。

    见到苗林才知道这个苗林比何晓宸还高那么一点点。几十年的老兵啊,果然不一样!既有军人的风骨,又有普通老百姓的慈爱与和善。

    “老贺那家油工活做的真不错,我只有一下要求,你做跟他差不多我就很满足了!”苗林笑吟吟地说。

    何晓宸让他放心,不会大失水准的,毕竟都是一个师傅下山的。

    苗林说:“咱们先把价格谈好了,然后你有空的时候随时过来开工,我也不急!”

    接下来苗林带着何晓宸一边走一边介绍,何晓宸心里一边估摸着这个要多少工才能干出来,然后再估摸着自己的价格,把整个一圈转下来,又回到了下面的客厅里,何晓宸拿出一包烟,这是特地准备的好烟,给老苗递一支,他也点上一支。这家的油工活,应该说比老贺的那一家稍微要少一点,它是一个套二带阁楼,但是一个楼梯喷色漆至少要2000块钱,不然的话拿不下来,这么一估算也就是5800。

    何晓宸说出了自己的价格。

    苗林其实在何晓宸来之前已经请教过两位师傅,他们开出的价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是6500,一个是8500,而且手艺还不一定让人放心。

    尽管他们谈吐内行得很,但是苗林没有见到实物,还是不能让他把心搁在肚子里。

    因此在何晓宸说出这个价格后,他都没有还价,马上就点头同意了。

    何晓宸见苗林答应的这样爽快,他马上就有点后悔了,他干嘛不叫到6000呢?他相信苗林也会毫不犹豫答应的,可他既然话一出口就不好再反悔。他估摸着这个价格也不错,这一家他一天至少日工要赚300块钱,应该没有问题。

    想到这里,何晓宸也就释然了。

    苗林问:“何师傅,那下一步是不是要把材料给开齐了?”

    何晓宸答应说是。苗林拿来一张纸,却没有笔,何晓宸从包里拿出一支圆珠笔,然后就坐在一个马扎上,把纸放在破旧的茶几上开始开材料。

    开好材料单交给苗林。

    “你把材料买齐以后打电话告诉我一声,我有空马上就带人过来开工!”

    “何师傅,要不现在咱们把材料买了,我现在正好有空。”苗林说。

    现在就买?何晓宸心想,你有空我还没有空,那个工地上目前就我一个人在干,离开工地就没人了,我得抓紧时间过去。

    苗林好像看出了何晓宸的心思,说:“在四方装饰城,那里的材料质量比较好,也上档次,我有一次开车就在那看了一下,但是没有买,因为不知道究竟要多少,所以就等着师傅过来,耽误不了多长时间。”

    盛情难却,既然如此那就好吧。

    来到宁海以后,他很少自己主动买材料上市场。在过去干个体家装时,他经常出去到市场房子,陪着业主上材料市场买材料,然后回头再到材料店拿回扣,即便你不要回扣,他也会把回扣拿给你。因为你不必帮着业主还价,所以赚下来的,这都是一种潜规则。店主一般都会打电话通知你。

    其中利润空间最大的就是油漆了。

    这一家油漆活还是不少的,他告诉了苗林暂时买4套底漆,4套面漆,这还是不一定够。相比苗林在之前也有跟别人谈价格的时候,也有工人师傅谈过,只不过当时价格没有谈拢,所以没有叫人家来做。

    腻子粉,还有石膏,棕毛刷子,羊毛刷子,砂纸,乳胶漆等等等一并买齐了。

    这么多材料需要租一辆大车装过来。

    坐公交来到了四方装饰城。装饰城外是各种型号不一样的大小货车卡车。有的车位已经空出来了,显然是已经被人家租出去了,有的货车还停在那里,司机有的在外面抽着烟,有的在里面看着手机等活上门。

    何晓宸没有来过这这里,不熟,相比之下苗林,还是比较熟的,让他走在前面,何晓宸在后面跟着。

    “何师傅,那天我就是在这里问价的。”苗林来到一个“兴盛立邦材料专卖”店门前,回过头对何晓宸说。

    到现在何晓宸已经对回扣不感兴趣,对于熟人来说,熟人的介绍的业主,他肯定不能挣这个小钱。

    那就唯一的办法就是压价。

    在苗林买油漆时,何晓宸就死命的压价,把价格压到最低,就为了这一点,还了一个小时。

    腻子粉的利润空间不值得压价。

    等到苗林出去找货车时,那位女店主走过来捅了捅他的衣服,低声说:“大傻逼!把价压的这么低干什么?”

    何晓宸分明听清了前面两个字,当即就就脸沉下来,问:“你骂我什么?”

    女店主也许这样随口说惯了,别人也没有怪罪,哪知道何晓宸认起真来。试想谁愿意被别人骂?女店主连忙道歉:“对不起师傅,不是说你。”

    “他是我家亲戚,我能够拿回扣吗?”何晓宸一脸的不高兴。

    苗林叫来了货车,货车隆隆的开了进来,在这家门店稍偏一点的地方停下来,后面跟来了一个壮实的汉子,苗林又按照单子上清点了一下数字,确定完全正确后才叫这个汉子装车。

    看来苗林还真是个明白人,没有让他何晓宸做装卸工。

    何晓宸和苗林挥手告别,说他尽快地过来开工。

    苗林说:“慢工出细活,我这边不急,你随时过来也行,你过几天来也行,半个月来也行,反正我的活就是你做的,等也得等你呀!”

    苗林这么说他就放心了。从四方装饰城出来以后,何晓宸一看手机已经十一点,坐了公交车,又倒了一趟车才赶到那个工地,这时该是吃午饭了。

    目前苏大春所有油工活主要就何晓宸和小齐在做,何晓宸还是主力队员,小齐只是做一些配套的事,因为苏大春的活很多,两个人就紧紧呼呼的开着马力才能干得完。所以苏大春这边工地是绝对不能离人的,那么镇江路干休所的这家活什么时候做呢?如果一旦何晓宸走了,这边就没人了,那也不行啊。

    现在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招兵买马了。

    何晓宸毕竟刚到宁海来,不可能认识很多的油工,但是一般的油工他也不放心,这可怎么办?这可急坏了何晓宸。

    当即他打通了苏大春的电话,前天晚上6:30在中韩四季酒家那个饭店吃饭。

    前几天。苏大春的老婆吴祖英也跟着过来了,宴请时必须连他的老婆孩子一并请了。

    苏大春愉快地接受了宴请。

    还有一个就是苏大春的小舅,小齐。

    连小齐也请了,小齐也愉快的接受了邀请。

    这是一个饭馆,不是大酒店,当然大酒店何晓宸也请不起。但是主要的是这家饭店是他一个熟人,也就是他的房东丁姐和她的丈夫老韩开的。

    他自然有丁姐的电话。他请过一次苏大春,上次请苏大春吃饭也是在这家饭店,当然主要是照顾房东丁姐和老韩的生意,他们已经很熟了。

    这家饭店的生意却好得出奇。何晓宸为了防止人多为患到时候找不到好位置,就给丁姐打了一个电话。丁姐答应给他留一个最好的包间,小包间给他们。

    6:30之前何晓宸就到了,首先和老韩打了声招呼:“韩大哥,你好!生意兴隆啊,人这么多,我那个位置留了吗?”

    老韩正在忙活,他是厨师,正在厨房里炒菜,见是何晓宸,便哈哈大笑,从百忙之中向他扔去一支烟,“已经留好了,让你丁姐带你去!”

    丁姐把他带到了那个小包间,门轻轻的关上了。

    这门关的让何晓宸有些莫名其妙。

    “大兄弟,你这手怎么了?”丁姐问,她注意到他的手用活血止痛膏贴着。

    何晓宸把手抬起来,刚刚抬起来,丁姐就一把把他手握住了,在手里揉了揉问他:“疼吗?”

    何晓宸说:“打砂纸给打破皮的,没什么。”

    丁姐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哎哟,你们干活真不容易!”

    6:30多一点苏大春带着他的老婆吴祖英也来了,二人正聊着,服务员把茶泡上送过来了,又过了一会儿小齐也来了。

    何晓宸就直截了当的把他目前的情况说了,希望苏大哥能把他找找个人,一个能干的师傅。

    苏大春说,你可要以我的事情为主,我的事情不能丢。

    “当然这是毫无疑问的,你的事我坚决不丢。”

    苏大春打开手机一连翻着,好像在看联系人,在为何晓宸找合适的油工师傅。

    吴祖英提醒道:“大春,不是有小徐,徐凤英妹子吗?”

    这一句提醒,让苏大春恍然大悟:“我怎么把她给忘了?”

    当即并把徐凤英的情况向何晓宸介绍了一遍。

    何晓宸眉毛一皱,问:“这不是个女的吗?”

    吴祖英说:“她跟你年龄差不多,爸爸去世的早,家里就妈妈还有一个老实头哥哥,主要就是她干活挣钱,她会的可多了,腻子刮得非常好,还会做油漆,连喷色漆都会,主要就是跟他爸爸学的。”

    他对这个叫徐凤英的女子感了兴趣:“那为什么不和他哥哥一道出来,也好有个照应啊!”

    从吴祖英的叙说中得知,徐凤英一家三口,妈妈江来凤,爸爸去世早,还有一个哥哥叫徐啸风近三十岁,仍光棍一人,江来凤急得什么似的。可这哥哥原先也是油工,子承父业,但徐啸风没干了,在本镇服务厂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