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家族修仙:从学医开始 » 第11章 山洪暴发

第11章 山洪暴发

    半年后,太和山脉,涧溪村,李家。

    此刻,李家的三名男丁被赶到了院外,数名妇人正端着热水进进出出。

    李铁石和李长青神情还算淡定,但李有粮早已急得宛如热锅上的蚂蚁,在院口来回渡步个不停。

    终于,一声嘹亮的哭声传出,李有粮如释重负,神情激动的冲进院内。

    一旁的二人也微微松了口气。

    房门打开,李母抱着一个皱巴巴的婴儿走了出来,见到李有粮,笑着说道:“有粮,你是个有福气的,第一胎就是个男孩。”

    李有粮只是看了两眼,并没有接过母亲手里的孩子,转而侧开身快步走进了屋内。

    见到自己儿子如此疼爱妻子,李母既是欣慰也有些无奈,摇了摇头,“这个当爹的。”

    将手中的婴儿递给一旁喜笑颜开的李铁石,李母走向厨房,准备去看看砂锅里的补汤熬得如何。

    “这女人月子不坐好,多病无福消,自己这个做娘的不能害了女儿。”李母心想到。

    小心翼翼的接过孙子,看着自己怀中小家伙腹下的小揪揪,李父哈哈大笑。

    “咱老李也做爷爷了!”

    后继有人,一时间,李铁石因为被大雨毁了地里庄稼的阴霾,也消散一空。

    大兄一家母子平安,李长青心里也很是高兴,小家伙终于安全降生了,只可惜今年天空不作美,下了整整数月的大雨。

    原本村里的旱田也被浇成了一块块洼地,水深的都可以在里面养鱼,今年的收成怕是要全部泡汤。

    好在去年父亲分了不少卖药钱,自己这半年跟随着纪爷爷在周边山里采药,也时而能挣一些补贴家用。

    自家倒是没有受多少天灾的影响,只是苦了这十里八乡的村民。

    晚上,用过饭,一家人来到了李有粮夫妇的房间,大兄轻轻的扶起自己的爱妻,紧张的望着李长青,大气不敢喘。

    李长青三指按在杏花的小臂动脉上,细细感受着脉象,脉常滑数而重按无力,呈虚缓之势。

    数息过后,李长青收回手,笑着对众人说道:“嫂子只是因分娩耗了些气血,如今新气还未复,有些虚弱,并无大碍,好好调养些时日便可恢复如初。”

    李家五人长呼了口气,两个小不点从怀里掏出米饼和饴糖,虽然有些不舍得,但还是塞到杏花手中。

    “嫂嫂,这个给你吃,可甜可甜了。”李延衣认真说道,神色里满是关切,一旁的叶二丫也附和着点了点头。

    虽然脸色有些苍白,但精神头不错,杏花莞尔:“多谢两位小姑姑了。”

    然后转头朝李长青感谢道:“辛苦小叔了。”。

    李长青笑着说道:“嫂子切莫客气,都是一家人,这本就是分内之事,给李家添了香火血脉,说起来我们应该好好谢谢你才是。

    待我开好了温补的药方,嫂子你的身体定能恢复的更快。”

    回到房间,李长青坐到榆木桌旁,根据今天把的脉象,写好给明日食补的方子,吹干墨迹,剪断烛芯。

    哄着两个小丫头睡下,李长青躺在木床上,看着梁上新瓦,回忆这段日子的经历,一时有些感叹。

    来这个世界也有快小一年,这一年自己的变化可谓是颇大。

    如今的李长青与当初可谓是天壤之别。

    按照纪大夫的说法,现在他的内息已经可以达到江湖中五流高手的程度。

    只可惜并没有合适的攻防搏击之法,仅是内息略显雄厚。

    若不然,李长青凭借着这番气力,倒是可以去搏一搏县里武秀才的身份。

    纪大夫每每想起,都觉得无比惋惜,认为是自己浪费了李长青的天赋。

    但李长青可不这么认为,如果当初没有纪爷爷的倾囊相授,自己或许仍还是那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的半废之人。

    而且这小一年在【造化宝珠】的帮助下,自己将纪爷爷的医术学了个十之七八,除了临床经验差了许多,但理论知识可以说装满了一肚子。

    并且自己还发现了【造化宝珠】新的奥秘,原来可以用内息给宝珠提供能量!

    虽然加的不多,但或多或少能延长一些在宝珠内的学习时间。

    此外,宝珠的时间流速和外界并不一样,有时在宝珠内已经过去了几日,外界才过去了半个时辰。

    也多亏了它,自己才能在这大山里硬深深蹚出一条道路。

    或许有一天,自己真的能在【造化宝珠】的帮助下成为一个多项全能的大高手!

    想到这,李长青美滋滋的闭上眼睛,只感觉人生充满了光明。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了。

    今日的宝珠能量耗尽,李长青退出了空间,沉沉睡去。

    朦胧中,李长青感觉好像有人在拉扯自己,睁眼一看,发现是小白狐。

    揉了揉眼皮,李长青坐起身,问道:“小白,怎么了?”

    此时的小白显得很是焦急,见他醒来,又赶忙去扯另外两个小家伙的衣服。

    李长青很是疑惑,摸了摸小白的头,重新问道:“怎么了小白,是有什么事吗?”

    小白跳下木床,示意他跟自己出去。

    李长青没有多想,拿起墙边的油纸伞走出门外。

    外面大雨瓢泼,急促的雨珠落在伞面上,砸出砰砰的声响,地上的积水莫约半尺高,已经盖过了脚背。

    望向四周被乌云笼罩的山峰,李长青心里有些不安,这雨大的不太正常。

    突然,一道惊雷划过。

    轰隆!

    脚底传来了些许震感,李长青突然想起,自己在前世看到的关于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前兆。

    凉意一下从脚底传到头皮,坏了!要遭!

    赶忙冲进屋内,将沉睡的众人一一喊醒。

    李父很是不解,问道:“长青,何事要大半夜的把全家叫起来啊。你嫂子才生完孩子,正需要休息,再说这大雨天的,又冷又寒。”

    李长青来不及多做解:“还请父亲大兄信我,我在一本杂书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今晚恐怕会发生山崩走蛟!

    还得劳烦父亲去通知村里的乡邻到打谷场上避灾。

    大兄,你先带着母亲、嫂子还有小妹去打谷场,我到后山接师父下来。”

    虽然有点难以置信,但两人没有多问,凝重的点了点头,承下了活计。

    见此,李长青不再犹豫,足尖轻点,几个跃步就消失在了雨夜里。

    看着后山流淌下来宛如泥浆的雨水,李长青的内心越发沉重,不敢耽搁,内息全力运转到足三阳经,赶路的身形又快了几分。

    不多时,李长青便赶到了竹院前,扣响房门。

    咚咚咚!

    “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