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无字劫境 » 第七章 阴差

第七章 阴差

    慧觉来此并不是随意而至,只是昨日忽觉此地有异端渐生。正午时分,万里无云的天空中却蓦然间有黑云遮日,且足有一个时辰,期间闷雷阵阵,云端的白日更是透出些许红丝,一切显得如此苍凉诡异。

    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觉得这是夏日难得的凉爽时刻,但对于他这等修行之人却有些诡异了。于是稍作推衍,就算出了此地异象将显。今日,信步来到丁盛村,至文府门前,突然发觉院内地气渐涌,已有显乱之象,方知源头在此。

    入夜,白日的燥热已然不见,更有似深秋般的寒意渐渐袭来,圆盘似的满月也躲在了翻卷的云层之中,不愿多惹事端。虽然月光稀微,但此时也能模糊的看清周遭事物,不算特别的黑。更何况,对于慧觉禅师这样的修行人物,目光湛然,纵使黑暗也不能阻他丝毫。

    此时,他静静的站在窗前,目光穿透黑暗,落在了主房卧室,更甚至是落在了文仲夫妇床榻旁边的摇篮中。

    安静的摇篮中,本该熟睡的婴孩此时却蓦然睁开了双眼,与禅师隔空相对,彼此无言。

    婴孩的眼神已没有了白天的童真,漆黑的眸子中多了些冷漠和死寂,与他稚嫩的脸庞显得格格不入,一切都诡异了太多,尤其是夜深人静的这个时候。

    禅师的眼睛微微眯起,却没有动作,就这么静静的等着。

    终于,寂静的午夜随着子时的到来不再平静,“簌簌”声由远及近,慧觉禅师的目光也向那来处看去。

    盛夏之夜只见白霜铺地,所过之处的花草尽皆枯萎,白日不显的蝉虫鸟鸣此时更加沉寂。而铺陈过来的白霜之上赫然有两队脚印缓慢行至而来,隐有铃音荡出,诡异的是,脚印之上却并无人影显现。

    夜半子时,如此幽冥景象,换做是寻常人来,大概早就有多远跑多远了。

    此时的文府,面对黑暗中的不速之客似乎没有任何回应,仿佛换了一片天地。甚至整个丁盛村都莫名的陷入了深深的沉睡之中,无论发生什么,那些乡民都未曾有一丝察觉。

    禅师移步院中,安静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手中的念珠隐隐泛起金光。

    白霜渐渐的覆盖了整个文府,除了禅师脚下的方寸之地。

    缓行而至的脚印终于在禅师的一丈外停了下来,近前的身影也慢慢的从黑暗中剥离而出。

    来者分作两队,每队四人。

    入目处,八人皆身披黑袍,腰系红丝带,身侧处打结垂落一腰牌,似铁做之物,其上有斑斑锈迹,并刻一“差”字。且都头戴斗笠,斗笠右前侧边缘处以红丝线吊垂一精致古朴铜铃,随着脚步停下,若有若无的铃音也隐匿不见。

    八人皆罩青铜面具,其上刻有不知名兽,只在双眼处开有孔洞,孔洞之下不见双目,黑漆漆的,未见一丝生气。

    中间的四人抬有一顶黑木雕花的轿子,随着脚步停下,场中的轿子也是沉稳落地。

    前后四人皆手提一盏纸糊的灯笼,泛绿的烛光,影射着罩壁上的“魂”字,更显森寒可怖。

    慧觉禅师看到这八人的打扮衣着,眼睛不禁微微眯起,“阴差?”

    而八人却若提线木偶,面对所问无动于衷,只是静静的候立于此,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物的君临。

    忽然,慧觉禅师周身佛光大盛,转身望向主屋,只见来人身影逐渐从孩童之身幻化成中年男子模样,信步走来。

    他的整个面庞都被黑气笼罩,虽然身形大变,但是从黑气中透射出来的冷漠目光却一如之前在孩童身上看到过,是他,他又是谁?

    此时的慧觉禅师站在中间,却没有一丝退让的意思。

    中年男子似乎并未注意到场中有些紧张的局势,只是双手背后,静静的站在石阶上,看向半空。

    青云遮月,却并未全部掩住,此时天上的那个玉盘,从云层中的透影,竟是一片血色。

    中年男子愣愣的看了半晌,“呵呵...”不知是自嘲还是苦笑。

    禅师看着石阶上这个有些发呆的男人,顺着他的目光一并向天上看去,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只是被云彩遮住了而已,银辉渗过云层,满月的虚影依稀可见。他不知道那个男人看到了什么,又为何发笑...

    “大师,可否行个方便?”温和的声音中有着透骨的冷意与霸道。中年男子收拾好心情,似乎才注意到庭院之中还有一个碍事的僧人。

    “尊驾何人,何以如此叨扰凡人?”禅师以温和的声音回道。

    “我的来处大师不需要知道,世间万般法,各行其道,本座只是路过此地,大师是不是不要多管闲事了。”

    “不然吧,阁下借此地凡人气运来避祸三劫之厄,以后劫数转嫁他人,是不是有违修行之道,更何况你既然是修行到渡三劫的大能,如此有违天道,当知以后劫数更无幸理。”

    “嘿嘿...你竟然知道三劫之厄...”低沉的冷笑声从中年人的口中传出,“你我修行,说到底不过都是天道下的蝼蚁,尔等所行之法为顺应天道,体悟轮回,本座所修之法,则是在层层束缚的天地间博取那一线生机,你,不懂。”

    “贫僧不管什么天道,只做当下应为之事,阁下扰乱此处因果气运,致使恶障滋生,还是留下吧,还偿果报。”慧觉禅师的声音逐渐变为肃穆的说道,同时周身金光越发大盛。

    中年人定定的打量了眼前的禅师半晌,“你当真要留我?”话未毕,周遭铃音已逐渐响起。

    慧觉禅师既然知道对方是修行到渡三劫的大能人物,自不会小觑,纵使力小甚微,也要一搏...闻得那诡异的铃音响起,顿时察觉到院内地气不断翻涌,同时鬼哭嘶吼之声随着铃音此起彼伏,扰人心神。

    慧觉禅师只觉得一阵心烦意乱,周遭护体金光似被看不见的鬼物不断侵蚀,一阵闪烁,自身魂体更有离体而出的错觉,当下立即醒得,那铃音怕是有摄魂驱鬼的效用。

    于是结金刚禅印护持自身,使金光趋于稳定,同时口诵佛法密咒,梵音平地而起,与那摄魂铃音相抗。

    梵音阵阵,驱的是外魔,扫的是心境,禅师所诵的梵音,为云间寺的无上神通,梵音相。

    梵音相出,似含天宪,深深若雷,正人神魂。

    只见周遭不可见的鬼物似乎撞见了什么令它们恐惧的存在,再也不肯靠近那和尚,若非有那诡异的铃音相胁,恐怕早就跑了。

    石阶上的中年男子不以为意,“有点意思...”

    也不见他有何动作,只见以红线垂钓的古朴铜铃蓦然间仿佛被什么东西冲撞了一般,开始剧烈的抖动了起来,随之而来的是有如域外魔音一般的波纹,骤然将禅师周边的鬼物所笼罩。

    前一刻还僵硬着不肯往前,后一秒被魔音灌耳的它们竟仿佛看到了绝世珍馐一般,顿时一拥而上。此时的它们,眼中只有疯狂,忘记了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