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四章 重生第一步

第四章 重生第一步

    朱慈煊脑子继续飞快得运转着,

    要在未来数年化解李定国和刘文秀的不合,做好这和事佬,就必须尽快取得他们的信赖。

    要取得他们的信赖,就得先认识他们。

    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是白忙乎。

    思绪至此,朱慈煊又想起那堵高高的土墙,心中苦笑:

    “自己在深宫中连那堵土墙都跨不出去,如何结交他们?难不成宣旨召见不成?”

    那可万万不行。

    李定国和刘文秀可不是一般人,那可是南明王朝两位一字并肩王,掌控军权的大佬,权势可不是自己这个弱势太子能比拟的。

    要结交他们,需得有声望、权势相媲美之人帮助牵针引线才行!

    比如皇帝老爹?

    不行,不行,这个老爹不大靠谱,毕竟,在历史上,在他的平衡策略下,李定国和刘文秀的关系变得势同水火。

    那还有谁是合适人选呢?

    一个地位很高,足以与李定国、刘文秀结交,而且还需是自己心腹!

    ……

    朱慈煊轻轻翻过身,望向了窗外,又陷入痛苦无助的迷茫之中!

    心腹?

    如何找到一位符合上述条件的心腹呢?

    忽然,星空闪过一道流星,照亮了乌黑的夜空,也照亮了困惑中的朱慈煊,让他心中登时有了答案。

    有一个人,一旦他的身份被戴上,那就意味着是自己的绝对心腹,而且地位必然很高,足以与李定国、刘文秀结交。

    那个人就是太子太傅,自己的老师!

    朱慈煊脑海里刹那间涌出许多伤感的记忆。

    自己原先有一位老师,那便是前内阁大学生吴贞毓。

    一年前,自己父皇朱由榔被孙可望困在贵州安龙。孙可望亲信党羽策划废除朱由榔,拥护孙可望为帝。朱由榔愈来愈感到事态紧急,听说晋王李定国已定广西,军声大振,便与吴贞毓等人密议,想下密旨,令李定国统率大军速来护驾。

    可惜,密诏李定国勤王的事,在其到来之前就泄露了。吴贞毓等人为孙可望所杀害。

    “吴太傅,”朱慈煊眼眶不由自主湿润起来,默默念道:

    “倘若老师他在世,那就方便多了。内阁大学士的身份,兼之深得皇帝和晋王信赖,真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了。可惜,可惜。”

    朱慈煊又吸了口气,收起了悲伤,寻思:

    按照历史,李定国和刘文秀两人一年后就会离开昆明,留在前线,到时候,相隔千里,要获得信赖就很难了。

    时间不等人,

    明日自己就向父皇提出给自己委派太子太傅的要求!

    这是自己达成自己战略目标‘化解李定国和刘文秀不合’的第一步。

    这一步自己一定要走好,

    这一步自己能走好!

    朱慈煊在自我勉励中,缓缓合上了双眼。

    金鸡报晓,日出东方,

    黑夜散去,朱慈煊的恐惧也随之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他自己内心深处的希望。

    他几乎一夜未眠,但心怀梦想,毫无困意。

    只是打了一个炖,便与以往习惯一样,在宫女阿雪的帮助下,起床穿衣洗漱,然后向皇帝皇后请安。

    朱慈煊年幼,皇帝和皇后就在隔壁房间,出门几步就到了。

    若是在大明王朝的紫禁城内,太子和皇后住在东宫,同皇上的宫殿相距可远的很。但永历皇帝一家子可是逃难来的,临时居所只是明朝的云南贡院,单独开辟出的临时行宫,一共就没几件房间。

    按理说,永历皇帝贵为至尊,应该住进昆明最豪华尊贵的秦王宫殿。但是朱由榔和李定国、刘文秀都一致认为,当前应着眼于大局,需给秦王孙可望留有余地,于是李定国和刘文秀决定暂时把云南贡院作为永历帝的行宫,视朝听政。

    辛好云南贡院先前是大西军入滇后定北将军艾能奇的住所,所以家居一切都有,虽然没能跟皇宫王府相比,但对于一直居无定所的永历皇族而言也算是不错的容身之所。

    朱慈煊走到自己父母居所。

    居所从外面看是一见普通的房间,但上面竖着一块牌匾‘乾清宫’,让人心生畏惧。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即民间所谓“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中的第一座宫殿。紫禁城的乾清宫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高二十米,重檐庑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乃是明朝的十四个皇帝的寝宫。他们在这里居住,也在平时处理日常政务。

    但如今的乾清宫不过是代表皇帝居所而已,里面只有两件房间,里屋是皇帝皇后的寝宫,外间便是朱慈煊一家人用饭相聚所用。

    至于处理日常政务,却是在围墙之外了。

    朱慈煊每次望着这块牌匾,都会不由感叹命运的无常。

    “殿下,快向陛下请安呀,”后面跟着的阿雪拉了他衣角,低声提醒。

    朱慈煊哦了一声,回过神来,躬身喊道:“孩儿给父皇和母后请安。”

    “是煊儿呀,快点进来。”里面传来是一个妇人亲切的声音。

    发声之人自然就是朱慈煊的母亲王皇后。

    朱慈煊走进屋,又见到了历史上的永历皇帝和王皇后。

    与第一次见到永历皇帝和皇后内心波涛汹涌相比,如今的朱慈煊已经能做到波澜不惊。

    永历皇帝面容清秀端庄,鼻梁直挺,整个人本该看上去英武非凡,但不知为何,他的眼神时时闪过道道疲倦和犹豫之色,便反而给人柔顺温和之感。

    他拉着王皇后的手,又上前拉住朱慈煊的手,笑道:“梓同,时候不早了,我们带着皇儿去跟母后老人家请安吧。”

    梓同是古代皇帝对心爱之人的称呼。

    永历皇帝和王皇后一直相濡以沫,很是恩爱。听宫女阿雪讲,自己父皇刚刚登基不久,有两个奸贼为了讨好张献忠的义子孙可望,竟然怂恿万岁爷废黜皇后娘娘,立孙可望之女为皇后。

    结果自己的父皇难得硬了一把,居然不顾秦王孙可望面子,将这个提案顶了回去。

    至于永历口中的太后,乃是他生母马太后。朱由榔对这位太后极为孝顺。

    不仅日常孝顺,就是不少朝廷大政都是先行禀报过马太后,听取了她的意见后才做处理,弄得永历一朝,只要能讨好这个老太太,哪怕是永历讨厌想杀之人,也会受到重用和信任。

    这样的老太太,实在算不得什么好人;若以自己的观点,应该算是乱政的小人了,兼之历史上她和自己母后之死相关,心中难免厌恶嫌弃。

    但今天,朱慈煊却想乘着这位坏老太太的风,向自己的父皇提出太子太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