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135章 信郡王多尼(下)

第135章 信郡王多尼(下)

    卓布泰乃是满族中战功赫赫的瓜尔佳氏,镶黄旗人,其父卫齐,乃是太祖亲兵护卫,一路晋升为八门提督,是皇太极最为信赖的臣子,皇太极每次统大军出征,都令卫齐留守盛京。其弟弟鳌拜,乃是满洲第一勇士,勇冠三军,在朝中担任枢要。

    而卓布泰自己也是军功累累,在汉军、和八旗军中皆是声望隆隆,即使是吴三桂也对他敬重、忌惮三分。他先后参与击破李自成、平定江南的战役,更在不久前的遮掩河大战中,大破李定国的军阵,斩杀了李定国的长子李㙛兴以及妻子家眷。在信郡王多尼之前,乃是本次征讨大军的主帅征南将军。

    此次三军围剿西南,他除了担任中路统帅,还有一项特殊要务,就是辅助信郡王多尼建立功勋,将剿灭西南明朝余孽的功勋尽归满清八旗。

    这信郡王多尼为皇太后所喜爱,其父亲兄弟又是八旗军中的灵魂人物,卓布泰能辅佐多尼,自然欣允,不料这信郡王多尼年少孤傲,自己大伯、老爹的本事没有学到一成,脾气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令卓布泰颇为头疼。

    征伐多年的吴三桂心里自然瞧不起这种官二代,多尼的眼里却也瞧不起吴三桂这种倒戈投降的汉奸,两人互相瞧不上对方,开始还好,三军围攻西南,吴三桂与多尼兵分两路,不久便顺利攻破西南明朝首府昆明,本以为就此大功告成。

    但很快,吴三桂和多尼两人的矛盾就爆发了。

    在决定下一步战略动向的军事会议上,吴三桂主张急行军追击明朝残部,趁机灭了大明残余势力,以免对方死灰复燃;多尼毕竟是皇亲贵族,自幼锦衣玉食惯了,哪能吃得了这苦头,心中自然反对。但他又不能以此为理由反驳,便夸奖吴三桂真是对大清忠心耿耿,对旧主斩尽杀绝。

    吴三桂顿时大怒,不顾多尼身份,呵斥起了多尼。毕竟虽然多尼是三军统帅,但论起爵位,吴三桂的身份地位与信郡王是并列的。多尼自然也不会退让,反唇相讥。最后卓布泰做了权衡,说服了多尼,同意了吴三桂的追击方案。

    吴三桂领军追击明朝逃难的大军,卓布泰和多尼殿后。

    其实当时卓布泰之所以同意吴三桂的追击方案,心中是有私心的。明朝的主力是大西军旧部,大西军的将领无论是李定国还是白文选皆以伏兵见长。云贵之地多山区,及其容易布置伏兵。

    吴三桂贸然急行军追击,十有八九会遭到伏击,必然遭受重创。到时候八旗精锐待吴三桂大军伤亡惨重之时赶赴救援,不仅可以扭转战局,一举击溃明朝旧部,抢得战功头筹;还可以让吴三桂损兵折将,削弱对方的兵力;最后又能让吴三桂承了他卓布泰一个大大的人情。

    但人算不如天算,吴三桂的急行军不仅没有遇到大西军旧部的伏击,还趁着大明军队在关口要隘立足未稳之际,大破大明巩昌王白文选的大军,夺取了白文选留在玉龙关口的兵粮。

    这下,卓布泰的如意算盘一下子落空了。

    卓布泰还好,毕竟久经沙场,战场上变幻莫测,吴三桂这次侥幸取胜,并不等于下一次能有这么好的运气,他这一次侥幸靠着突袭击败了白文选,不等于下一次能逃过李定国的伏兵之计。

    但是多尼的心态却是炸雷了,就跟后世的新股民一样,本来准备下手买入的股票因为被老股民劝阻没有买入,结果这股票竟然连续涨停了。

    若不是卓布泰是正儿八经的八旗子弟,他都要怀疑卓布泰是不是联合吴三桂来坑他,让他白白错过了这个‘突袭大功’的机会。

    他再也不听卓布泰的劝阻,下令全军紧追吴三桂的步伐!

    卓布泰知道再也劝阻不住,只得领了八千精锐紧跟在吴三桂后面,将吴三桂的大军和多尼的数万大军隔了开来。

    此外,他不停派斥候探查地形信息,知道前面几十里外便是磨盘山。此山脉绵延十多里皆是盘山小道,极其容易布置伏兵;一旦大军进入,被敌军拦腰截断,便首尾不能相济,遭到重创。

    他要劝阻多尼,放缓行军的步伐,拉开八旗精锐与吴三桂的距离。

    …

    如今卓布泰已经与信郡王多尼对面而坐。

    多尼虽然脾气大,但满人敬重英雄,尤其是卓布泰弟弟鳌拜乃是朝中重臣,在他面前自然不敢托大,没有在中央主座上就坐。

    “卓将军急匆匆来见小王,不知有何要事?”多尼着急问道。

    “王爷,前方乃是磨盘山,皆是羊肠小道,极容易有伏兵。末将以为不宜急行军。”卓布泰将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

    “这可不行,”多尼听到卓布泰还是老生常谈,并没有什么新鲜事情,轻轻嗯了一声,摇头道:“自从大军离开昆明城,卓将军已经提醒了小王多次,小王一直谨记在心。但小王自幼追随父亲,听父亲说,行军打仗,哪有一帆风顺之事,危险有时候也意味着扭转乾坤的机会。”

    卓布泰没想到平日里不善口才的多尼为何突然讲起了道理,而且还是挺有说服力的道理,不由一愣。

    多尼笑了笑,叹气道:

    “前几日,我们已经失去了一次大机会,若是再让平西王的大军剿灭了明朝余孽,嘿嘿,那你我二人有何颜面再去见皇太后和皇帝陛下?”

    “王爷所得甚是,”卓布泰被多尼说得额头上渗出了滴滴汗珠,他平缓了一下心绪,低声道:

    “可是王爷,我军的军粮本来就只带了三日,所幸抢到白文选留下的军粮,也只是能供二日可用;一旦交战陷入僵持,大军溃退将不堪设想。”

    “我满清八旗素来都是打到哪里,抢到哪里,老将军担心得有点多余了,”多尼心里冷哼一声,嘴上的话语变得不再客气起来。

    他毕竟出身军事兵法世家,对于兵法还是颇为了解,又乐呵呵得补充道:

    “如今我大军距离平西王的大军足足有数里,难道那明朝的官兵能设下如此长的伏兵吗?他若是中途设伏,我大军便可前后呼应,直接将他包了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