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181章 最后的血战(下)

第181章 最后的血战(下)

    江南一提出自己想法,便得到了吴三省和窦民望的积极响应。窦民望的军队中许多来自山区,多少有些抓蛇的本事。

    这些士兵临时组成一个捕蛇小分队,经过一夜奋斗,抓了十多条毒蛇。他们按照江南的吩咐,将这些毒蛇分别装进袋中。

    由于毒蛇太少,江南便以假乱真,又扔进去许多绳子、兔子等。

    待清军的‘铜墙铁壁’攻城大力士队伍攻上来,江南便命令众人扔下这些毒物。

    果然,毒蛇和其他虫物一扔下就开始钻进了清军的阵里面。

    不一会儿,清军中有人被蛇要到,慌忙喊道:“有毒蛇!”

    接着又有人被毒蛇咬到,发出了惨叫之声。

    他们每喊一声,清军的阵法便情不自禁的晃了晃。

    若是平时,或是提前训练有素,这些清军倒也不怕这毒蛇;但这一切来得过于突然,出乎他们的意料,自然会产生本能的恐惧。

    加上如今他们完全是两眼一片黑,看不到脚下的状况。这种因为黑暗带来的恐惧很快被放大,转瞬之间,清军阵营里发出一片惨叫之声。

    这时候,先前保护他们周全的盾牌此刻开始起了反作用,他们蒙住了清军们的眼睛,让清军们认为脚上踩到的绳子也是毒蛇,有不少将士情不自禁跳将起来。

    一时之间,盾牌拉下,阵法空门大开;栅栏石墙外的王三才一声号令,上方的箭矢、火枪齐射;下发准备就绪的明军也冲入阵中,击杀前方的清军。

    清军这些大力士虽然力大无穷,但并没有练习对战的阵法,如何是明军这些如狼似虎之士的对手?

    明军就像割草机一般收割着清军的人头,当第十排的清军被砍杀后,清军开始溃败!明军趁势追击,清军伤亡不断扩大。吴三才命令将士追击到一里之处,方才撤回。

    山口外的战役,明军大获全胜,乘胜追击。

    正在一旁待命的王辅臣看得热血沸腾,恨不得也加入追击的队伍,他见明军很快收兵,朝窦民望不解问道:“窦将军,此时清军溃败,我军何不趁机追击,杀他个血流十里。”

    窦民望摇了摇头,脸上现出颇为痛楚之色,低声道:“玄武营阵亡四百人,有两百多人就是追击清军途中遭遇伏击而战死的。”

    王辅臣心中一凛,呆了呆,才道:“兵不厌诈,我王某只懂蛮战,兵法谋略却是一窍不通,以后还要向将军多多请教。”

    窦民望苦笑道:“窦某一介武夫,也不懂什么兵法之道;你若是见到晋王,能有幸学到晋王兵法的皮毛,便终身受用无穷了。”

    王辅臣听得心向往之,拱手道:“窦兄是晋王手下爱将,到时候还请将军为王某多说好话。”

    窦民望脸色变得更加肃然,朝天空抱拳道:“晋王忠义天下无双,最是喜欢忠义之辈。”

    王辅臣从未见窦民望神情如此严肃,心中一惊,脸上愧色满布,叹了口气,心有余悸道:“王某本是大明参将,后来起兵反清,做了满清建奴降将,不知晋王可会怪责?”

    “将军多心了,“窦民望脸色缓和下来,笑了笑,安抚道:”将军应该知道,晋王自己也曾经是大明敌人。“

    王辅臣啊了一声,满脸惊愕得瞧着窦民望,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坦率道出自己主子的灰暗过去。

    他呆了许久,见窦民望一脸温和得望着他,心境才平缓下来,昂然道:“王某此次归正,此生便为大明而战。”

    窦民望哈哈大笑道:“王兄能有此念,晋王定然欢喜得很。“

    王辅臣也笑了笑,又献策道:“将军,这领兵打仗王某的手下不善防守,下次清军来攻,就让我领兵直接厮杀好了。”

    窦民望点头道:“兵无常势;将军这法子倒是不错,兴许会有意外惊喜。”

    又过了半柱香功夫,

    磨盘山外侧又有清军来攻,王辅臣领着麾下将士冲出阵,直接杀向清军。领头的清军来不及防御,被力大无穷的王辅臣砍翻在地。

    王辅臣和副将邵苓芝一马当先,一人持刀,一人拿枪,神勇无敌,连砍带刺,竟然杀得清军步步后退。

    两人砍杀了百名清军,逼退了清军两百米。

    窦民望担心清军有伏兵,连忙派王三才领军将王辅臣接回。

    此战王辅臣虽杀了清军百名,自己也折损了三十多名兄弟。

    窦民望和吴三才心中均想:“这个王辅臣真有鬼神之勇,只是如此打法,杀敌一千,自损数百,正中那罗可铎汉人军师的下怀。自己手中的一千兵,可经不起他这般挥霍。”

    他们虽然这样想,见了王辅臣还是大加赞赏,毕竟他们心里还是对他的神勇钦佩得很。

    王辅臣也是明理之人,拖着受伤的双臂,连连摇头道:“这清军太猛,我王辅臣只能尽力至此了。”

    说着头一仰,竟然倒了过去。

    原来他已经多处受伤,流血过多,晕倒了。

    窦民望忙叫上军医照顾王辅臣,自己和吴三省开始盘算,如何最大程度的拖住接踵而来的清军。

    时间不停过去,明军伤亡人数在不断增加。

    最糟糕的是,他们的箭矢也越来越少。

    …

    就在这时,磨盘山里侧的清军压力越来越小,再过一会儿,竟然开始徐徐后撤。

    窦民望远远望着后撤的清军,大笑道:“定是晋王出了妙计,将吴三桂的军队逼回去了。”

    “那是自然,”吴三省凝神细听道:

    “你们仔细听听,磨盘山里似乎传来声音,晋王有令,凡我大汉将士,杀满族士兵一人,既往不咎;杀两人重赏白银十两;杀满人将官者,加官封爵!”

    原来清军入关后一路凯歌高奏,中原和长江以南的广袤地域被随之臣服。百余万前明败兵和流寇武装纷纷改换门庭,摇身一变成了清朝麾下的绿营军。这些人为帝国的扩张和稳定立下汗马功劳。作为仅次于八旗的武装力量,绿营军具有三大显著特征:规模大、工作累、薪水低。

    所以绿营兵对八旗兵的矛盾由来已久,宛如火山底下集聚的熔岩,随时可能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