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258章 飞渡伊洛瓦底江

第258章 飞渡伊洛瓦底江

    三月七日,佛祖似乎真得被朱慈煊的诚心所感动,阿瓦城的上头晴空万里,伊洛瓦底江也清澈得像泉水一般。

    天刚刚亮,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佛教徒、商家和平民百姓已经将长长的河畔挤得水泄不通。但在河畔中间区域,却是出现一片宽阔的空地,缅地的御林军统领莽虎和大明朝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亲自带着各自的人马围成一个厚厚的人墙,阻止这些信徒近距离接触朱慈煊。

    到了已时,朱慈煊在智愿大师的陪同下来到伊洛瓦底江河畔,一停下来,人群中就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在河的对岸,乌压压的人群朝他纷纷跪下,高呼‘太子殿下千岁,太子殿下千岁…”

    这时的朱慈煊觉得自己仿佛成了前世的超级大明星,而对面跪着高呼的皆是自己的超级粉丝,他虽然贵为太子殿下,但从未经历过这种被数万人顶礼膜拜的感觉,情不自禁有点飘飘然起来,连举步都迟缓了许多。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站在旁边的智愿大师眉头一皱,给了朱慈煊当头棒喝:“殿下,江水凶险,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到时候这些欢呼如雷的声音将会成为殿下生命中最恶毒的咒语。”

    朱慈煊一下子醒悟过来,暗暗心道:“我不过是个落魄的太子,就有这么多人对我疯狂参拜,若是有一日我当了皇帝,面对几万、几十万人的参拜,那时候的我是不是也会跟那些昏君一般,只听得好话,再也听不进去半句逆言?”

    想到这里,他只觉得后背大汗淋漓,满头冷汗,忙朝智愿大师合十道:“多谢大师指点迷津。”

    智愿大师点了点头,朝他道:“殿下,你去吧,老僧在对岸塔林古寺等你!”

    朱慈煊又行了一礼,又转过身朝父皇和母后跪拜,王皇后神色紧张不已,猛地上前握住他的手,劝道:“煊儿,要不,我们今日就不游了。”

    “恕孩儿不能答应母后,”朱慈煊坚决得摇了摇头,毅然道:“这是孩儿答应佛祖的事情,岂能更改?”

    这话一出,王皇后自然脸色痛苦,但却赢得旁边的缅王平达力阵阵点头:“殿下不愧是三藏法师,深得佛心。”

    王皇后还想再劝,被朱由榔一把劝住。

    朱慈煊这才脱了衣裳,跳入江中;在他旁边,早有觉明等少年僧侣相伴左右。

    这时候,绵延长达数里的人群骤然之间没了任何声音,只剩下江水涛涛和拍打岸上岩石的声音。

    几乎所有的人都凭住了呼吸,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想:一个年纪轻轻只有十二岁的少年如何能游过无边无际的伊洛瓦底江?如果真能做到,那一定是来自佛祖的庇佑。因为来自皇觉寺传出来的消息,这位十二岁的太子殿下以前从来没有下过水。

    当然也有极个别幸灾乐祸之辈,比如那位莽天雪德妃娘娘,她在暗自祈祷,希望佛祖显灵,在滚滚江水中攸地出现一个漩涡,将朱慈煊吸进无底深渊。

    可惜,佛祖并没有如了这位德妃娘娘的心愿。朱慈煊在昆明与刘文秀的游泳苦练没有白费,他一路上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涛波折,但都是有惊无险;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朱慈煊终于顺利抵达了彼岸。

    岸上,早有人为朱慈煊准备了干净的衣裳,那是一套金光闪闪的袈裟;根据千年的习俗,他将身披金色袈裟前往塔林圣地,在古刹中度过一夜,接受来自佛祖的赐福。

    岸上密密麻麻的人群见了金光闪闪的朱慈煊,纷纷高呼起来:“殿下千岁,殿下千岁…”

    这一次朱慈煊心态平和许多,他趁着间歇的时间,眺望了一下围观的人群。虽然有莽虎和马吉翔的人墙拦住,他还是能依稀看到许多大明商贾的身影。他踮起脚跟,朝着远处的他们挥了挥手。

    外面的人群立刻躁动起来,如潮水般朝着朱慈煊涌了上来,吓得马吉翔连连高呼大喊:“拦住他们,拦住他们!”

    一边喊着,一边走到朱慈煊面前,行过礼后,提醒道:“殿下,这里人多杂乱,请尽快移步圣地塔林,智愿大师已经在塔林宝寺恭候殿下。”

    这话说得天衣无缝,朱慈煊不得不颔首道:“小王真有此意,一路上就有劳马大人照拂了。”

    “殿下客气,守护殿下乃是锦衣卫职责所在,”马吉翔笑脸躬身,接着朝左右大喊道:“大明太子殿下前往塔林圣寺,请众位快快退开,让出一条路来,周遭闲人不得拥堵,否则格杀勿论!”

    话音刚落,人群中有人大喊道:“大明太子殿下要去塔林,我们一道跟去。”

    又有人接话道:“好呀,好呀,我们跟着太子殿下,也去沾沾佛祖的恩赐。”

    ....

    朱慈煊仔细一听,依稀听出里面有吴三省的声音,心里顿时踏实下来。

    很快,人群让出一条大道,前面缅地数千官兵为朱慈煊开道,马吉翔则领着两百手持绣春刀的锦衣卫,将朱慈煊团团围住,尾随缅地官兵后面。

    朱慈煊记忆中马吉翔的御林军已经只有几十人,现在有两百人,看来招了不少新鲜血液,至于战斗力,那自然是大不如前。

    他虽然厌恶马吉翔,但此时找不到合适理由拒绝,只得被锦衣卫簇拥在中间,缓步向前。

    庆幸的是,朱慈煊的旁边还绕着十几个皇觉寺庙的和尚,智愿大师的徒弟们;这些少年和尚虽然只有十几人,但紧挨着朱慈煊,也算是他的贴身护卫了。

    追随朱慈煊的百姓数目众多,他回头瞥了一眼,见人群望不见尽头,至少有几千人之多。这里面自然有不少真心实意的佛教徒,但吴三省的亲卫兵定然也不少。

    既然吴三省来了,多半也带来了鸳鸯阵小队。只要能将他们带到塔林,依仗塔林的地形,护住自己半日,拖到刘文秀的大军赶到,一切就大功告成了。

    现在的问题是,先要将前面缅地的官兵击破,还要摆脱马吉翔的两百御林军;这是一件要命的难题。

    这,需要等待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