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323章 改变武器天才戴梓的人生轨迹

第323章 改变武器天才戴梓的人生轨迹

    且说朱慈煊用计谋改变了姚启圣的人生轨迹,便带着胡一清、顾炎武两人匆匆离开了萧山。

    他本意直接赶往余姚与黄宗羲见面;但路经杭州地带,便在顾炎武的强烈推荐和拉拢下,前往西湖游玩。

    顾炎武的理由非常充分。

    身为炎黄一脉,来杭州都应俯身参拜岳王庙;

    身为僧人,来杭州无论如何都要拜访佛教名寺—灵隐寺!

    朱慈煊心想也是,便同意了顾炎武的建议,这次胡一清也没有反驳。

    于是三人先行来到岳王庙,行至岳王庙百步处,便见岳王庙上面挂着一副大大的牌匾‘还我山河’,便觉得一股气势扑面而来,均是心中动荡。

    胡一清遥遥便拜倒在地,一连磕了九个响头。之后又疑惑道:“师弟,岳武穆天下妇孺皆知,怎么他的庙宇如此冷清?”

    顾炎武低声嘀咕道:“哎,岳武穆可是金人的克星,呵呵,如今他们可怕得很!”

    胡一清哦了一声,合十不语。

    朱慈煊听出其中的意思,满清称为后金,乃是宋朝时期金人的后裔。

    此时满人刚刚占据中原,朝局并不稳定;岳飞这个整天想着‘笑谈渴饮’满人血肉的汉人英雄,自然为他们所忌讳。至于到了百年后的乾隆时期,满清江山渐渐稳固之后,作为忠义的代表,岳飞又被满人皇帝抬了出来,那是后话了。

    三人参拜了岳王庙,便前往另外一座名胜之地灵隐寺。

    有了顾炎武的引路,进了灵隐寺,不用出示僧人的玉牒,也不用打招呼,那灵隐寺的引客僧人就迎了上来,朝顾炎武合十行礼:“顾施主,你…你怎得落发了?”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顾某人不可以皈依佛门吗?”顾炎武横了引客僧人一眼,大笑道:“顾某带老师来灵隐寺给佛祖添香,快让你们方丈大师出来迎接。”

    “啊,”僧人嘴巴惊得合不拢,好一会儿才点头道:“诸位大师稍等片刻,小僧这就去通知主持。”

    朱慈煊瞧得暗暗高兴,这顾炎武不愧是江南名士,真是儒释道三家通吃。收了这个徒弟,真是无本万利的生意。

    不一会儿,一位六十多岁老和尚走了出来,行至顾炎武面前,合十:“顾施主大驾光临,灵空有失远迎。”

    “灵空禅师,顾某已经遁入空门,如今法号净文。”顾炎武指了指朱慈煊,神色庄重得像是庙宇中的佛像,合十道:“这是净文师尊,法号慈木。”

    灵空禅师也大吃一惊,啊了一声,一会儿才合十道:“顾施主能入我佛门,真乃佛门大幸。”

    又朝朱慈煊合十道:“老衲灵空见过慈木大师。”

    “小僧慈木见过方丈大师,”朱慈煊虽然略懂佛法,但在这种真高僧面前却不敢造次,忙道:“请方丈大师带小僧去大殿礼拜众位菩萨。”

    “理当如此,请。”灵空禅师引着朱慈煊众人进了大雄宝殿。

    朱慈煊拜完佛祖、菩萨,在顾炎武的推动下,被灵空禅师邀请到主持禅房探讨佛法。

    幸亏他二世为人,脑海里有许多宗教难题,便随机取了几个与灵空禅师探讨起来;灵空虽然精通佛法,但在这些问题面前也是束手无措,只能劝说朱慈煊去接触天下名士,兴许会有所心得。

    朱慈煊也颇以为然,遂向灵空辞行。人还没有跨出禅房,忽然一个中年僧人急匆匆冲了进来,朝灵空禅师道:“师傅,那位戴家夫人又带戴公子过来了,她似乎面色很急,想请师傅帮戴公子瞧瞧,帮他驱除魔障。”

    灵空禅师听了深深叹了口气。

    顾炎武回头笑道:“灵空,有信徒找你,那是好事,你叹什么气?”

    “顾施主莫要取笑老衲,老衲只是出家人,可不懂什么驱魔之事,哎,”灵空禅师的脸色为难不已。

    “哈哈,原来和尚做法事都是骗人的,”顾炎武哈哈笑了几声,指着朱慈煊道:“这驱魔之事,我师尊最是了得,你不妨去求我师尊帮忙。”

    朱慈煊正欲推辞,灵空禅师已经上前拉住朱慈煊手,言辞恳求道:“慈木大师,出家人不打妄语,老衲实话实说。这位戴施主家人对本寺捐献甚多,适才大师所拜的佛祖金身,便是他捐献的。还请慈木大师瞧在佛祖菩萨的份上,帮帮这位戴施主。”

    “那小僧就恭敬不如从命,”朱慈煊想着这驱魔不就是做心理辅导吗,也不是什么难事,便应承下来。

    “慈木大师,这边请。”灵空禅师神色大喜,领着朱慈煊一行前往左侧的厢房。

    约莫走了百步距离,朱慈煊一行人被灵空禅师请到了内堂的一间厢房中,见里面站着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和一个衣着华贵的中年妇人。

    中年妇人本来脸色忧愁,但见灵空禅师进来,立刻轻松下来,忙拉着少年朝灵空跪拜行礼。

    少年被母亲拉着行了跪拜礼,但神色却是心不在焉,像个木头人一般;最奇怪的是,他的手一直放在衣袖里面,愣是不愿取出来。

    妇人朝灵空禅师悲戚道:“启禀大师,我儿两天前还是好好的,昨日不知怎的,整个人动不动就发呆,一发呆就是半天,喊也喊不动。你瞧他,不知在想什么,见人也不打招呼,肯定是中魔了….请大师施展大神通,为我儿驱除魔障。”

    灵空禅师瞧了瞧少年,摇头道:“不满戴夫人,老衲并不懂驱魔之法。”

    “这怎么可能?”中年妇人一副虔诚信徒模样,连连摇头,愣是不肯相信灵空禅师的话,振振有辞道:“大师不懂,那佛祖老人家总归懂得,请大师告知佛祖,让他老人家法外施恩。”

    灵空禅师笑了笑,指着朱慈煊道:“这位少年高僧精通驱魔大法,戴夫人不妨请他帮忙。”

    戴夫人狐疑得望着朱慈煊,见只是一个十来岁少年,连连摇头道:“灵空大师莫要推辞,小女子只信大师。”

    灵空禅师笑了笑,请了顾炎武出来,笑道:“戴夫人可曾听过大名鼎鼎的顾炎武顾先生。”

    “顾炎武先生?”戴夫人神色大惊道:“那是江南的大儒,虽未见过,却曾听夫君提过。”

    灵空禅师指着已经落发的顾炎武正色道:“戴夫人,这位便是顾炎武先生,他如今拜入慈木禅师座下。”

    戴夫人一脸诧异得望着顾炎武,仍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这,这怎么可能?听夫君说,顾先生是连皇帝陛下都礼敬的大人物?”

    “如假包换,呵呵。若是有假,便让佛祖收了顾某,压入五指山下。”顾炎武摸了摸自己光光的脑门笑道:“戴夫人信不过顾某,难道还信不过灵空禅师;就算夫人信不过灵空禅师,难道还信不过佛祖?”

    “灵空禅师的话,小女子自然信得,”这位戴夫人立刻换了态度,朝朱慈煊跪拜道:“小女子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圣僧,还请圣僧见谅。”

    “戴夫人请起,”朱慈煊望了望依然一动不动的少年,问道:“这位小友怎么称呼?”

    戴夫人站起身子,侧身应道:“启禀圣僧,小儿名叫戴梓。”

    戴梓?难道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武器发明专家?后世记载,他酷爱机械,曾经帮助康熙发明了“连珠铳”和“威远将军炮”。

    朱慈煊心里一琢磨,若是按照年代估算,应该就是这个年龄。

    他立刻来了兴致,走近少年,见他神色专注,似乎在思考什么,他的手伸进衣袖之中,时不时动了几下,除此之外,整个人一动不动。

    “小兄弟,你的衣袖里有什么宝贝?”朱慈煊尝试着投其所好,打开了话匣子。

    可惜少年哼都没有哼一声,完全没有理会大师的问话。

    “大师切莫怪罪,我儿平日里性格就有点孤僻,不爱与人言语;只是却不至于此,”戴夫人先向朱慈煊告罪;接着跺了跺脚,抱怨道:“都怪老爷,带什么不好,偏偏带了一件火器回来。儿呀,你快取出来给圣僧瞧瞧。”

    少年依旧没有动静,并没有给他母上大人面子。

    戴夫人神色顿时变得又是尴尬又是焦虑,转向朱慈煊跪拜道:“大师,我儿一定是中邪了?还请大师尽快施法,为我儿驱邪除魔。”

    “戴夫人不必担忧,令公子没事,”朱慈煊心里稍一细想,便笑着猜道:“小施主,你衣袖里藏得是西洋火器吧?”

    少年果然金口嗯了一声,从衣袖中取出一把火枪。

    朱慈煊一瞧,竟然是一把铁制手枪模型。

    “梓儿,你整日拿这放在衣袖里做啥,你吓死为娘了,”戴夫人上前拉住少年,嗔怒道;“都怪你爹爹,给你送什么礼物不好,偏偏送这西洋火器—”

    戴夫人一把抢了火枪,转身就要往外面扔掉。

    “夫人万万不能仍,这里面有你儿子的魂魄,扔了就散了。”朱慈煊大喊一声,及时的保住了戴梓的心爱之物。

    这句话很灵验,戴夫人果然小心翼翼得还给了戴梓。

    “小兄弟,你在研究火器?”朱慈煊继续投其所好。

    “是,”戴梓神色虽然冷漠,但总算是点头应答。

    万事开头难,既然开了头,后面的问答就简单起来。

    “小兄弟,你在想什么?是觉得这火枪发射步骤太多了吗?还是速度太慢,又或者能不能连续发射?”

    好了,这些就是可怜朱慈煊掌控的所有火器知识,这时候他心里挺佩服其他穿越客的,竟然知道火枪的改良技术,甚至还能凭借个人技能实现了火枪技术的工业化飞跃。

    这在朱慈煊看来,那是想都不敢的事情!

    但如果有戴梓的帮助,兴许自己可以稍稍想想,将步子迈得大一点。但这个戴梓真得如后世传言得这般厉害吗?

    一切还需要验证了才知晓。既然是百年难遇的天才,那么少年时候就能看出来了。

    这个戴梓果然不愧是火器专家,一开口就显出了专业水平。

    戴梓开口道:“大师,弟子在想火枪发射步骤太多了,从手持叉架前进到关上药锅盖,整整四十三个步骤。”

    “可曾想出解决法子?”朱慈煊压住自己急切的心情,追问起来。

    “弟子苦思冥想了两日,却是没有想到法子。只能想到若是能改变点火的方式,兴许可行。”戴梓一下子来了兴致,话一下子变得多了起来,声音也大了不少。

    “若是借助燧石打火如何?”朱慈煊绞尽脑汁,提供了自己二世为人的洪荒之力。

    “燧石打火?”戴梓又开始进入‘呆痴’状态,过了一会儿,忽然拍手笑道:“如果有一股自动的力量可以推动燧石,那变成了,谢谢大师,谢谢大师!”说着朝朱慈煊叩头便拜。

    戴夫人见自己儿子恢复如初,立刻感动万分,连连拜谢朱慈煊,直呼为圣僧。

    朱慈煊趁机将戴夫人请到禅房,私下告诉她:“这孩子天生慧根,若是有大机缘,他日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只是他身怀天机,若是处置不当,当有血光之灾。”

    戴夫人听得脸色惨白,忙向朱慈煊寻求解决的法子。

    朱慈煊认真说道:“杭州乃人间天堂,受天运庇佑,只要戴公子二十岁之前不离开杭州,便可保一生平安。”

    戴夫人连连磕头拜谢:“多谢大师救了小儿,请问大师在何处修行?好让老身亲自前往烧香拜谢。”

    “戴施主好意,小僧心领了;”朱慈煊合十笑道:“若是有缘,我与小儿还会再见的。”说完,拉住顾炎武,与灵空禅师辞行,出了灵隐寺。

    路上,顾炎武非常好奇,询问朱慈煊为何对一个小孩子如此用心。朱慈煊哈哈笑道,这小孩可不简单,他将来的成就未必输给江南的大儒名士。

    顾炎武笑道:“江南的大儒名士有啥破成就?不过只能呆在梅园里发发牢骚罢了。”

    朱慈煊也笑道:“这些大儒们平日里发什么牢骚,为师倒是有兴趣听听。”

    “老师待后日到了余姚见了他们几个就知道了,呵呵,只怕会令老师失望。”顾炎武笑了笑,加快了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