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骑行中国纪实 » 第六十四章 清远杂记

第六十四章 清远杂记

    距离QY市十几公里外的龙塘镇。

    囊中羞涩的长途骑行者大多对自助快餐有着格外的偏爱。因为QY市区没有便宜自助餐,而龙塘镇有,所以小张从上午十点钟便开始等,一个小时后镇子上的这家自助快餐才开始营业。

    自助每位十五块钱,小张在大众点评上团购只需十三块八毛钱,而使用建设银行支付又能再减三毛。

    不仅餐馆,很多旅店在不同平台价格也不同,没有经济来源的时候只能处处精打细算。

    饱餐一顿后小张这才来到QY市区,正值正午,小张再次喝下一瓶藿香正气水,随后来到滨江边的公园休息、吃水果。

    此处滨江可不是临江之意,而是此江名为“滨江”,小张初次看到时也一时惊奇,竟然还有以这个命名的江河。

    小张取下昨晚买的香蕉,香蕉怕压,小张特意将其挂在了车头一堆袋子的最上面,但还是因为道路磕碰碰烂了几根,令他心疼不已。

    休息的时候小张也没白白浪费时间,打开卫星图,找寻着前方可能存在的露营地。很遗憾,有是有,但以他的脚力,在天黑前是万万赶不到。

    所以,小张又有借口光明正大地“躺平”了,没有合适露营地还走啥,就在城里住下吧。

    傍晚,小张在城里沿着江往上游走,寻找合适的露营地,不久便找到一个环境极好的桥洞,可惜却似乎住着拾荒者。只见桥洞内侧角落里堆放着小山一样的塑料瓶,旁边有个垃圾桶,墙边还挂着一条毛巾。

    不过小张也没白来,捡了几根柴火塞进袋子,然后继续沿江北上。

    顺着卫星图小张来到第二个桥洞,这是在高出马路的江坝路上,位置还算偏僻,却有一位流浪者已经躺在那了。

    此时天也快黑了,小张便下到坝下的沿江绿道上扎营。此处是绿道的终点,前方已没了路,所以小张也不担心挡了人家的路。

    地面很烫,但这次小张却不担心水不够了,直接翻过绿道护栏,舀了几盆水不要钱般泼洒下去。

    傍晚,小张时不时便听到上方传来“bou!”的男人喊声。小张以为是那位流浪者发出的声音,猜测其脑子可能有些问题。为了以防万一,小张将小刀放在了枕边。

    晚上十一点钟,“bou”的喊声又出现了,这次在绿道的不远处,而且离小张越来越近。

    小张将头伸出帐篷,发现是一位遛狗的男子。听到男子喊了声“bou”后,一切都明朗起来。

    小张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位男子,傍晚来半夜也来,还发出这等奇怪的音,差点把他吓死。

    ……

    清远北部便是南岭,山清水秀,衍生出古龙峡、清泉湾等漂流场所。

    小张在路上看到了连接山中清泉的自来水管,一位村民拎着两个大桶来水管下接水,而附近还有不少村民采挖新笋后剥下的笋壳。

    还是山里好啊,有水有食物,自给自足。

    走国道还是太热了。小张来到岔口,拐向了树荫更多的乡道。

    一般情况下,现在的小张不愿意走山里的乡县道,因为其往往比国道陡很多,而他的膝盖不行,但今天这条乡道却是沿滨江而建,平缓多了。

    小张在镇上买了个西瓜,本想找条溪流冰镇一下,怎料走了五六公里依然没影。

    而天还是太热了,小张不想再走,便拐进了路边的竹林里。

    这乡道沿滨江而建,于是乎,每隔一段距离便能看到垂钓者踩出的小块空地,小张便是来到了这样一块地方。

    竹林里已经被人为地踩出了一条小路,一分钟后,小张就穿过竹林,来到竹另一侧的滨江。

    滨江约数十米宽,江水碧绿,与两侧的茂林修竹一起,构出了一幅山清水秀。

    令小张没想到的是,他挑的这块地方条件非常好,竟然还有竹椅可坐,而这竹椅制作也很简单,却是由十来根两米多长的竹子直接铺在两侧隆起的坡上,竹子两端压进厚实的土里。

    这时小张又注意到,岸边有不少垃圾,多是装鱼饵的塑料袋,此外还有一些瓶瓶罐罐,想来是之前垂钓者留下的。而竹林的这一侧,江岸竟然还有一米多宽的平地,杂草中还有一条狭窄小路。

    小张来到小路,然后便看到,小路南边几十米外有两名男子,应是垂钓者。

    小张回到竹椅坐下吃瓜,时不时拍打叮痛他的蚊子。

    不久两名男子便带着工具过来了,小张也得以近距离观看他们如何钓鱼。他以前只用过竹竿、针、麻袋线自制的简易鱼竿和蚯蚓钓过鱼,还不曾近距离看过现代社会里的先进鱼竿鱼饵。

    小张第一次见到类似火锅底料般红色的四四方方的大块鱼饵,而看俩男子将一根又一根鱼竿插入岸边竹筒里,小张才知道那一排十几二十公分的空心竹筒原来是这个用途。

    吃完瓜,太阳稍落,小张继续沿着江边乡道前进,出乎意料的是,接下来一段十来公里的路竟然没有信号,不过这也侧面体现了这处山水的原始之美。

    晚上六点多钟,天刚黑,小张终于赶到了浸潭镇,并在一座桥下扎营。

    随后,小张来到附近药店买了盒治疗过敏的盐酸左西替利嗪。这一路湿热流汗,他的身上已有多处起了红点子,手臂上也再度起了一些小水泡,胯下也疼痒难耐,调换姿势也无效果。

    买了药,小张又去超市买了食材,明日很可能下雨,他打算休息一天,这次出来他已经二十多日不曾休息。

    第二日,果然下起了雨,小张一面为自己晚上能睡个好觉而欣喜,一面抓紧将帐篷挪个位置。昨夜不下雨,因此他便搭在了平坦的低洼处,如今桥面漏水,只好睡在了坑洼的凸起土层上,权当按摩了。

    休息了一日,身体也有所好转,小张没了躺平的借口,再度前进。

    此时小张距离广西已然不远,周围风景已经开始有了喀斯特地貌的味道。

    就在小张离开浸潭镇不久,一位骑着自行车,扛着一把锄头,车后还绑着一个麻袋的大叔追了上来,于小张并列前行。

    问了小张“从哪里、往哪去”的两大哲学问题后,大叔给小张提了个建议。

    “你可以在车把上面再加个高十来公分的横杆,像我这样,手扶在上面东西,就相当于增高车把,这样就不用弯腰,会轻松一点。”

    “可那样发不了力。”小张道。

    可能是担心小张不信,大叔又道:“我知道,但是平路的时候可以这样走,省不少力。我以前也骑着自行车走过很远的地方,知道这样骑车久了腰就累,能轻松一点是一点。”

    小张点头,但随后就将大叔的建议放到了脑后。旅程已经走了大半,他也不想再费心思去改造车辆,即使很简单。归根结底,他还是太懒了。

    又走了段路,小张看到了一副令他微微惊讶的景象。

    国道辅路上,有一段扩宽了似是紧急停车带的地方,倒扣着四分之一张瓜皮,瓜皮上插着二十几根烧完的香,瓜皮前摆着一个圆形塑料盖,上面放着一只烧鸡,而四周是散落的鞭炮残骸,再往前几十米,是个大花圈。

    这俨然是在祭奠或是祭祀之类。不过这仪式地点就有些不寻常了,有网友说可能是在此出了车祸,小张也以为这个可能性不小。

    下午,平缓的沿河路结束,前面便开始爬山了。沿海走了这许多天,小张都快忘了爬山的滋味。

    山上种有板栗,掉落了一地,半边辅道都是板栗壳。小张大略扫了一眼,发现板栗都被敲开捡走了,有些失望。

    推车到半山腰时,小张看到了一位骑着共享单车的小哥正坐在路边休息,偌大一个书包就放在车篮里。

    这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小张想,这最近的县城都有二十多公里,有谁会没事骑共享单车跑到这大山里呢?

    小哥见小张越来越近,坐了起来继续骑行,但很快,坡陡得小哥也踩不动,也改为推车前进。不过论起推车上山,小哥明显不如久经沙场的小张,一会儿功夫便被行李更多更重的小张给反超过去。

    临近垭口,小张转向身后,久久看不到小哥的身影。此时天气多云转阴,阵风吹过,小张顺势感叹一句“英雄寂寞,高处不胜寒”。等小张回过头,几步便来到垭口时,却又登时呆愣当场。

    却见垭口处有家石雕加工,路旁空地处堆着些许石块和木板,而一辆载着行李的自行车倚靠着木板,旁边还坐了位光着上身的青年男子。

    男子自称从浙江绕江西、湖北、湖南而来,方才爬山至此,衣服均已湿透,担心下坡吹风会引起感冒,而感冒后又因为疫情原因不易买药,于是,他便光着膀子在此休息。

    小张听闻小哥担心穿着湿衣下坡会吹风感冒,宽慰他只要下山后及时更换干衣服便无大碍,而下山只需半个多小时便足以。反倒是如今,看这天象,天气预报里傍晚的雨水马上就要到来,此时要紧的是抓紧时间赶路,早些找到住所。

    小哥苦笑说,他已经没有干衣服了,两套全湿。小张愕然,但也不好再劝,毕竟各人体质不同。

    小张又将今日过来时,看到的条件还不错的露营地位置告知了小哥,随后匆匆告辞,因为就在他俩谈话的功夫,风愈刮愈大,云愈来愈黑,俨然风雨欲来。

    果不其然,小张方才下了两公里坡,便有零星雨滴落下,并在十数秒内陡然变得密集起来。

    小张冒着小雨于山腰拍下了阳山县城,随后马不停蹄,又因逐渐加大的雨而不得不小心控制速度,最后在全身湿透一半多时终于躲到了城外的一座高架下。

    高架下陆续有人和车进来躲避。很快,雨就变成了倾盆大雨,仅仅数分钟众人,大半个桥底下路面都被水流漫过。小张不像他人可以坐在车上,便推着车来到路中间,此处略微凸起,路面仍然干燥。

    小张看这雨一时半会停不了,便拿出折叠凳坐下,喝汽水、嗑瓜子,苦中作乐,端的闲情逸致。

    雨停后,小张进了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