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 15.班底(求点最新章)

15.班底(求点最新章)

    在梁元的计划中,待垦令结束,便开始更大的手笔,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彻查全国人口,为了方便纳粮征兵以及募役,参照军制,以什伍为基本单位将秦民编订户口,一人出事,什伍连坐。

    而什伍连坐法的原型是流行在山东六国的军法,梁元用它来管理国家,不可谓不严,而这也是夺回百姓治权最快最有力的方法。

    第二,鼓励耕战,耕织勤劳的百姓可以获得奖励,甚至生产多了可以得到爵位,得到国家赐给的土地和人丁,奴隶可以恢复自由身,而懒惰的百姓,则全家籍没为奴。

    这第三,就是军功爵制了。

    将秦国现有的军队全部重新整合,按照梁元新划的军制重新编排,并以爵位作为划分军功的单位。

    梁元在此基础上总共设了二十等爵位,从低到高分别为:

    公士、上造、簪裹、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良造、大庶长、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

    获得爵位不再是贵族的特权,爵位不看你有多大的权力,只看你斩了多少个首级、立了多大的军功。

    文官没办法征战沙场立军功也没关系,在朝堂上力谏君主,在外交上说倒敌国,在自己的岗位上治理有方,也可以算是军功,照样可以升爵,而武将赢得军功那就更容易了。

    而通过军功爵制度,奴隶可以凭借一颗人头抹掉自己的奴隶身份,平民通过这个途径可以得爵,可以享受到他们从来都没有享受过的地位……

    这样就能极大的激励百姓热心于战争,将更多的力量用在巩固开拓秦国的领士上。

    而平常拥有封地拥有权势的世族们,若是立下军功也还罢了,要是在三年之内再没有军功,将取消所有权力。

    第四,全国进行移风易俗,家里有两个以上成年男丁的,必须分家。

    这一来是为了征收赋役方便,二来,也是防止世族窝藏人口……

    总之,只有秦国的农业发达了,才能强大秦国的各行各业,让秦国焕发出生机。

    只有秦国的军队强大了,秦国才有立足之本,才能真正的称为一个独立而强大的国家。

    梁元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坚信着这一点。

    变法工程浩大,光是熟悉旧秦法和拟订垦令的条文,便是忙活了这整整一个月。

    这还是建立在梁元对历史比较熟悉的情况下。

    若是让公孙鞅和吏员们去弄,恐怕是要花费一年的时间不止吧。

    自垦令编完之后,公孙鞅也是重新认识了梁元。

    这小子的很多见识虽然同自己一样,但却是更加深刻呀。

    此刻,梁元正打算着将后世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加入垦令之中,不想外面突然传出了大动静。

    院门外,有人敲门,来的人竟是国君嬴渠梁。

    梁二开门之后急忙跪了下去:“君上万安。”

    “平身吧。”

    嬴渠梁很小声,不想惊扰到梁元。

    可没成想,轻手轻脚的他还是被梁元首先发现了。

    梁元武力那么高强,听力自然也是十分敏锐。

    于是嬴渠梁默默的看着梁元笑了,只是笑着,不说话。

    “君上有什么事吗?”梁元却是对嬴渠梁的笑一点也不买账,话还是一如既往的直接。

    “没什么,就是想来看看你。”嬴渠梁现在极为喜欢梁元,对他的一切行为皆有好感。

    突然,他望见梁元旁边那两个大箱子,奇怪的问道:“这是什么?”

    “既然君上没兴趣说出自己的来意,那我这两箱东西当然也得暂时向君上保密。”梁元摊手,撇嘴说道。

    “本来想给你个惊喜的。”

    嬴渠梁无奈的笑了笑:

    “嗯,按你之前的意思,处理变法事务的班底已经组织好了,地址也选好了,安在栎阳宫里,想请你去看看。”

    秦国国君的宫室为栎阳宫。

    变法之事千头万绪,梁元这个月来深刻认识到,必须组建一个优秀的班底辅佐才能提高效率。

    但他是初来乍到,对秦国人事都不熟悉,便在几天前将组织班底之事交给了嬴渠梁。

    “这么快?”梁元一惊。

    他没想到嬴渠梁办事的效率竟然是如此之快,比他预想的还要快好多天。

    “为了变法早日成功,我就是不吃不喝也要给你解决一切问题呀。”

    “君上这么努力,一定会实现愿望的。”

    “哈哈,走?”嬴渠梁问着。

    这个“走”,当然是请梁元去栎阳宫看一看的意思。

    “好,叫上公孙鞅,那家伙还在房间里。”

    然后他的目光又扫向案边那两个大箱子:“这两个箱子也带上吧。”

    “这究竟是什么?”嬴渠梁问。

    “到了栎阳宫,君上便知道了。”梁元答道。

    梁二敲了敲公孙鞅的房门,把公孙鞅叫了出来。

    梁元与公孙鞅跟在嬴渠梁的后面。

    一路上,大家又谈起了变法班底的事。

    按照梁元之前的意思,变法打击面太大,反对势力实力很强,变法之事实际上险象环生。

    梁元虽说对变法内容胸有成竹,但对于变法过程和结局仍然不敢乐观。

    所以,变法在还未成功前还是得低调,变法班底不能太引人注目……

    为了降低各个势力对变法班底的关注度。

    变法班底暂时设在宫中,也暂时不设官方机构,只以国君侍从的名义活动。

    当然,变法班底名义上属于国君侍从,实际上都由梁元掌管。

    梁元将以国君命令和诏令的形式发布政策法令来推行变法。

    根据梁元的估计,在未来至少三年之内,变法班底都将成为秦国的变法轴心。

    变法或成或败,全取决于这个组织推行变法、处理国事是否顺畅。

    转眼间,栎阳宫就到了。

    嬴渠梁同梁元、公孙鞅一起下了马车,一起走在进宫的路上。

    而这回,嬴渠梁却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线。

    至少在公孙鞅看来,他对这条路很陌生,并不是他平常进宫那条路。

    他一脸茫然的看着周围,急切的想找到设在宫中的变法班底。

    而嬴渠梁看向公孙鞅,猜到了他的心思,脚步也刻意的快了几分。

    而梁元却是不紧不慢,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已知,只是这个过程的细节,他不得而知罢了。

    但他并不会因此慌张。

    这段路并不长,梁元走路的时候留意着沿路的风景,发现这里风景颇为别致。

    可惜此时公孙鞅心里迫切想把这段路走完。

    他是无心留意这些的,他只是急步走着,眼中只有前方。

    梁元见状摇了摇头,这传说中的商鞅有些沉不住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