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 47.大才孙膑

47.大才孙膑

    不待郑伊反应过来,这人已经到了她的面前,一本正经的问道:“小姑娘,这里是忘忧酒楼吗?”

    郑伊低声答道:“是的……客人。”

    “我要找一个人。”王壮实在不擅长同小朋友对话,话语显得生硬唐突。

    “什么人呢?”郑伊闪烁着眼睛望向那人,手紧紧的攥着衣角。

    “冯沧。”

    “哈?是要找冯大哥吗?”郑伊问着。

    因为冯沧经常呼朋唤友来忘忧酒楼喝酒,便与郑伊相熟了。

    “嗯。”那人不明就里的点了点头。“是他之前让我来找他的,说他经常都在这里。”

    郑伊有些听不懂,便接着问:“请问客人大名?我好告诉大哥去……”

    那人笑着道:“我叫王壮。”

    王壮虽然穿得破旧,长得彪悍,但笑起来倒也蛮和气的……眼神不像前面盯人的时候那么震人。

    郑伊一边暗暗的想着,一边嘴上怯怯的答应道:“那好,那你跟我来吧。”

    于是朝着酒楼里面走去,正好见到冯沧在一个案桌前坐着。

    冯沧一见郑伊领着人过来,一声惊咦:“噫,小妹,你这是带了谁过来?”

    “说是要见你的,大哥……”郑伊低声嗫嚅了一声就飞快跑开了。

    而王壮见到冯沧激动起来,上前拱手道:“冯吏官,在下王壮见礼了。”

    冯沧看到王壮,整个人恍惚了一下,很久才想起来这是谁:

    “哦,就是那个死也不肯入游籍的义渠人啊?”

    “没错。”

    “你来干什么?”然后冯沧发问了。

    王壮恭敬道:“我要入游籍。”

    冯沧听着,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脸色陡然变化,冷笑一声:

    “现在才想起来啊?迟了!户籍名册已经报到禁室梁大夫那里了,你觉得我有那个本事,能让梁大夫再把名册退回来给你加个名字?做梦呢你?”

    “这?”王壮听了这话,极为郁闷:“怎么会这样?!但……明明是你对我说想通了就可以来找你呀!”

    “哦?我忘了。”冯沧一摊手,一脸没事儿的作派。

    但王壮却是急死了,想到自己多年痛苦遭遇,也不知是悲是恨,拳头就要往冯沧这里送来。

    冯沧连忙挥手道:“哎哎哎别动手啊!刚刚是和你开玩笑的嘛,瞧你。”

    王壮的拳头停住,一脸疑惑的望向冯沧:“真的?”

    “真的!”冯沧快受不了王壮那个眼神了:“我马上帮你入游籍,你那拳可别打过来哟!”

    王壮狐疑的放下拳头,依然警惕的看着冯沧,却见冯沧就这样站起身来:“我们现在就走吧。”

    “去干啥?”

    “当然是替你上户啦。”冯沧也是个善良的,也不开什么玩笑了。

    “嗯。”王壮哼了一声,然后就跟在了冯沧的后面。

    梁元离开栎阳北市,随即回到了梁府。

    做了一件大事,他必须犒劳一下自己。

    他叫人做了一盆炖羊肉来吃。

    便是将羊肉、当归、生姜、大葱合煮。

    当归浓重的药味能盖住羊肉的腥膻。

    而生姜、大葱本生就有去腥味的作用。

    如此,既保留了羊肉的鲜美,吃起来又没有任何的不适。

    多香啊!

    这是他以前在现代的一种吃法,可以有效去除腥味。

    来到这里后,便将这个方法教给了家奴,让他们在自己需要时做了来吃。

    秦国的畜牧业很是发达。

    这里的羊肉无污染无添加,纯正得快要滴汁儿了!

    梁元大快朵颐地吃完,扔了满桌案的骨头,又美美地投入到工作中了。

    这第二波法令一旦开始执行下去,真正可怕的阻挠力量,就会接踵而至,就会伸出魔爪。

    这些阻挠力量,可不再是甘龙杜挚那样的瘙痒似的反抗了。

    甘龙杜挚虽然反对变法,但至少是公开反抗,是明着来的。

    与他们的对阵,勉强可看作君子之争。

    与这样的敌人对阵并不可怕。

    但除了甘龙杜挚,还有暗里反对变法的,这就可怕多了。

    日后商鞅身死,正是因为没能及时清除暗中的敌人,导致秦孝公死后,自己随即被陷害被车裂而死。

    改革者没有好下场的,从古至今,基本上毫无例外。

    梁元必须对付所有明里暗里的敌人。

    但这个时期的历史,现有史书上记载得不怎么清楚。

    所以,暗中的敌人到底是谁,到底有多少,他也不怎么清楚。

    这些日子以来,梁元考虑了很多。

    公孙鞅的确是个不错的帮手,但他,还是有些过于自信轻敌了,更是不善于应付暗中的敌人。

    这也是他日后为何在秦孝公死后,即被世族敌人害死的原因。

    梁元需要一个更加目光如炬的帮手。

    思来想去,这个时候还有哪个高手还未出山,还在等待伯乐呢?

    梁元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孙膑。

    田忌赛马,他让田忌以弱胜强,击败齐威王。

    而他指挥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以齐国弱旅对阵魏国武卒,却是连番大获全胜,彻底摧毁魏国的首霸地位,第二次让战国走势发生重大改变。

    这些名传千古的杰作,无不体现着孙膑的无敌手段。

    若有兵圣相助,何愁大事不济?

    更何况如此人才,绝不能让他落入别国呀。

    现在的孙膑还没有遭受庞涓迫害,正是年轻有为踌躇满志的时候,找他不是正得其时?

    不过,如今孙膑应该正在魏国鬼谷子门下隐居修学,又或者在魏国其他地方游学。

    如果去找他,现在就要出发去魏国了。

    但梁元犹豫了。

    因为他不知道会离开多久,毕竟这时的交通可没有现代那么便利,找孙膑也可能没那么顺利呀。

    离开太久,这变法会成什么样?

    梁元反复考虑着,但他很快释然了。

    现在变法主体框架已经确定,就剩下督促执行了,其实执行这个东西,可以先拖一拖的。

    所以留下公孙鞅在国内足以应付了。

    他也相信,自己离开后,公孙鞅必定能够应付局面。

    因为,商鞅变法本身不就是由他完成的么?

    确定清楚了这一点,梁元终于下定了决心。

    自己必须立即去找到孙膑出山帮忙。

    变法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却不是颁布法令本身,而是彻底清除变法的敌人!

    只要能够消灭变法之敌,变法之事自然畅通无阻!

    消灭变法之敌,还是很用得着孙膑这种谋略超群,又善于打造军队和使用兵法的人啊。

    以后秦国东出,也用得上孙膑。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按照这个时间,孙膑即将收到庞涓的邀请去魏国面试了。

    而这,其实是庞涓的阴谋。

    孙膑将要被庞涓挖去膝盖成为废人。

    所以来不及了,梁元想到这里,决定赶在这事发生以前收服孙膑。

    梁元随即找来梁二吩咐:“你赶紧准备车马和钱粮,咱呐,要准备去魏国微服私访啦。”

    “郎君,你再说一下,去哪里?”

    “魏国。”

    梁二瞬间惊呆,哎呀妈呀,这小主人是吃错药了还是彻底疯了?

    但还是不得不立即执行主人的命令。

    临走前,梁元将要去魏国的消息告诉了嬴渠梁和公孙鞅。

    并告知嬴渠梁,可在他离开这段时间,将变法之事交给公孙鞅打理。

    而督促执行新法之事,不妨在他回国之前暂缓一缓。

    安排好一切,梁元带着梁二一起向魏国出发了。

    秦魏互为敌国,梁元他们自然是扮做东周行商低调赶路滴。

    梁府。

    变法之事千头万绪,急需立即决断的事极多,公孙鞅一般都是来梁府办公,方便与梁元及时联络。

    此时,公孙鞅漫步在梁府后花园,一脸阴笑,但却不敢表现出来。

    现在整个禁室和梁府的公事都由他一人决断,他感到极为痛快!

    他甚至希望梁元不要再回来,由他来亲手缔造一个强横的秦国。

    但很快,公孙鞅还是从臆想中醒过来了。

    他毕竟是个实干的改革家,不可能只考虑争权夺利。

    而且现在他和梁元还有共同的敌人,那便是树大根深的世族集团。

    在消灭世族之前,他们是不应该互相内斗的。

    公孙鞅开始思考着即将颁布的法令还有什么缺失。

    即将颁布的法令虽然于民有大大的好处,但要削弱世族的根本利益,世族必然群起反扑。

    国君必将面对前所未有的局面。

    君上能顶住压力吗?敌人为何到现在还未出头做实质性的反抗呢?反对派已经放弃了吗?

    公孙鞅无法判定,索性不去想了,反正只要反对派敢出头,便让他们有来无回。

    他走到梁府的书房,在靠窗的案前坐下,打开了自己的手记。

    这卷手记他一直带在身边,用来记录随时得到的灵感。

    他是个天生的灵敏的改革家。

    脑袋里经常出现各种关于改革的奇思妙想,为避免遗忘,便随时用东西记录下来备用。

    公孙鞅从自己的手记中,看到这样一句话:

    国作壹一岁者,十岁强;作壹十发者,百岁强;作壹百岁者,千岁强;千岁强者王。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变法需要坚持,法度需要统一,只有将变法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秦国才能真正强大,才能真正等到成就王霸之业的那一天!

    可是,变法,能坚持下去吗?

    平日里坚定无比的公孙鞅,每到独处之时,心里却有些想入非非了。

    变法是很多人陌生的,排斥的。

    尤其是像现在的秦国变法,步子远比当初的李悝变法迈得更大。

    当年的李悝变法因为有魏文侯的全力支持,所以终魏文侯一代,变法是贯彻下去了的,魏国因此成为霸主。

    可到了魏文侯的儿子孙子一代,也就是现在,当年李悝变法的大部分法令,却都被废除了。

    反而很多对于世卿世禄有利的法令,竞相死灰复燃。

    如今的魏国,已是因此暮气沉沉。

    这都是因为李悝变法的法令没有坚持到如今的原因啊。

    秦国变法能一直坚持下去吗?能坚持一年、十年、一百年吗?

    公孙鞅的心里是有点打鼓的。

    必须排除所有阻碍变法的风险!不能让小风险变成大灾难,继而毁掉整个变法!

    一定要让变法安全长久地推行下去!

    绝不要重蹈魏国李悝变法的覆辙!

    公孙鞅是为变法而生的!

    每当想起变法的前路和风险,便再也坐不住了。

    他又带着官吏们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变法步骤的各个细节。

    公孙鞅又想到了孙膑这个人,这个时候,梁元有什么必要非得去找他呢?

    孙膑他是听说过的,听说是大名鼎鼎的世外高人鬼谷子的一个弟子,只不过,那人性格古怪的很。

    公孙鞅感到自己搞不懂梁元,只希望他不要再回来,好由他来完成这变法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