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一点秋霜 » 第二十七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

第二十七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

    银杏山庄气势恢宏,已然气象万千,但剑林帮的气派却明显又胜过银杏山庄。

    剑林帮总部设在宁国西南方向抚州地界,其下分设七堂,总部又为闻风堂所在地,其余六堂分布在宁国境内六座战略州府要地,七位堂主分别为庞凌的七位弟子,江湖人称“剑林七雄”,除目前正在保护苏弘楚的老三“看风剑”恩和外,其余六人分别为老大“闻风剑”欧格,老二“御风剑”茅一针,老四“听风剑”曹蛮,老五“追风剑”柳博洋、老六“劈风剑”冷浪和老七“刺风剑”古离。

    自雁荡歼魔一役后,剑林帮声势震天,小帮小派归附者众,庞凌借机归拢了大部江湖势力,使得剑林帮的实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壮大。

    相反,银杏山庄和江南项门却在此役之后,收缩了大部分分舵,将精英全部收归本部,走上了一条与剑林帮完全不同的保守之路。

    盘子大了,帮内很多事已无需帮主亲自处理,大多数日常事务也交给了大弟子欧格,自己却已是久不出山,直到上次晋王遇刺,身负重伤,不得已庞凌亲赴江宁府晋王府,为晋王景善运功疗伤。

    然而没过多久,晋王再次遇刺,并且葬送了性命,这让庞凌一度非常自责,剑林帮的创立及发展壮大,晋王苏景善起了重大的作用,在过去几十年的配合中,晋王提供钱财粮草,剑林帮提供信息人手,相互给对方解决了太多无法放上台面的麻烦,晋王这一去,庞凌还是感到了一丝凉意。

    恩和已飞鸽传书,将晋王府惨烈战况告知,所带去的人马已悉数牺牲,自己与晋王府护卫携手方杀出重围,所幸未辱使命,已救出世子。

    恩和并未说下一步的计划,这是苏弘楚的主意,他同意恩和向帮内报告自己的平安,但却并不想把行进路线也一并和盘托出。

    这些天的巨变让他变得愈发谨慎,苏弘楚甚至提出要兵分三路掩人耳目的计划,只是因为双星觉得这样做并不见得更安全反对而作罢。

    自江宁府到抚州一路不间断有剑林帮的分堂分舵,恩和听从苏弘楚的建议,并未向师兄弟们发出求助信号,只是一路隐秘前行、或者迂回曲折、或者弃旱路而顺江南下,这段时间,一行人恰似人间蒸发,躲过了各方势力的寻找或者追杀。

    池州,近长江流域,是听风堂曹蛮驻地。

    苏弘楚一行人坐船南下,时日,行至池州码头,恰逢所带粮食已不多,便决定由恩和和小叶上岸补给。

    恩和知听风堂在池州势大,耳目遍布各处,四师弟曹蛮为人耿直豪爽、重义气,如果知道自己路经此地,必隆重迎接,这又与苏弘楚意思相违,所以恩和依旧乔装打扮,不似往日,即便曹蛮站在眼前亦未必能认出。

    愈往南,宁国民风愈淳朴,这里虽不似京都般繁华,但也物阜民丰,因离政治中心较远,人们普遍缺少战争危机感,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景象。

    恩和和小叶来到一处药房,补充完一些常用药材,又到附近一个综合市场,待补充完毕干粮和饮用水,已时近午时。

    市场出口处,却见一群人围在一起,内有打斗之声,不时有叫好声传出。

    小叶好奇,钻进去一看,却原是一拨江湖卖艺人正在表演,只见其中一白面少年,大约十八九岁左右年纪,持双刀,对战三个持枪中年男子。

    虽表演成分居多,但双方打斗也是颇有精彩之处,一对大刀对战三杆长枪,惊险中不乏虎虎生风,峰回处又见步步惊心,少年以一敌三,丝毫不落下风。

    小叶看得正入迷,恩和已到身边,正要带小叶离开,却听一阵马声嘶鸣,旋即围观人员散开,留出一个通道。

    打斗中的四人也停止对战,相互对视一眼,站定望向三骑来者。

    为首者一脸横肉,络腮胡须满脸,持索命流星锤,不及多说,直接向中间少年招呼而去。

    围观人群见况不妙,怕被殃及,均四散而逃,恩和一把抓住小叶,疾驰后退数步立定,观向场内。

    只见少年并未迎接来锤,而是身形后退避开,其余持枪三人也与另二骑厮杀开来。

    为首者一击未中,流星锤在空中转了一圈,他顺势下马,欺身向前,挥手又是一锤,奔少年面门而去。

    少年不躲,左手持刀硬挡铁链,待缠绕至刀身,左手之刀已奔胡须男脖颈斩去。

    这一刀狭风之势,凶狠异常,胡须男显然识得厉害,手忙松开流星锤,伏地左滚避开,多少有点狼狈之感。

    刀光火石间,只两个回合不到,胡须男兵器已失,大失初到时锐气。

    同行二人也未占的便宜,虽骑马有位高优势,但在三杆长枪夹攻下,优势并不明显,是以二人亦跳下马,意欲近身肉搏。

    眼见为首者只两招便被夺了兵器,这二人心中生怯,手下招法便有些凌乱,不几时也被三人困于当中,无法突围。

    小叶眼见场上形势,跟恩和说道:“大哥,这三人怕不是那四个人的对手,这不是千里送人头吗?”

    恩和闻言一笑,这小老弟看问题倒能抓住核心:“确实如此,待再战下去,这三个人怕是要命丧当场,只是不知这两帮人是何来路,咱们也不便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