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故事从三国开始 » 第二十六章 全军出动 打猎诱敌

第二十六章 全军出动 打猎诱敌

    青云转身回床睡下,却不知道外面一人呆若木鸡,两眼瞳孔放到最大,脸上冰霜慢慢融化,换来一脸桃红,笑得眼角含春。虽是寒风夜,桃花脸上开,这人不是张嫣,还会有谁会在深夜同样辗转反侧,不自觉地来到了青云房前,刚好听到了青云的自吟。

    在门外将青云的话默念了好一阵,才感觉到自己脸上的温度后,则换上小贼表情,走出机械步伐,悄悄然离去,生怕被人察觉,做贼心虚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第二天清晨,天还黑着,张辽好不容易叫醒了失眠大半夜的青云,两人换上军中行头,来到前厅,这时张汛一家早已站定在门庭前,自然少不了一阵苦口婆心的叮嘱。张嫣也不例外,先给张辽递了一双羊皮靴子,说了些注意安全的话,又来到青云面前,同样送上一双羊皮靴子,但眼神光彩却不一样了,而且美丽的脸庞上挂上了羞涩的浅笑,却是能融化人心的那种,至少在青云心中是,张嫣的眼神坚定有神,毫不闪躲看着他说道:“一切小心。”这一刻,是那么的美,两人对视,青云呆看了好一会,直到张辽呼他快走才发应过来。

    这一刻的风景,只要不是故意视而不见,是不可能看不出一点端倪的,自然也就逃不过张夫人的法眼,她还一副果不其然的表情拱了下张汛,并冲他挤了挤眼,意思是看看,这再明显不过了,张汛也是过来人,也给了眼色,意思是废话,我又不瞎。

    一一作别后,青云和张辽从伙记手中接过新做的羊皮袄子,牵过战马。冒着风雪,赶往军营,才落脚就接到军令,原选精锐,用饭后立即赶赴平城会合。

    一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风起雪舞,青云不自觉地紧一紧自己的羊皮袄子,实际上里面穿着的是玄甲,好像这样能让自己多感受一份温暖一样。虽然他刻意在玄甲里面加了好几件衣服,但还是能感觉到铁甲的微微凉意,心中早就抱怨了不知道多少遍,这古人的生活还真不怎么样!

    行军路上还是比较无聊的,只能通过胡思乱想来化解,于是尽量通过看风景:北方冬景虽然单调,但这时地广人稀少有人迹,几乎都是原生态,虽然寒风中赏雪差了点意思,也只能将就了;想美女:张嫣当日芙蓉出水,那娇艳的情景光想想就觉得浑身发热,还有驱寒之效;幻前途:幻想着自己当上将军威风豪迈,身后千军万马肃立,拨剑前指、万人怒吼、热血冲锋,那也是相当的激动啊。这些场景填充了此时空寂的心,同时驱赶些许微不足道的寒意,如此感觉玄甲不是那么凉了,但与寒风带雪打在脸上的感觉相比已经不重要了。

    最要命的是晚上,行营军官在简单看过风向后,找个背风向阳的山坡后就开始埋锅造饭,吃完饭那个火堆还要续着,在晚上取暖用,因为还在本土境内,营寨非常简易,是不下木桩的。仅用后勤部的辎重车在四周布置一下,因为敌人主要北方骑兵,所以辎重车都有拒马桩,就是将木柱交叉固定成的架子,另一头削尖或镶嵌带刃、刺,再简单也是行营,又有汉人对战胡人的自信,出境之前简单一点也是再所难免的。

    很快,他们来到了平城,随着一众骑兵进入平城,给原本单调的军城增添了不少生气,平城内除了一些行商的之人,几乎没有什么老百姓,更何况这里也不是个适宜求生计的地方。古代的人口密度是不高的,远不能与今日下比,就拿整个雁门郡来说,仅有百姓3.2万户,人口26万左右,这要放到现在也就一个小县城的体量。可想而知,雁门边境的前沿军哨平城,只有屯兵粮、战略据点的作用。

    所以进城后,没有什么看点,居中是商铺,一家铁匠铺,对面一家酒馆,仅此而已,再就是驻军的各类功能区划,东西两个对角上各设军营,青云认为如此设置是因为只有北面之敌,这样是为了方便调度。各县郡兵陆续赶至,城不大便于防守,人多除了热闹自然略有些拥挤,除原设的军营以外,在城内其他地方也搭建下营帐。

    因为此时还是沿袭秦制“郡县制”,地方管辖分郡、县两级,在中平五年(188年),灵帝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重置州牧,史称“废史立牧“。以刘焉为益州牧、黄琬为豫州牧;同年又以宗正刘虞为幽州牧。自此才让军阀做大,有名有实,不听中央号令,还以各种理由拒绝向中央交税。

    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暂且不提,现在的太守权利很大,握有军、政、生、杀大权,此次是太守刘舆的私自行动,希望扩大战果,好向朝廷邀功。当然,这都是私底下揣测,秘而不宣的,在信息落后的当下,这种事也只有少数人能真正知道,军人只服从军令。众所周知鲜卑虽然历年来犯只是小打小闹的扰境,规模不大一般是指10万人以下的对战,因为汉军自信不被偷袭不遇草原王汗嫡系军,对阵3-5倍鲜卑军丝毫不惧,这里有着装备上的较大差距。另外汉朝边民崇武彪悍,作风强硬向不畏战,对鲜卑也是深恶痛绝,太守也正利用这点,聚合世家众筹辎重,率领军队北抗鲜卑。

    雁门辖下十三县,治所阴馆,所以此次除平城、强阳以外,每县500郡县兵,阴馆尽出太守府军3000骑兵,合在一起共计八千人,这当然不是全部,但却是精锐尽出,而且多为骑兵,这可是不小的战力,一郡之地的全部底蕴,正是太守的自信所在。

    全部聚合之后,休整两日,即再次赶赴强阳,听说强阳被围是假,早有军令让强阳守军出城挑衅,引诱鲜卑犯境。之所以有这样“听说”,那是因为他们并不入城,而是在离强阳40里处的一个山谷内扎营。

    青云时常感叹自己现在的地位太低,只能一味服从,不见军令、兵传都不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连自己军队的军事行动都只能靠听说来揣测。

    在此扎营后,太守府的兵不动,各县人马轮流巡游打猎,于强阳50里范围内一次十天,有六个县是步弓手,只有四个县参加巡游打猎,马邑县被排在最后,理由是上次“吃过肉”了不能独占好处。

    为了与鲜卑交战,大冬天在野外扎营苦挨可不是什么让人愉悦的事,真正的天寒地冻,好不容易等到十天,打猎军回来的好消息是遇敌两次,对方虽然规模不大,约莫千余人,但明显两拨人马。坏消息是分别追了几十里路没有真正交战,对方就跑了。

    青云听完消息对张辽说:“太守这方法可行?”

    “当然可行,胡人大冬天集群而来,可不是来看风景的,更不愿空手而回,打猎一方面是驱逐,一方面是激怒,他们一定会来的。”张辽眼神坚定,很认真地回答道。

    “希望可行,这大冬天的好久没吃肉了。”

    张辽突然就挺枪而来,一边喊道:“这才几天,就知道吃。”

    青云一边应战一边说道:“我不多吃点,那有你那力气。”

    原来青云每天由张辽督促练武,时不时的切磋一下,但青云始终打不赢,虽然进步是明显的,从之前的打不过三合,到现在能打个十五六合,同时,熟练掌握了不少暗劲的发力方法。但是与张辽相形之下相差不少,主要原因之一是力气太小,半路出家当然与自小练武的没法比,更何况还是个天赋异禀的,所谓一力降十会,在绝对力量面前一切的计谋都是虚妄。

    自古以来,穷学文、富学武,自穿越以来相比穷人的吃食来说一直都过得不错,现在出来几十天没沾肉,而且随大军出征,搞不了例外。关键是没处弄去,太守府军也不是人人有吃肉的,能吃的只有极少数军官,而他们小县郡兵自然是高攀不上,这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虽然巡游打猎有时是真打猎,不光是嘴馋,一方面补充军粮,一方面当然也是为补充体力、鼓舞士气,这在古代行军是被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