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二道桥的沙枣花儿开了 » 第十五章:二道桥旁的沙枣花香飘过来了。

第十五章:二道桥旁的沙枣花香飘过来了。

    徐磊边开车边用免提打电话:“韩小红、韩指导,你在忙吗?想约你出来说点事,怎么样?”

    手机头那边传来韩小红的声音:“可以啊,去哪里呢?”

    “二道桥子边上的哪个‘老地方’吧,安静一些。”

    韩小红非常爽快:“好,我30分钟左右到。”

    徐磊说的二道桥子,在出城向西,大约六、七公里的位置

    二道桥子其实指的是一个河床,有一个河面长约100米、横向占大约300米宽河道左右的桥。

    很多年前这里是打仗争地盘的地方,后来不打仗了,就成了泻洪河。

    春天冰雪消融,从南山远处的南山流下来。

    沙枣树随着春天的到来,冰雪融化,它们也从冬眠中苏醒,既不张扬,也不娇艳。

    它们并不像梨花那样雪白夺目,也不像桃花那样绯红艳丽,但它的黄色小花却开得细密,如同米粒般大小,轻轻摇曳,低调中却散发着热烈的生命力。树上挂满了白色的花蕾、红色的枣果和绿色的枝干,偶尔还能看到那些扎手的小刺。沙枣花的香气飘散到县城里,吸引着城里的居民们四季来此观赏。

    春天里,花香弥漫,夏天则可以享受到那甜而又略带涩味的果实。这些沙枣花儿,它们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如同守护者般,静静地见证着岁月的流逝,带来生命的盛放与美好的馈赠,在它们的身上,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体味到了生命的真谛,也品尝到了岁月的深情,是份美好的礼物。

    秋天在干枯的河床里可以捡到色彩斑斓的石头;有时候走远的话,可以捡到小块玉石。

    冬天的二道桥下的有很多人滑冰,很远就可以听到喧嚣的说笑声。

    河床东边的沙枣树林边上,是一条颇为宽敞的双向车道,开车往南不到5公里,就是铁路和高速公里的接口,也是一个这个县城很热闹的另一处地方。

    “老地方”餐厅,是很多人都喜欢来的地方,也是本地老牌子了。

    先到的徐磊点了四个菜,都是本地特色,还有几瓶啤酒。

    30分钟后,韩小红优雅地走进了餐厅,她身穿便服,散发着一种大方优雅的气质,身材高挑,乌亮的秀发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菜很快上桌,两人边吃边聊起来。

    “韩指导,今天请你来,一是为了感谢,另外呢,还是有点事想问一下。”徐磊客气地说着。

    “你还是叫我小红吧,就像在学校时一样,否则我总觉得咱俩像是在开会谈公事,有点拘束。”韩小红认真地说着。

    “好的,小红,那就按照学校的称呼,不再提你的职务了。”徐磊笑着回答道。

    “是啊,再说,我也不是什么官员,只是为了为老百姓服务而已。”韩小红谦虚地说着。

    徐磊的脸上布满了忧虑之色,“小红,你知道,我们县里积压的案子越来越多,重大案件接连不断,我们队里解决的案子少之又少,背地里老百姓都开始指责我们。队里的同志们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心里也是苦啊。”

    “我能理解你们的处境……”韩小红略带沉重地说道。

    “我感觉这几年我都在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大案子解决不了,只能抓些小鱼小虾。说实话,穿着警服走在街上,我都感到惭愧。国家给我们发薪水,配备一身警服,车辆,枪支,我却不知道自己每天到底在做什么。比如崔名扬的案子,他曾是我们的同事,你知道外界是怎么评论的吗?说警察找不到自己人,更不用说老百姓了。这样的言论让人觉得无地自容!我曾去过崔名扬的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我再也没有勇气去面对他的家人。似乎他们的失踪成了家常便饭,而我们作为警察却束手无策。小红,你觉得这种情况该如何是好?”徐磊一脸的烦恼和无奈。

    韩小红默默地听着,她也无法开口说出什么。同样作为一名警察,她也曾经面对过老百姓因案件悬而未决而心急如焚的情形,这样的场景至今还深深地刻在她的脑海中。与此同时,她自己也经历了许多,看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但是她无法将这些经历说出来,有些事情已经越过了她的底线,她不敢再去深想。此时此刻,她能做的就是全力配合徐磊,尽力让他去做那些她自己也想做的事情,至于她自己的未来,她还需要时间去思考。

    “崔名扬辞职之前,我和他曾在同一个单位工作过,也就是缉毒队。”她终于开口了。

    “崔名扬和当时的缉毒队队长白如冰……”韩小红话到一半,突然停顿了,她的语调慢了下来。

    徐磊眼尖地察觉到了韩小红的变化,他警觉地凝视着她,“小红,怎么了?你说崔名扬和白局,有什么矛盾,他是卫生辞职的吗?”

    韩小红摇了摇头:“领导的事情,我们一般不好说。”她故作轻松地看了看手机。

    徐磊察觉到了她眼中闪烁的一丝不安。“小红,其实,你是知道啥的,对不对?”

    韩小红:“老同学,你可别一惊一乍的啊,有什么啊,你说说我听。”

    “没什么,也许是我想多了。”徐磊试图淡化这个话题,就聊去了点别的。

    他看着韩小红那微妙的表情变化,知道她心里一定有些烦扰,但他也明白,此刻逼问可能会让她更加紧张,于是他选择了相信她。

    “你别多想,可能我这个人太敏感;催名扬的案子三四年了,我作为刑警队长,我都快没脸见人了我都。”他温和地说完啊上半句,又加重语气说。

    韩小红松了口气,感激地看着徐磊,“嗯,别人的事可以聊,领导的事情,就免了。你知道我给白局做直接手下三四年,你要是为这事问我,那不是为难我吗,谢谢你的理解。”

    韩小红婉转地拒绝了徐磊在某些问题上的提问。

    韩小红刚才之所以在提到白如冰这个名字停顿下来,是因为这个名字对她来说太熟悉了,前前后后,她从毕业直到现在,基本上都在给白局做手下,其中直接做下属就有三四年。也就是说,她对白如冰的了解远比对崔名扬多。但是,她心中纠结着,该不该向徐磊提及白如冰的事情?韩小红沉浸在迷茫之中。

    这一切让她回忆起在缉毒队工作的日子,那些让她难以释怀的遗憾、那些曾经的记忆,至今让她无法平静。在徐磊开始调查崔名扬案子之前,这件事似乎鲜少有人正儿八经地调查过。可能是案情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也可能是缺乏线索。她曾反复思考这个案子,却毫无头绪。现在,徐磊开始着手调查,她感到一丝兴奋,一是希望能找出真相,给大家一个交代,这也是她一直期待的;二是她了解徐磊的工作作风,他是个细致周到的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线索。再说,她也相信徐磊的能力,这也是他能成为刑警队长的原因,只要他盯上一个案子,基本上就没跑了。刚才,她提到白如冰,本想顺水推舟,但是她犹豫了,她知道,在徐磊这样的人面前,说实话可能会更好,但又担心说出去会引起更大的麻烦。不知不觉中,她做出了选择。

    “崔名扬和现任公安局副局长白如冰关系不好,他们还在队里吵过一次架,好像是为了一个叫刘继东的人。”韩小红说着,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崔名扬带领他的小组抓过刘继东几次,但是后来都被放了。最后一次,崔名扬找到我,质问是谁批的手续,我没有给他看,因为有规定这是对内线人员的保护,必须保密。最后还是他大吵大闹逼我给他看,其实手续是当时的白队长申请,然后找了局里领导批的,崔名扬找到白队长在办公室大吵了一架。”韩小红说到这,停了一下,“再后来,白队升职成了白副局,据说他找崔名扬谈了一次话,过了一阵子,崔名扬就辞职了。他离职后,听说在省城做电脑网络生意,也很赚钱的,具体我就不清楚了。”韩小红喝了口水,窗外的二道桥子河流声渐渐入耳,初春的季节,河水一般都不是和清澈。

    徐磊突然灵机一动:“小红,你刚才提到崔名扬做电脑网络生意,也很赚钱,是什么意思?他辞职前就已经很富有了吗?他靠什么赚钱?警察又如何能赚这么多钱?”他的话里带着疑惑。

    韩小红挪了挪身子,略显有点为难。“可能是我说得不清楚,很抱歉。”

    “没关系,可能是我听错了。”徐磊心想,但下一句话,却让韩小红心里一震。

    “我听说,白局的老婆买个包都要几万块,现在女同志的包包都这么贵吗?”徐磊。

    韩小红下意识地移动了一下自己的小包,她的小包实际上也只要几百块而已。

    “听说白局的哥哥在做生意,可能是他送的吧。”

    “也许吧,哥哥做生意挣了大钱,给妹妹买个名牌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徐磊试图缓和气氛。

    韩小红已经无法感受到食物的味道了,虽然她所说的都是别人的事情,但每一个都似乎与她有关。

    作为一名资深警察、派出所的指导员,她已经能听出徐磊每一句话的含义,也知道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徐磊对她的了解超乎她的想象。从他多次找她了解和调查的对象来看,他绝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案子。她在内心深处考虑着下一步该怎么走。

    分别时,韩小红对徐磊说:“有些事情错综复杂,或许涉及到很多人,也有人掌握着大权,你要小心处理,做事也要谨慎。”

    徐磊连连道谢,他从韩小红的话里听出了其中的真实和真诚,也察觉到她还有更多的故事想要分享。

    韩小红离开后,徐磊的思绪仍然缭绕在她所说的一切之中。他清楚地意识到,这个案子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白如冰、崔名扬、刘继东,这些人怎么会在一起打交道?就是为了前些年的追逃缉毒走私?

    在徐磊的心想:韩小红为什么吞吞吐吐?难道她也是一个充满故事的谜?

    她的话语和表情,都透露着一种深藏不露的内在世界。或许,她是案件的关键,她也是解开谜团的钥匙?

    在真相的追逐中,承载着更多的秘密和谜团,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揭开。徐磊知道,这将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斗争,但他决心不会退缩。

    因为在他心中,正义与真相永远值得追求。

    遇鬼杀鬼,遇神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