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有一剑,出剑既无敌 » 第39章:天下

第39章:天下

    五月的徽州,那条淮河古道,在雾色蒙蒙之中,迎来了三千里外洛城的达官贵人。

    数百官家小龙宝船护送着一艘十万斤龙船悠闲地畅游着。

    临近淮城入口,一名长相精致的女子,把头探向窗外,脸上充满了思乡之情。

    看着窗外两岸的景致,游走的行人,来往的过客,即便并不相识,但女子心中依然充满亲切。

    “风尘仆仆,终有归途!”

    女子念叨了一句。

    便露出久违的笑容,瞧的一干下人,皆是喜出望外。

    这名女子穿戴龙凤珠翠冠,身批大红袍,红罗长裙,衣上加霞帔,衣绣有金龙凤纹。

    其模样,有母仪天下的贵气,虽是说笑,但是眉眼间的冷冽,如万年寒冰般从未散去。

    她身边坐着一名华服少年,十六七岁的模样,神颜仙姿,十分俊伟,骨相奇佳,一眼瞧着,就晓得是帝王家的孩子。

    “童黄门?通知徽州王,一切从简,切莫叨扰民众。”

    门外随后传来一声答应。

    “是!”

    此刻,远处一阵阵尘土飞扬,一队军武甲胄,携带着八抬大轿,龙凤车撵,浩浩荡荡地开拔而来。

    王旗飞舞,战马嘶鸣,将渡口的民众驱赶,引起了不小的混乱。

    宝船上,一名身穿五爪蟒袍,头戴炫黑官帽的阉人呵斥一句。

    “皇后懿旨,不得扰民!”

    这声,如满天惊雷一般,炸的两岸接驾的军武吓的纷纷落马。

    此刻高头战马上,一名身穿金色蟒袍的中年人,眼神如炬,脸色异常凝重,眸子犹如老父般,盼望着宝船上的人儿,那雷霆一般的山呼海啸,对他却没有半点影响。

    这中年人,脸色万分急切,思念的表情下,更多的是敬畏。

    “淮河两岸三十里,不得有人,违令者,杀……”

    一声令下,数万军武尽皆摆开,犹如驱虫赶兽一般,将两岸民众尽皆驱逐。

    即便皇后有旨,不得扰民,但是,这中年人却对那些围观的民众并无半分客气。

    该打,还是打,该驱还是驱,这皇后凤体,是半分马虎不得。

    不多时,宝船停靠。

    上万军武尽皆跪下。

    即便是那战马上雷厉风行,有王者之气的贵人,也急忙下马,与自家的儿郎,一同跪在渡口。

    头埋入青石板上,屁股撅的老高,浑身气势散尽,犹如一头老狗般虔诚。

    “禀,皇后娘娘,淮城,到了。”

    宝船外,阉人近侍若老狗般恭敬禀报。

    这宦官满头白发加冠,步若莲花摇曳,唇如红石般烈焰,眸子阴柔如女子,阴柔二字,在其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有劳童黄门。”

    听到这声,那宦官吓的瑟瑟发抖,急忙说道:“皇后娘娘折煞奴家了,分内之事,不敢言谢”

    女子微微一笑。

    倒是不再言语。

    身旁的少年起身,掀起龙纹窗帘,那双灵动地眸子四下望去。

    瞧着这江南风景,万千军武林立。

    就骂了一句。

    “煞风景。”

    女子微微摇头。

    倒是也不批评。

    随后起身,那少年急忙乖巧的过来搀扶。

    两人在一干随从的伺候下,走出宝船,站立船头。

    而那阉人率先下船,纵然那徽州王王权霸道,但是这阉人近侍却更加霸道,见王不跪。

    更是冷声呵斥道:“徽州王,接驾!”

    “臣,徽州王刘举,接,凤驾!”

    听到船下之人接驾,这女子便收了一切威严,犹如远嫁的女儿,二十年来头一次回到娘家般热情。

    盼切的在少年的搀扶下,下了宝船。

    当三寸金莲落地的那一刻,龙旗,华盖尽皆过来伺候。

    那女子虽然万般迫切,倒是没有做任何停留,径直上了准备好的凤撵上。

    倒不是她不近人情,只是知晓,在这渡口耽搁的时间越多,越是扰民。

    “起驾!”

    阉人一声。

    车撵起驾。

    成百上千的仆人,阉人近侍纷纷跟随凤驾。

    而那王者待人走后,才敢起身。

    “护驾!”

    一声令下。

    军武即刻起身,左右前后,四面八方,便散了开来。

    一切安排妥当,那王者才驱赶着骏马追上凤撵。

    女子近乡情怯,看了一眼少年,那少年便急忙掀开了车帘。

    女子欢喜地看着家乡的景色。

    村口巷尾的枫樟老树,私塾院内的满眼桂花,远眺八仙山绝壁的一棵古松,青瓷杯中的名茗毛峰。

    山水缠绵写意处,粉墙黛瓦入画来……

    女子露出开心地模样。

    瞧着父亲的战马赶来。

    就热切说道:“父亲,家里一切,可好?”

    徽州王刘举急忙恭敬说道:“一切都好,多谢皇后挂念。”

    女子听着这生份的回话,就感慨说道:“一如后宫深似海,父亲,虽,你我有君臣之礼,但,毕竟你先是我父亲,再是我大夏的臣民,不必如此生分。”

    “是!”

    刘举虽然回答是,但是,那份规矩与法度,不可逾越。

    女子也不过分强求。

    拿捏得当的她,笑着说道:“见过你外公。”

    “外公安好!”

    少年恭顺行礼。

    刘举更加恭敬回敬。

    “一切安好。”

    答毕,随后问道:“皇后,是先回府,还是……”

    刘举知道皇后这次回来,并非只是省亲,而是带着艰难重大的目的来的。

    “事关皇位!”

    所以,刘举半分不敢耽搁。

    女子感慨的叹息了一声。

    说道:“六十年一甲子降妖除魔,距离上一次卫道,已经过去三十年,剩下这三十年,就是我大夏各大宗门准备的日子。

    这困龙村也是到了要开放的时候了,天下三教九家千宗万门,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都会齐聚困龙村寻找机缘。

    为三十年后的天下一甲子气运做准备,而这一次,恰逢剑魁脱困殡天,兹事体大。

    那龙子后人,必须要除掉,纸画那孩子倒是尽心尽力了,但是,终究是功亏一篑。

    又伤的如此重,你也知道陛下尤为疼爱纸画,他可是外戚中,最得宠的一个,往往都胜过了我的儿子。

    伤的这么重,陛下难免会大发雷霆,而猜忌的毛病,也就犯了。

    陛下,有些不太放心,人屠了……”

    听到皇后地话,刘举额头惊的沁出汗来。

    这人屠是什么身份,有多重要,没有人比这位一洲王者更清楚了。

    当年,那位人屠当权,带领七十二州,横扫天下,逐魔宗九千里,赶巨妖于深渊,灭巨人国,有穷国,等六国,屠灭人口千万。

    让人闻风丧胆。

    此人,是兵家唯一达到准圣之人。

    其修为境界,深不可测,在军中威望甚至是超过了当今陛下。

    若是他振臂一呼,天下兵马,尽皆归于其左右。

    若是陛下与他争斗起来。

    这天下,恐怕就要分崩离析了。

    所以,刘举心惊问道:“所以,陛下的意思是……”

    皇后微微一笑。

    拿捏着说道:“父亲,不必紧张,一切,自由安排,你做好你分内之事便好。”

    刘举拱手,说道:“是。”

    皇后随后笑着问道:“父亲,公子桀也要到了加冠之年,我与陛下,都在为他思量着娶妻之事,我徽州,可有好女子,父亲可有好人选?”

    少年听后,倒是也不抗拒,反而聊有兴趣地等着自己外公的话。

    刘举皱眉。

    问道:“那,余杭苏家的瑶姑娘……”

    皇后听后,那双冰冷地眸子,愈发地冷酷。

    带着怨气,调侃着说道:“天下读书人,都有一个臭毛病,看不起天,看不起地,尤其看不起帝王家。

    父亲难道,还不知道吗?那余杭的苏家,已经张罗着,要在这小小的困龙村,找那剑魁的儿子定亲了。

    哼,白白浪费了哀家的一片情义。”

    刘举即刻阴冷说道:“那,便除掉碍眼的东西。”

    那皇后的眸子里,露出深不可测的阴沉来。

    只听她诡诈地说道。

    “相比于一个自作聪明的蠢丫头来,天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