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再续五百年盛世 » 第三十七章,寻梦飞舟

第三十七章,寻梦飞舟

    “皇上,闻风而奏乃是朝廷惯例,纵有不实也罪不至死啊!”刚才那老言官上前求情道。

    柴俭面目无情,冷声说道:“捕风捉影,毫无根据地陷害忠良这样还不该死吗?”

    不料那老头竟是一头驴,硬扛道:“那秦瑞林就算不是虚报战功,但擅自领兵这一条也难逃罪责!”

    柴俭大怒:“把这老糊涂也拉下去,掌嘴二十!”

    立刻便有甲土上来按住他,不料这老头力气不小,一下子就挣脱站起来叫道:“老臣不服!大周五百年何曾出过尔此等昏君?”

    顿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当面指责皇上为昏君,这是势不两立,不死不休的的节奏啊!

    柴俭气和浑身发抖,指着这老头颤声说道:“好,好。朕今日就让你死得心服口服!”

    说着便将那奏报丢下龙阶:“让这老东西自己看!”

    王承恩见形势微妙,怕有人暴起伤着皇上,所以护在一旁不敢离开。

    温守仁既是首辅,又是孤臣,别人可以换皇帝,但是他不行,必须抱住眼前这位皇帝的大腿!

    他硬着头皮上前将那密衣卫精心抄写过的奏报拾起来,飞快地扫看一遍内容,顿时心中大定。

    他把那奏报拿到那老头跟前,递过去苦笑道:“蔡老何苦如此?快快给皇上请罪认错,切莫辜负皇上一片苦心!”

    但姓蔡的老头驴脾气至死不改,他一把抢过奏报,说道:“老夫就不信它能说出花来!”

    然而,不一会儿他便脸色惨白......

    上面言之确凿讲明事情的经过,还有小圣七子、岭南学院容桂材的签字。

    如果这一切都还能造假之话,那随附的这首歌词便是任何人都造不了假!

    ......

    倘若魂断沙场不见失地收

    谁共谁不朽金戈亦染锈

    ......

    有此等视死如归的决心,还需要造假冒功吗?

    姓蔡的老头虽年近七十,但看到这里仍觉得浑身热血沸腾!

    他想象着那两千多人一起齐唱这首歌冲锋陷阵时的情景。

    这是何等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

    就凭这气势就必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蔡老头激动得浑身发抖,他老泪纵横地念道:

    “纵意而歌玉怀斟北斗

    河山万里愿与君同守!

    ......

    河山万里愿与君同守?

    果若如此,大周无恙,国运倡隆!

    皇上,是老臣昏馈!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老臣愿以一死向秦先生以及前线将士谢罪!

    皇上保重!大周万岁!”

    说着他朝柴俭重重地叩了一个响头。

    然后轻轻地脱下头上的乌纱帽,放在一旁。

    柴俭忽然预感到什么,叫道:“拦住他!”

    但蔡老头一下子就猛窜起来,撞到殿中的柱子上。

    “呯!”

    巨大的金丝楠木柱丝纹不动!

    但蔡老头已脑浆迸溅,一命归天!

    柴俭扫兴地命人将他尸首拖走。

    正要宣布散朝,忽闻外面吵吵襄襄的,忙命人出去察看。

    不一会几,回来的人说天上掉下两个大活人!

    ......

    原来两人当中有个人名叫张好固。

    是岭南学院高三年级一学员,今年十七岁。

    这张好固书虽念不得怎么样,但他却有一付好歌喉,并且精通乐理。

    平时有事没事他爱总往赵敏芳屋院里钻,死皮赖脸般请她教乐理。

    时间一长,便有风言风语传出,有人还作了一首打油诗:

    “疤姑授好固,老牛啃嫩草。

    岭南韵事多,美男爱唱歌!”

    那个作诗的好事者也是个学生,还是张固的同窗。

    赵敏芳因眼角有刀痕,所以背地里有人偷偷叫她“疤姑”。

    赵敏芳一直对“疤姑”这个绰号忌纬莫深。

    据说那学生被她打得三个月下不了床!

    但自此以后她为了避嫌再也不允许张好固来找她了。

    ......

    直到秦瑞林父子到来,发生了一系列事故。

    那天全院师生进明月山寻找秦健。

    张好固也在其中。

    他学会了那三首歌。

    觉得每一首都能令人气荡肠回!

    他敏锐地感到这些歌都是目前这个时代没有的。

    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能使他出人头地的机会!

    自己读书成绩不怎么样,科举肯定无门,所以他要趁早打算。

    如果把这三道歌带到长安,肯定能轰动一时。

    而他相信自己貌比番安,又有一付好嗓音,定能在长安一炮打红!

    ......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就去找赵敏芳:借钱去长安!

    赵敏芳没想到他脸皮这么厚,自己跟他又没有那个关系凭什么借钱?

    但听完他的解释后二话不说就借给他两百两银子!

    因为她觉得这位是一位歌唱天才!

    她还将自己多年作的一些词谱心得送给他。

    让他到长安后找教坊司的李龟年,那是她的乐理老师!

    ......

    张好固深知时效的重要性。

    当天下午他就到丰林县城的驿站,打算坐到长安方向的马车。

    但这时代根本没有直达长安的马车,到长安路途遥远,足有四千里路。

    如果不包车之话,坐公车转来转去也许要等到猴年马月才到!

    但是包车之话足足要两百两银子,自己还要吃饭睡觉呢?

    就在这时,身边后有一中年道人问道:“小伙子,你是想去长安?”

    “是呀,你想干嘛?”张好固以为是遇到同路的,这样两人包车可以少一半。

    中年道人忙把张好固拉到一边,悄悄说道:“兄弟,坐我们的飞舟一夜便可到达,只需两百两银子!”

    张好固大为心动!

    如果是几天前,张好固一定拂袖而去。

    但是昨晚见识了韩仙子的御剑飞行,故他觉得一切皆有可能。

    他大感兴趣地问:“真的?在哪里?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那中年道人压低嗓音故作神秘道:“这是我们墨家研发的新产品,属于新事物,安全又快捷,包你满意......不过要到明月山顶才能乘坐!”

    张好固不疑有他,觉得爬到山顶在高处起飞才合情合理!

    而且他还知道这明月山有一处山头被墨家买下来的事。

    更重要的是他想尽快赶到长安,坐马车差不多要一个月时间,他不想等那么长时间!

    眼前这道人三十多岁,相貌也比较憨厚老实。

    于是,便跟随这中年道人往明月山走去。

    ......

    中年道人自称姓曾,名广遥。

    张好固见他上山如lue平地,还时不时拉自己一把,应该是一位得道高人。

    爬了小半天,才爬到明月山最北面的一处险要山顶。

    山顶上有一处较宽的空地,两个小童子正在那里捣鼓些什么。

    一见曾广遥就迎上来:“师傅,你找到人来试验和投银子啦?”

    曾广遥忙给他们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

    然后一本正经的说道:“这是我们的第一位客人,张好固先生,你们把他的名字记起来,说不定日后将会载入史册!”

    张好固看到山顶那个像风筝一样的大家伙,忍不住问道:“这个就是飞舟?靠不靠谱啊?”

    曾广遥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从这里飞到北面的思燕镇二十二次了,从来没出过意外!

    张好固却有些恼怒地说道:“思燕离此不过十里,而长安离此四千余里,二者岂能相提并论?如此遥远之途稍有差错便会弄出人命来......”

    曾广遥不住地道歉,并一再保证地说道:“吾已经反复计算过,绝无差错之理!“

    “既然这样,那你为何不亲自飞去长安一次?”张好固不解地问。

    曾广遥的脸顿时红了起来,吱吱唔唔地说“那个,我这产品只能去不能回!而我囊中羞涩,恐到时没有路费回来,故邀小兄弟你一起去......”

    他见张好固还不相信,于是便说道:“要不,我先飞到那边山头给你看?不过起飞需要耗我大量元气,至少要一天才能恢复,恐怕到时会耽误张兄弟的行程!”

    张好固已上贼船,有心退回去,却有些担心对方会杀人灭口,毕竟自己绝非他的对手!

    他左思右想,觉得不如赌一把,于是忙说道:“不用试了,我相信你,现在就载我起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