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药膳十三街 » 十

    唐仁善向公司请辞,老板一家万分不舍。希望唐仁善能继续做下去,并许诺给他加工资升职位。不管老板以前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给唐仁善配助理,在唐仁善的眼里,这家公司的老板和家人都是比较友好的,没有自高自大的架子。当然,任何商人,都是赚钱至上的。但是,唐仁善真的是到了力不从心的境地。连命都不要,那干活赚钱本身就失去了任何意义。活了一大把年纪,唐仁善也该知道,老板仁慈不代表就是开慈善机构的。就是用:给你钱要你命。这话来说老板也不算过分。

    离开了公司,唐仁善却还是离不了吃喝拉撒,依然需要找工作糊口谋衣。每年的商业保险必须如数缴纳,否则就是违约,不仅得不到保险公司的保障,前些年缴纳的钱统统作废。唐仁善突然发现自己虽然已经很小心但还是掉入了商业保险公司精心设计挖的坑里。只是这个“坑”是有法律保护的,是双方按合同规定履约的。如数缴纳合同年份就可以享受合同规定的保障,违约就什么都没有。这类似于按揭贷款买房买车等。要是现在唐仁善放弃缴纳,那是真的吃大亏了,毕竟已经履行了一半年份,再交一半年份就满了。要是不放弃就得继续背着。真有骑虎难下滋味。唐仁善想了想,当初还是“贪”、“嗔”、“痴”思想作怪,企业老板不是傻瓜,给你一点甜头,要你付出更多的代价,造成现在还不是,不还也不是的“孽债”。

    唐仁善像一只流浪狗游荡在玉缘城的大街小巷。也不着急,也不慌乱。即使是饥肠辘辘,也不见天塌了下来。唐仁善已经很多年没有关注现代医科技术发展了,要是身体不舒服了,就去自己信任的医院看相信的医生,该吃药就吃,该休息就休息,至于结果是好是坏,是死是活,那是医生的事,其它就顺其自然。他也时常觉得自己变了,凡事都那样漫不经心,坦然面对,生灭随缘。但一直找不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隐隐地感觉好像答案很熟悉又看不见摸不着。

    科技发展以人为本。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招工启事从最初收费介绍到人山人海的人才市场现场招聘到后来的网上招聘,现在几乎所有公司企业都是视频直播招聘为主,越来越简单、便捷、透明。

    唐仁善会在静下来后,打开手机企业官方招聘直播软件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打工吃饭的公司。为避免上当受骗,他从来都不使用非官方招聘途径。在直播招聘网上,唐仁善曾经效劳过的大大小小公司也在上面,看来企业家都是与时俱进的。

    都快五十岁的人,能有什么好的岗位?哪怕唐仁善拿出真实可靠的大学本科学历甚至作家协会会员证书,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企业都是很现实的,再多光环的将老之人又能为它们公司做什么?或者说能为公司带来多少效益?生意人都是逐利的,算盘挂在脖子上随时随地计算,只有年轻人都嫌弃的又脏又累体力搬运工或者扫地清洁工之类的还有公司企业要,其它的都免谈。

    再去干体力搬运工的活,是不现实的,也是吃不消的,只能沦落到无需学历,即使是退休后依然可以返聘的清洁工。虽然在亲戚朋友们甚至父母亲的眼里,扫地清洁工是最没有出息的,但是唐仁善没有更多的选择。至少还是有地方吃饭。每天都可以在玉缘湖周围,一边扫地,一边欣赏天下人都羡慕的美如仙女般的玉缘湖。这样日子,还是挺好的,姑且算是阿Q精神吧。当他看见楚诗、璐诗、珍珍、青青、建建尾随方远琳从玉缘湖边走过时,唐仁善不禁潸然泪下,登时踌躇不前。

    或许再等等看,还有没有其它选择的可能?

    河清海晏的盛世,正儿八经吃饭的工作还是有的,就看你愿不愿意接受。

    有两家大型公司在直播招聘网上留言给唐仁善,想让他去公司面试。一家是大型电气的上市公司,一家是大型外资食品公司。巧合的是这两家公司居然都是位于机场镇地铁口附近,太方便了。唐仁善直接从玉缘湖边的家门口地铁站上地铁直通那里,现场了解情况。这样省去了开车风险。唐仁善在日常生活中能坐地铁就一定不开车。他越来越不喜欢开车出行,不仅城市交通极其拥堵,而且行车风险也大。哪怕每次唐仁善都是小心翼翼驾驶,然而路上总有一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车不碰人,人撞车。这些年,唐仁善也遇到过几回人车交通惊险。

    两家公司占地面积都非常大,绿化也是充满园林设计艺术,第一印象就是特别舒心。到公司实地交谈后,对方都很诚心诚意邀请唐仁善加入工作队伍。考虑再三,唐仁善心里想去电气上市公司,岗位是装卸工。不需要太大体力,是铲车装载。食品公司是唐仁善本科专业,但岗位是配料员。这与唐仁善想做食品研发岗位相去甚远。说到底,不管是装卸工还是配料员都是公司最底层的工种,愿意做的人是不多的。

    突然,唐仁善手机响了,原来是刚才去的那家大型食品公司打来的。招聘人员说,让唐仁善再去一下公司,因为公司研发总监刚刚出差回来,了解情况后,非常希望唐仁善重新去面试一下。

    唐仁善还在附近,就拐头进去了。一番交谈后,研发总监觉得唐仁善就是他一直想要寻找的配料中心管理员。而唐仁善也很佩服这个比他还小两岁的研发总监。他也是食品工程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就进入食品公司工作,虽然换了不少食品公司,但一直都是做食品研发,从起初的研发普通职员,一路升到研发主管,现在更是到达了惊人的年薪百万研发总监职位。俩人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唐仁善爽快的答应到食品公司配料中心上班。研发总监开出来的工资待遇超过了唐仁善以前所有的公司。虽然唐仁善开玩笑说,希望去做食品研发工作,毕竟那才是他的真实专业,然而那总监笑了笑道:“过两年,我也得退出研发一线了,再跳槽估计也难了,都快要五十岁的人了,老板还会重用吗?这种技术又不是独一无二的尖端高科技,只要会识字的年轻人,稍微培养一下都会。”

    唐仁善会意笑了笑。

    于是,唐仁善就每天从湖边坐地铁到食品公司上下班。半年后,研发总监就开始在公司高层会议上频繁提出让唐仁善做配料中心科长。老板也答应。只是唐仁善一直在婉拒。

    配料中心,除了唐仁善外,还有两个工龄长达二十五年的超级老员工。他们几乎是公司成立之时就来的。一个男的叫老刘,是药膳镇隔壁县城的。体格瘦小,心肠不坏,就是脾气如同一只犟驴,顽固不化,由不得别人提出批评和建议,动不动就发火生气,在公司里除了老板外,几乎都把人得罪光了。刚刚退休,属于返聘。另外一个女的,叫李大姐,是内北省人,目不识丁但记忆力非常好,体格强大,心肠友善,脾气也很火爆,但做人圆润,人际关系好。也是刚刚退休,属于返聘。两个人共事许多年,几乎天天拌嘴,但从不吵架,每天都能及时把配料中心活做完。因为已经退休了,身体跟年轻时大不一样,天天喊着痛,去医院看了几回,检查来检查去的,医生也说不清楚什么原因,就说是年纪大了的缘故,于是两个人都不愿意继续在公司里做下去。他们跟唐仁善相处得非常好,每天叽里呱啦的,一边干活,一边说长道短。

    配料中心的食品配方是公司的“宝贝”,不可外传。公司希望找诚实守信的人接管配料中心的活,唐仁善来之前,就已经招聘过许多年轻人,都不适应。毕竟,配料中心工作虽然不算太累,但也不轻松。特别是各种辅料、香料、牛肉膏气味浓重,粉末满天飞,年轻人戴着防尘口罩干活几乎都不喜欢,唐仁善每天回家后,家人都说他身上有一股牛肉干的味道。

    公司的生产工艺已经进行了大量机械自动化改进,省去了原来一半以上的劳动力,然而依旧找不到人干活。因此,现在公司车间一线员工,大部分都是返聘的老员工。年轻人都不要干这样又脏又累又重味的工作。

    唐仁善最喜欢公司的宽松管理文化。公司老板是本省山区农村人,因为移民国外,因此才变成了外商独资企业。对唐仁善来说,在公司的配料中心上班很自由,没有太多约束,长白班八小时工作日,周末双休。三餐免费,住宿免费。但是要他当配料中心科长全权负责管理,这个唐仁善就不愿意。虽然,这样工资待遇还要高许多,然而责任就大,必须长期在公司里,夜里还要经常来补货。老板都是精明的,给你提高待遇,也在同时让你增加工作负担。在公司上班半年时间里,就出现过配方改动造成销售商大量退货的巨额损失。这件事让一直仁爱为怀的老板也怒发冲冠,本来老板要重罚并开除研发总监和品管总监,这样对公司技术保密带来巨大隐患,最后把公司负责管理的总经理给予严肃处罚并开除处理,以示警告诸位。配料中心也属于公司保密岗位,里面工作的人都需要签署保密合同。所以,配料中心主管要负很大责任。这不是唐仁善胆小怕事的问题,而是快五十岁的人了,既然吃用不愁,就没有必要去趟浑水。

    公司同事都说唐仁善很傻很傻,没有金钱观念,躺着人家梦寐以求的封官加爵机会却不要,然而快五十岁的唐仁善,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

    又过去了两年,配料中心还是唐仁善和老刘及李大姐三个人。中间又招来了好几个人都没做多久就走了。这年唐仁善五十岁了。他在玉缘湖边家里整理书架,很久没有看书写书了。当他坐下来,静静地开始写一部小说时,立马觉得整个人非常舒心,他能感觉到他自己这辈子其实最适合职业就是看书写书。由于时间缘故,他没有再写长篇巨著而是选择只写五万字到十万字之间的中短篇网络小说。这样字数的小说,既可以用长篇小说思路构思也可以用中短篇小说思路构思,而且能尽量做到不会长篇累牍,不啰嗦,不重复,唐仁善特别喜欢。

    写了两个小时后,他起来继续整理书架。当他摸到藏在柜子里最底层的三本书《论语》、《道德经》、《坛经》即《六祖坛经》,依次擦拭。在拿布擦去《坛经》书面上第一抹灰时,唐仁善瞬间顿悟到这些年自己在面对人生世事时为什么能看得如此云淡风轻原因。此时此刻,唐仁善仿佛自己在长长漆黑的人生路上突然遇到一束皎洁白光穿过层层浓雾照耀在眼前,整个人身心如释重负,里里外外异常通透清灵。他猛然想到曾经的彷徨是因为有太多的不舍,有太多的恐惧,有太多的顾虑,有太多的不安,有太多的贪念,有太多的执着,放不下而汇聚成焦虑综合症。唐仁善明白了,书架不需要摆放太多书籍,只需三本《论语》、《道德经》、《坛经》就够了。当场,唐仁善执笔把《坛经》默写了一遍。过去,唐仁善默写《坛经》是在获得知识的感知,现在唐仁善默写《坛经》是在获得无边的智慧。

    不管唐仁善的人生路有多崎岖不平,命运多舛逆,他从来都没有怨言。他相信积善之人,必有后福。回首往事,唐仁善没有后悔,唯一一点缺憾就是在楚诗和璐诗青少年时期没有积极推荐《坛经》这本书给孩子们阅读。在他现在看来,《坛经》越早看越好,孩子们进入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就应该开始阅读《坛经》,特别是《坛经》第一篇“行由品”。看不懂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去看,只要心中读过《坛经》,在人生迷茫失落时,就会想起它。《坛经》不是迷信书籍,它是中国人的心灵书。六祖慧能是草根人生通过学习和奋斗获得大成就,成大事的经典榜样。《坛经》的本质在于解决人生的最大问题,即解决心灵的迷雾,让身心返回幸福的本源,有独特的启发价值和实用性。

    唐仁善想起要去书店买两本《坛经》送给楚诗和璐诗,让他们在工作之余多看看它。遂起身去附近书店,行走在路上,忽然听见有人叫他的名字,而且这个声音有些熟悉又记不起来。唐仁善举目四望,并没有看到什么熟悉人。他顺着声音的方向走去,原来是街头墙角下一个残断双腿的乞丐在叫他。

    那乞丐继续说道:“唐仁善,我是霍降生,就是很多很多年前在你们家请客吃饭时,我跑回去撒谎,害得你们家被我父母亲带着霍家亲戚砸烂。”

    一幕幕不堪回首的往事在唐仁善脑海中浮现。他从乞丐油腻的长发覆盖着脸面缝隙中,看到了那双熟悉的眼睛。于是说道:“对,我认出了,你就是那个调皮捣蛋的霍降生。可是你现在怎么会成了这个样子呀?”

    霍降生低垂着头说道:“那年,我在家门口玩耍,突然来了两个妇人,给我糖吃。说带我去街上买吃的,我看她们微笑着脸就跟去了。然后,把我带上一辆破旧的车里,后来不知怎么的,我就睡着了,等醒来后,发现自己双腿没了,被关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再后来,就被人威逼出来讨钱。”

    唐仁善看见前方有两个人高马大神色紧张的汉子走了过来,连忙说道:“好了。你别说话。我马上报警去。”

    那两个凶神恶煞的壮汉用木板抬起霍降生上车溜走了。唐仁善赶紧把情况告诉了临近的派出所。警察局立马出动警力全城搜查。

    唐仁善打电话跟父亲唐肴真说了这事。在电话旁边的宋云仙听后,就说道:“霍降生的父亲霍启霸很早年前就在一场车祸中死了,那霍启盗也因一场病死了,霍家人都因为这样或那样原因死了,只剩下霍降生母亲贾北风一个人孤苦伶仃的。”

    “那他母亲贾北风现在在哪里呢?”

    “在‘樟树小吃店’里做洗碗工。”

    于是,唐仁善在挂完电话后,又去找大嫂宋乐叶说这事让她帮忙打电话回去告诉贾北风。

    现在药膳镇的“樟树小吃店”是由宋乐叶两个妹妹一起经营,于是宋乐叶就打电话给她两个妹妹宋顺琪、宋梓冉。当她们把这个消息告诉正在洗碗的贾北风时,没有得到任何反应,只见到贾北风呆滞的眼神一点灵性也没有。

    到底玉缘城的警方,再也没有找到唐仁善描述的那个乞丐。大家都深为惋惜。宋云仙在家中炷香,望菩萨保佑苦难的人,早日脱离苦海。

    唐仁美对唐仁善说,你买的《坛经》,孩子们看了都说为什么不早点告诉他们有这样好的书?又说他准备放弃在步行街开小吃店,因为孩子们都已经在玉缘湖边大酒店上班工作,现在他们老了胆子也小,吃不消每年昂贵的店铺开支,加上年纪大了,做事手脚不再麻利。因为唐仁善居住的小区很大,小区里面的人口比药膳镇人口还多,其中也有许多小吃店,而且店铺租金比步行街要便宜非常多。于是,唐仁美就在唐仁善居住小区里的玉缘大学路上租了一间小吃店。玉缘大学路是小区里最宽敞的一条直路,其它的都是曲折的羊肠小道。因为小区座落着历史悠久的最早的“玉缘大学”,所以就有“玉缘大学路”这个由来。

    唐仁善希望把唐肴真和宋云仙接到玉缘城来一起居住。然而,两个老人家执意不来。或许,他们知道,儿子在城市里生活并不容易,不想给他们带去麻烦。况且,已经耄耋之年的老人了,还是生活在自己的家乡习惯。唐仁美对唐仁善说道:“现在父母亲身体都健朗,彼此照顾得好,就随他们的意,等以后有什么不便之处再说,我自有打算。”

    这条“玉缘大学路”正好也是一百三十米,唐仁善笑对唐仁美说道:“大哥,大嫂,这条‘玉缘大学路’,就叫‘玉缘十三街’。”

    (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