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马道河的故事 » 13

13

    13

    周晓芳和李友乾关系确定之后,她心里还有一件事要办,那就是李友乾的父母李晋成老两口,这是绕不开的一道坎。李晋成年轻时就有些高高在上的样子,现在听李友乾说,父亲年纪大了,精神头十足,但保持着年轻气盛的样子,有时还摆谱。

    虽然李晋成现在已无法阻挡她和李友乾的事,但毕竟是他的父母,少不了来往,不能这样扭扭捏捏地过日子。俗话说,老人如小孩,得把这事解决了,要让他服服贴贴的,免得以后的生活无端端横生枝节。

    她和李友乾两人一起去了李晋成家,就是想告诉他们自己和李友乾的决定。原来他爸在郊区买地自建楼房的地方,现在那里早已成了城市中心区了,他爸妈和他哥李友权住在一起。老爷子面子薄,无颜面对周晓芳,躲着不露面。

    周晓芳知道李晋成老两口在屋里,就冲着屋子说,“我和友乾决定了,您们不说话,就当你们同意了。”

    李友乾不忍心她碰钉子,劝她说:“你这是何苦呢?”

    周晓芳说:“他们是你的父母,我要成为他们的儿媳妇了,他们可以不认我,但我这个做媳妇的不能不认公婆。”说完,就把自己带来的腊肉腊肠大米放在厅里的桌子上,还有一袋名为三匹灌的茶叶,三匹灌是当地土制的一种茶,采摘山上野生茶树的翠绿叶子,在热锅里简单杀青,晾晒后茶叶又舒展成整个叶子的原来形状,只是成了橙黄色,再多的开水,只要放进三匹茶叶,茶水金黄澄澈,生津解渴,茶香回甘。这是李晋成的最爱,从他在马道河当支书时一直到现在,随手都拎着一个水杯,杯子里泡着的就是这三匹灌。

    拿了结婚证后,周晓芳又去了李晋成家,李晋成老两口依然不见,她和李友乾对着他爸妈的房间鞠了三个躬,说“爸,妈,我今天成了您们儿媳妇了,没什么孝敬二老的,买了几件衣服,不知道合不合身。”

    李晋成在房间里跺来踱去,不说话,老太太眼泪巴沙的,小声对他说,难得晓芳还这么识大体,他依然没有吭声。

    她和李友乾走了没多久,他哥李友权追了上来,塞给她两个红包,说是爸妈给的。周晓芳收了,马道河的规矩,新媳妇第一次叫男方父母为爸妈时,男方父母得给新媳妇“改口费”。这个风俗一般只是针对年轻人新婚的,现在她和李友乾都五十多岁了,他爸妈还是按了旧时的风俗,难道是他爸妈是对三十年前悔婚一事在做心灵上的弥补?她只是淡淡地对李友乾说:“你爸妈的心还是肉长的……”

    她不想张扬,只打算两家人在一起吃吃饭,就算举行了结婚仪式。李晋成老两口还是不肯来,派李友权一家人来了,还有李艾方、王丽欣和李小禾一家参加。席面上少了老爷子,周晓芳心里不是滋味,尽管她知道,老两口认了她这个儿媳妇,但心里还有成见。说穿了,还是老爷子一向高人一等的顽固心在作祟。

    王丽欣俨然像个“家长”,给周晓芳和李友乾买了两套床上用品,又每人买了两套新衣服,拣了其中一套,伺候两人穿好后,王丽欣说,这是大事,得有仪式感。就让周晓芳和李友乾坐在堂屋中间,李艾方和王丽欣恭恭敬敬地给他俩鞠了一躬,叫了一声爸妈。李小禾和陈向南也过来,李小禾扯了陈向南,像一对金童玉女般,一起磕了一个头,叫爷爷奶奶。

    正在这个时候,陈邦国和向丽回来了,在旁和李小禾玩得正高兴的陈向南看见他们呆了一下,然后跑过去紧紧抱住向丽,把头埋在她怀里,既不叫人也不说话,双手就是不撒开。

    周晓芳心里欢喜,嘴里却埋怨着小两口,说:“叫你们不要回来,你们怎么就回来了呢?花这么多路费。”

    向丽说:“我妈大喜的日子,怎么能不回来呢?”

    陈邦国和向丽就冲着李友乾叫了一声爸,李友乾眼眶霎时红了。

    周晓芳看陈邦国对李家的人有些敷衍近似淡漠,不像李艾方和王丽欣那么真诚热情,就对李友乾说:“在教育子女方面,你比我强多了。”

    李友乾脸上笑呵呵地小声说:“能有今天,我知足了,我知足了……”

    这是他心里话,现在父母再婚,子女很难改口的,陈邦国叫他爸,能做到这一点,也很不错了。

    李晋成老两口没来,周晓芳心里有个结,表面上不动声色,还是开开心心地,接受着大家的祝福。陈邦国和向丽在家只待了两天,就要走了。

    周晓芳依然不舍,也不放过任何机会,就对陈邦国又开启了苦口婆心的模式,说:“你们能不能就在家呢?你们没多少文化,打工能挣几个钱?城里花销多,又要付房租,还不如留在家,要比在外面强。”

    陈邦国不说话,麻利地收拾着要带走的东西,陈向南苦着脸,紧紧跟在她爸后面看着,恋恋不舍无可奈何的眼光一会儿看看她爸,一会儿盯着她爸收拾的东西。

    “妈,您别说了。现在有了爸在你身边我们也放心了,该回来时我们就会回来。”向丽一只手拉着她的手,另一只手搭在她肩膀上,显得很亲昵。

    向丽的话,虽中听,但在戳着她的心,感觉自己和李友乾结合了,正把儿子儿媳在往外推,尽管她知道向丽不是这个意思,但可能延长了他们回马道河的期限。

    陈邦国和向丽走时,周晓芳想和陈向南一起去送送,但陈向南不依,跑进屋子里关上门,大哭起来。

    在陈向南的哭声中,她目送着儿子儿媳渐渐远去的背影,嘴里喃喃自语着,“造孽,造孽啊……”

    “年轻人,就让他们在外边闯吧,倦鸟总会有飞回来的时候。”李友乾在旁边安慰着她。

    周晓芳还没有去过李艾方的家,陈邦国和向丽走后,她决定和李友乾回去看看。

    “怎么像刚出嫁的女儿回门呢?”李友乾笑她。

    周晓芳心细,李友乾虽然回了马道河,但户口还在城里,她想把他的户口迁回来。户口不户口,迁不迁的问题,没多大意义,但对于李友乾来说,却是意义非常,那是他隐藏在内心,根深蒂固叶落归根的源根性。

    他没说,但周晓芳看得出来。

    她把这事跟李友乾一说,他激动起来,说:“一切听从你的安排。”

    想当年,自己要进城,只能娶了城里的女人,现在回农村,也和当年进城一样。他慨叹时事的变化,竟这般捉弄人。

    李艾方和王丽欣也同意周晓芳的想法。

    “妈,实话跟您说,我和艾方还是有私心呢。”王丽欣高兴之时说了心里话。

    王丽欣是市人民医院的医生,李艾方是市职能部门的主任科员。两人的事业心都很强,王丽欣一直在努力想取得高级职称,李艾方也一直想往高处走。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父母身体健康是对儿女和家庭最大的贡献,一旦父母中风了或者是得了其它的疾病,卧了床,对子女的生活和工作有可能带来“灭顶之灾”。他们之所以十分在意李友乾和周晓芳的结合,一方面是因为李友乾没爱好也没心里寄托,长期下去落下病根就麻烦了;另一方面,周晓芳一直是李友乾心中的一个结,把这心结解开了,他心里高兴,在农村空气好,有了好心情,身体健康也有了更好地保证。再加上,他们想让李小禾在学校寄宿,培养他的独立生活能力。之前把李小禾交给父亲,纯粹是为了父亲有点事做不寂寞。现在这样一来,平时周末,一家还可以回农村度度假。

    “妈,这是我们真实的想法,您别见怪。以前农村人希望在城里有个亲戚,现在很多城里人也希望在农村有个落脚的地方。”王丽欣由衷感慨。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这想法是对的,难得你们有这份孝心。”周晓芳心里叹息,要是儿子陈邦国也这么想就好了。

    周晓芳几次把老陈的遗像收了,李友乾又找了出来,说就挂着吧,要感谢陈哥呢,给了你幸福时光不说,还给我留下了老屋,也让他看看你现在的日子,在九泉之下他会安心的。

    周晓芳就不再说什么了。就把与老陈过去美好的日子埋在了记忆里,只想一心一意与现在的丈夫李友乾享受幸福的生活。

    李友权有一天对周晓芳说,他爸妈很喜欢周晓芳送给他们的腊肉腊肠和大米,说她的手真巧,尤其是那一袋三匹灌的茶叶。

    周晓芳明白了,他父母吃的喝的不一定就是那香醇的味道,也可能是对马道河的一份眷念。连李友乾都有叶落归根的想法,李晋成老两口可能也不会例外。

    她再一次来到了老爷子家,老爷子还是躲着不见,李友权看不过去了,就说,刘备三顾茅庐是请诸葛亮出山,你们都快八十岁的人了,还能做什么,弟妹是为你们好!你们平时不是总叨叨要回马道河看看吗?!

    老太太这才走了出来,周晓芳大大方方地叫了一声妈。老太太笑着答应,拉着她的手眼眶就红了。周晓芳看见老太太如此,心里坦坦荡荡的,格外舒畅。

    老爷子没有办法,硬着头皮走了出来,周晓芳喊了一声爸,老爷子的脸还带着几十年前的那种威严,眼光没有看她,微微颔首,不知是点头还是摇头。

    “你也别怪我,就是到现在,我也不会后悔。”老爷子精神矍铄,语气还是那么硬气。

    “您说这些除了伤人,还能有什么用?!”李友权对老爷子有些不满。

    “爸,您说到这里,我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这都是缘分。以前都过去了,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我今天来,诚心实意的想见见您和妈,不然心里过意不去,别人也会说我这个做儿媳妇的不识礼数,让他们看笑话呢。”周晓芳心里说您不后悔我也没什么后悔的,年龄大了方见儿媳的真心,您心里会有一杆秤的。

    “还是晓芳比我们考虑的周全,我们一直想回马道河看看呢,年龄大了,没个落脚的地方不太方便……”老太太说着,老爷子横了她一眼,就没再往下说了。

    但李晋成的神情和缓了许多。

    “爸,妈,我这次来呢,还有一件事和您们商量一下,过几个月是爸的八十寿辰,看看能不能回去马道河老屋去过?”周晓芳满脸笑容。

    李友权连声说好,好久没回马道河了,回去看看散散心也好。

    老太太看了老爷子一眼,小心翼翼地说:“这怎么好意思呢,这怎么好意思呢……”

    老爷子尽管心里是一百个乐意,但没有表露出来,老太太见老爷子没吭声,也没给个准话。

    “我爸就是嘴硬,我妈说的是实话,他们一直想回去看看。你别怪他,我再做做他们的工作,就麻烦你到时候准备,至于费用呢,我们两兄弟来承担。”临走时,李友权对她说。

    “不用的,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她摆摆手说。

    “那怎么行呢?我们都是做儿女的。”李友权摇摇头。

    “那好,到时候您就准备酒和饮料吧。”

    周晓芳请老爷子回马道河过大寿是诚心诚意的,都风烛残年了,他却还憋着气。她想借机了了几十年来的疙瘩,也让老爷子看看,我周晓芳虽在农村,一个女流之辈,生活丝毫不比城里差,老爷子不后悔,但自己也得让他服气。

    周晓芳回到马道河,一直想着老爷子的寿辰一事,她想把马道河的老爷子那一辈人全部请来,一起好好得热闹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