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唐太宗是我兄长 » 第三十一章 纯粹的人

第三十一章 纯粹的人

    “603年,隋开皇二十一年,戊申年,六月,蝗灾疫,除陇州外,北方诸州郡死者十八九”摘自《隋书·高帝纪》

    ……

    自第二日起,上山采药之事愈发顺遂起来。

    第二日归时,众人带回赤芍药五斤四两,升麻十余斤。

    第三日,赤芍药十斤六两,升麻三十一斤。

    ……

    第六日,赤芍药十五斤三两,升麻四十五斤。

    至此,六日来众人已累计采摘草药总计一百五十三斤,药方以及第一批调配好的药包已经打包装车全部送到了州府衙门。

    孙思邈站在山坡上看着装满药材远去的车队,神情严峻,全然没有完成任务后的轻松和欣喜。

    ……

    昨日在几里外的村中,有外地流浪自此的一妇人突然晕倒。

    周围人上前发现她面部血红,浑身恶臭,叫喊着“时疫,是时疫。”四散奔逃。

    原本的村落瞬间一个人都不剩了,后来孙思邈带着人闻讯赶去,那人已经意识模糊,奄奄一息,随全力抢救,最终还是一命呜呼了。

    州府得到消息,已经开始划分了严控区,禁止感染疫病的人员流动,但仍然于事无补。陇山附近的县乡陆续有类似的患者出现,都是高热不退,上身淤血,且该病传染性极强,往往一人得病,全家遭殃。

    无奈之下,州府只有采纳了孙思邈的建议,仿照长生的营地在屋子内外都泼洒混合了食醋的药酒,以往能起到点杀灭病菌的作用,同时加紧派发孙老调制的新药。

    疫病来的如此凶猛,即便是孙思邈也无能为力,这几天老人家发疯了似榨取着自己的生命力,白天在山上冲在所有人的最前面,晚上又要连夜的配置草药,不停的实验和调试。每日只休息两个时辰。

    长生劝过他两回,可孙老只默默的说了句:“外面每时每刻都有人死于疫病,每每念及此处,我心不安啊。”

    长生看着老人的背影,真想告诉他十场疫病死亡的人数,可能也不必上后世一场战争的死亡人数。然而以后的岁月中战争从未有一刻真正停止过。

    但他知道这位老人是一个真正的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只能默默的在心中祈祷他能长命百岁。

    “长生,我想到疫区去看看。”孙思邈目光注视着远方,腰背挺得笔直。

    陇州三郡中,扶风和安定两郡是受灾最严重的,也是现在疫情爆发的主要区域。而扶风郡中除了温泉县外各地都出现了大面积疫情爆发的现象。

    按道理这时候朝廷应该颁布太医令,命令全国开启防疫一等戒备的,再排除专门的医疗力量进指导和援助。

    可皇上目前顾不得这个,因为接连而来的蝗灾和各地爆发的疫情,已经让民声鼎沸,朝野动荡,有些地方的士族耆老已经开始传播皇位来历不正,皇上得行不修,以致上天降下凶兆的言论了。

    如今的朝堂之上是天子日日叹气忧心,下面臣子天天争吵构陷的局面,又有谁会真的关心天下百姓呢。

    对此长生只想说,去你妈蛋。

    你的人你不关心,我的人我关心,气愤的她在营地内下达了严格的健康消毒条例,每人每日进出必须用盐水洗手,禁止饮用生水,禁止随地吐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新来的外地流浪人员先在营地外的临时据点居住,观察期过后方可进入营地。

    在长生的铁腕手段和孙老的人格感召下,大家虽然有些不习惯,但是还是对于新的健康条例完全遵守了,结果就是目前营地的近两千人,无一人感染疫病。

    而现在长生在抗疫战役中最得力的帮手要走了,突然间长生竟生出这样念头:“如果管的不那么严格,如果营地里有几个生病的,是不是老孙就能留下了。”

    用力摇了摇头把这个念头从脑海中除去,这样的风险她承担不起。

    孙思邈看着她,以为她在未自己的决定而难过,轻轻把她拉在自己身前,揉了揉她的脑袋:“我就去看看,很快就会回来的。”

    “说实话这里离不开您,你看我们的采药队才刚进入正规,在西坡还发现了很多新的草药,我还想让您把这些知识都交给他们,甚至我还准备在这儿给您办个专门传授医药知识的学堂……”

    孙思邈的眼神亮了亮,这一句句话精准的打中了他内心的渴望,可也就过了一瞬,他的目光又恢复了古井无波。几十年修道的修为还是让他坚定了心中的信念。

    “不好意思啊,这次老朽必须要去的,走之前给你推荐个人,八组的,叫张宝藏。此人我观之可堪大用。”

    “谁也比不上您!”长生撅着嘴冲进孙思邈怀里,像一个撒娇的女孩子紧紧抱着祖父的腰,只有在这个老人怀里他才能放下所有戒备,尽情的释放自己。

    泪水沾湿了孙思邈的衣襟,老孙红着眼眶,轻轻拍着她的后背,不发一语。

    孙思邈还是走了,在第二天清晨,没有惊动任何人,坐着长生给他准备好的马车,带上了他行医的所有家伙,唯独留下了盘缠和几本他的药材笔记,里面记录了这些天来他在陇山上采集到的所有草药的图形和注解。

    长生坐在孙思邈的帐子里,捧着手里的笔记对外面的人喊道:“带张宝藏来见我。”

    简单而有气势的命令,老孙走后她又恢复了平日的铁腕和威严。

    “遵命!”门外的兵丁听到命令后立刻回话,躬身一礼后倒退几步快步跑开了。

    ……

    长生托着腮,思考着未来的前景。

    现在是隋朝,现在的皇帝是隋文帝,好像叫杨勇,对他实在是没印象;

    父亲唐国公李渊,名字非常熟悉,好像在哪儿听过,但怎么就是回忆不起来呢;

    孙思邈,药王,历史上著有千金方的名医,虽然一直以来医圣被认为是张仲景,但是在这段与老道接触的日子里,长生觉得孙思邈完全当得起‘医圣’二字。

    让她不由得想到那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不是医圣,至少也是个医侠吧。

    一想到孙思邈,长生的思绪就容易跑的很远。

    摇了摇头,把老人的身影从脑海中赶出去,继续思考未来的计划。

    长生的远景规划——把陇山脚下的平原建成大农业园区,保证粮食产量的自给自足,然后内销转出口,用多余的钱发展工业,围绕陇山西部的煤矿建设工业区,盖多多的工厂,把陇山及附近州县的原材料都集中运输过来,然后对外销售,形成商业基本,对周围的区域进行收割和控制,最终建立起以陇州三郡为中心,可以辐射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贸易区。最终实现粮食进口化,工业规模化,商业出口话和军事自主化。再辅以科教卫生教育……

    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