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唐太宗是我兄长 » 第五十一章 青霉素

第五十一章 青霉素

    秋去冬来。

    冬日的早晨是怨声载道的。

    大家都不愿意离开新屋那温暖的被窝,但是集合号一响,所有人又都快速的穿上衣裤奔向操场。

    为了提高大家的身体素质,长生规定每日晨起锻炼。

    男的就跑步,蛙跳,妇女们就慢跑,拉伸,孩子们可以在一起玩老鹰捉小鸡。

    老鹰捉小鸡虽然有趣,可长生一直当自己是个大人,便二话不说的加入到慢跑的行列中了。

    昨晚了半个时辰的锻炼,大家排队洗漱去食堂打饭,她自己就回了屋子,专心整理汇总而来的报告。

    有鲁大师送来关于新型水坝的设计图,有水利风车的方案,高温炼铁的可行性计划书。

    另外还夹杂着杂七杂八的东西。

    长生看着这些报告努力唤回自己学习和工作时期的各种知识。

    回忆并弥补着中间可能的错误和疏漏。

    回忆完毕后就用炭笔一一记录下来,并加以设计和修改。

    不得不说她的效率还是非常高的,一年多来,营地的面积一再的扩大,收容的人数一再增多,,如今他们已经开垦了良田两万亩,拥有多达一万两千人的人数。

    都快要达到温水郡人数的一半了。

    看着大家不遗余力的开荒,播下自己辛劳的种子,然后夜以继日不辞辛苦的耕作,再到秋季的丰收。

    长生默默观察着隋末劳动人民的生活规律,她不禁为这个民族的坚韧和伟大而动容,所以她也不遗余力的进行着科技的迁徙。

    让一个个数百数千年后才出现的东西,提前问世。

    但同时她心中也明白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只靠一两件新农具是不行的。

    农民是社会制度牺牲品,即使后代拥有了更加先进技术的宋元明清,同样的情况依旧再不断上演。

    发展生产力是历史的需要,但是不是在隋王朝虚假繁荣的现在,也不是在隋炀帝即将登基的黑暗之前,她在等待时机,等待着王朝的崩塌。

    在此之前她还要积蓄力量。

    这一次她把目光又对向了孙思邈。

    孙神仙一直是长生最坚定而可靠的盟友,在香水打响了名气,名扬天下后,带来的巨大收益。

    长生第一时间就回馈给了青儿和孙思邈。

    作为两味香水专利的拥有者,长生不仅对他们在香水研制上的贡献做了直接的金钱奖励。

    并且还签署了协议,承诺在未来香水赚到的每一分钱里都有两人的一份。

    这个条款同样适用于营地的其他项目。

    这间接的引起了一波发明专利的热潮。

    而首先吃到螃蟹的小青一方面对长生感恩戴德,另一方面又迅速的把前存到了银庄里。

    颇有经济头脑的她知道预留风险金。

    而孙思邈则把长生的奖金用于购买更多的药材,接济更多的百姓,甚至还投入了新产品的开发中。

    长生给他推荐的青霉素就是很好的例子之一。

    在长生详细的给老爷子讲解了青霉素的功效和作用后,它就成了老人家的新目标。

    为了培育这种新抗生素,孙老准备了几十个玻璃培养皿,放了整整一间房间,就为了培育长生所说的青霉菌。

    经历了无数个昼夜的等待后,终于一个培养基中出现了一个白色的小点。

    老孙像捧着个宝贝似地把它端到长生面前,指了指它。

    长生也激动地点点头。

    很好直径不到一毫米地菌团,用掉了她快一千两银子和几百石地粮食,但这一切都是值得地。

    制造土法青霉素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苦的,但是为了避免手下因为流行性传染病而发生大面积死亡。

    长生还是一刻不敢耽搁的开始了研究工作。

    她先让人用高粱、水稻、肉末熬成营养琼脂。

    再把所有仪器和材料都进行高温消毒,然后将青霉菌小心的放入罐中,密封保存。

    一切环境条件都按照她记忆中的复制,在经过反复的实验。

    得出最合适的生产标准。

    这已经是营地里推而广之,慢慢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模式了。

    在不能大量生产,进行加工和提纯之前,土法得到的青霉素,只会被用来清洁伤口。

    在她的事业高歌猛进时候,父亲的一封来信打乱了她所有的计划。

    皇上驾崩了。

    隋文帝杨坚在他执政多年后终于因病死在了病榻之上,虽然官方对外是如此说法。

    杨坚在弥留之际将杨广唤至床前,将江山国家托付于他。

    然后杨广拒不接受,反复再三,终于托孤成功。

    杨广就这样不情不愿的登上了大宝。

    但是长生更愿意相信另外一个版本:就是杨坚在死前才看清杨广的真面目。

    被他气的大叫:畜生,逆贼。

    然后在怀念皇后的哀叹中,一命呜呼。

    杨广果然也没辜负他隋炀帝的谥号。

    登基之初就霸占了他的两位娘亲,将先帝宠幸的两位妃子纳入宫闱。

    然后就是迫害他的几位弟弟,没弄死的杨勇,杨俊赶紧弄死。

    远在外地封王的杨秀则一纸调令让他返回京都面圣。

    杨秀自然是不愿意来的,但他深知自己这位亲哥哥尿性。

    今天你敢抗旨,明天带兵征讨的檄文那就再路上了。

    所以他也是不情不愿的出发了,一路上是磨磨唧唧。

    蜀地到大兴几千公里的路程,半年了还没走一半。

    杨广此刻却没心思对付他的这位弟弟。他在清除反对他的大臣。

    先是将柳述、元岩逮捕关入大理寺中。

    然后提拔杨素,张衡等党羽,把持朝政。

    此时汉王杨谅在并州起兵,证实举起讨伐杨广的大旗。周围群集相应。

    但是杨广派出得力大将杨素出兵征讨,不日就将其击败。

    无奈之下的杨谅只能投降,结果被待会都城羞辱一番后,关入冷殿幽闭至死。

    顿时朝野震惊,再也没有敢公然违抗杨广之人了。

    李渊也惊出一身冷汗,暗道幸好听了长生的建议,不露出反志,不然也是灭顶之灾。

    于是继续暗中发育自己的力量等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