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唐太宗是我兄长 » 第六十二章 敦煌大捷!

第六十二章 敦煌大捷!

    “今天你领着几百个弟兄,你尚且冲在第一个,若是有一天你是我座下大将,统领千军万马,你还冲在第一个么?你要知道你杀死无数小兵都没用,只要敌人一箭射死你,我们的主将,他们就赢了。当然如果你能向廖忠那样愿意躲在后面指挥的话……”

    “不可能!”秦琼怒气冲天的说:“我秦家世代忠良,保卫百姓已有百余年了,祖祖辈辈都是阵前杀敌的好汉,从来没有在后方指挥的胆小鬼!”

    他说的没错,他爷爷秦勇就是为了掩护主公撤走,被乱箭活活射死的。

    但是长生可不想他走上这样的命运。

    眼看他暂时听不进去,索性换了个话题:“我瞧你刚才的演示,似乎有你家祖传锏法的影子?”

    “主公好眼力,的确如此。”

    “我想你把这套锏法改成枪法,传给全军将士,最好是能记录成册,然后给他们学习……”长生想好东西当然是要分享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然而秦琼确拒绝了他的提议:“请主公赎罪,属下实在无法做到。”

    长生隐隐约约猜到了原因,说道;“可是有什么不方便之处?”

    “这是我秦家的家传绝学,也是安身立命之本,家母曾经严令我外传……”秦琼语气越说越凝重,仿佛是想起了家族的诸位先烈:“我家族荣耀靠的就是这手中双锏,和一杆七尺长枪!”

    这种封建思想长生自然是清楚且鄙视的,他遇到的人中孙思邈自然是不用说了,正在用心的编写《千金方》一心要把中华医药发扬光大;

    鲁大师开始时也是敝帚自珍,但很快就被长生的奇思妙想所这服,相较之下他那些堪称破烂的玩意儿自然就不放在心上了。

    好家伙人家东西都这么先进了能看上我的东西吗?

    所以长生下意识的就忘记了封建壁垒在这个时期的根深蒂固的影响。

    看眼前秦琼抱拳拱手,弯着腰一动不动。

    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既是如是,我也不会勉强你了。”

    别的事还好说,这种关系家族荣耀的原则问题,这些家族子弟是不太会退让的。

    第二天的训练场上,长生把队伍中会武术的都集合起来,看能不能从他们这里想想办法。

    众人讨论了半天,有的说要用箭,远距离的杀伤的杀伤敌人,这是避免自身损失的最好做法。

    有的说要用刀,三箭也不必上一刀的伤害。尤其是对付全副武装的突厥骑兵,弓箭往往不能有效的杀伤。

    但是提到长枪嘛,大家都不作声了。

    这时候秦琼忍不住又站出来了:“杀!”

    他一边喊道,一边站稳马步,双手迅速的做了一个突刺的动作。

    然后长出一口气,收起动作,脸上的表情仿佛刚刚杀死了一名敌人,:“可以割首级了……”

    装逼还是你能装啊,长生心想,刚要说话。

    就被秦琼打断了:“不过遇到了盾牌兵,这样就不好使了,就得这样然后这样……”

    长生饶有兴致的观察着他的动作,然后问道:“那如果碰到敌军骑兵冲针呢?”

    秦琼:“那我们也可以组成枪阵,别看他们的骑兵厉害,我们手里的枪也不是吃素的,还是要看谁的武艺高,嗯,就是这样……”

    “好,那你把刚才的动作再演示两遍,对,慢一点……”长生摸着下巴开始疯狂的记忆他的动作。

    待到看了两边之后,长生一拍巴掌:“等打完这场仗,子乔你去通知所有营的长官,刀和盾我们都不用了,换成长枪。七尺长枪!”

    见大家都一脸疑惑,长生也不想马上说明,毕竟环境所限。她下定决心了要让士兵都掌握秦琼这种简单有效的杀人技。

    虽然秦琼信誓旦旦的说不会透露家族秘籍,但是也不是毫无办法,必将刚才不是偷学了两招么。比脑子自己还是更胜一筹的。

    这两天她和手下一只在研究回去后的作战问题,似乎没把城外几十里外的突厥人放在心上。

    陈平也是如此,全军上下都弥漫着一股乐观主义的风气。

    第三天,便有探子来报:“启禀大人,突厥正在二十里外给攻城器械安装木轮……”

    陈平和长生聚精会神的听着报告,这两日突厥又搜刮了不少木材,打造了新一批的攻城车,显然是准备发起新一次的进攻了。

    所以二人马上开始研究对策。

    “他们打造的高塔和云梯都是上次的两倍,可是这样一来马匹和大量的人手就要负责去运送车了。”陈平分析道,他做出坚守不出的态势,丝毫不主动进攻,分明就是让对方来攻,逼的对手造了大量攻城器械。

    “哼,他们如此着急的进攻,一点不惜人和马的体力,就是到了城下也没力气了……愚蠢”长生总结道。

    “嗯不错,我估计出去拉车的人力,突厥最多也就一千人可用了。”陈平估算了很多遍后得出了这个结论,毕竟对方不是步兵,而视骑兵,一千人已经是很保守的估计了。

    “突厥的一千兵力要分散在前后左右保护中间的攻城车,前锋部队最强也不会强到哪儿去。今天又是连番赶路,必然身心疲惫。”长生兴奋的说道。

    “没错,只要我们击溃突厥的前锋主力,给他们迎头痛击,那其余部队必然也会崩溃。”

    失去机动部队的掩护,中间的庞大笨重的攻城部队就像盘子里的肉一样,任人宰割,所以第一仗是关键。

    “这里,南坡,那里是一片起伏的高地,两侧有高高的草丛,我们埋伏在上面,等他们经过的时候刚好是从上往下攻击!”陈平指着地图说道。

    长生研究了一会儿地图,那是距离敌军进攻路线500米的高坡,周围的开阔地带敌军要想想来就是以低打高,还是我们优势。

    长生点了点头,同意了进攻方案。

    陈平把部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埋伏在南坡的高地,他们用来阻击敌人的先头部队,另外一般则绕去突厥人的屁股后面。

    本来他的部队守城才勉强够用,但是有长生的支援兵力就充足多了。

    制定好战术。陈平意气奋发的说道:“此次定要他们有去无回,不仅要多杀贼寇,还要多抢些马匹回来,到时候咱们平分!“

    天边还没透出亮光,敦煌城却已经醒了。到处都是炊烟袅袅和来回忙碌的身影。

    长生见到秦琼的时候他正反复擦拭着自己的钢枪。

    “从昨晚就见你在擦了,这都多少遍了,还真是认真啊。”

    “不由自主的就想这么做了,”秦琼脸上一红,收起长枪,又拿过双锏擦了起来:“主公自从我到营地以来,每天晚上都会梦见自己在边疆杀敌立功,光耀门楣,今天终于要实现了。”

    他声音激动,引得周围士兵都看过来,秦琼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继续擦起武器了。

    是啊,我们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参加过两次战斗的老兵都有些紧张的大口呼吸着空气,那些一次都没打过的新兵就更不用说了,有些甚至发出了神经质的低吼声。

    被班长咒骂抽了两鞭子后才好些。

    长生见了便清了清嗓子,想说几句鼓舞大家的话。

    她找了个箱子爬上去,站在上面看着大家,下面的士兵也都站了起来,望向这边。

    长生连呼了几口气,调整好呼吸,然后朗声说道:“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我华夏子孙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之上。”

    但三皇五帝,历代贤君之后,我中原文明开始衰落,屡屡受到番邦夷狄的窥伺和入侵。

    魏晋不能自守,以致胡人乱华,千秋功业险些毁于一旦。隋文帝高举旗帜,驱逐暴乱,才让北方民族有所收敛。

    然胡人亡我之心不死,我华夏儿女岂能受人欺凌。

    反攻之日就从我辈开始吧!

    我们会流血,突厥蛮子也会,我们会死去,突厥蛮子也会!

    长生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大声道:“但是我们有子孙亲人的供奉香火可以享用,有祖宗祠堂可以安身,即使道了九泉之下见到列祖列祖我们也可以昂首挺胸的说:我们是为了荣耀而牺牲!”

    长生拔起面前的旗杆,用力举过头顶,高呼道:“诸君,必胜!!”

    每个周围的士兵都激动的举起双手,高喊着:“我军,必胜!”

    “华夏,必胜!”

    喊完之后,士兵迅速整队出发,如同蚂蚁般好好荡荡的走入晨曦中,每个士兵都在向着埋伏地前进,等待着他们猎物的到来。

    ……

    大业三年四月,突厥数千铁骑东进攻击敦煌,敦煌三千余边军奋勇杀敌,敦煌门前双方尸体层层叠叠。

    突厥攻城两日不破,后退五十里。

    三日后又进攻时,在途中遭遇隋军伏击。

    两千余边军和民兵与突厥军大战与敦煌外南山……

    是役,隋军大捷!

    ……

    “赢了!”

    长生看着远处的战场,松了一口气。

    战场完全是按照长生和陈平预演的剧本在进行,突厥的前军被击溃后,中间的辎重部队目瞪口呆的看着大批隋军汹涌而至。

    他们的武器盔甲都在车上,有的还光着上身,毫无反抗能力可言。面对如狼似虎的隋军的进攻,有些反应快的翻身就去拿武器,更多的则是高呼着隋军来啦,四散奔逃!

    他这一喊整个突厥的阵型都乱了,有些人准备组织反抗,有些人以为中军被攻破了开始逃命,有些人想弄清形势先按兵不动。

    结果就是在一片大混乱中,突厥的军队中心开花,土崩瓦解。

    勇猛无畏的边军追着他们砍杀,逃走的人把想要支援的队伍都冲散了,敌军一溃千里。

    要不是骑兵数量太少,很多敌人实在是追不上,不然这一役就能打的西王庭的吉利部落元气大伤。

    加上上次敦煌防御战,这两次胜利一共缴获了敌军首级八百,马匹上千,弓箭无数。

    近期内西突厥已经武力发动像样的攻势了。

    陈平非常客气的让长生先挑选武器,长生已经想好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对武器倒是没有渴求。

    倒是看上了马匹,索性就要了三百匹好马,反正目前营地的粮食充足,不行就专门开垦些地种苜蓿,倒是不愁马匹的饲料。

    是役长生军出战一千人,伤亡二百余人。

    四月底长生打造了好了棺材把阵亡的尸首都收敛好,然后用马车驮着,慢慢拉回营地去了。

    朝廷已经受到了敦煌的捷报,据说把长生军收编国家,已经开始在朝廷讨论了,目前最有争议的就是长生的军衔和部队的编制粮饷了。

    回到营地后,长生给每个棺材都盖上了军旗,长生军的狮旗,然后郑重的把二百多士兵一一安葬了。

    敦煌战役后,长生营正是划归国有,朝廷下令兵部和户部派人前往敦煌营地,实地勘合士兵的人数,武器装备。

    很快长生对营地的所有将官宣布了朝廷任命的结果。

    “陈平授武卫将军,世袭敦煌镇千户,领敦煌守备……”

    陈平从原先的五品一跃而成武三品的官衔,长生手下的将领们都安静的等待着下文。

    “李长生授陇西别驾,世袭敦煌镇百户,领敦煌校尉……”

    “恭喜主公!”众人齐声欢呼道。

    长生也面带微笑,“还没完呢,这次还封赏了你们几个……”

    “张虎,萧封,秦琼一并授予敦煌备身参事,世袭敦煌镇旗官。”

    “多谢主上提拔!”这些人一下就从农户转成军户了,家里也可以得到朝廷拨给的突地和人口了。

    “还有件事,因为我们的转正,朝廷会给我们排个监军……祖制如此,隋朝向来就是以文驭武,各个军镇都会有文官监军的。”

    “我打心里是不赞同的,”长生开门见山的说道,“这点我跟陈平说过了,联名上书反对。”

    “结果呢?”不出意外的秦琼又是第一个出言询问的。

    “祖制,祖制不容更改!陈平请求派地方文官来我处监军。”

    陈平毕竟是长生的战友,是会想着替自己人说话的。

    “那文臣们会同意这种请求么?”张宝藏问道。

    “当然了,不仅驳回了,还直接从朝廷派了个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