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唐太宗是我兄长 » 第九十三章 宇文述

第九十三章 宇文述

    来到城门口的时候,长生已经远远的看到对方的马队了,她恭敬的走到路边迎接着对方的到来。

    对方还没停下,长生就抱拳鞠躬道:“宇文大人稍事休息,待下官巡视一番后,安排好了护卫的兵丁再请大人到军中一叙。”

    宇文述是个五十多岁的红脸大汉,他声如洪钟的说道:“李大人不必费心了,本官也是在沙场征战了多年的,身子骨还算硬朗。”

    长生心说这也是个倔老头儿,当下也不坚持就跟在他身后往敦煌城们走。

    这宇文述看到了敦煌城脸色都红润了起来,笑着问道:“听说这次李将军独自面对突厥联军又是一场大胜啊,目前情况如何?”

    他刚说完一阵凌冽的寒风吹来,吹的这老头儿直打哆嗦,长生关切说道:“城外风大,宇文大人我们还是移步城中大营再详谈吧。”

    哪知这老头性如烈火,一个劲儿的催促道:“先说先说,我们一路走一路说。”他这几日收到高大人的奏报还有边防军的奏报两相比对后觉得情报属实。那也就是说敌军的主力已经遭受了重创,而且还有更多的主力正在聚集过来准备营救,这是个歼灭西突厥的大好时机啊,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他就马不停蹄的从东边赶了过来。

    等二人走到了长生军的行军大营后,长生对着地图就给宇文述讲解了一下这次出兵的前因后果,以及战斗的整个经过,并且分析了现在的突厥情况和以后的发现态势。

    宇文述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长生给他一讲解他就明白了,不仅感叹到敌人惶惶之势大举进攻可以说是筹划的很周密了,所以陈平也不幸遇难,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你能挺身而出,挽救了临川的数千将士,和敦煌的数万百姓,李将军真是我西北边军的典范啊。

    长生赶紧摇头摆手讲功劳都归结到刚铎营的同仇敌忾还有手下的奋勇杀敌上。她说完之后就见宇文述盯着自己眼神怪异。长生赶紧肃立抱拳:“宇文大人有何话不妨直言。”

    宇文述撵着胡须,仔细打量着长生说道:“李将军今年也就十岁左右吧。”

    长生愣了一下,好久没人提起自己的年龄了,她顿了一下如实禀告道:“末将今年九岁。”

    九岁就建次奇功,官居四品可以说是旷古烁今,古今未有啊,这也是我朝人才鼎盛之兆啊。向我儿在你这个年纪还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懵懂孩提,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长生赶紧连道不敢,心说你家那几个货可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我还是离得远远的为妙,赶忙说:“卑职全靠运气好,岂敢和宇文公子们相提并论。”

    “可惜你未曾入私塾,年纪又太小不然老夫真想向陛下举荐你入朝为官,国家正值用人之际,你这样的栋梁之才……”宇文述说道这里突然就不说话了。他看着长生桌上的一份情报问道:“那是何物?”

    长生回头一看那是刚才送来的长生营密函,结果洪安通来说宇文述来了自己一慌就没来的急拆开看,于是回禀道:“启禀宇文大人,那是我长生营的情报”说着拿过来双手呈给宇文述。

    她知道这种人的性子,你越是正大光明的给他看他越是不稀罕看,你越是想藏着掖着他反而会被勾起了好奇心。

    “你看吧,这是你大营的是,当然是你自己处理了。”宇文述说完就大马金刀的往座位上一坐,等着听长生的汇报。

    哪知长生看完后就陷入了沉思,一边摩挲这情报的纸张一边思考着问题,洪安通知道主公再想问题的时候不喜欢被打断。宇文述倒是也不着急,不催促她就这么让她一直想着。

    半晌后,长生才反应过来,连连告罪。

    宇文述摆了摆手:“信上怎么说,看你脸色如此差,可是被人偷了大营了?”

    长生脸色古怪,摇了摇头说:“恰恰相反,长生营十几里外的那些敌军建起来迷惑我们的大营被他们自己烧毁了,除了大批敌军盘踞的鄯善郡外沿途的烽火台和堡垒都被他们放弃了。”

    宇文述没听出里面有什么问题,问道:“怎么了,这有什么不妥么?”

    长生见老头似乎没什么坏心思是真心关心这边的战情,也就不再隐瞒了,她让自己的参谋给宇文讲述了一下他们最近商议出的计策。他们之前认为敌军在撤退之前至少要骚扰一下长生营,让敦煌的长生分一部分兵回去救援才好突围。

    现在对方既然放弃了袭击长生营的后方,就说明敌人认为不必要进行这种袭扰了,那就是说明敌军的主力已经到了,双方合兵后他们认为实力已经足够突围出去了。这对于长生营来说将又是一场苦战。

    此时长生突然希望宇文述是带着大军来的,因为经过前面的战斗后,现在双方的实力是此消彼长,经过这段时间的修整,刚铎营慢慢恢复了元气,只要这个时候宇文述能带几万精兵来,也许不用几万,几千也行那也将是对正面战场的极大补充。

    哪知宇文述笑了笑:“对不起,老朽还真是孤家寡人来的。”他此刻也感到有些尴尬,虽然他在宇文家地位很高,但是他毕竟对边军只有调动权没有指挥权。那些边军大多也不是他的直系手下,所以各个部队都是阳奉阴违,因为没有直接对敌,他们大多没处在战备状态,调动起来也是磨磨唧唧的。

    还有人甚至说长生会不会是谎报军情,谎称自己击败了突厥联军,其实只是龟缩不出,万一相信了她的话整顿好部队跑过去一看发现对方已经跑了,或者反而被伏击那可如何是好。

    这种话竟然还很有市场得到了很多复议,毕竟这可是能打败陈平主力的突厥主力阿史那染干部,长生军虽然能战但是也不能以一敌二吧。

    但是宇文述听了战报之后觉得长生营很可能没撒谎,所以就对长生有一股莫名的信心。她不愿意平定西北的大好机会就这么从眼前溜走了,就先带了自己的一众亲卫先打马赶来,并且命令剩下的先联系部队和粮草,等他们整顿完毕,就命令他们立刻火速赶来敦煌驰援。

    不过这里面的龌龊细节他就不想告诉长生了,他严肃问长生道:“你的手下刚才分析说,突厥鞑子可能已经合并并且很有可能要大举南下了,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那么如果援军一时半活儿无法感到,仅仅凭借敦煌的军力你觉得取胜有几成把握?”

    如果对方再来一个部落两三千人,卑职的几千人倒不是不能一战,如果再来一个营嘛倒是也有些胜算,可万一铁勒的主力都大举南下,那卑职就……

    长生说到这里也就不在说了,她的意思很明显了,自己的部队也是人,不是天上的金刚,如果真的是始毕可汗大举南下的话,那也只有请太上老君来了。

    宇文述看着长生的眼睛说:“我老头子就在这里跟你实话实说了,此役你损失了一个兵我就给你补两个,损失了两个我就给你补四个,武器战甲也是同理,只要你全力杀敌,不管结果如何老夫一定奏请圣上嘉奖与你。”宇文述的意思很明确了就是让长生跟对方兑子,自古以啦这种方法都是没有大问题的,因为汉民族的人数优势,只要是兑子一般来说都是我们赚的。

    但是长生是典型的爱兵如子,自己的兵和其宝贵,培养起来可是花了大力气的,那些蛮子谁稀罕呢,以后也是被剥脱当工人的料,不过她此刻却不敢如此说,只能连忙回到:“多谢大人提拔。小的必然尽心竭力。”

    “这时一句荡平西北的大好时机啊,老夫看好你,大战在即而将士都存着自保之心那就是老夫的失职了,不管你有何后顾之忧尽可以现在开口,老夫无有不允。”宇文述霸气的说道。

    长生心说这话我听着耳熟啊。前不久刚跟一个叫叶秋的说过。

    在古代的制度下,普通的士兵是不值钱的,他们大多是历史记录上的数字而已,是纯纯的战争消耗品,即使死了也就是些许白银的抚恤罢了。只要把这些空缺再补上就好了,说不定还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但是长生对自己的手下无比重视,尤其是那些富有战斗经验的老兵。

    在她看来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一个老兵对于队伍的价值远远大于几个新兵,老兵的打量伤亡和流失将会对军队的构成来带巨大的损失和伤害,造成军队战斗力的直线下降。

    这次面对突厥联军长生营损失了近三百步兵,还有一百多人伤残可能永远的离开了战场,这样长生心痛不已,好在剩下活下来的人经过战火的淬炼,已经成长起来了。他们有些人从一开始到现在已经打过四五次仗了,有些丰富的战斗经验,他们是未来长生想要培养成为军官的对象。

    在长生的计划中,这次大战过后,他将会用剩下的一千多战兵去带两千五百左右的新兵,然后把自己的部队扩充一倍。

    如果听从了宇文述的建议,从明面上看自己的兵源和物资都得到了更大的补充,建立了很高的威望,得到了这位老臣的信任,还有升官的保证,优点似乎就是目前这几点。

    而反过来的就是,由于自己部队中老兵的打量损失,部队的战斗力在短期内会直线的下滑,相当于这一年多的级白练了,一朝回到解放前,而且还要对方突厥鞑子肯跟你拼才行。

    其次自己在队伍中的威信会降低,长生的形象一直都是贵兵而轻利。有什么好东西都是不计成本的往士兵身上砸,最好的矛和最强的盾,还有无数远程火器的开发研究,这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长生恨不得把所有士兵都武装到牙齿。恨不得每场战役都是零伤亡。

    所以长生也在将士中赢得了爱兵如子的称号,这个统帅真正做到了把手下当兄弟,做到了什么是袍泽之情,所以她的部队凝聚力非常高,现在为了这些虚名和利益就要破坏长久以来自己精心维系的形象,这到底划得来么?大家会不会认为她实际上也是一个用士兵的姓名换军功的人?

    然后就是这个宇文述会不会是给自己画大饼,这可是官场上管用的伎俩了,打之前说的天花乱坠,打完后就各种折扣甚至翻脸不认人的比比皆是。即使这个老头说的是真的他能兑现多少?这都是个问题。

    现在摆在长生面前的就是两条路了,要么在朝野和名望中选一个,要么就是在军事实力和个人形象利选一个,换句话说他是要舍小家为大家还是损公肥私呢?

    前者即使岳飞,后者可能就成了军阀了。

    微微犹豫一下,长生就下定了决心:“末将自当尽心竭力,请宇文大人放心。”说罢长生就应对方的要求带着他去检阅手下的长生营和刚铎营两只队伍。

    “宇文大人请看,我长生营已经有了近千副铁甲了,这都是兵部诸位大人们的努力啊。”长生决定先下手为强,一脸激动地向宇文述连连致谢,毕竟对方也是兵部的一员,也在上次的上书中出了一份力:“要不是宇文大人替下官在皇上面前美言,让皇上龙颜大悦,哪有这些赏赐下来的铁甲,那卑职又何来的这次大捷呢,全是大人救了我数千将士的性命啊。”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长生的这串彩虹屁让宇文述颇为受用,可他又联想到了去年在朝堂上那班文臣誓死反对时的情形,想到了这个孩子的父亲跟皇室的渊源,也不禁感叹了起来,本来脸上洋溢的笑容也渐渐的消失不见了。

    检阅完长生营,长生又带对方来到了刚铎营前,新提拔上来的小猴儿第一个激动的跳了出来“:卑职孙猴儿,拜见宇文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