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唐太宗是我兄长 » 第九十五章 吸收

第九十五章 吸收

    大业六年二月三十日,历时近两个月的肃北战役结束了,突厥人妄图一举瓦解西北隋军的战略意图彻底失败,不仅如此因为这次失利使得突厥人在西北面临的境遇更加险峻了,他们不得不重新整顿人手,进入漫长的休整期。

    本来他们寄希望于依靠此次战役劫掠临川和敦煌的大量生活物资,补给自己,但是这个目的同样失败了,不但如此他们还损失了大量的马匹和武器装备,后来铁勒主力为了救援他们而进行的紧急动员也消耗了他们打量的物资储备。

    隋朝朝堂在收到了西北传来的关于肃北战役的简报后出现了短时间的失语,这个结果也在长生的意料之中。长生此次的敦煌一战不仅救出了近万士兵,还顺带手的击败了围困明军突厥联军并且将他们反包围了起来,这还不得不让敌人出动了数倍于长生的主力才把人救走。

    在反复的如同神经质一般的核对了这一结果后,整个朝廷都沸腾了。大喜过望的杨广一时间都都忘记了长生是对头的儿子。就连一向与兵部不对付的文人都纷纷上表请求嘉奖此次战役的诸人。用他们的话来说,有长生这个不世出的名将在,肃清西北那不是指日可待,等几年西北的突厥鞑子彻底歇逼后希望可以把长生调去东北,教训一下那里日益嚣张的鲜卑和高句丽。

    大业六年四月份开始,隋朝的民间也开始流传长生那具有传奇色彩的事迹,包括各种民间的曲艺人员已经把这次战役进行了各种艺术夸张,包括但不限于长生长着三头六臂,口中喷火眼中放电,独自击败了十万突厥……

    三月三日,长安李府内。

    长安刺史李渊正轻松愉快的读着西北寄来的信函,这已经是这几天内数不清多少次,李渊给李世民读这封信了,虽然李世民自己也能读,但是他更喜欢利用这个机会自己再看一遍。

    已经升为校尉的李世民听完长生自述的肃北战役概要后满脸的憧憬和羡慕,恨不得自己也能够像长生一样纵横边塞,保卫家园。自己当年的表哥房玄龄如今都快要官居四品了,也是独挡一面的人才了,果然在弟弟手下的人都是精明才干之辈。

    长生的部队号称有一万二但是其实战兵满打满算也就两千左右,再加上三千多人的辅兵其实也就五千余人,却能斩首近六百人,而且是异地作战,面对的是敌军主力,这是何等的骁勇善战啊,不禁令李世民悠然神往。

    恨不得亲见见识一二。

    除了斩首的功劳,夺旗,夺盔,还有救助百姓这都是功劳,加起来怕不是得有十几级的一等功,算下来又能给长生升一大截。升到西北副将一级,现在长生还是百户,所以西北副千户,西北千户,实习西北卫指挥使……世袭西北署指挥同知,实习西北署指挥使,既不能再高了,不然得要超过宇文述了。即使如此长生也一口气升了七级之多。

    杨广表示这个没毛病,甚至还可以更高,考虑了一会儿就说:“不如给李长生加太子少保衔,这样多余的功劳都算在里面了,还有此战全体官兵人人赏银一两。”

    大业六年四月,长生营。

    “向左转……”

    喊声震天的操场上,长生正看着新一批的士兵们在机械而笨拙的做着动作,学习着枪兵方阵的队列配合。这里面有来自刚铎营的一大部分,上个月宇文述就返回陇州了,他走了没多就长生也就班师回老巢了,而她走的时候,四百多刚铎营的将士就哭喊着一定要跟着来长生营。

    当时长生的营帐外跪了密密麻麻的一片士兵,这四百多人异口同声的要卖自己给长生为奴,他从参加长生军的老人那里得知,一开始长生发家就是靠从人市上买的奴隶,现在有些当时的老人还没脱离奴籍,对长生还是以主仆相称。

    长生当然没有同意,也不会同意,当时蝗灾之初她收留的那几千人之所以让他们签订卖身契是为了安他们的心,让他们踏踏实实的安顿下来,至于再后来她因为赈灾而产生名气再慕名而啦的那些人长生就没有跟他们签订卖身契了,现在她当然不会再做签订卖身契这种事情了。

    自打长生下令让陈平将军的旧部还有叶秋的部下商议继承统领敦煌和刚铎营后,刚铎营的将士们就消除了对于长生的最后一丝疑虑,剩下的只有慢慢的感激和敬仰。

    长生把敦煌的数千辅兵都转移到长生营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反感和不快,这些人不但和刚铎营的士兵一样积极要求加入长生营,而且有些刚铎营的军官还在请求长生让她接受他们入伙。

    既然如此长生也就不再客气,着手对这些新兵进行了筛选,她希望这些新加入的人尽量是底层的小兵,还没有沾染军官的习气,很轻松的她就挑选了符合自己要求的士兵。

    毕竟经过肃北的那一场大战,刚铎营的大部分军官都阵亡了,所有她挑选的人都有战斗经验,有的甚至长生军建立的时间还要早。

    接收了这近五百的刚铎士兵,又从辅兵中挑选出了几百新兵,长生的手中一下子拥有了近三千的步兵,因此她把长生营中原先富有战斗经验的,表现突出的老兵挑选出了一百多人,一律授予旗管的官衔,然后让他们组成了一个新的排。叫教导排。

    这个不同于之前的军官学校,那是专门培养军官的地方,教导排主要的人物是用来训练新兵。

    在长生的计划中,教导排只是个起点,他们会被安排参加军官培训营的学习,跟他们一起上课,其中表现优秀的也会被提拔到更高的职位上去。

    剩下的三千步兵长生将他们一分为二,一千五百的长生营老兵会被作为骨干来组建新长生营,而剩下的五百步兵会和刚铎营还有辅兵中选出的新兵组成一个新的刚铎营。

    这个新的营的名字着实困扰了长生一段时间,她想为已故的陈平和叶秋留下些什么,这是她为了纪念历史上的这些英雄所能做的努力,他本来想把新的名字命名为“陈平营”或者“叶秋营”,谁知却收到了上下官兵的一致反对。除了长生外在长生营中没有人愿意新的营被烙上其他任何人的烙印。

    长生营的人自然不用说,他们心里一直把自己认为是长生的嫡系,而原本刚铎营的将士也怕因为这个名字而被排挤出长生的指挥中心之外。没人愿意被当作外人。

    所以为了让大家都满意,长生把新的名字命名为秋声营,暗含秋日的萧杀之气,最重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