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变革之路 » 第二百三十章 知是少年侯

第二百三十章 知是少年侯

    李睿回到府中休息了一天,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问。

    只是老实地陪着二位佳人,在侯府闲逛,吃吃喝喝,好不快活!

    外面满城的风雨似乎跟他无关,但是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他而起,不管他是受害者,还是始作俑者,他都是影响甚至可以决定这一切的人。

    皇城司一天就将整个京城的大部分衙门扫荡了一遍,侍郎以下的官员,六部起码少了一半。

    连顺天府也未曾幸免,同样被这场突如其来风暴波及,一半的佐官、仓曹都被下了狱,整个衙门都要面临停摆。

    更让人震惊的是,一向强势的御史台,也遭到重创。

    数十名声名显赫的直臣、言官都被拿下,而且皇城司是证据确凿,一举将数十人抓入大牢!

    当然三品以上的大员,皇城司一人未动,即便是他们有证据也没有出手。

    还有就是军中,皇城司也未涉及,魏元良将涉及到军中的证据全部送入了皇宫。

    当晚皇宫就失火,一把烧掉了卷宗室,损失了一座小阁楼。

    虽然军中的各方人马松了一口气,但是各军主将还是主动向皇帝,递上了请罪书,表达自己失察之罪和效忠之心。

    军方的人在前面的自查之中,已经查出来很多吃空饷、假冒户籍、人员混乱的情况。

    又经历了兵部的一番整顿,也算是损失不小,但是这么多年散漫、娇纵的习惯,也得到了一点改善,虽然几乎也没提升什么战斗力。

    这边各大衙门纷纷开始走动关系,首先就是六部尚书,虽然知道手底下没什么干净的官员,但是若是没有他们,他们这些尚书也就毫无用处了。

    没有了底下的官员,整个衙门都没人做事,所有朝庭政务停摆,本来就没多少人干活,这一下子彻底瘫痪了。

    所以六部尚书纷纷去找内阁,内阁几大辅臣除了安抚人心,什么也做不了,皇城司不归他们管辖,那时皇帝才可能命令的机构。

    而且这件事本就是他们和皇城司的斗争,若是求上了皇城司,那他们这帮阁老,以后在朝中再无威信可言。

    最后内阁大学士杨宇给他们想了一个办法,上奏!

    三十位朝中的二品以上大员,纷纷联名上表,不管是哪个派系的、哪个衙门都抛开了成见,在刘旭继位以来的十四年间,第一次这么齐心的上奏。

    所奏之事为非就是皇城司缉拿各部官员,倒是京城官员顿时少了一半,各部衙门的政务全部停了下来,而且剩余的官员也人心惶惶。

    若是让皇城司这么抓下去,就怕整个朝廷都空了。

    齐皇刘旭收到了奏折,拿起来看了一眼,就吩咐太监给皇城司送了过去,并且顺口说了一句。

    “若是没有什么真凭实据,就放了!”

    但是刘旭这话其实说了跟没说一样,皇城司既然敢抓人,肯定都是有理有据的,而且这些人的的确确,也犯了不少事,贪赃枉法、权钱交易、腐败亏空不一而述。

    各衙门收到了刘旭的处理结果,却是有口难言,这人的的确确是犯了大罪,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胁迫的。

    但是这里面都是各部的骨干力量,虽有小错,但是能力都是有的,而且不乏能力出众的实干官员。

    若是开口向刘旭求情,那他们便是理亏。

    而且很明显,皇城司的所有动作,都是皇帝在背后默许。

    刘旭已经感觉到自己的权利被几位皇子和朝中重臣瓜分,特别是内阁一直在钳制他的力量。

    现在刘旭的话,只在皇宫才能尽显帝王威严,出了皇城就要看各派对他的敬畏有几分了。

    所以,他又想重新把潜伏十多年的皇城司摆到明面上,替他打压各派势力。

    一来重新安定京城的各方势力,要让几名皇子抬头的势力重新趋于平衡,二来展露一代帝王的权威,这京城有人都敢在内城设兵伏杀朝廷大臣和侯爷,这不亚于犯上作乱、谋反篡位。

    如此动荡得京城让刘旭越发不满,正好接着此次事件让皇城司出山,既要让百官头上悬上一把利剑,也要让内阁以及百官向他再一次低头。

    所以这场博弈,其实是皇帝和内阁的博弈,谁先认输,谁就要让出一部分权柄!

    各部的官员从皇帝处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内阁官员也闭门不见,此事还是落在了皇城司得头上。

    各大衙门只好派人去皇城司,先一步打探情况,回来之后再行定夺。

    几十名官员一起去皇城司大牢,看望里面被关押的官员。

    结果可想而知,出来接待的是一名小太监,态度骄横,根本不把一众官员放在眼里。

    “各位大人,这里面关押的可都是要犯,若是想进必须要魏大人的手令,否则任何人不得进入。

    更何况你们还与本案有牵连,我更不能放你们进去!”

    “诸位还是请回吧!”

    众人听到小太监的话,顿时怒气上涌,来的这几十人,个个都是三品左右的大员,在各部也算是叱诧风云的角色。

    今日来到皇城司大牢,不但没有一个像样品制的官员接待,一个不入流得小太监也敢如此放肆!

    “公公,不知,可否行个方便!让我等进去看看同僚,我们也不说话,看看就好。”

    刑部侍郎张寿主动放缓语气,请求似地向着小太监说道。

    可是小太监根本不假颜色,一口回绝道:“不是咱家不给你们面子,而是大人下了死命令,没有手令、文书,谁都不让进!”

    张寿被小太监一口回绝,脸上也有些尴尬,他哪里受过这等屈辱。

    “不过,如果你们非要进,倒不如向魏大人讨一张手令,只要有了手令,一切好说!”

    张寿等人听到小太监的话,气的不行,他们就是先找的魏元良,连面都没见着就被打发了。

    只好来大牢试试,没想到这边也是连管事的面都见不着,要说不是故意的,他们都不信!

    两方僵持了一会,张寿只好带着人先行离开,回到刑部禀报情况!

    而另一边靖安县侯府上,一大早李睿就不得安生,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从早上开始就不少人登门拜访。

    李睿只好告病,慌称身体不适,拒绝了任何人上门拜访。

    本人和郑维扬、梁旭三人在后花园,一边钓着鱼,一边喝着茶。

    当然梁旭只饮酒,没一会两瓶桃花酿都进了肚,而且越喝越起劲。

    “致远!你说,你怎么没早点开窍,这么好的酒,少喝了十多年,简直是人生一大憾事!”

    五师兄梁旭最大的爱好就是喝酒,为了有酒喝还混在二皇子的府上,做一个闲散的宾客,偶尔也出出主意。

    但是李睿知道梁旭虽然背景不为人所知,但是他根本不缺钱,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几十两,手中的扇子,更是蜀中画圣吴道子的真迹,价值上万两。

    估计梁旭身上的东西卖一卖,能值个几万两。

    这样一想,几个师兄里其实自己是最穷的,要不是傍上了几个富婆,做了点生意,他估计跟这些是师兄弟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梁旭有一个妹妹,比他小几岁,但是他印象里见过一面,那是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女子,那时他不过才十岁。

    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但是听到梁旭提到过几次,每次都是面色复杂,但是那语气里的骄傲是难以掩盖的。

    李睿想了想,他的妹妹好像是叫梁月。

    对!应该是那个“梁上君子,月下美人”的梁月!

    “五师兄,你这过的也太悠闲了,整天除了喝酒就是泡妞!听说你最近追的姑娘是杨大学士的女儿杨澜!”

    郑维扬一下子把梁旭近来的事情给暴露出去了,惹得李睿一阵好奇。

    “快给我讲讲!”

    李睿没想到梁旭平日里看着慢条斯理,像个不愿翻身的咸鱼,竟然喜欢上了杨大学士的女儿,这可是大消息。

    “算了吧,等我什么时候成功的,再告诉你!”

    梁旭显然有些不太好意思开口,毕竟现在也还没有抱得美人归!

    “五师兄,这你可要讨好七师弟,他家的那位林姑娘,那可是杨姑娘的好姐妹,要是弟妹给你说说情,在中间撮合一下,那不是手到擒来!”

    “去!要是让陆姑娘听到了,非得把你赶出去!”

    师兄弟三人闹了一会,又安静下来。

    “致远,你这次可是把京城搅得天翻地覆啊!你怕是要得罪满朝文武,还有大皇子了!”

    梁旭想到京城卷起的风暴,他这个局外人都觉得凶险异常。

    不管是哪一派的官员,都被卷了进去,而且皇城司显然是要杀鸡给猴看,若是百官不服软,那么代价也是他们难以承受的!

    “京城的凶险,我这次是深有体会,本以为越是往上爬,越是安全,高处不胜寒,四处杀机!”

    郑维扬和梁旭二人听到李睿的话,沉默了下来。

    这个七师弟给了他们太多的震撼,也背负了太多压力,。

    他们本以为能够在京城照拂一二,现如今他们还是低估了李睿的影响力。

    “致远,要是不行,我去让我父亲帮你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去请何太傅帮帮忙!”

    “不用了,这件事我早有定计,那日在玄武门血战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若是我能活下来,我一定要让这满朝文武,王侯将相,知道我靖安县侯李睿,是何许人也?”

    李睿这话虽然声音不大,但是在郑维扬和梁旭听来却是振聋发聩一般,直击他们灵魂。

    他们再一次认识了这个十三岁的少年侯,不是他们的六师弟,而是靖安县侯李睿!

    “少爷,客人来了!”

    就在三人都沉静在刚才李睿的话中,胡勇从前院走了过来。

    “上钩了!”

    李睿全神贯注地盯着鱼线,就在胡勇来的时候鱼线突然被拉直了,显然是有大鱼上钩了。

    拉扯了一会,一条三斤重的鲤鱼被李睿拉了上来。

    “还不错,勉强能烧个菜!胡大哥把鱼送到后厨去,今晚加餐!师兄,你们继续,我去会会客人!”

    李睿洗洗手,擦干净之后,慢悠悠地向前院走去,显然他等到了他要等的人!

    走到前厅,见到李睿露面,等候已久的六名官员,依次排开,神色有些焦急。

    这六人也算是老熟人了,刑部侍郎张寿、兵部侍郎薛义、大理寺少卿杨端、府丞姚守正、还有西城兵马司副指挥使蒋洪。

    本来蒋洪是不需要来的,可是其余几人和李睿闹得都不愉快,只有蒋洪还算关系和睦,只好上门请蒋洪一起过来,帮忙说和说和!

    “李侯爷!”

    张寿露出有些尴尬的笑容,主动向李睿打招呼。

    “李侯爷!”

    其余几人也勉强的向李睿行礼,都不太好意思,但是其他人上门都被拒绝了,只有他们来了被放进来,他们心里都明白,李睿这还要给他们脸色看。

    李睿一个人走到主位,走了下去,端起一杯茶也不喝,好像有些惊讶地说道:“各位大人,今日怎么有空驾龄寒舍!”

    六人虽然知道李睿这是故意怠慢他们,不过这也怪不得他,这件事的确也是他们有错,虽然这一切都陷入了李睿的计划之中。

    “五日之期已到,几位莫不是来催我破案,这案子好像各位大人也破了!怎么,是我做的不够好,有什么地方疏漏了!”

    “李侯爷,勿要羞臊我等!今日我等前来,特为前些日子的事情陪罪。我等一时昏聩,让侯爷受了委屈,今日一起来给侯爷陪罪,还请侯爷消消气!”

    张寿只好笑着脸陪罪,就算李睿说的在难听,他也要忍者,因为他们实在是没办法了。

    “陪罪?张大人说笑了,我可不敢接受诸位的陪罪!李中丞可是说了,要参我一本!不知要治我个什么罪?”

    李为义听到李睿的话,只好脸色尴尬,呐呐不言,实在开不了口向李睿陪罪。

    “李侯爷,李大人也是快人快语,没有针对侯爷的意思,还请侯爷大人大量!我替李大人说一句对不起了!”

    蒋洪既然被几人请来,自然要主动替他们说话,虽然这事他们做的不地道,但是现在只好求着李睿了。

    李睿听到蒋洪的话,放下了手中茶杯站了起来,理了理身上的衣服,笔直地站在那。

    “既然各位诚心前来陪罪,我也不为难各位,本侯靖安县侯李睿,得在座各位一句对不起,不难吧!”

    几人听到李睿松口了,虽然面色纠结还是认真地站好,弯腰起身行礼。

    “我等见过靖安县侯,前日之事还请侯爷恕罪!”

    “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