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农门逆袭:我带家人奔小康 » 去县城

去县城

    钱桂兰急忙解释,“这三个孩子都要读书,之前他们识字,您别嫌弃他们。”

    钱桂兰知道三人刚开始读书年龄有些大了,但没办法,谁让家里早年穷呢,现在有钱了,肯定得让他们都能读书。

    何夫子惊讶不已,“都读?这一年光束脩就六两银子呀!”他显然没想到自己看走了眼。

    “对,束脩我们可以现在就交上,只希望孩子能尽快读书。”钱桂兰是想让三兄弟尽快就能读书的,最好明天就能来。

    “嗯,来,你们三个过来。”何夫子看钱氏能拿得起束脩,抬手把周林三人唤到跟前。

    “夫子好!”三人齐齐拱手行礼。

    “好,你们叫什么名字?都多大了?”何夫子问道。

    “我叫周林,家里排行老大,今年十六岁了。”

    “我叫周青,排行老二,今年十四岁。”

    “我叫周明,排行老三,今年十二岁。”

    三人一一回答,何夫子点点头,“之前都学过什么?是哪位夫子教的?”

    “回夫子,之前学过千字文,论语,是家父教授的。”周林回答道。

    “哦?你父亲读过书?可有功名?”何夫子眼睛一眯,原来这家人出过读书人。

    “家父并未参与过科考,并无功名。”周林诚实的回答,当年周家程只读了几年书就遇到大旱,跟着家里人一路逃荒到望山村来的,家人都死了,只有他活了下来,后来在望山村定居,娶了钱桂兰。

    “嗯,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可知什么意思?”何夫子点点头,接着出题考问。

    周林回答道,“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不错,学得还可以,明日你们三个可以来读书了,小安,你带他们去领书本。”何夫子露出笑容,转头吩咐那小厮。

    “是,夫子,几位跟我来。”小厮连忙应道。

    钱桂兰看向何夫子,露出欣喜的表情,“多谢夫子,以后就拜托夫子教导了。”

    周月一声不吭,默默的当背景板,观察环境和人,这何夫子看起来不错,有种读书人的清高,但又不酸腐,看起来不应该在这种偏远小镇啊。

    跟着钱桂兰他们一起去交了束脩,也领了书,“明日辰时之前到书院,中午可以自己带饭,也可以在镇上买着吃,下午未时三刻放学。”小安给他们交代好时间。

    “好,我们知道了,明日会准时到的。”周林点头,记住时辰。

    几人出了学院大门,三兄弟激动不已,真的能读书了,三人互相看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娘,我们去给哥哥们买两件衣服吧,上学堂应该体面点,毕竟是读书人了呢!”周月看着钱桂兰,提议道。

    钱桂兰也很高兴,“好,咱们去布庄,给你们一人买两套衣服,换着穿!”

    “哇,真的太好了!我现在感觉像是做梦!”周青激动得大吼!

    一行人来到布庄,给三兄弟一人买了两套成衣,给周月也买了两套。

    “娘,你和爹也要有!咱们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呀!”周月看钱桂兰只给兄妹四人买,直接说道。

    不等钱桂兰开口拒绝,周月指着柜台后面挂的一身衣服直接开口,“把那套衣服包起来,还有那一套!”说着又指了一套。

    “不用,娘有衣服。”钱桂兰连忙拒绝。

    “娘不用担心银子,家里的院子里还有那么药材呢!”周月打消钱桂兰的顾虑,现在有了赚钱的路子,不用担心没钱。

    钱桂兰也放下心来,给周家程选了两身,周月又给一个人选了两双鞋,还裁了两匹布才结账走人,一共花了八两银子,老板还送了些碎布头。

    从布庄出来,周月又提议道,“咱们买辆牛车或者驴车吧,即能耕田,还方便哥哥们读书。”

    “这牛车可不便宜,得十好几两呢!”周林开口说道,他没想到小妹居然要买牛车。

    “但是很方便啊,哥哥们每天可以自己赶车来镇上,我们来镇上卖药材也方便,还能耕地。”周月列数有牛车的好处。

    钱桂兰也有点心动,确实,每天坐村长家的牛车来回也不方便,家里现在也买得起牛,“好,买一辆牛车!”

    可是镇上没有卖牛的地方,只有县里才有!

    这个时代牛可是很宝贝的动物,买牛得在县衙备案,不能轻易宰杀牛。

    几人花十五文雇了一辆牛车去县城,晃晃悠悠的走了半个时辰才到了县城。

    “泽山县!”周月看着城门上的大字,喃喃念出声来。

    让车夫直接带她们去了卖牛的市场,停车后钱桂兰把十五文给了车夫。

    跳下牛车,周月活动了一下腿,坐牛车久了,颠簸得有些麻。

    走进市场,牲畜身上的味儿越来越重,混合着各种粪便的味道,实在是难闻。

    几人一边走一边看,走到卖牛的那家前停住。“这位夫人是要买牛吗?”老板上前问话。

    “嗯,看看,有没有比较好的?”钱桂兰点头询问道。

    “这前几天刚到了一批,有几头牛特别健壮,您看看。”说着老板领着几人往后走。

    “看,就是这几头,都是正值壮年,力气足着呢!”老板指了指几头正在吃草的牛。

    几人看过去,牛果然很健壮,钱桂兰点点头,也很满意,“这头牛多少钱?”指向其中一头牛。

    “这头牛十六两银子,您可真有眼光,这可是最好的牛!”老板奉承道。

    “十六两太贵了,便宜一些,合适的话我今天就买了!”钱桂兰开口还价。

    “十五两半您看如何,这可是最低的价格了。”老板给减了半两银子。

    “我们也是穷苦人家出身,还得买板车,银子不够,要不你再减三百文吧,行得话现在就去办手续。”

    那老板打量了几人一眼,估摸着自己还能少赚点,于是回道:“行,咱们这就去县衙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