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农门逆袭:我带家人奔小康 » 连山县的遭遇

连山县的遭遇

    沿着这条主干道,来到县城最繁华的街,两边的店铺有的大门紧闭,有的里面乱糟糟的,像是被抢过。

    周月走进一个店铺里,仔细观察,店铺里的货架倒塌,到处是碎屑,这是个粮铺,一些人把粮食都抢光了。

    走出铺子,周月打量着街上被抢的店铺,包子铺,酒楼,肉铺所有吃的店铺无一幸免,全都被抢了,反倒是铁匠铺,首饰铺,木匠铺这些不能吃的店铺大门紧闭,看样子没被抢过。

    “只抢吃的…看来是有一批平城那边逃荒的人来过这里,发生了暴动。”周月推测道,如果是土匪进城,肯定是抢钱抢粮,这里只抢粮没抢钱,那就只能是饥饿逃荒的流民干的。

    抢了粮食之后,他们知道这里离着平城近,北凌人会打过来,于是纷纷逃走了,县城里空无一人,估计是都跟着逃走了,流民他们都抵挡不了,更别说北凌人了。

    看这空无一人的街道,周月心里叹息,果然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这个时代里,她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返回队伍时,周家程正焦急地来回踱步,一见女儿过来了,立马跑过去,“里面没事吧,你没受伤吧?”

    “爹,我没事,里面没有人。”周月说道。

    “没人?”村长也围了过来,疑惑不解的问。

    “对,里面的人都走了,应该是发生过流民暴动,平城逃荒的人来过这里,砸来了城门,把里面的粮食全抢光了。”周月解释道。

    “暴动!这这,平城逃荒的人怎么会暴动?”村长震惊不已。

    “逃荒的人,没有粮食吃,在逃荒的路上,想法会越来越极端,因为饥饿,死亡和恐惧无时无刻的笼罩着他们,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不奇怪。”周家程解释道,他经历过逃荒,对那些人更加了解。

    “没错,他们会越来越残暴,到处抢粮,逐渐享受这种掠夺的感受,甚至会有一部分人落草为寇。”周月补充道。

    周家程点头,“说得没错,当年我逃荒时,就遇到很多次流民抢劫。”

    村长震惊得都说不出话了,眼神里透着恐惧。如果碰到他们,自己村里这一百多口人,孩子老人就占一半,根本没有还手的能力!

    “家,家程,怎么办?咱们怎么办呀?这村里一百多口人,肯定打不过那些人啊,到时候就是死路一条啊!”村长这时候寄希望于周家程,他是读书人,肯定比自己聪明,能想出办法。

    “村长,我们现在有一点比较好,我们在他们后面,还是相对安全的。”周家程安慰道,“咱们不能像这样走下去了,得让妇女老幼走中间,男人走外围,保护好女眷。”

    “现在都是一家人走在一起,而且很分散,没有危险时还可以,一但遇到危险,这样就不好了。”周家程接着说道。

    村长点点头,他分析得很对,“家程,从现在开始,我把权力交给你,你随意指挥安排,你愿意吗?”

    李大山明白现在的处境,必须有人领导着队伍,他没有那个本事,可他们对周家程来说,相当于是累赘,因为他们家有牛车,也有会武的人,完全可以自己走。

    周家程沉默了一下,他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意味着他就要跟村里人绑在一起,“好,我会尽我所能。”

    村长松了一口气,这时候他还能答应照顾村里,的确是仁至义尽。

    他马上把所有人都召集到一起,“乡亲们,前面的连山县发生了流民暴动,县城里的粮食都被抢光了,现在我们不仅需要赶路,还要防范着那些流民抢东西,大家都要警惕起来!”

    话一说出,村里的人都炸开锅了,“那怎么办?要不咱们别往南走了,咱们回村里吧。”一个妇人开口说道。

    “我看行!咱们回去吧,前面太危险了!”又一个人附和道,这两天的赶路,他们心里都不太平,越累的时候越抱怨。

    其实这是正常的心理,人都喜欢在遇到困难时找退路。

    看着村里的人纷纷打起退堂鼓,村长气愤不已,“都给我闭嘴,你们用脑子想一想,这连山县抵挡不了流民,能抵挡得住北凌人?他们为什么都逃走了,就是因为知道留下来会死,所以才走的,你们居然想回去等死?”

    说完之后,村里人低头不语,对啊,他们当时逃荒不就是怕北凌人打过来吗?流民都如此可怕,更不用说有刀剑的北凌人了!

    “你们要是想回去,我不拦着,反正我李氏一族,必须走!”李大山是李氏的族长,村里三十多户李氏族人,他还是说了算的。

    “这,村长您别生气,是我们太笨了,没想清楚,以后我们不提了,我们妇道人家什么都不懂。”最先开口的那个妇人立马开口赔罪。

    “对,我们什么都不懂,您别跟我们一般见识。”其它人也开口说道,这个时候离开村子的队伍,无疑是死路一条。

    见众人都想明白了,李大山再次开口:“从今天起,我们村这支队伍,由周家程兄弟带领,每个人都要服从,也包括我在内,咱们要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各种困难。”

    “啊?周家程带领?他可是外来户!”有人窃窃私语,周家在村里没人亲戚,是外来的,他们有些不服。

    “不想听话的,可以离开队伍,但凡选择留下,必须服从安排!”李大山大声道,如果都不听话,周家是不会管这些人的,他们是外来户,本就无亲无故的,何必费力管他们死活。

    众人一听,虽然心里不服,但没有办法,只能听从安排。

    见村里人都不吱声了,李大山把周家程叫到前面来,“交给你了!”说完就走到人群里。

    周家程看着众人,他知道有人不服,但也不在意,“从现在开始,所有老幼妇孺走在队伍中间,男人走在外侧,把女眷们围在里面,方便保护。”

    话一说完,村里人倒是连连点头,这个倒是个好方法,能保护好自家女眷,对他们来说是件好事。

    “粮食都集中放到牛车上,粮食车走在中间,其他人围着粮车走,保护好我们的口粮。”周家程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