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科幻灵异 » 盗笔纪 » 《盗墓笔记》系列分析1

《盗墓笔记》系列分析1

    原作者:竺语

    源于贴吧

    序

    首先,请诸位原谅,这是我第一次写分析类的文章,因为洒家并不是一个逻辑很强的人所以纰漏肯定是很多的,洒家很希望诸位能和我一起讨论,一定会虚心接受批评喵。我希望慢慢更,这样的话我的思路可以清晰一些,希望吧务可以给我这个时间,我是个二货所以不想申精只想不被删掉或者当了坟贴。我一定会更完的,相信我,虽然速度很慢有可能拖到《藏海花》出完第三卷。这篇文章下笔的时间,是我入坑仅仅五个月的时候,不过作为一个比较“专一”的人,这段时间已经够我把《盗墓笔记》通篇阅读几遍,把两个贴吧所有的精品贴看了一遍,以及跑到杭州玩儿了一圈(这个不是重点)。我相信三叔不是个坑爹的存在,所以我相信三叔的“巨作”不是个填不完的坑。

    其实在我正式开始自己的分析之前,想先谈一点别的事情。这一段看似和《盗墓笔记》关系不大而且极其冗长,但是还是很重要的事。三叔的这种到处都是“坑”的写法(其实叫做“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传说中的伏笔)其实并不是他的独创,应该说百年之前有一位更伟大的挖坑人(伏笔大家)创造了一个最伟大的坑,我们可以称之为挖坑人的始祖和挖坑人的杰作,他的名字就是曹雪芹,他的坑就是《红楼梦》。为什么突然这里要提出曹雪芹和《红楼梦》呢?因为《红楼梦》创造出的独一无二的衍生学科“红学”(相比之下关于《图兰朵》的结局是什么的研究弱爆了)可以用网络语言通俗地称为“填坑专门研究”,其中的思维方式研究方式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当然,曹雪芹和三叔肯定不能随意相提并论,其中的差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曹雪芹是在写完整部小说后修改后才丢失的余稿,也就是说《红楼梦》是一个封闭的坑,曹雪芹的著作是完全完结的,没有坑的,只不过余稿散佚,《红楼梦》最终成文后不可能随着曹雪芹或者脂砚斋的想法在情节上有大的改动,《红楼梦》绝对是封闭结局;而三叔的《盗墓笔记》是处在未完结的状态(虽然《盗墓笔记》本身完结了,但是众所周知他又去写《藏海花》《沙海》和“老九门”系列新坑去了),也就是说三叔还有足够的空间对情节进行修改(比如“终极”究竟是什么他就是不说),也就是三叔的坑是开放式的,结局也可能是开放的;

    (2)曹雪芹写作的时候不必考虑读者的感情(脂砚斋是个特例,她相当于合作者,比如她建议曹雪芹删去“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一情节,改为更隐蔽的方式),他所处的创作环境也是封闭式的,以自己为主导的,《红楼梦》也是在他去世后才开始流行于世;三叔的《盗墓笔记》在创作开始便受到了巨大读者群体的影响(起点那个厉害的地方),他的情节设置并不是完全由他掌控的(比如他要在第八部弄死闷油瓶估计他也得陪葬去),他的创作环境也是开放的;

    (3)曹雪芹已经去世了,就是我们割腕儿他也回不来不能告诉我们猜对了没有,也就是没有任何一个红学家是正确的也没有任何一个红学家是错误的;三叔还活着而且还会长久地活着,他随时会蹦出来告诉你你猜错了(贴吧大部分分析神们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就算你开始猜对了他也能给你改错了;

    (4)我们不能弄死曹雪芹但是可以弄死三叔。

    (3)《红楼梦》和《盗墓笔记》都有大量语焉不详的伏笔。“红学”研究专门有个半术语叫做间色法,这个词本来是指一种绘画方法,就是说底色上再涂一层颜色,说人话就是多条伏笔一起出现,让人应接不暇。有的红学家用这个来解释史湘云与卫若兰的婚姻伏笔和贾宝玉和史湘云婚姻伏笔同时出现的问题。这个例子在《盗墓笔记》里举起来比较痛苦,因为这是一种很具体的写作手法,不能按记忆来说。请允许我粗略地讲一下,在西王母那地儿的时候就是伏笔非常混乱的地方,在那儿故事情节的很多条线都交叉在了一起。不过如果线索不复杂大家也不喜欢,从这方面来说我们都算是找虐的。

    我的序言到此结束,请相信我我不会坑的,但是作为一个马上考专八写学位论文的人时间不够也是自然的。再次请吧务不要删掉我……接下来,我会尽我所能从结局设置(如果盗八就是结局)、人物立场、线索线开始分析,希望接下来的日子交流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