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天机神策 » 第176章 公开的秘密

第176章 公开的秘密

    修筑广山山神庙,首先是要找到山神庙旧址,这一点非常简单,有云四海带路,一行人没费多少劲,就找到了这座不是太大的旧庙址。

    不知道当时选址的人是怎么考虑的,总之山神庙原本应当选择背阴之地,但这座庙却并没有那么讲究,阳光打在庙宇旧址上,显然荒凉破败。

    房屋看起来年久失修,但并没有完全损毁,这一点难不住郑小天,因为修房葺屋对于郑小天来说,这并不算什么事,何况前一段水家饼店被毁,郑小天全面修复过,对房屋结构及修建要点,非常熟悉了的。

    钦天监监正刘其毕竟是朝廷在编官员,他在附近的驿站修了书信,自然有驿卒代为送达,这样不到一天,山阳郡就由郡守领队带了一帮郡役工匠,前来修复旧庙。

    其实郡守并不是因为钦天监刘其的书信才这么快反应的,而是因为得知随行有一位东宫炙手可热的大太监孙公公才屁颠屁颠的赶来的,少不得伏地乞罪,烧香进供,孙公公习以为常,郑小天、魏懿、张璋儿们乐得有吃有喝,享受了上宾的待遇。

    山神庙外的空场上,临时搭建了几顶帐蓬,孙公公是这里的绝对主角,一切修复的请示都要经过他批准,钦天监的监正倒成了配角,好在工匠们知道刘监正才是“专业人士”,遇到相关问题会请教这个帝都里的神庙监管大员,刘其这才找回了点钦天监监正的尊严。

    郑小天原本想露一手自己修复房子的本领的,但工匠们基本不让他插手,看他们的眼神,似乎觉得如果郑小天干了活郡府就得扣了他们的工钱似的。

    加上郡守得知郑小天是没有赴任的新举孝廉,更加花心思套近乎,想想也是,这么年轻的孝廉,如果晋京得个一官半职,那上升的空间可是未能限量的,再说了,多个京官朋友,不说进仕途有什么直接帮助,单是那信息沟通就得了先机,这些都是地方官员所存心要计较的大事。

    张璋儿自然被当成孝廉夫人侍候,郡守虽然没有带内眷到这里,但随身服侍的丫环倒是有的,张璋儿从来没有被人服侍过,完全是一种不适应的状态。

    魏懿现在和郑小天早成了铁哥们,没事就去找郑小天聊天:

    “郑兄,等此事已了,小弟有心请郑兄到敝国一游,可否赏脸?”

    郑小天眯着笑反问:“能给我找个好房子开饼店不?”

    魏懿哈哈大笑:“能,必需的,郑兄想要一条街都成。”

    郑小天顺坡骑驴:“这可是你说了啊,别到时候不认帐了。”

    魏懿开心得嘴合不拢:“你要真去,我请父王为你辟出封邑,你想把一坐城改造成饼城都可以。”

    “不过,”魏懿认真道,“只要你别忘了建一座‘玄剑观’,让小弟有事没事可以到玄剑观与郑兄小酌几杯,然后纵论三界传奇,天下大事,那小弟就志得意满了。”

    郑小天认真起来,“那说好了啊。”

    两个人击掌为誓,哈哈大笑。

    无论之前有什么裂隙,经过修复山神庙这件事,这个临时团队之前的冲突算是消弭得差不多了。

    毕竟在这之前,孙公公与刘其较少个人冲突,甚至或者说,他们都是同一个阵线的。即使刘其有对皇后娘娘表达不满,这对于孙公公来说,反而成为他刘其暴露给咱家的辫子,若有不顺心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提一提,不由他不服。

    更何况,孙公公掩盖下刘其的逆上言论,也算是送给他刘其一个天大的人情。

    这事两个心照不宣。

    至于郑小天和他那个小娘子张璋儿,原本不关心朝廷的事,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关联,那也是起缘于朝廷针对封古镇屯民政策的不满,这种大而化之的问题,根本无关紧要。

    魏懿呢?梁王世子殿下,纨绔子弟而已,不足为虑。

    换句话说,这就是个刚断奶的孩子,吆喝什么,可以拿稚童童趣理解,哄一哄就成了。

    孙公公大多时间都是在打坐冥思,有时出去看看进度,白蜡的脸上一脸严肃。

    不几日山神庙已修复完毕,因为天冷,泥胎的进度异常缓慢,为了防止夜晚结冻,匠人们上山伐木,劈了劈柴,日夜熏烤,山神庙烟雾袅袅,明火暗火闪烁不定,氤氲着神秘气息。

    这一晚,郑小天在帐中冻醒,发现放在帐前的炉火熄灭了,起身重新升火。

    忽然一阵风,将帐帘吹得飘浮起来,一抬眼,云四海迈步走了进来。

    “恩公,小神这几日一直有话想说,但不知是否方便说出口,现在眼看小庙就要修复完毕,恩公可能就要离开,因此决心冒昧打扰,想给恩公说一说。”

    郑小天升了火,示意云四海坐下,“云将军有什么要讲的,尽管说就是了。”

    云四海犹豫一下,神色不安的道:“恩公此番回封古镇,可有什么打算?”

    郑小天奇怪,“在下就是封古镇的,不回封古镇又能如何?”

    云四海神情有些激动,“恩公,小神嘴巴乱说,如有说错,请恩公不要怪罪。以小神看来,恩公福荫深厚,法力通天,想必有那天神护佑,又有法剑傍身,而那封古镇乃阴阳交割之地,法阵不稳,长陵坡阴魅能量巨大,举国之修士合力未必能制之,恩公何不择一山头,独自清修,再广收门徒,也学那崇山诸仙,置身世外,乐山好水,长生太极,做个快乐神仙?”

    郑小天笑笑,“云将军有所不知,封古镇前途未卜,但那是我生活的地方,那里有我世间的牵挂,再说了,云将军生前远征高丽,不也是放着家乡田园闲适生活而为国征战吗?”

    云四海似乎想起过往峥嵘岁月,脸上现出光彩,“恩公,那不一样。当年我征讨四夷,为的是杀敌立功,那时国有明主,将士无不为国争死,可如今天下虽则表面太平,但朝中奸臣当道,夷狄侵于国而不自知防备,如果换成现在,我定当解甲归田,不问世事,享受山水田园之乐。”

    郑小天沉思片刻,似乎是认同了他的话,又似乎是不认同。默不作声。

    “恩公,你要是同意,且先回封古镇安顿家事,然后,我在广山等候恩公。等我法力恢复,相信山上的妖孽,定然不日便可尽戳之,到时恩公一到,我即可在周边大山,收复几处风水绝佳处,为恩公修筑道修场馆,如何?”

    郑小天勾起嘴角,“听起来很不错的样子。可是呢,这中夏诸山,不经朝廷御批、钦天监册封的大山,你我占了,那也不合规呀。”

    云四海见郑小天有疑虑,道,“恩公所言,我早有考虑。现如今中夏朝廷,俗间世务尚且无力顾及,据说西番边境,狄人对边民侵掠,国土不断被蚕食,但当今皇上,年迈体衰,朝中事务,尽落皇后外戚之手。不光俗世臣民,有此之乱,就连这名山大水,也被外族邪神侵占,且无人理会。这点你是亲眼所见的。”

    郑小天焦虑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后果?”

    “原因多了,但是以钦天监刘其与孙公公的私下议论,似乎重点指向封古镇,这一点我也不能完全确定。”

    “封古镇?”郑小天自言自语道。

    “恩公知道封古镇长陵坡地下埋着什么吗?我听钦天监的刘其说,长陵坡地下的明皇策,为国运之属,中夏帝国五百余年太平,原因是有上神封印了长陵坡,长陵坡内外各建两个大阵,护佑着明皇策,一旦封印崩坏,明皇策被毁或易主,将国祚有变,帝国将陷入万劫不复……”

    郑小天吃了一惊,他不知道这个云四海是真的听到刘其的话,还是拿这话诈他,难道长陵坡的前尘往事,早已成了公开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