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开局干掉皇帝 » 192 雪片般的弹劾

192 雪片般的弹劾

    对于袁崇焕此人,朱由楥一直没有特别好的想法。

    本来他是打算让袁崇焕来组建钢铁工坊,可是那事情交办给孙成宗之后,朱由楥只好先暂时放着。

    话又说回来,袁崇焕在宣府大同总督位置上的表现,那是相当的一般。

    在孙传庭和卢象升帮着他解决完困难之后。

    袁崇焕的手下,竟然不是心存感激,反而是要抢夺军队的控制权!

    虽然名义上是手下所为,但那必然是袁崇焕点头。

    否则,他手下的人,绝对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至于后边的表现,也没有任何闪光点。

    就算大同大捷,那也是孙传庭和曹文诏合作取得。

    袁崇焕更多的就是喊加油,敲敲边鼓的事情。

    徐光启回去,将袁崇焕愿意接手的事情告诉了皇帝。

    朱由楥十分欣慰,“你也看出来了,袁崇焕在手边的事情上做的并不怎么样。

    之前将它从蓟辽督师的位置上拿下来,放到了宣大总督,是想他有一个缓冲,顺便可以做一些事情。

    可是在这次宣大的作战当中,包括上次喀尔喀和察哈尔的作战当中,袁崇焕和他的手下并没有表现出来应有的样子。

    既然他十分善于搞建设,那么还是去做经济有关的事情吧。”

    对于皇帝的安排,徐光启并不敢置喙。

    毕竟那是涉及到朝中大员的派遣,虽然他对袁崇焕也有意见很久,并且晓得有机会将袁崇焕给搬下来。

    可是他却并没有想着,皇帝这般做。

    看来这个年轻的皇帝,还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物。

    虽然袁崇焕有百般不是,却依旧能给他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这样的皇帝怎么能不让人放心呢?

    可是,他们两个人并没有想到。

    不过是一个正常的对朝廷官员的调动,却引起来朝中官员的口诛笔伐。

    第二天,在袁崇焕即将调任的消息传出来之后。

    各种弹劾的奏折像是雪片一样飞到内阁案头。

    内阁首辅李标,看着那么高的一摞奏折,有些头皮发麻。

    “这是怎么回事?弹劾袁崇焕的奏章,怎么突然间这么多,可是有人又要行那党争之事?”

    李彪的话引起了其他几个人的注意。

    “阁老,并没有见什么动静,就是昨天徐大人见了袁崇焕之后,便有了这般动作。或许是下边的人领会错了朝廷的意思?”

    王永光第一个说道。

    “或许是那些御史手中都有不少袁崇焕的罪证,之前他们不方便拿出来,现在闻风而动,要将他置于死地!”

    南居益说了句。

    “据我所知,袁崇焕并没有多少东西,他虽然做过不少事情,但是也不应当有如此多的弹劾!”

    刑部尚书乔允生,对于袁崇焕的事情多少还是有些掌握。

    “此事有些蹊跷,就算是袁崇焕有问题,也不应当如此。

    毕竟他只是换了一个官职,并不是说要完全打压,依我看应当调查一番,看看背后谁是幕后黑手。”

    几个人说着,将那些弹劾袁崇焕的奏章分发起来,互相看了看。

    等到看完之后,他们都露出了奇怪的表情。

    乔允生最先说道,“这些弹劾的事情,说的十分详细,每一个环节都好像是亲眼所见。简直就像是案卷,哪里像是奏章?”

    南居易也说到,“是啊,虽然说重复的概率不算高,但其实那些御史或者说是上书的官员平时没有多少来往,可是他们描述的事情竟然像是都亲眼看过。这未免也太过巧合了!”

    李标总结了之后说道,“看来这背后绝对是有幕后黑手,此时还是要禀告陛下,让陛下做决断。

    毕竟牵扯到朝廷命官,而且袁部堂在接下来还有重要的任务在身。不管这些东西描述的是真是假,若是影响到朝廷大计的话,那并不符合朝廷的利益。”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现在他们都嗅出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商议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年号的问题。

    当时朱由楥继位的匆忙,暂时也没有考虑年号的事情。

    后来一直忙碌他正式登基的时候,本来也可以改元。

    不过在历史上来说,新旧交替的时候可以改元,也可以不改元。

    当时朱由楥出于考虑,没有更改崇祯的年号。可是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若是再不改年号,有些说不过去。

    为此礼部以及内阁便商议出来几个。

    送到皇帝面前,让他亲自挑选。

    要说对于年号,朱由楥可没有什么偏爱。

    只是他一眼就看见了命中注定的那个。

    永历!

    那是原本南明皇帝的年号,看来这些大臣们的审美还都在,现在居然也有这个作为备选。

    “这你看这个永历就不错,就用永历作为年号吧!”

    说完了年后的事情,几个大臣们互相的看着。

    便由李标开口说。

    “陛下,昨日收到不少奏章,其中很多都与袁部堂有关!”

    听说与袁崇焕有关,朱由楥倒是愣了一下。

    “怎么呢?难道是他们都以为袁崇焕去做那羊毛布的事情有些大材小用吗?”

    皇帝还不知道那些弹劾的书信,还以为是有人为袁崇焕鸣不平。

    “陛下并非是有人为袁部堂而鸣不平,恰恰相反是有很多奏章是在弹劾袁大人!”

    弹劾?

    这一点,朱由楥确实没有想到。

    “来说说看,弹劾的内容都是什么!”

    “这些的话还是让刑部尚书来说吧!”

    乔允生便那弹劾奏章之中涉及到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朱由楥感觉到很是奇怪。

    因为那奏折当中说的事情八成都是真的,虽然有些经过了艺术加工,进行了夸张的处理。

    但是作为后世的灵魂,他知道哪些东西虽然说有所夸张,却并没有脱离事实。

    “这些东西出自几个人的奏章?”

    “回陛下,当中有不少都是重复的。似乎这些事情好像是人尽皆知一样!”

    听他这么一说,朱由楥这个表情就更加奇怪了。

    虽然说这些御史们有可能会互相交流。

    但他们不可能将剧情写的都如此相像。

    那除非是有人给他们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