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幽州 » 十、耶律德光的豪华班底

十、耶律德光的豪华班底

    耶律德光虽然跟他的大哥耶律倍很不对付,但对这个大侄子却青睐有加。

    契丹人的情感,还真是让人难以捉摸。

    耶律阮年纪不大,约莫跟赵玗差不多,在契丹群臣中的位置并不太靠前,可见其地位不是很高。

    地位不高,就表示话语权小。

    一位面向稍老一些的契丹武将说道:“你个小娃娃,懂得什么军国大事?”

    说话的人,叫作耶律安抟(tuan),是耶律阿保机手下的得力干将,资历非常地老。一些军事方面的大事,耶律德光都要参考他的意见。

    耶律阮丝毫不怯,说道:“我契丹国能驰骋草原上万里,靠的是本事,靠的是智谋和勇武,可不是年龄。”

    耶律安抟被晚辈反驳,倒也不恼,说道:“那你倒是说说,你是怎么看出石敬瑭的野心?”

    耶律阮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在战场上表现十分勇猛,这也是耶律安抟能高看他一眼的缘故。

    耶律阮说道:“沙陀人李从厚当皇帝的时候,李从珂和石敬瑭就不对付。现在李从珂当了皇帝,石敬瑭肯定会跟他翻脸。虽然石敬瑭也是沙陀人,但是他好像跟汉人赵德钧的关系更加的正常一些。所以,我认为石敬瑭派出使者来出使,一定是想要跟李从珂开战。”

    耶律安抟想了想,感觉说的有几分道理,便问道:“那你认为,石敬瑭的计划是什么吗?”

    不光是他,就连赵玗都觉得这样的分析完美,在台下悄悄地鼓掌。

    耶律阮说道:“石敬瑭坐拥河东重镇,军事实力非常强。但是他的周边并不是很太平。在他北面有振武节度使杨光远,跟他并不是一条心。在他东面,幽州节度使赵德钧最多保持中立。幽州的中立,对河东军来说已经算是大好的局面了。然而夹在石敬瑭和赵德钧中间的,还有三个节度使,义武军节度使李从温,成德军节度使范延光,还有……”

    耶律阮看向了赵玗:“新州节度使赵玗。”

    众人随着耶律阮的目光一齐看向了赵玗,赵玗慌忙摆手:“跟我没关系。”

    耶律阮朝着赵玗友好地笑了笑,颇有一番英雄相惜的感觉,继而说道:“这三家节度使跟石敬瑭全都不对付。也就只有新州节度使跟河东军稍微友好一些。别忘了,刚刚结束的那场大战,河东军可是出不少力气。”

    提起刚结束的那场大战,也就是耶律德光损兵折将的那次大败,大殿之上的气氛忽然就沉闷了起来。

    耶律安抟情绪也略带不悦,说道:“你继续说。”

    耶律阮说道:“如果我是石敬瑭,我就会给赵玗和我们契丹许下好处,让赵玗帮他守住东面的大门,然后会合上契丹的精兵一路南下,直扑洛阳,干掉李从珂,成就帝业。”

    “我没有,你胡说,不可能。”

    赵玗在心中来了一个否定三连。

    我跟石敬瑭那叫联盟吗?

    显然不是啊。

    当初石敬瑭就是来演戏给别人看,做做样子而已。

    是我神机妙算,把他们引入了战争而已。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的算计。

    可是赵玗能承认吗?

    显然也不行。

    赵玗没急着否认,也没急着肯定。

    至少在没有想好怎么从这个话题中获取利益之前,他不准备表态。

    耶律德光也觉得自己这个大侄子分析得有道理,说道:“韩相,你觉得此事如何?”

    他口中的韩相,叫韩延徽,是汉人。

    二十多年以前,韩延徽奉刘守光之命出使契丹,结果被当时的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给扣下了。

    扣下的理由也很奇葩,是因为当时的皇后述律平觉得韩延徽太有才了,舍不得放他回去。

    话说韩延徽见了耶律阿保机,说什么都不肯下跪。

    耶律阿保机盛怒,打算让韩延徽学习苏武,去极北之地放羊。

    述律平认为这个汉人很有骨气,说话有礼有节,是个人才,应当委以重任才对。

    耶律阿保机是个非常有气度的人,当晚就召见韩延徽,两人探讨起如何治理国家来。

    一谈不要紧,双方竟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从此以后,韩延徽就成了契丹的肱骨之臣。

    胡汉分治,这种一国两制的政策出台,就是韩延徽的手笔。在汉人治汉的基础上,韩延徽主持大建城池,让汉人在契丹国安定地生活下来,这才有了那许多大大小小的城镇,宛如在中原一般。

    也正是因为如此,安定下来的汉人,觉得富饶的大兴安岭一点都不比自己的家乡差,不仅很少有人逃回中原,甚至还会从中原把自己的家眷接到契丹来生活。

    汉人的不断加入,更加增强了契丹的实力。

    韩延徽不仅政治才能十分优秀,还颇有谋略。

    耶律阿保机攻伐党项,渤海国的时候,韩延徽出谋划策,出力不少。

    日积月累中,韩延徽成了汉人在契丹国中,首屈一指的汉相。

    而韩延徽也很喜欢在契丹国,这里有他施展拳脚的空间。

    有一次韩延徽思念家人,跑回了中原,但没过多久,又主动回了契丹国。

    相较于五代时期混乱的政治环境,契丹国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遇到与汉人有关的事务,韩延徽的意见分量最重。

    韩延徽说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只要石敬瑭能付出足够的代价,帮帮他们也无妨。”

    契丹人当雇佣兵不是一回两回了,干这一行,他们比谁都熟练。

    通常的行情是,雇佣方先付一笔钱财,然后契丹人的战利品归自己所有。

    契丹人不同于别的雇佣兵的地方,是他们不只抢夺钱财物资当战利品,还喜欢掳掠人口。

    攻占一个地方之后,总是尽可能地将那个地方的汉人全都收拢回临潢府。

    以韩延徽为首的汉人官员集团,以耶律安抟和耶律阮为代表的契丹官员集团,对于出兵协助石敬瑭全都没有什么异议。

    讨论的重点,变成了该跟石敬瑭索取多少好处。

    这时,沉默了很久的耶律李胡说话了。

    耶律李胡原本想私下里跟自己的皇兄汇报汉人的情况,怎奈朝堂讨论的进度太快。

    他要是再不说,很快就会得出不利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