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幽州 » 五五、三石弓

五五、三石弓

    骑术比赛结束之后,比赛用马被契丹武士收拢起来,统一交回军营管理。

    军马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不仅中原如此,对于草原上的契丹人来说,也是如此。

    马是直肠子,不像牛羊骆驼那样,有好几个胃,可以反刍。

    牛羊将草料吃到肚子里以后,可以从一个胃里面吐出来,再次咀嚼以后进入第二个胃,继续消化。

    这样的好处便是可以充分地吸收草料里面的养分。

    而马却不同,马粪里面还有将近一半是草,吸收得很不彻底。

    在中原,养一匹马的土地,可以养活二十五个农民。

    在草原也是一样,养一匹马需要的草场,可以养活三头牛。

    多养一匹马,就会少养两头牛,进而少养活好几个牧民。

    牧民少了,便没了战士,这个部落在草原上跟别人争草场的时候就会吃亏。

    可是战马养得多了,就会占用太多的生存物资,进而养活不了太多的人,使得部落人口减少。

    所以,养战马还是养牛羊,对一个部落来说是一对不得不面对的矛盾。

    战马养多了,人口上不去,进而战斗力就上不去。战马养少了,直接导致战斗力上不去。

    这事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博弈。

    对于赵玗来说也是一样。

    处于四战之地的新州,如果全民皆兵,那么就不能集中力量搞生产。可是如果全力搞生产,那么战斗力就不行。防御尚且捉襟见肘,更别说扩张了。

    赵玗的策略也很简单,万事皆敌不过一个快字。

    只要发展够快,那么就可以在别人反应过来之前,拥有非常可观的实力。到时候是吃肉还是吃草,全凭自己高兴,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转眼间,来到了射箭的场地。

    继续刚才的超级待遇,赵玗依然是第一个参赛的人。

    所有契丹人都在屏息凝视,期待着心目中敬仰的神人,会有怎样的表现。

    赵玗从小萨满手中接过一把弓,双膀一用力,将弓满园地拉了两三下,做了做热身。

    比赛用弓,乃是三石的硬弓。

    勇士么,自然要用好弓。

    既然是硬弓,优点便是射程远,缺点便是对弓箭手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

    三石的弓,普通人根本就拉不开。

    得益于杜陶对赵玗的训练,他现在完全把拉这弓当热身来玩。

    一般些的勇士,虽然比普通人强很多,能拉开三石弓,但拉上个五六次以后,便没力气再开弓了。

    这就像现代的狙击手,虽然威力大,射程远,精度高,但是装弹量小,不可能跟冲锋枪一样突突突地打大半天。

    正是这个原因,赵玗上来就开了五次弓,才让众人十分佩服。

    因为接下来的比赛,需要射出十支箭。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特别精锐的勇士,连比赛都无法完成。

    赵玗甩了甩膀子,把关节彻底活动开,然后左手握弓,右手朝着小萨满一伸,喝道:“拿箭来!”

    小萨满恭敬地奉上箭壶,帮赵玗挎在肩上。

    赵玗左右扭动了几下箭壶,把箭壶的开口超前,摆置在了一个最顺手的位置。

    这一步很关键,直接关系到待会能不能吓唬住众人。

    箭靶放在五十米外,有罗盘大小,中间有一个红心,外围是白色。

    规则很简单,十支箭,中靶数多的,获胜。

    中靶数一样的人,中红心多的人,获胜。

    很实用的规则,比的是整体的效率,而不是单纯的环数。

    假如耶律阮射了十支箭,九支正中靶心,一支脱靶。而赵玗射了十支箭,没有一支中靶心,却十支全都在靶上,那么按照规则,赵玗获胜。

    打仗的时候,只需要大致射中位置就行,而不是要求战士刻意地去瞄准特定的部位。

    对于神箭手来说,一定是指哪射哪,但对于普通的精锐来说,没必要那么苛刻。

    他们可以把精力放在训练别的技能上,而不是在射术上继续死磕。

    比赛的规则,就是要引领着参赛人训练的目的,进而提升整个部族的实力。

    一味的死扣不重要的细节,反倒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赵玗深吸三口气,左手握弓微微抬起,右手放松自然下垂,让心态彻底平静下来。

    忽然,只见赵玗右手抬起,顺势在箭壶中抽出一支箭,双手高举,在头顶把箭搭在弓上,趁势双臂下沉,把弓拉满。

    没有丝毫的停顿,右手一松,箭矢飞驰而出,在空中划出一道低矮的弧线,正中靶心。

    众人正要欢呼,却见赵玗右手不停,向下一探,再次抽出一支箭,重复上述动作,第二支箭便射了出来。

    又是正中靶心。

    原来赵玗玩的是速射。

    平均三秒钟一支箭,眨眼便射出了九支箭。

    前三支全都正中靶心,后面六箭随着体力的下降,有四支没射在红圈里面,两支在红圈中,却没中靶心。

    好在没有脱靶的。

    最后一支箭,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虽然不是每一箭都正中靶心,但是却没有一支脱靶的。

    这样的成绩,在契丹人中,已经可以媲美射雕手了。

    连射九支箭,赵玗也稍微有点脱力,多缓了一口气,才抽出最后一支箭。

    张弓的时候,赵玗大喝一声给自己鼓劲,拉满弓,箭矢飞驰而出。

    中靶。

    不到半分钟的时间里,赵玗连射十箭,箭箭中靶,其中五箭射中红圈,已经算是非常优秀的成绩了。

    但这样的成绩,还算不上顶尖。

    比如一脸漠然的薛廷番,他可以十箭全部射中红圈。

    银枪军中更有甚者,可以十箭全部射中靶心,并且还能后一支箭把前一支箭的屁股给劈开。

    说不定契丹人中也有这样的好把式。

    不管怎么样,赵玗对自己的成绩还算是满意。

    这样的成绩,就算拿不了第一,至少名次也不会太差。

    总的来说这张脸算是保住了。

    第二个登场的人,是耶律阮。

    耶律阮没敢向赵玗一样风骚,只是拉了两次弓弦当热身。

    深呼吸了几下,耶律阮稳稳地射除了自己的第一箭。

    正中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