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自我修行之闭环管理 » 第135章.浮光掠影

第135章.浮光掠影

    开封府有个进士叫袁寿昌。他从BJ去山东潍县任县令,路过牟平县城,天晚住在西街客店。他出来上街散步,见东街一家客店门口挂着一对纱灯,上写“潍县公署”四个大字,和他的纱灯一模一样,不知为啥?就叫随从去问是何原因。

    随从就去问守门卫士:“你们从何处而来?向何处去?我家老爷去潍县任县令,您这对纱灯为何和俺家老爷的灯一样,您家老爷也去潍县任县令吗?”

    卫士说:“不错,我家老爷也去潍县任县令。”

    随从回禀袁寿昌说:“真是怪事?一个县能放两个县令!”

    袁寿昌说:“领我去见他们的县老爷!”

    他们来到店门口,对卫士说:“快去禀报你家老爷,就说潍县县令袁寿昌拜访。”

    卫士进去禀报后,从内出来一位官员,头戴红缨帽,大红顶子大花翎,身穿蓝绣花前后补袍子,腰系玉带,粉底朝靴,拱手抱拳说:“不知年兄光临,下官有失远迎,望兄恕罪。”

    袁寿昌也拱手抱拳说:“岂敢,岂敢!”

    那官员说;“请房内叙话。”

    他二人进到房内,分宾主坐下。

    袁寿昌说:“年兄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店门口挂的灯和我的灯一样,上写潍县公署,您也是去潍县任县令吗?”

    那官员说:“不错,下官也是去潍县任县令!”

    袁寿昌说:“我是领凭去潍县上任,一个县怎能放两个县令呢?”

    那官员笑着说:“年兄有所不知,您是阳间县令,下官是阴间县令。”

    袁寿昌这才明白,赶忙说:“那好,那好!我二人都是县令,上任后咱要互相照顾一些。”

    那官员说:“那很好!我是阴间城隍,上任后再去拜访年兄。”

    袁寿昌说:“年兄不必过谦!到任后我应先去拜访您,天已不早该早歇息,明天还要各自赶路。”

    他说罢告辞回到客栈安息。

    次日一早,袁寿昌就催动人役赶路。到潍县上任后,应办的事一一办妥,随即进行三天拜客,又举行降香,降香是去文庙、文昌宫、魁星阁,还有关帝庙、天坛、地坛,最后到城隍庙,也和去别处降香一样,备有香、纸、鞭炮、纸马、钱、猪羊供品等。

    在袁寿昌参拜神像时,城隍爷忽然立起,满面笑容,烧的纸马钱灰徐徐上升,表示收下了。祭罢以后,城隍神像又自动坐下啦。那个神像原是活机关,只要人一按它的膝盖,就会自动立起,回手又会自动坐下,可是这天与往日不同,是不按自起的,表示欢迎县令。

    袁寿昌从城隍庙降香回去后,当夜做了一个梦,梦见城隍爷前来回拜。大门外是轿马临门,人声嘈杂,一个衙役把手本交给门卫,门卫接过来禀报县令,县令带着衙役出门相迎,城隍爷和县令互相施礼,让到客厅又互相问候。

    他说:“不知年兄驾临,有失远迎,望兄恕罪!”

    城隍爷拱手说:“岂敢,岂敢!前日年兄到城隍庙降香,恕下官招待不周,希年兄原谅。”

    他也拱手说:“这是寿昌分内之事,年兄勿需过谦。”

    城隍爷说:“以后希年兄常去我那叙谈,去时不要带人,你一人去最好。”

    “下官遵命。”

    他俩正谈的热和着,鸡已叫了三遍,城隍爷说:“我不敢久留,就此告别!”

    他送到大门外,猛被堂鼓惊醒,原来是一场梦。

    一天晚饭后,袁寿昌想起梦中的事,想去找城隍朋友玩玩,二更天时候,他独自一人出了县衙,向城隍庙走去。来到庙门口,只见大殿灯烛辉煌,慢步行至殿前。有一衙役向前阻拦,他把手本递上说:“就说袁寿昌拜见。”

    不一会,城隍爷出迎,把他接到殿内说:“年兄少坐,我有个案子办完再叙。”

    他说:“我无事,你先办案,事后咱再谈。”便坐在一旁观看。

    只见青面獠牙的衙役带着一个犯人,战战兢兢地跪在堂下,两边凶神恶鬼威风凛凛,各样刑具叮当乱响,炸人油锅冒着青烟,比阳间刑法厉害得多。

    城隍爷威严地对犯人说:“你这个赃官!在阳世倚官仗势,瞒上欺下,贪污受贿,应办的事拖着不办,逼着人家送礼,败坏社会风气,只顾搜刮享受,不管人家死活,人们把你骂得狗血喷头,是个衣冠禽兽。本应受到惩治,你依靠关系众多,官官相护,逃脱法网,但民愤难平。可是到阴曹对你要严惩!决不宽容。”

    那犯人吓得胆战心惊,惶恐不安地连连叩头,哀求说:“知罪,知罪,城隍爷!我已招供,知罪。请念我一生教了不少徒儿为国效劳,我前半生能秉公执法,也为民办了一些好事,求城隍爷从宽发落,我愿立功赎罪。”

    城隍爷说:“人们骂你狗官,本该叫你脱生转世一个看家狗,念你前半生为官清正,做过一些好事,今叫你到潍县东门外卖豆腐的王成家,脱生一个公驴,劳役还债。去吧!”

    衙役押着犯人脱生去了。

    城隍退堂后,把袁寿昌迎进书房。他称赞城隍办案有方,并说刚才那个犯人正是他的恩师程尽忠,城隍说:“年兄你不早说,现已晚了,如何是好。”

    袁寿昌说:“事已处理过也就算了。”

    二人又说了一些闲话,他就急忙告辞回衙,到家随即派人去东关王成家,看是不是有生小公驴的事,衙役回来禀报说:“确有此事。”

    袁寿昌从此再也不敢贪污受贿啦,办事廉洁奉公。他等小驴满月以后,用十两纹银把小驴买回家,天天给他好吃好喝,报答师恩。

    城隍处理此案以后,上神怪罪他泄漏了天机,罢免了他的城隍官职。

    城隍临走前一夜,到县衙与袁寿昌告别,他说:“为你老师的事,上神怪罪我泄漏了天机,罢了我的官,这都是你给我找的麻烦。”

    临走时,他在袁寿昌背上拍了一掌说:“这县令你也不能干了!”

    这一拍,袁寿昌觉得身上一凉,城隍也转眼不见了。从此,他周身先痛后麻,成了麻木瘫痪,不能理事啦,只有呈文上报朝廷,皇上恩准他辞官为民,更换了县令。

    吴小龙是局里一名普通科员,工作一直挺认真,可就是职务始终没有变化,做科员都已经四个年头了。

    吴小龙和他的老婆都很着急,因为年龄现在可是比学历值钱多了,如果再有两年得不到提拔,那吴小龙就快三十岁了,连黄花菜都凉了。

    怎么办呢?夫妻俩一边哀声叹气一边想着办法。

    “你们吴家的人真是一个都没出息,竟然找不到一个在市里和县里当领导的,要么和你一样当个小科员,要么就是在农村种地。“老婆没好气地说。

    “唉,你就知道数落我们家,你们家那头不也是一样吗,大哥不说二哥,咱们这也算是门当户对。“吴小龙说。

    看来,吴小龙虽然在单位像个闷驴似的,可在家里还是挺能说的。

    “对了,老公,我想起来一个人。“老婆说道。

    “你别一惊一乍的,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吴小龙说道。

    “你还记得我有一个当过局长的表叔吗?“

    “当然记得,他都已经退休好几年了啊!“

    “没错,他是已经退休了,但他有的是经验啊,可以教你一些经验,让你少走一些弯路。“

    “嗯嗯,说的也是。“

    就这样,两口子提了两瓶酒,又买了一箱牛奶,专门去已经退休的表叔家拜访。

    一阵寒喧之后,吴小龙两口子说明了来意。

    表叔不愧是一个老局长,他眯着眼睛看了看吴小龙,又看了看放在桌上的两瓶酒,说道:“人都是有爱好的,一定要抓住你们局长的爱好,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啊!“

    这可是表叔几十年职场经验的真传。吴小龙夫妻俩得此真传后,赶紧不停地感谢。

    第二天上班后,吴小龙就开始留了一个心眼,他要找到他们局长的爱好是什么?

    他一方面通过自己的观察,另一方面又有意识地向同事们打听。

    可由于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科员,平时很少接触到局长,所以很难观察到。

    于是,他又向两个关系要好的同事那里打听,同事告诉他,这个新局长很怪,不抽烟不喝酒,好像没什么爱好。

    当吴小龙把这个情况告诉老婆之后,老婆也不知道怎么办。

    无奈之下,老婆再次向表叔求助。

    表叔在电话里说道:“他不可能没有爱好,只是你还没有发现而已。你平时观察一下他在食堂里吃什么,然后再好好研究一下。“

    听了表叔的建议之后,吴小龙通过观察发现,局长每次都会吃一小盘韭菜炒尖椒,而且是食堂师傅专门为他炒他的。

    两口子在家里就琢磨,这韭菜和尖椒都是菜场的便宜货,总不能买一捆韭菜和十斤尖椒送给局长吧。

    姜还是老的辣!表叔让他们到网上查,看看什么地方的人喜欢把韭菜和尖椒放一起炒着吃。经过一番查找发现,苏北盐城那里的人喜欢这样吃。接着,两口子又通过查找发现,盐城人都喜欢吃肉圆子。

    事不宜迟,表叔让吴小龙立即在网上订制了三十斤盐城肉圆子,利用一个周末的晚上,专门给局长家里送过去。

    当局长接过这些肉圆子的时候,脸上露出了非常惊愕的表情,这个表情都把吴小龙吓一跳。

    一番推托之后,局长还是把肉圆子收了下来。

    过了一个月之后,吴小龙竟然顺利地被提拔为办公室副主任。

    原来,这个局长的老家真的是盐城的,十几岁的时候随父母搬到了苏南定居。由于习俗的原因,局长从小到大就特别喜欢吃韭菜炒尖椒和肉圆子这些家乡菜。

    他感到非常意外的是,吴小龙竟然如此有心。他觉得,吴小龙是不可多得的交际型人才,刚好办公室副主任空缺,就把他安排到了这个位置。

    吴小龙两口子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他们没想到三十斤肉圆子就把职务给提了。他们赶紧又买了两瓶好酒给表叔送了过去。

    王屋山上,原本没人住,不过后来出现了一个老和尚,他在上面盖了个草房子,从那以后就住了下来。

    每天,老和尚起来后,就吃斋念佛。他吃什么东西呢?就是山里的可食用的药草,以及松果等山果,渴了的话,他就去附近的山涧,喝那里的泉水。

    天气热了,老和尚还会到那条小溪里洗澡。当然了,他是在下游洗澡,在上游打水喝。

    就这样,老和尚在山中住了几年,附近的人慢慢知道了他。不过,并没有人去看望他,也没人觉得这老和尚有什么本领,人们只是看到他吃斋念佛而已。

    一日,来了一个道士,穿着破道袍,说是借宿一晚上。老和尚一看这道士浑身破烂,脏兮兮的,就不肯让他借宿,一直找借口。

    道士急了,说:“开天辟地之后,天下就有了佛与道,佛道都是修行者,是一家人,从没有疏远过。现在,大师你是和尚我是道士,怎么不能容我睡一晚上,再互相探讨学习呢?”

    老和尚很生气,说:“我是佛门弟子,虽然也知道有道家,但是却从来不知道,道家的人有什么资格和我佛门弟子相比。”

    道士一听,也生气了,说:“道,出现在亿万次劫难之前(这意思就是天地没开辟的时候),孕育了天地,孕育了人,孕育了这世间万物,我们道家人就是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不断修行。我们都知道,要尊重道,尊重人,尊重万物,大师你怎么能不知道呢?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怕算不上人了。”

    老和尚又说:“我佛(佛祖)在天竺国恒河经历劫难,大家都尊称他为世尊。他庇佑天下众生,恩泽降落到天地间,每一个人身上。如此大的功劳贡献,你们道家的人,岂能和我们佛家的人争衡?这样吧,我给你说说世尊的故事吧。世尊是释迦牟尼,国王的儿子,他生下来不久,就舍弃了王位,入大雪山,经历了无数次的劫难,才有了后来的正果之位。所以,天上天下,唯我佛独尊,那些外道邪魔,也都降服归顺了。到了今天,我也不知道你们道家什么情况,你们的太上老君,是谁的孩子?在哪里修行?有什么功德?啥也没有,还想和我佛同日而语,真是笑话!”

    道士不服气,说:“我们道家人以太上老君为祖师,太上老君出生时,是一个战乱的时代(太上老君就是老子,春秋时期的李耳),我们也叫他道祖,那时候还是周朝天下。他乘着紫气,骑着白鹿,谁不知道他老人家呢?至于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岛,十州的景色,三十六洞的神仙,这些连三尺童子都知道。你自己不知道,然后就用你那短浅的见识来污蔑我们道家,不是笑话吗?再看看你们的佛,远离父亲,丢掉了城池,受到穿膝之苦,与外道争强斗胜,有什么值得吹嘘的?照我看来,你们的佛,也不过是外道妖魔中,一个稍微有些本事的角色罢了!”

    老和尚又要开口说,道士不等他开口,继续说:“世间天地,人和万物,从来就不是靠着佛来活着,你们佛对天地,对人,对万物,压根没有任何恩泽、恩惠,就算这世界没了佛,天地、人、精灵、万物,都不会有任何损失。还有,我劝你一句,千万不要说什么世尊,自己说世尊,世上的人必然不尊,徒增笑耳。”

    老和尚勃然大怒,说:“你懂什么?这个世界需要世尊,不需要你的道祖,不然的话,只怕人人都要下阿鼻地狱了!”

    道士已经忍无可忍了,上前一步,对着老和尚就要打。老和尚也不甘示弱,跟和尚对打。两人加起来都快一百三四十岁了,手脚还算利索,虽然不下狠手,却也会抓对方的衣领,甚至趴在对方身上互相咬。

    此时,路过一位砍柴的樵夫,樵夫看到一个和尚与一个道士在打架,两人年纪也都大了,看起来有六七十岁,他觉得奇怪,就问两人为何如此。

    两人一边继续挠对方,一边继续说,把方才的话,算是大概说了一遍。

    樵夫听到后,呵呵冷笑,说道:“佛也是修行,道也是修行,修行就是修心,修心就是要慈悲,像杜工部(杜甫)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能帮一人也是帮,能做一件好事也是做。这老道要住一晚上,你这老和尚都不肯,还说自己修佛?一点慈悲心肠都没有,就算你修成了佛,又如何?”

    道士一听,顿时很高兴,踢开了老和尚,说:“哈哈,这樵夫说得很对,后生可畏啊,不错不错,你继续骂这老和尚!”

    那樵夫忽然转过脸,对老道士说:“我非但要骂老和尚,连你这老道士也要骂。人家不肯借宿,说不定有苦衷,你却苦苦相逼,非要住宿,既开口讲道理,还要动手打人!这么看来,你也是毫无慈悲心,你这般狠毒,修道又有什么用?”

    老和尚和老道士一听,都很生气,这次居然“一致对外”,都来骂樵夫:“你不过一个砍柴的穷人,有什么资格指责我们?”

    樵夫也不害怕,说:“我正要好好骂你们。你们两个,都是父母所生,却不肯养父母;身在王土之内,却不做帝王的臣子;不用耕种收获,却吃着别人种植的五谷;不用养蚕织布,却也还穿着别人造出来的衣服。你们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生产,又毫无慈悲心,吃得还比别人多,偷生在这天地之间,有什么脸面?佛祖体恤万民,道祖教化万物,凭你们也配说佛祖、道祖?”

    老和尚与老道士听了后,气得直吹胡须,又看樵夫樵夫强壮,不敢动手,于是就说他“不尊重老人,不懂礼仪”。

    樵夫忽然笑了,说:“我倒是知道礼仪,只是你们才不知道礼仪。孔夫子都说了,幼而不孙(逊)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我今天,就要除了你们两个老贼!”

    樵夫拿着斧头,就要砍过来,老和尚吓得跑了,变成了一块铁铮(乐器),而那个老道士,则变成了龟壳。

    樵夫捡起来后,又放了火,烧了草房子。下山后,他把铁铮和龟壳卖了好价钱,几个月都不用砍柴了。

    从前,有一个财主,一生养育了三个闺女。

    大女儿长得姿色艳丽,嫁给了一个文状元,这文状元在南方县衙里做官。

    二女儿长得貌美如花,嫁给了一个武举人,这武举人在北方带兵打仗。

    三女儿长得端庄大方,嫁给了一个庄稼汉,这庄稼汉在山沟里刨食为生。

    有一天,财主过六十大寿,三个闺女和女婿都来祝寿。

    这财主有一个特点,天生长了副鸽子眼,嫌贫爱富。

    寿诞当天,财主听说大闺女和大女婿要来为他祝寿,便穿戴一新,早早地站在大门外迎接。

    大闺女和大女婿坐着八抬大轿,带着南方的六十匹丝绸锦缎,风风光光地来了。

    财主知道二闺女和二女婿也要来为他祝寿,心里十分高兴,脸上也乐开了花。

    二闺女和二女婿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北方的六十坛美酒佳酿,威威武武地来了。

    听说三闺女和三女婿也要来凑热闹,财主心里一万个不乐意,因为他打心眼里就看不起他们。

    到了快吃晌午饭的时候,三闺女和三女婿每人穿着了一双烂草鞋,背了两筐山野里种出来的白菜、萝卜来了。

    寿宴快开席前,财主不想让土里土气的三女婿与他们坐在一起,便有意想刁难三女婿。

    于是,财主对三个女婿说道:“老夫一生最爱听天下稀奇古怪的事,今天我过六十大寿,你们三个都给我讲一下个稀奇古怪的事,讲好了入宴席喝酒吃肉,讲不好就到厨房喝凉水去。”

    大女婿和二女婿异口同声地答道:“这个想法好!”

    只有三女婿像个闷葫芦一样,呆坐着一言不发,心想:“这老家伙是想有意难为我,嘲笑我山野村夫孤陋寡闻,故意要找我的难看啊!”

    财主看了一眼大女婿,拱了拱手,说道:“大女婿,先请。”

    大女婿道:“我首先祝岳父大人福如东海长流水,然后再讲一个稀奇古怪的事。”

    财主道:“请讲。”

    大女婿道:“我在南方做官时,发现南方气候温润,土地肥沃,五谷丰登。”

    二女婿附和道:“那是,确实如此!”

    大女婿接着说道:“有一年,当地百姓给我送了一个大西瓜,这大西瓜真是大啊,二百五十个衙役硬是拿刀砍了七七四十九天,才把这个大西瓜给砍了一个洞。”

    财主叹息道:“这个西瓜是真大啊!”

    大女婿又接着说道:“那天,这二百五十个衙役进到洞里去吃西瓜,谁料想,在西瓜洞里竟然迷路了,他们摸索了大半年,才从西瓜洞里爬出来。你们说这事稀奇不稀奇?”

    财主忙竖起大拇指,说道:“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稀奇,真是太稀奇啦!大女婿,请入席喝酒。”

    二女婿也不甘示弱地说道:“下面该我了,我先祝岳父大人寿比南山不老松,接着再给你们讲一个稀奇事。”

    财主道:“有请,二女婿。”

    二女婿道:“我在北方带兵打仗,这北方真是太辽阔壮美了,有诗说道: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女婿附和道:“北方草原辽阔,牧区多,盛产牛羊。”

    二女婿朝着大女婿点了点,接着说道:“在我的战营里,有一盘用牛皮做的战鼓,只要用鼓槌轻轻地擂上一下,鼓声就能从初一响到十五。你们说这事稀奇不稀奇?”

    财主听了,忙拍着双手,夸赞道:“你说的这个事,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真是太稀奇啦!二女婿,请入席喝酒。”

    现在就剩下三女婿一个人没说了。

    财主斜着眼,看了看三女婿,不屑地说道:“我看你也讲不出来,你还是直接到厨房喝凉水去吧!”

    大女婿和二女婿也讥笑道:“你要是说不出来,就不用再说了!”

    三女婿一看这情景,知道这是三个人合起伙来看他的笑话,便涨红了脸,说道:“我……我……我也说一个。”

    财主催促道:“我什么我啊,别在这磨磨唧唧的,你倒是说呀!”

    三女婿挠了挠头,憋得满脸通红,说道:“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我先祝岳父大人像王八和乌龟一样长寿。”

    财主听了,顿时变了脸色,摇了摇头,跺了跺脚,叹了口气,生气地说道:“唉!你这是祝的啥寿啊!”

    大女婿也叹息道:“不妥!这样祝寿确实不妥!”

    二女婿笑着对三女婿道:“你这样祝寿,真的不妥!我看这寿,你就不要再祝了,还是直接讲一个稀奇事吧。”

    三女婿道:“我们山里也有大西瓜,也有大战鼓,就是没有你们俩说的那么大,我也不会像你们这样能吹牛!”

    财主道:“你就别在这丢人现眼了,赶紧到厨房喝凉水去吧!”

    这时,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大闺女和二闺女也纷纷笑了起来。

    三闺女见两位姐姐也看三女婿的笑话,红着脸对三女婿说道:“咱们山里也有牛啊!你也吹啊!”

    经三闺女这么一说,三女婿便大着胆子说道:“我们家里就有一头老牛,一夜之间能吃三亩地的豆秸!你们说稀奇不稀奇?”

    大女婿和二女婿听了,都瞪大了眼睛,一齐说道:“这真是太稀奇了呀!”

    财主也惊奇地问道:“你家真有这么大的牛?”

    三女婿不假思索地答道:“有。”

    财主也不由自主地说道:“这真是太稀奇啦!”

    三女婿道:“既然你们三个人都说稀奇,那我就入席喝酒了。”

    财主道:“今天你先入席喝酒吧。不过,明天我们三个人可要一块到你家里,去看看那头一夜能吃三亩地豆秸的老牛!”

    给财主祝过寿的第二天,三闺女知道财主肯定要来看三女婿的笑话,便一大早就让三女婿离开了家,跑到山里躲了起来。

    果然不出所料,这天晌午,财主真的领着大女婿和二女婿来到了三门婿家。

    一到三女婿家,财主见了三闺女就问:“三女婿去哪里了?我们是来看那头一夜能吃三亩地豆秸的老水牛的,牛在哪里呢?”

    三闺女道:“三女婿到山里去找牛去了。”

    财主问道:“牛怎么跑了呀?”

    三闺女叹了口气,说道:“唉!别提了!昨天夜里,那头牛吃了三亩地的豆秸,竟然没有吃饱!天明,它就朝着南方跑了。”

    财主诧异地问道:“牛为什么朝着南方跑了呢?”

    三闺女道:“这头牛也听说南方的西瓜大,它想跑到南方去吃大西瓜。”

    大女婿听了,脸“唰”的一下红了,说道:“牛爱吃草,北方有草原,牛应该往北方跑呀!”

    三闺女道:“这头牛害怕去北方,恐怕跑到北方了,被北方爱吹牛的人给吹死了。”

    财主问道:“是谁恁能吹牛,竟然能把牛给吹死?”

    三闺女道:“牛吹不死,二姐夫的战鼓用啥做呀?”

    二女婿听了,脸顿时羞得红布一般,对着大女婿叹息道:“唉!我们俩个比吹牛,竟然让小姨子羞辱了一番!”

    禅宗北派的创始人,也就是北祖,是神秀和尚。神秀和尚常年在东都洛阳的天宫寺里,他有弟子三百人。在这些和尚中,有一人叫华严和尚。彼时,正是大唐年间。

    和尚们每天都在食堂里吃饭,他们有着严格的规矩,每次吃饭,都要把瓶子钵盂备齐,然后才能开饭。

    有一位年长的大弟子和尚,修行很高,道业也很高,但是气量小了一些,性子也很急躁。那阵子,这个大和尚正好身体不舒服,一直卧病在床,因此不和大家一起吃饭。

    巧了,有一位小沙弥,丢了钵盂。没有钵盂,他就没法吃饭,大家也会因此受连累,不能吃饭。

    没办法,小沙弥就来找大和尚借钵盂,他施礼后,说道:“我想去吃饭,可是没有钵盂,怎么办?只好麻烦大师兄,借一借你的钵盂用一下,明白就还给你,如何?”说完后,小沙弥又施礼。

    但是,大和尚不肯给他,说:“我的钵盂,已经跟着我受持几十年了,不能借给你。要是借给你的话,肯定会被你打坏的。”

    小沙弥恳求地说:“我去吃饭,很快就好。吃完饭之后,就把钵盂给你,很快就好,怎么会打坏呢?”

    小沙弥说得很可怜,他求了好几次,眼泪都出来了。大和尚一看,心中不忍,只好借给他,说:“钵盂对于僧人来说,跟修行一样重要。我爱我的钵盂,比爱我的命都重,你一定要好好保护钵盂,如果打碎了,就是要了我的命。”

    小沙弥大喜,谢了大和尚,然后小心翼翼地拿着钵盂,去吃饭了。

    吃过饭之后,小沙弥洗了钵盂,准备去还给大和尚。大和尚已经派弟子来催促了,一连好几次。他不催还好,一催促,小沙弥就有些急。离开吃饭地方,小沙弥匆忙去还钵盂。结果一着急,他被一块砖头绊倒了。钵盂摔在地上,碎成了好几块。

    此时,大和尚又派弟子来催了。小沙弥没办法,只好拿着破碎的钵盂,到了大和尚房间,施礼后认错,拜了又拜。

    大和尚一看钵盂碎了,愣了好大一会儿,然后大叫一声“你害死我了”,随即痛骂小沙弥,若不是他躺在床上,只怕要跳起来打小沙弥。小沙弥磕头认错,然后离开了。

    大和尚很生气,病得更厉害了,到了晚上,他就死了。

    后来,华严和尚出去讲经,就在嵩山的寺庙里。当时,有一百多名和尚跟着华严和尚一起,其中,小沙弥就在,而他也在听华严和尚讲经。

    说着说着,寺庙外面的山谷之中,传来了大风大雨的声音。随即,出来一条巨大的蛇,长约八九丈,粗有四五围(一围应该是一人合抱,也就是两只手拢成圆形,合抱的范围),闪电一般到了寺庙门口。

    大家看到后,吓得都要跑,华严和尚用手示意大家,叫大家站着别动。因为不动,就不具备攻击性,大蛇就不会攻击人,如果动了,反而会被大蛇攻击。

    大蛇看了看后,忽然看到了小沙弥,恶狠狠地瞪着他。华严和尚察觉后,拉着小沙弥,慢慢地拉到自己身后面。那巨蛇仍然盯着小沙弥看,又看了看华严和尚,眼神之中慢慢从凶狠变得柔和,又变得忧愁,似乎有苦说不出,又好像在求什么。

    华严和尚拿出锡杖,竖在身前,挡住了巨蛇,然后喝一声:“停!”

    巨蛇好像听懂了,果然停下来不动了,它还闭上了眼睛,低下了头,似乎要聆听华严和尚的教训。

    华严和尚一看,用锡杖敲了敲巨蛇的脑袋,说:“既然你知道,这是造孽,就应该克服心魔,皈依佛法,不要让自己一错再错,陷入无穷地狱之中。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切记,切记啊!”

    华严和尚又对其他和尚说:“快,一起念诵经文,感化巨蛇,不能让它堕落。”

    那头巨蛇听了后,果然顿悟,调转蛇头,慢慢地离开了。

    这些和尚中,有不少是大和尚的弟子,其中不乏修行很高的人。看到这一幕,几个修行很高的弟子,已经明白了,眼前的巨蛇,应该就是他们的师父,也就是钵盂碎了的大和尚。他们注视着巨蛇,看着它离开。

    华严和尚对一个和尚说:“这条巨蛇,乃是你的师父所化。他修行多年,应该得到正果。但是,临终之前,他因为爱惜自己的钵盂,怒骂小沙弥,导致他犯了戒,成不了正果。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心魔出现,他因此变成了巨蛇。他之所以来这里,是觉得小沙弥害得他不能成正果,想杀了小沙弥。要这样的话,他就会堕入大地狱中,更无法成正果了。还好,我们合力点醒了他。他离开后,应该会舍弃生命,你们去看看吧。”

    两个弟子领命,然后顺着踪迹去找巨蛇。

    巨蛇因为大,而且重,所以它经过地方,草木都被压平了,就像一条平坦的路一样。踪迹很明显,因此很好找。

    两个弟子顺着路找过去,走了四十五里路,来到深谷之中,终于看到了巨蛇。

    巨蛇一动不动,似乎睡着了。两人大着胆子靠近去看,发现巨蛇头旁边的石头上,有许多血迹,显然,巨蛇自己撞石头死了。

    回来后,两名弟子跟华严和尚说了。

    华严和尚呵呵大笑,说:“好啊,好啊,他消除了心魔,救了自己。如今,他即将要投胎,到裴郎中家,做了裴小姐。裴小姐很聪明啊,只是,过慧易夭过猛易折,她活到十八岁,就会夭折。而后,他继续投胎,做了男子,然后会出家修道。裴郎中是我的挂名弟子,你们可以去他家中,代我问候。另外,裴小姐出生会很艰难,你们得救她。”

    裴郎中就是裴宽,官职为兵部郎中,确实是华严和尚的弟子。

    华严和尚把救裴小姐的办法,告诉了两名弟子,然后催促他们出发。两名弟子到了裴郎中家,裴郎中果然面带忧色,一问才知道,他妻子快生了,但守了六七天,还是没生下来。

    两名弟子表明来意,然后敲着木鱼,大喝三声“和尚归来”后,裴小姐顺利生下来。后来,她果然活到十八岁去世。

    那个大和尚,又投胎做了男孩,长大后进入道门,修行成功,终得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