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狂歌侠客行 » 第26章 火烧鬼门关

第26章 火烧鬼门关

    江水暴涨下,蒙军水寨的哨卒虽然发现了这一情况,但一时不知缘由,水势突然暴涨虽然奇怪,但不足以动摇蒙军水寨根本,因此蒙军的哨卒并未示警发讯号。

    杨远的小船驶在船队最前,他站立船头,运起内力极目而视,远比常人能看清的范围要大。他心中默默计算着距离,估计时机合适了,转头对驾船的死士说道:“点火,传下去,都点火。”

    片刻间,杨远和后面二百余艘舢板小船全部燃烧起来,火船借水势疾驰而下。从天空俯瞰下去,汉水江面上就像忽现一条火龙,骄夭腾飞,一头撞向黑幽幽如沉睡恶妖的鬼门关蒙军水寨。

    稍顷,水寨上哨卒终于看清腾飞出白雾的火龙,心胆俱裂下慌忙示警,凄厉讯号冲天而起。然而为时已晚,蒙蒙白雾让蒙古军哨卒发现的太迟,示警讯号刚刚发出,杨远所在为首的引火船已撞上了第一处水寨外墙。让船上死士在靠近水寨之时跳水逃生去后,杨远飞身而起,借水寨外墙又是一跃,轻轻落在一座哨塔上,手中长剑连动,两个哨卒不及反应咽喉均被各刺一剑,瞬间毙命。杨远站在哨塔之上,居高临下,还剑入鞘,随后左手玉峰针,右手抓一把石子,玉峰针配上弹指神通石子连发,水寨各处蜂涌出来想要操纵投石车弩床等阻止引火船队靠近的蒙军士卒纷纷身死。

    杨远之后的引火船在其余死士控制下,或左或右,趁此难得的良机纷纷撞上邻近的其它水寨。杨远见脚下的水寨火势已经大起,他轻功施展开,往南边邻近的连环水寨跃去,依法施为,不断以手中玉峰针和石子击杀蒙军,掩护引火船扩散造成更大火势。

    刘泽抱着小妾睡的正香,被惊慌失措的亲兵拍门唤醒,听到外面传来震天的厮杀声,哭喊声,急急起床,来不及穿戴整齐出门一看,只见各处水寨都火光冲天,不由气得破口大骂:“这是怎么一回事?值守的哨卒是干什么吃的,混账!”亲兵战战兢兢把汉水突然水势暴涨,宋军数百引火的舢板小船借水势薄雾冲进水寨,哨卒发现也反应不及的事情说了。

    刘泽闻言,脑海里想起数日前细作传回来宋军在训练舢板小船短程冲刺,水下闭气的情报。那时自己不以为然,以为大船难过的鬼门关,小船更无可能,万万没想到宋军训练的小船冲刺,是为今日火攻的预谋,那么汉水突然水势暴涨,虽然原因不得而知,但必然也在宋军谋划内了。刘泽懊悔万分,自己看轻的一份情报竟导致今日局面。

    这时又有军士来报,称一个十几岁少年身手不凡,剑法快似鬼魅,手里又以石子细针为暗器,例无虚发,这少年趁着蒙军混乱,独自一人已经杀死上百士卒。刘泽大怒,直骂属下废物,不信士卒口中称的十几岁少年能有如此大本事,传令调集弓箭手前去射杀此人。

    刘泽回房穿上披挂,在亲兵引领下来到杨远厮杀处,只见一圈持盾立矛的蒙军把杨远围在中心,集结的数百弓箭手占据各处高点不间断拉弓想要射杀杨远。

    古墓轻功本就是天下一绝,杨过、小龙女传授杨远轻功时,让他在古墓石室里捉鸟雀开始,自小石室到大石室,鸟雀数量不断增加,要他不伤及鸟雀安危情况下限时捉到所有鸟雀。杨远自小练习这样的辗转腾挪,轻功本就灵动,他后来又学会了《九阴真经》上的身法“幻影九变”,此时两相配合全力施展下,只见场中留下一道道青衫残影,让蒙军眼花缭乱。

    杨远将八年来所学的各路武功招式一一印证在今日这场厮杀中,往昔一些不解疑惑处茅塞顿开,不足处又一一改正完善。初始被包围时偶尔手忙脚乱,被蒙军刺破几处衣衫,后来他在蒙军之间穿梭来去,长剑挥洒如意随心,竟像一个翩翩舞者一般,不断杀伤包围自己的持盾士卒时,又让蒙军弓箭手箭矢一一落空。

    在这困境下,他轻功、身法、剑法使得越来越纯熟,沉醉在这境界里把蒙军杀的死伤惨重。不知不自觉间包围自己的蒙军已溃不成阵,加上越来越大的火势,开始有人往外逃,刘泽眼见此景无可奈何,在亲兵护卫下惶惶离去。

    杨远也清醒了过来,看了众军簇拥离去的刘泽一眼,知道应该是地位不低的蒙军将领,虽然想上去杀了他,但火势已经相当危急,再不离开自己也危险了。他轻功施展开,先落上一处火势较小的水寨外墙,砍倒了一根旗杆将旗杆斩成数截夹在腋下,随后内力运起,一剑挥出斩向旁边一根粗大圆木,圆木落向寨墙外水面,杨远轻飘飘随圆木落下踏足其上,随着湍急水流往下游而去。离开了火势较大的水寨,杨远抛出一段旗杆扔向前方水面,同时足下轻点身形飞跃而起,落在这根旗杆上时借力又是一跃,同时又扔出一根旗杆,如此依法施为,手中旗杆用尽时他已经横跨了大半江面,靠近了水流相对平缓的左岸,杨远潜入水中奋力望岸边游动而去。

    此行所有死士临行前都已得了杨远叮嘱,各人只要保证能尽力扩大火势,让火船能撞上水寨即可跳船逃命,五百死士已练习闭气秘诀十余日,运气好并不是不能活命。

    随着火船队大半撞上连环的蒙军水寨,火势已经不可控,大火不断蔓延加剧,所有蒙军顾不得再防御江面的情况,一个个争相往岸上奔逃,想逃离渐成火海的水寨。

    樊城那边把握住了这难得的战机,汉水东岸上吕师孟亲自率军望水寨杀来,堵截水寨因大火溃逃的蒙军,蒙军前有宋军拦路,后有火海滔天,一时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水寨里的蒙军,被火焰沾身活活烧死的、落水后被湍急汉水暗流卷走不知所踪的、直接溺毙的、逃出水寨又被汉军截住杀死的,伤亡不计其数。

    那边岸上宋军势如破竹时,樊城外汉水江面上真正装载着大批药材、盐巴、布帛、粮食等物资的宋军水师大型战舰共二十余艘,合援襄的一万多将士也已经在张世杰亲自率领下出发,驶入鬼门关水面后往左岸入襄阳水道而去。

    汉水在与清河、白河三江汇聚后水流量大增,加之河道转向南流,自上游而下的船只都要先靠近东岸鬼门关后才能逆行往左进入襄阳连接汉水的水道。并且这一段汉水左岸软瘫淤泥遍布,不适合建立水寨,蒙古人又缺乏水师力量,没有足够战船掌控河面,只能在汉水东岸的鬼门关建立连环水寨封锁江面,防止宋军通过水道向襄阳增援物资兵力。

    这一次蒙古大军在忽必烈命令下,南侵的规模前所未有。襄阳虽然多次打退蒙古强攻,甚至有几场小胜,但与城外联系被断绝,不能获得物资补给的情况下城内难免有人心浮动,襄阳太守吕文焕和郭靖也都暗自心忧,不知如何突破困局。杨远的蓄水掘堤配小火船冲寨的连环计大获成功,破了蒙军的水寨封锁,宋军水师一路通行无阻,成功驶入襄阳城东水道。宋军上下欢呼雀跃,这是自蒙军南下包围襄阳近两月以来南宋第一次援襄成功,此前的多次行动除了损兵折将没有把一兵一卒,一米一盐送入襄阳城,让援襄的三路大军士气都颇为低落。

    宋军水师进入襄阳水道以后,主力船队望襄阳城驶去,留下一艘战船在岸口接应杨远,依着杨远的嘱托,每半柱香往天空发射烟火响箭一次。这边杨远上了岸,等了不多一会便见到了信号,辨明方位后施展轻功,一路疾奔而去,不多时,果然见到了等待的战船,看来杨远没有飘向下游太远。

    杨远上了船只,见张世杰在甲板上来回踱步,焦急不安,他居然没有随主力先去襄阳,而是亲自在此等候接应自己,不由心中有些感动,上前行礼道:“张将军,在下幸不辱命,蒙军水寨焚毁大半,我看半年内,难以修复完整。”

    张世杰看着杨远,赞道:“杨少侠果真少年英雄,令师“神雕大侠”杨过八年前飞石击毙蒙古大汗蒙哥,解了襄阳之围,今日你又火烧蒙军鬼门关水寨,令我大宋成功往襄阳送进大批物资,再次为襄阳立下大功,老夫替大宋将士,替襄阳数十万军民百姓向杨少侠道谢。”说完,张世杰对着杨远深深鞠了一躬。

    杨远受宠若惊,连忙扶起张世杰道:“张将军言重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蒙古人占我河山,杀我汉人同胞,驱除鞑虏是每个汉人的份内之事,更何况蒙古人与我还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张世杰笑道:“好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杨小友文武双全,不但武功卓绝,还智计过人,满腹才学,可惜小友身在江湖,如若小友读书入仕,想必定是朝廷栋梁。”杨远居功不自傲,张世杰称呼上便又亲近了几分。

    杨远暗中略有尴尬,随口将后世顾炎武的名句说了出来,被张世杰误认为是自己的话,把自己当饱读诗书的人了,心想这再聊下去张世杰要跟自己谈诗词歌赋可就兜不住了,赶紧转移话题说道:“张将军,不知水师主力离开多久了,我们还是赶快出发先进到襄阳城吧,耽搁久了恐怕有变。”

    张世杰点头应是,传下命令战船收锚向襄阳城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