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狂歌侠客行 » 第34章 少女情事

第34章 少女情事

    西川蜀道上,一个纤柔少女骑在一头青驴上正沿着山道缓缓而行。她二十二三岁年纪,一身雪白的银狐皮对襟旋袄,腰悬短剑,配上翠绿云锦袄裙,一头墨锦似的黑发挽成随云髻,髻上斜插着一支珠花簪,臻首娥眉,明眸皓齿,琼鼻樱唇,虽面有风尘之色,但难掩秀丽绝伦。只见她似有满怀心事,时而皱眉愁思,时而抿嘴微笑,显出嘴角两个浅浅梨涡,当真明艳不可方物。

    这少女正是郭襄,自从华山与杨过分别,两三年里没有杨过一点消息,她心中常自思念,于是禀明郭靖黄蓉夫妇,说要外出游山玩水,她独自离了襄阳,心想杨过既然收了杨远为弟子,应该回了古墓隐居,便径往终南山古墓寻访杨过。那时小龙女尚未怀有身孕,古墓断龙石没有重启,重阳宫被蒙古人火烧以后也已荒废,全真教分裂后只留有数十年轻弟子在山上看守祖庭,因此古墓大门外树木杂草丛生,郭襄不知古墓有地下密道,在全真留守弟子指引下来到古墓外见到这幅景象,以为杨过小龙女夫妇并未回古墓,黯然离去。

    离了古墓,她去过百花谷、风陵渡口、绝情谷底,却始终不见杨过夫妇踪迹,也没有杨过半点消息,直到一年多后她在洞庭湖遇到百草仙,方才知道杨过一直隐居在古墓之中,自己竟然过门而不知。

    她从百草仙口中听到小龙女生下一子,先是失落神伤,转念又为杨龙二人感到高兴,她心里对自己说道:“只有小龙女姐姐才配得上大哥哥,他二人神仙眷侣,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历尽百般挫折才终于相聚相守,如今又有了孩儿,你何必去打扰他们?”

    等百草仙说起杨过身体积累的暗伤隐疾爆发,若无缓解,必定会大大折损杨过精气寿元时,郭襄心中又为杨过担忧难过至极,她细问了百草仙杨过症结的解决之道,心里实不知杨过究竟会否散功,但想杨过需要百年雪蛤,千年虫草等灵药,自己总能为他尽力寻找一些,此后她从南往北,从东到西踏遍了大半个中原,只想能为杨过多搜集一些有用灵药,同时遍访名山大川,寻访医道能人,求问救治杨过之方。

    偶然之下,她得到一本异兽见闻录,从中得知吐蕃大雪山上有一灵种,叫做朱睛冰蟾,成年朱睛冰蟾巴掌大小,通体洁白如冰雪,身躯半透明隐约可见骨骼内脏,双目通红,可算是疗伤神物,不管多么严重的内伤、刀伤、剑伤,只要尚未气绝身死,服下朱睛冰蟾,便能伤愈复原,不但如此,朱晴冰蟾还克尽天下奇毒,不论中何种毒,将伤处放入朱睛冰蟾口中,朱睛冰蟾便能吸出所有毒素,当真神妙无比。

    郭襄知道了这世上有如此天地灵物,心想杨过之疾,不正是身体内有情花断肠草两种奇毒深入血脉肺腑,又因内功驳杂留下的内伤吗,若能为杨过寻来朱睛冰蟾,一定能彻底根除杨过之疾。

    于是她怀抱满腔希望,独自赶往吐蕃,其实只从一本旧书上看到如此灵物,并不知真假如何,是否存在朱睛冰蟾都未可知,但她满心里想的都是,只要能为自己的大哥哥做些什么,那便义无反顾。

    这之后她在吐蕃大雪山区,一留就是四年。高原雪山之上,气候严寒,她从未到过这样的苦寒之地,初至时极不习惯,又急着寻找朱睛冰蟾,直接就进入茫茫雪山,谁想大病一场,晕倒在雪山之上,幸得当地山民所救,才得以捡回一条性命。她毫无放弃念头,留了下来,渐渐学会了吐蕃语,她慢慢熟悉雪山环境气候,摸清了雪山上天气变幻规律,几年里坚持向当地山民老人打听问询。

    这期间她还拜访吐蕃大小佛寺,她曾被金轮法王挟持时,在蒙古军营中得法王传授无上瑜伽密乘,乃是西域密宗的无上内功,吐蕃佛教分支虽多,但都属密宗,郭襄无意间显露了法王所传功法,被以为是密宗某大德的弟子,受到吐蕃番僧的礼遇,她借机向番僧请教朱睛冰蟾之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被她得知了朱睛冰蟾的线索,此后她数度深入茫茫大雪山,见识过雪崩、冰川、深谷、暴风雪,多次历经绝境,险死还生,才成功得到两只朱睛冰蟾。

    经过这几年的生死磨砺,郭襄武功大进。她得了朱睛冰蟾,便下了雪山,本打算从西川出蜀前往终南山去见杨过,却在路途上听说蒙古大军起兵又围了襄阳,她一离家便是五六年,心中对父母姐弟都甚是想念,听说了蒙古大军南侵,担忧襄阳情况,顾不得再去古墓,只得先往襄阳而回。

    郭襄一边往襄阳而行,一边沿路打探消息,知道蒙古人在今年九月围困襄阳,如今已三月有余,前两月宋军对襄阳被围束手无策,几路援军不断损兵折将,却无力进援襄阳城。直到一个月以前,听说“神雕大侠”杨过的弟子巧施妙计,火烧了蒙军鬼门关水寨,樊城取得大捷,宋军水师从水路成功进援了襄阳城。如今“神雕大侠”杨过有弟子武功卓绝,智计更加不凡已经在江湖武林中小有名气。

    郭襄心想:“大哥哥的弟子,没错的话应该是八年前一起华山同行的那个杨远了,他那时不过九岁便能替觉远大师找到藏在猿腹中的经书,的确聪明伶俐,机智过人。有大哥哥教他武功,这些年过去他想必学有所成,他若到襄阳能使计大败蒙古人的消息该不会有假。”

    “他从古墓来襄阳该是大哥哥的安排,不知这几年过去大哥哥身体状况怎样,我不如先去樊城探探虚实,寻机再回襄阳,向他问问清楚大哥哥这些年到底如何了。”郭襄探清楚了消息,心中思虑明白,于是便绕道汉水上游,径往樊城而去。

    近段时间以来,各地不断有心怀南宋的江湖豪杰往襄阳汇聚而去,想为襄阳尽一份力。只是苦于蒙古大军围城,无法入城,各处赶到的江湖群雄无组织领袖,只得暂且聚集在樊城。

    郭襄到了樊城,在城里探不到什么紧要消息,便往吕师孟府邸而去。她是郭靖次女,在襄阳长大,天生有黄蓉的机变俏皮,又有郭靖的善良慷慨,她爱交朋友,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襄樊一带不止江湖豪侠,将领士绅,贩夫走卒,人人都对她喜爱有加,吕师孟自然也认得郭襄。

    吕师孟见郭襄到来,惊喜非常,问道:“郭二小姐,你终于回来了,郭大侠夫妇这几年来对你挂念非常,你一离襄阳便是几年,都到哪里去了?没有一点消息传回来。”

    郭襄见礼道:“吕叔叔,这些事容后再谈,我想回襄阳城,不知有什么办法没有?”

    吕师孟叹道:“你要是早一个月回来那就好了,可随水师大军一起入襄阳,如今蒙古人在江面上连设下几十道拦江铁索,陆上又连营筑堡,使我军不得进,没有陆上牵制,单凭水师实难以突破横江铁索。”

    郭襄问道:“难道所有进襄阳的路都被蒙古人堵死了么?城中可有什么消息传出?”

    吕师孟想了想,说道:“襄阳城以西摩旗山和楚山间,倒是有一条秘密小道可到襄阳城外,只是这小道难行,途中多迷雾毒瘴,常人极易迷失在山林间,只有那附近经验丰富的樵夫猎户带路才能通过,我倒是可以安排领路向导,再派一队精兵护送你。”

    郭襄说道:“吕叔叔说的小道是迷迭山谷吗?请吕叔叔替我安排一个向导领路,将我带出山谷便可,至于护送士卒就不必了,人多眼杂,反而不利于接近襄阳城。”

    吕师孟见郭襄已下定决心,知她虽是女流,却豪迈果决,只好叮嘱道:“那你万事小心,若事不可为,还是保全自身为要。另外我这里正有一件极重要的军情需要传回襄阳,只是蒙古人有驯养的海东青极是凶猛,每日于天空盘旋虎视眈眈,专为猎杀我军传讯信鸽,因此不敢以信鸽和襄阳互传消息,郭二小姐若能进入襄阳,请务必告知我叔父和郭大侠。”说完这番话,吕师孟又低声对郭襄细细交代了一番,方才离去为她安排引路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