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狂歌侠客行 » 第37章 蒙军阳谋

第37章 蒙军阳谋

    这计谋简单,简单到所有人一眼就能看破,因为这是赤裸裸的阳谋,光明正大,因势利导,因此看破容易要想反制却实在困难,概因蒙古军是宋军的数倍,蒙军能在围困襄阳时再起一路大军进逼樊城,宋军却已分身乏术。这阳谋,比阴谋高明得太多。

    自蒙军南侵围困襄阳以来,除了一开始援襄的张世杰、范文虎、夏贵三路援军外,再无其它援军到来,襄阳告急的奏报如雪片般被送往临安朝廷,却无一纸回复。其实这三路援军,都是主动前来,张世杰胸怀宋室,忠贞为国自不多说,范文虎是吕文德女婿,夏贵是吕文德旧将,这二人可以都算是吕氏集团的将领。

    襄阳众将都不知道,此时的临安朝廷有奸相贾似道把持朝政,他早已秘密向忽必烈乞和,订下割地称臣的密约,任凭襄阳告急奏报一封接一封,全被贾似道压下隐瞒不报。偏偏宋度宗昏聩无能,还对贾似道信任有加,对已经持续三月之久的襄阳大战毫不知情,真的以为天下太平,日日在后宫歌舞升平,纵情淫乐。

    面对蒙古军的行动,人人都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一时却无计可解,郭靖见众人俱都沉默不语,开口道:“今日集思广益,襄阳重要的将领大多在这,便是要大家一起想想办法,诸位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无论是否可行,大家都一块商量过后来定。”

    朱子柳沉思片刻,说道:“可否与樊城约定时辰,襄樊两城一齐出兵,水陆并进,强攻万山,两路夹击下,先焚毁蒙军造船基地,再沿汉水入清河,去支援邓城、邺城。”

    黄蓉说道:“朱师兄此计不可,刚刚靖哥哥说了,蒙军造船处在万山西侧,我们襄阳出军去攻万山,从东往西去,首先便要突破城外蒙军大营阻拦,即便到了万山下,还要面临万山堡居高临下的攻击,到时候就像蒙古军攻我襄阳城,敌方据险而守,我军没有数倍于敌,恐怕难以建功。出军少了难以攻破万山堡,若我大军出动过多,恐怕就变成了蒙军调虎离山,则襄阳城危矣。陆上没有我们襄阳城军主攻,单凭樊城的水师,恐怕威胁不了蒙军造船基地。”

    耶律齐又道:“上个月杨少侠来襄阳时,以火攻计大破鬼门关蒙军的连环水寨,不如这次再用火攻计,以快速灵活的舢板小船强行越过万山堡封锁,冲进蒙古军造船基地,一把火烧了他们。是否可行?”

    黄容看向杨远,以眼神示意上次是他筹谋的火攻计,由他来说。杨远苦笑开口道:“耶律帮主,这同样的计策再用,恐怕很难有什么成效。其一,蒙古人已经吃过一次大亏,如今想必对火攻防范甚严,且不说舢板小船能否通过万山堡封锁进入造船区,即便冲进去了,恐怕蒙古人早已备好一切灭火防火之物。其二,上次火攻,不但天有薄雾为绝佳掩护,还借了顺流而下行船快速的优势,此外我还命人在清河上游筑堤蓄水十几日,掘开堤坝以后使清河水泄,又助长了引火船冲向蒙军水寨的速度,如此方才成功。而蒙古人这次造船特意选在万山西麓,恐怕就是因为吃了鬼门关水寨的大亏。万山在汉水上游,我们襄樊在下游,要火攻便要逆流而上,全靠人力划动引火小船,要冲进蒙军造船处更加难度倍增,此计几乎无望。”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自出谋献策,一番讨论后又纷纷被否定,最后都是一筹莫展,不由得都暗叹蒙古人此计高明。杨远自对耶律齐解释完火攻计不可取以后,便一直沉默不语,静静听着众人讨论。

    张世杰开口说道:“杨远,你一向智计百出,有什么话尽管说出来,不用为难,我相信你,一定是有什么可行的想法。”

    张世杰话说到这份上了,杨远只好开口说道:“张将军,吕安抚使,各位前辈,依小子看来,要破蒙古人此局,恐怕靠我们襄樊两城之军已经是无处落子。唯有联系上临安朝廷,让朝廷另出一军拱卫邓城、邺城方可。蒙古人先举兵二十余万围攻襄阳,如今还能另出一路大军进取邓、邺二城,危逼樊城,可见蒙古人起码是倾举国大半之力来投入这一战。而战争,在另一方面打的就是人口钱粮的综合国力,蒙古人能举国而战,我大宋朝廷却对襄樊危机视若无睹,单靠襄樊,如何能够破局。”

    杨远话没说完,意思却已经再明显不过,在场人人都知道宋皇帝昏庸无能,荒淫享乐,宠信权相贾似道,只是碍于君臣纲常,忠孝之礼无法开口明言皇帝是非。

    郭靖拍案说道:“远儿,你说的不错,蒙古人横扫天下,因为他们的大汗皇帝英明果决,任贤用能,将士用命。反观我大宋理宗度宗,两代皇帝都是无道昏君,贾似道又是个大大的奸臣,然而我等义守襄阳,却不是为他昏君奸臣卖命,你须记住,我等满腔热血,皆是为我中原千万汉人百姓而洒。”

    郭靖心中念头通达,想到什么便说什么,言辞凌厉,神威凛凛。却听得吕文焕、张世杰都是心惊不已,这等言论直与谋反无异,二人都是朝廷重臣,皇帝纵然有千般不对,万般不是,他们深受君为臣纲的荼毒,也不能说出来什么怨言。他二人也知郭靖胸襟,一心只有为国为民,只能心中哀叹,未能得遇明君。

    吕文焕劝道:“郭大侠息怒,我听说京湖制置使李庭芝用兵老成谨重,富有谋略,又一心为国,忠襄公孟珙将军曾遗命举荐他,他驻于EZ,不如我修书一封,请他去援樊城,诸位觉得如何?”

    众人多少都听说过李庭芝的贤名,若他能去相救樊城,想必大有可为,朝廷不遣援军,也只能如此了。当下吕文焕写就书信,一一言明襄樊如今局势,又誊抄了几份,张世杰吕文焕联名署下名字,请李庭芝往救樊城。吕文焕顺手又连写了几道奏折,请求朝廷派兵援襄,然后安排了数拨死士今夜出城送信。

    众人军情商量已毕,纷纷告退离去。杨远随张世杰往城北军营而回,行到半路突然想起一事,对张世杰说道自己要去郭府有事拜访郭靖夫妇,告退后拨转马头往郭府行去,张世杰自行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