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狂歌侠客行 » 第43章 时局日艰

第43章 时局日艰

    李庭芝火烧南阳以后,汇合了本部兵马抵达邺城。此时已经进入寒冬,蒙古人筹粮本就不易,南阳粮草又被烧毁大半,因此宋军兵少,蒙军缺粮,宋蒙在邺城一线僵持下来。樊城与外界联系暂时未被断绝,但蒙古大军虎视眈眈,来年开春以后,蒙古人恢复充足粮草供应,必定会再次发起大举进攻。

    襄阳城,收到李庭芝焚毁南阳大半粮草的捷报以后,襄阳军倒是抓住战机,连续一月里多次尝试主动出战,想打破蒙古军队对襄阳的封锁。

    但阿术、刘整、阿里海牙都是当世名将,虽然缺粮影响了军心士气,但有这三人坐镇的蒙古军还是一一打退了襄阳军的进攻。毕竟襄阳军可战之兵不过八九万,蒙古军却整整有二十几万有余,加上自从围困襄阳以后,蒙军便立下了长期围困的核心战术,挖了无数壕沟,设拒马,建寨墙,修石堡。襄阳军主动进攻,变成了蒙古军据险而守。多次尝试进攻以后,襄阳军占不到便宜,也只得跟蒙古军僵持下来。

    倒是在这一个月里,共历大小十余战,“战狼营”每战都将相战的蒙军杀得血肉横飞,当真凶威赫赫。

    一时间宋蒙两军都深深记住了这一彪凶悍之极的人马。杨远作为这一营主将,加上之前他削掉四王子那木罕一只耳朵,又传闻火烧鬼门关之计也出自于他,渐渐他在蒙古军中也声名鹊起。

    杨远在战场上又远远见过了几次那木罕,后来得知他是忽必烈嫡幼子,暗道可惜那一次没能将他击杀。

    而那木罕听说杨远事迹后,先是派人打探他家室,想要对杨远亲人父母下毒手。而后便得知杨远是孤儿,很小已经父母双亡,流落到襄阳后蒙丐帮收留长大,想要行下作手段报复都无从入手,气得那木罕在军帐中又是一顿乱踢乱摔物什发泄。

    没有父母亲人,没有朋友,本身不过十六七岁就已经武功卓绝,再过几年武功只怕越练越强,他那木罕如何才能报此大仇?好容易打听到杨远有个师父,得知是“神雕大侠”杨过,武功更加深不可测,八年前万军之中杨过飞石打死蒙哥以后,民间越传越玄,已经把杨过说得有如神仙。

    杨远已经成了那木罕一块心病。他越了解杨远越感觉复仇希望渺茫,渐渐由愤怒到抑郁,他情绪大幅变化,加上不适应南方水土,竟而病倒,无奈离开了南征军,被阿术派军护送回上都。

    南宋咸淳五年,冬去春来,天气渐渐转暖。蒙古军粮草短缺的困境挨过去以后,在保持对襄阳围困的同时,北路军开始频繁进攻邺城。虽然趁冬季休战的几个月里,邺城宋军不停加高加固城池,又有李庭芝援军,但敌我兵力悬殊,李庭芝和邺城守军苦苦坚守半年后邺城还是被破。

    李庭芝军战死大半,无奈突围而出撤回EZ休整,邺城大部分百姓此前已经撤至樊城,因此邺城被破后没有重复邓城惨况。

    但从这一年秋(1269年)起,襄樊已经同时被蒙古军包围,只剩水上还有主权。刘整又上书忽必烈,请求加紧造船操练水师,忽必烈采纳后下诏训练水师七万人,随着万山西麓蒙古军战船越造越多,直达五千余艘,自此以后襄樊水陆两路与外界联系皆被封锁,襄樊局势日益艰难。

    忽忽两年已过,这两年间范文虎、夏贵多次尝试出军援襄,皆战败而回。

    宋咸淳七年,襄阳已经被蒙古军围困三年后,宋度宗才从身边宫女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宋度宗问起贾似道情况,贾似道竟然谎称:“祖宗先帝保佑,北兵已经退去。”事后贾似道还将该宫女秘密处死。后迫于朝野压力,贾似道才拨出部分钱粮用于援襄。六月,李庭芝、范文虎组织水师大型战舰千余艘,装载大量粮草、盐巴、布帛等物资,共近十万兵力自EZ出,沿汉水一路北上援襄。

    水师大军进至襄阳城东南鹿门山时,逢夏季连续大雨,汉水暴涨,阿术率诸将夹汉水东西列阵迎击,宋军水师难以登陆,后刘整亲率蒙军水师于黑夜发动突袭,宋军大败,战船被俘百余艘,宋军水师不得已败退撤回EZ。

    此战以后,宋军再也无力发起大规模援襄行动。蒙古军自水陆两路,已经彻底封锁死了襄樊两城与外界联系,襄樊已危在旦夕。

    这一年十一月,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大元,定都中都(即BJ),并改称为大都。

    十二月,又是一年寒冬时,北风凛冽,襄阳城内外,皆是一片肃杀气息。襄阳北城头,一个身披甲胄的男子望着蒙古大军缓缓退去,终于转过身来。此人两鬓斑白、形容枯槁,一双眸子却是威严深沉。他旁边一个少年将军以刀驻地,一身衣甲布满血污,双目透露出难以掩饰的疲惫之色。

    战事方歇,城头之上不断有死伤之人被抬下,却几乎没有一个人呼喊,也没有丝毫呻吟。偶尔有零星一两声痛呼,周围之人也好似毫无所觉,人人一副麻木神情。

    少年将军凝视城中景象,不由叹息一声。三年了,他来到襄阳已经三年又两个月,自他那次进城后,再无一路援军一米一粮被送进襄阳。而这三年来大战、小战数百次,粮食日益消耗,渐渐见底,盐巴、布帛、药材更加稀缺,守城物资早已用尽,以至于不得不拆卸房屋石块来用。甚至连生火木材都缺乏,襄阳军民不得已下有食物能生吃便生吃,不能生吃用火烧一下便囫囵吞下。他见过了太多士卒百姓战死、病死、饿死,然而他却无能为力。这场战争对襄阳军民来说,可怕的不是似乎杀之不尽的蒙古敌军,而是看不到希望的在这孤城中一天天等待死亡降临……

    这两人正是郭靖和杨远。三年前杨远刚到襄阳城时,郭靖虽然已年过六十,但他修为强绝,那时看上去只两鬓有少许白发,整个人仍是红光满面,神威凛凛。

    如今才过去三年,郭靖就因一直与襄阳军民同甘共苦,多次大战身先士卒,更是日日操心国事,而变得形容枯槁,仿佛苍老了二十岁。杨远也从刚到襄阳时的白皙俊秀少年变得消瘦憔悴,这几年下来襄阳守城压力越来越大,杨远本来惯于用剑,后来发现在战场上杀人杀得自己都麻木了,什么剑法身法都难以用上,还是用刀杀人来得最快最直接,最简单有效,此后他每上战场都是用刀,渐渐夜霜再不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