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宋第一圣 » 第六十九章

第六十九章

    文彦博缓缓地点头,喟叹道:“若是我皇宋的皇帝,都像官家这样仁慈,那这缺陷无可无不可,但怕的是日后的帝皇啊。”

    韩琦看一眼自己外孙,心想这小子不会是保皇党吧,这明显的加强君权,这小子写的一点不迟疑啊。

    陈起凤一看,心里一突,马上笑着解释道:“外祖父,三位老大人且容我说两句如何?”

    “说吧”

    韩琦淡淡的开口道,陈起凤偷偷抹一把冷汗,深吸一口气说:“其实……那个自太祖以来,相权就被大幅度剥夺,可大家不是都好好地吗?官家也没凌驾云霄上,就是太祖皇帝,也没有……”

    “行了!”

    韩琦直接打断他的话,不悦的教训道:“那是两回事,咱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官家仁慈上,要未雨绸缪。”

    陈起凤只好闭嘴,心中暗暗惊叹,大宋的文人就是牛啊,这样的话也敢说,这要是在满清,不得被诛三族啊。

    富弼纠结了许久,叹口气说:“虽说会加强君权,可慕德这法子实在是良策啊,这会让吏治更清明,弃之可惜呀!”

    蔡襄也赞同的点头,文彦博和韩琦叹息不语,陈起凤纠结了两下,终于憋不住的说:“那个……老爷爷们,你们想没想过,加强君权的同时,再限制圣旨直接下达。”

    “限制圣旨?慕德是在说封驳权吧?”

    富弼狐疑的问道,他能这么快反应,是因为这老头干过这事,只是此时的封驳权主要还是限制相权的。

    “对对!但不是现在这样的封驳司,而是将封驳司独立出来,直接审核圣旨能否下达。”

    陈起凤这建议是很要命的,封驳之事起始于唐太宗李世民,但那时还没形成制度,直到唐德宗时才开始真正立法。

    但真正的用意不是限制皇权,而是相权,宰相权利过大,已经威胁到皇帝的利益了,故而皇帝乐于见到这样制度。

    晚唐到五代时期,这些制度完全废除,宋太祖登基后,直接分化相权,设立枢密院和三使司,分走了宰相的军权和财权。

    故而封驳制度有等于无,因为不需要了,宋太宗更是成立了三个月知给事中事,专门用于封驳,马上就废除。

    然后成立一个专门的封驳司,但一点作用都没有,司马光之父司马驰,曾为此事上书说过这事,可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原因很简单,封驳司从最早的隶属于枢密院,转到门下省,可圣旨是从中书省下发的,你去哪封驳人家啊。

    要说封驳最彻底的是明朝,但没有封驳司的名称,人家直接用内阁,凡是没经过内阁的圣旨,一律都是非法的。

    这也造成大明一旦党争,马上就不可收拾,因为读书人一旦无耻,远甚于太监的不要脸。

    但现在是宋仁宗时代,文人最讲风骨的时代,倒是可以避免这些没有底线的事发生。

    韩琦等人再次震惊,这样的权利会不会过大,封驳司一旦独立,不再属任何部门管辖,很容易滋生腐败的。

    陈起凤嘿嘿笑道:“各位老大人不需太担心,封驳司独立并不意味着他们权利大,限定他们只对圣旨负责,不得插手其他任何政务,官阶给个八品就是……”

    他当然不告诉他们,明朝的内阁开始时,官阶也就六七品,权利这东西,都是在掌握后慢慢加上去的。

    但这是没办法的事,人类的私心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谁也无法杜绝,除了传说中的圣人外,能办到的只有死人了。

    四个老头热烈的商量起来,他开始安静的听着,一日无果,回去后他自去干自己的事,剩下的就不是他能参与的。

    几天后韩琦私下去见官家,不知说了什么,紧接着赵祯接连召见富弼、文彦博、蔡襄。

    再然后召见一些重臣,半个月后的大朝会,宋仁宗终于抛出封驳司改革的圣旨,让大臣们议议。

    这并未挑动众臣的神经,封驳司之事在大宋朝,自太宗时代就存在,又不是新东西,只不过是权利变大了一些罢了。

    韩琦等还是没有按照陈起凤说的,独立封驳司,而是把它置在中书省之下,等于是终于直面了圣旨下发机构,但并没有自成一格部门,不是那么不能接受。也不算是变法,没几个人觉得不适当,很快就被通过。

    但接下来的地震来了,仅仅过了七天,封驳司刚刚理顺自己的职责,新的诏令来了,撤销御史台,成立都察院。

    御史大夫,御史中丞被撤销,设立左右都御史为长官,佥都御史辅助,下设各路监察御史。

    同时加强六部的权利,再在京中设立六部给事中,分别监督六部官员,至此科道言官的布局全部下达。

    消息一经发出,不仅京中官吏震惊,很快就传遍天下,各地都震动了,这是改了祖宗之法啊。

    而且,很显然是要对吏治腐败下手了,监察御史说穿了,就是监督官员用的,以前是有御史,但不是每个地方会常年驻扎着御史的。

    毕竟御史是京官,可监察御史跟地方官有何差别,名份上是属于京官,可他们满天下的巡行,都是在地方上啊。

    一时之间,各地纷纷上奏,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热闹极了。

    陈起凤现在悠闲了,连续的几本书,他的文修冲上进士境,文气凝成金丹,连带着他的武修也进了一阶,可把他高兴坏了。

    这几天他乐颠颠的,几乎都在小樊楼玩耍,许是玩的过份了,这天又是半夜回家,一到家就看见老娘,虎着脸坐在他的房间里。

    “混账坏儿子,给老娘我滚过来!”

    韩苗苗本来是气的不要不要的,可一见到儿子的脸,什么火气都没了,连原本想好的要臭骂,一出口除了话是不好听,可语气一点也不凶。

    “咦!娘亲还没歇着啊,可不能熬夜,会长黑眼圈的。”

    陈起凤一点也不担心老娘揍他,笑嘻嘻的凑过去,扒拉着母亲的肩膀,还一副我很心疼你的样子。

    “你这臭小子,老娘早晚被你气死,见天往勾栏跑,今天你丈母娘都说话了。”

    韩苗苗举起手,可舍不得打,戳了戳他的脑袋数落着。